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衣物增减有讲究,这样穿才能少生病!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天气渐凉,门诊处最多见的是乱穿衣现象,尤其是爷爷奶奶总是会给孩子多穿好几层,就怕宝宝冻着或是感冒了。其实秋冬季给宝宝加衣服有很多学问,如何才能加得适当,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其实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确实要注意温度的变化适时给宝宝增减衣服,但是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加衣,记住以下5个原则:

  1. 穿多层薄的好过一件厚的:早午晚温差大,多层薄衣便于根据温度变化穿脱。不会导致穿上太热、脱了太冷。
  2. 以一天中最低温度为准,来给宝宝穿衣;
  3. 根据宝宝自身感受及穿衣习惯来调整增减衣物节奏;
  4. 宝宝外出上车时,车内温度不宜调的太高,衣服要慢脱;
  5. 活动前减少衣服而不要等到出汗了再减少。

天冷了如何循序渐进添加衣服?

1.宝宝穿衣一般为三层或三层半穿衣法,第一层:纯棉秋衣秋裤。第二层:开衫针织衫或者薄点的套头毛衣、卫衣。第三层:薄外套,较冷时选厚外套或者棉袄,再冷一些就换成羽绒服。半层:根据天气选择厚薄不等的马甲。

2.给宝宝穿上贴身衣裤,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

3.根据天气情况加减衣服:穿多少衣服最好在早晨起床时决定,如果天气没有发生突变,不要轻易、随意给宝宝穿太多衣服。

4、早晚比中午多一件:秋冬的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尤其是在一天中气温温差比较大,所以要灵活穿脱。

5、中午晒太阳时少一件:中午外出晒太阳时,太阳直射温度较早晚高,可以适当脱一件,但是宝宝额头微汗、后脖子潮湿不要立即脱衣,应回家打开窗户,待宝宝适应后脱掉一层。

6、大人经常摸摸宝宝的手脚和脖子后面,如果手脚温温的,脖子后面没有汗,表示温度合适;如果摸起来凉凉的,那就是宝宝冷了,脖子后面出汗了说明宝宝热了。

7、外出时给宝宝备用一件外套和一顶小帽,以应对多变的天气。

温馨提醒

宝宝穿衣多少是根据体质、健康状况、环境的差异,实际该穿多少衣服还是要结合自家娃的身体情况以及环境因素而定。​​​

#穿衣#预防#育儿#感冒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飞沫传播常见病,表现为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多可治愈,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休克而致命简介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伴头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本病多数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2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症状表现:乙型流感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如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乙型流感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乙型流感有哪些类型?乙型流感根据的临床症状分为:1.单纯型2.胃肠型3.肺炎型4.中毒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乙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怎么预防?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经常接触的东西进行清洁消毒,应少去人群集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珍珍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