便血不仅仅是上火
痔疮:便鲜血+痔核脱出+肛周疼痛
痔疮是指肛门直肠底部有静脉丛发生曲张变形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肛裂:便鲜血+便后肛门撕裂样疼痛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
常见症状:排便时疼痛、便血(色鲜红)、肛门肿痛,但一般便血量不多,肛裂可见肛管皮肤裂开。
高发人群:常见于便秘人群,且年轻人患病率更高。
治疗方式:初发期肛裂经过饮食调整及药物治疗均能治愈。慢性肛裂以及肛裂的后期,建议用手术方式修复裂口。
肛瘘:流脓+疼痛+发热
肛瘘是指肛门外有瘘管与肛管或直肠内相通。
常见症状: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一般无全身症状。继发感染时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好发于21~42岁,婴幼儿也患病。
如何自查:在以肛门为中心,半径为8cm的圆形范围内,若出现小硬结或肿块,就要高度警惕肛周脓肿。如果再有红肿热痛、坠胀不适、坐卧不宁、排尿不畅、里急后重症状,建议前往医院排查。
治疗方式:肛瘘无法自愈,手术是唯一彻底治疗的手段,不治疗会导致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直肠息肉一般为肛肠恶变的前兆。
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治疗方式:通过肠镜确诊后,主要采用肠镜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黏液便+腹痛腹泻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结肠的慢性炎症,严重可导致中毒性巨结肠、大出血、穿孔和癌变。
常见症状:大便混有血液或脓性黏液,多伴有腹痛、腹泻,且反复发作。
高发人群:好发于中青年。
治疗方式:依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若您发现有便血,请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自行判断自行用药,以免耽误您最佳治疗时间哦!
向本文作者提问

郭志伟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
好评100%|接诊量631|响应时长24分钟
擅长: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硕士,从事肛肠临床工作十五年余,曾在广州、北京、上海等知名肛肠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擅长“无痛病房管理”,对环状混合痔、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脱垂、结直肠息肉、藏毛窦、肛周化脓性大汗腺炎、肛门瘙痒症等肛肠疾病诊疗有独到的见解。致力于肛肠手术的精细微创化研究,手术量达500台/年,总结出“小切口改良型外剥内扎粘膜悬吊保留肛垫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弧形闭合式内括约肌纵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等临床手术经验,患者们的满意度评价高。并在国内北大、科技核心期刊和大型会议中发表2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经验学术演讲。
¥35起
问医生
#概述#常见症状#消化内科#痔疮#直肠息肉#溃疡性慢性回肠结肠炎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空肠和回肠肠腔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症状为慢性腹泻、脂肪泻、腹痛、消瘦、发热等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差简介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肠道疾病,其特点是空肠和回肠肠管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本病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明确。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就出现腹泻史,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腹痛、腹胀、发热、消瘦等症状。目前尚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本病,多以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变范围集中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本病进展快,预后相对较差,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还可出现消瘦、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诊断依据本病需结合病史(腹泻史)、临床症状(长期腹泻、脂肪泻(大便颜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有恶臭)、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体型消瘦、腹部压痛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等指标偏低;大便脂肪增加、隐血阳性(大便内有血,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如肠道出血)等)及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造影发现肠管狭窄或扩张等,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发现多处溃疡)等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少见,具体发病率目前尚统计学数据[1]。是否可以治愈?较难治愈,本病尚有效治疗手段,多以对症治疗(缓解腹泻、补液、补充白蛋白等)为主,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