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注意!宝宝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宜“混搭”
在时尚领域混搭风是潮流,中国风运动T恤配上潮牌运动鞋,你就是乘风破浪的小姐姐~
但在小宝宝的疫苗接种上,“混搭风”却不是明智之举,一不小心还可能威胁宝宝的健康!
看似名称一样,实则大不相同
宝宝6岁前要打很多疫苗,很多新手妈妈可能只知道这类疫苗的名称,似乎名称一样,疫苗也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在药物和疫苗领域,名称相同、适应症相同,并不代表效果相同。
比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最大的亮点在于“结合蛋白”,即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这样的组合不仅能诱导B细胞免疫,也能诱导T细胞免疫,在2岁以下儿童体内可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而且,接种结合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活性强,并可诱导免疫记忆。但是,不同的厂家使用的载体蛋白不同、生产工艺有差异、多糖纯化结合方法和具体多糖型别的抗原含量不尽相同,甚至添加的辅料也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里就以载体蛋白为例,来给新手妈妈细细叨叨一下。
当前市面上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采用的载体蛋白有两类,分别是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CRM197)和破伤风类毒素载体蛋白。其中,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它不具有毒性, 无需脱毒过程,而且可以始终维持单体形式,这便于将每种肺炎球菌血清型的荚膜多糖“单独”结合到这类载体蛋白,更易于质量控制。
目前在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使用的就是CRM197作为载体蛋白,该疫苗已经上市20年,全球累积使用超过14亿剂次,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球的广泛验证。
当然,也有使用破伤风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类毒素”,需要一个“脱毒”的过程来去除毒素,如果类毒素脱毒不彻底就会有毒性残留,安全性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在脱毒过程中蛋白本身的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后续可能会影响到蛋白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结合,进而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妈妈们注意!宝宝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宜“混搭”
如果宝宝在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过程中采用了“混搭模式”?
“混搭”使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威胁。
“混搭模式”,即随意转换不同厂家的疫苗,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使用先例去排除这些不确定性,“混搭”使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威胁。
曾任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科研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美平建议: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为例,即使都是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疫苗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建议随意更换。
因此,在小月龄宝宝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上,妈妈们切记千万不要走“混搭风”,应选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全球广泛验证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记得在宝宝6周龄时就要打首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