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学问,运动不简单,吃动平衡让健康加成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我们从出生到成长,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可是“吃”是人类的本能,就连刚出生的小婴儿不用教就会吃奶,难道吃饭也需要“学习”吗?1岁多的小朋友,从走到跑,不知不觉就会了,运动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需要学习了吧?但是你知道吗,吃和运动并不是机械动作,其实这其中大有讲究,也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呢!

 

 

学会吃主食

 

大伙儿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摄入多了非常容易发胖,所以很多人喜欢把主食(碳水的主要来源)的量减少,甚至有时候直接不吃主食了。这其实是不对的,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刊载了这样一项研究: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0%以下或70%以上都有较高的死亡风险;而供能占比在50%~55%之间则有较低的死亡风险。

 

 

所以,主食还是很重要的,一日三餐都要吃主食;但是长期吃较多的精米精面的确容易血糖高、堆脂肪,那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升糖指数(GI)。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反映了某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GI高的食物消化快,葡萄糖能够迅速进入血液,比较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压;GI低的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长,易产生饱腹感,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此外,GI低的食物一般可以帮助燃烧脂肪,减少脂肪的储存。

 

 

我们平时常说的“粗粮”和豆类都属于GI较低的主食,包括:糙米、玉米、谷薯类、各种豆类等。所以,我们的主食要以这些为主,尽量少吃精米精面。建议每天吃谷薯类食物250~400克。

 

学会食物的健康比例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我们每天都不能少的,而且要种类多样。每天应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吃新鲜水果200~350g,注意不可用果汁代替。

 

适量吃肉、蛋、奶:吃肉首选鱼肉和禽肉,其次是牛、羊、猪的瘦肉。鱼肉脂肪含量极低,尤其是深海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每周吃两次海鱼可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

 

 

一道美味佳肴除了要有好食材之外还离不开巧妙的烹饪方法。往往好吃的菜调料都比较重,如果只为了追求口味而重油重盐这可不好,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平时做饭时,尽量选择蒸、清炖、烤、汆、白煮等方法,炒菜的时候尽量少油少盐。

 

 

学会“有效运动”

 

运动不是简单的散散步、溜溜弯,运动可不等于“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才可以达到燃烧脂肪、锻炼身体的目的。怎样判断什么是“中等强度运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心率。

 

 

首先,最大心率=220-年龄,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85%时,便是中等强度运动。以跑步举例,1小时6公里以上,或1公里10分钟以内,即为中等强度。每天保证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天,把你吃进去的能量消耗掉,保持好身材不是难事。

 

所以,吃和动虽然不难,但是大有讲究,不难,我们稍加学习,就可以用健康的观念和习惯保持健康的状态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