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儿童低血糖
低血糖似乎离大家都较远,所以很多家长的脑海里没有这个概念,甚至一些非内分泌科专科大夫在诊疗中也常常不会第一时间考虑低血糖的可能,所以在我们收治的各种原因的低血糖患儿中,很多都是反复发病,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才发现低血糖的。
正常空腹血糖一般在 3.9-6.1mmol/L(70-110mg/dl)。什么叫低血糖呢,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血糖<2.2mmol/L(40mg/dl);24 小时后血糖<2.2-2.8mmol/L(40-50mg/dl),不需考虑出生体重及孕龄;大婴儿及年长儿血糖<2.8mmol/L(50mg/dl)就定义为低血糖。考虑到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对血糖的耐受不一样,如果血糖在 2.8-3.9mmol/L(50-70mg/dl)之间,但有低血糖的相关表现,提高血糖浓度相关表现可缓解,也考虑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复杂多样,有轻有重;急性严重的低血糖可表现为抽搐、昏迷;年长儿可伴有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慌、手抖、大汗、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新生儿及婴幼儿除抽搐外表现常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如反应弱、拒奶、肌张力低、体温低等。长期慢性低血糖发作可造成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智力障碍、乏力、表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低下、性格行为改变等。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低血糖,低血糖导致脑细胞供能不足而造成脑损害都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什么时候需要警惕低血糖呢,首先看年龄,儿童自身血糖的调节及耐受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所以新生儿及小婴幼儿如果有上述表现时需要更加警惕,特别需要注意由于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持续性、顽固性、难以纠正的严重的低血糖,其致残率及后遗症很高。其次注意发病时间,很多低血糖发生在晨起空腹,或是伴随于发热、恶心、呕吐、纳差之后,这个时候若有相关表现需特别注意监测血糖。再有就是特定人群,对于儿童糖尿病病人,1 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之后,2 型糖尿病或特殊类型糖尿病患儿口服降糖药物之后,需要注意和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既然如此可怕,遇到低血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怀疑低血糖时,如果有条件测血糖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测血糖,确定是否有低血糖,对于表现较轻的儿童可以口服糖水、糖块或是含糖量较高的饮料尽快提高血糖浓度;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儿童当出现低血糖时应先停止胰岛素注射或药物,进食食物维持血糖;对于以抽搐起病的患儿就需要及时就诊,首先需要止惊,静脉补充葡萄糖,没有输液条件的在抽搐缓解后可先少量分次口服糖水,同时需要注意再次抽搐所带来的呛咳及误吸,避免二次伤害。
低血糖的病因
低血糖的病因复杂,严重的低血糖所致的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而不可逆,一旦发现低血糖,无论表现轻重,都建议及时就诊,让内分泌科专科大夫来帮助进一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