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科普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流行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曾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 3-5 年,短的几个月,长的可达 10 年或 10 年以上。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若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引起眼、手、足的畸形,造成终生残疾。属于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70 多年的积极防治,我国累计发现并治疗了约 50 余万例麻风病人,麻风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0 年全国 90%的县(市)麻风病患病率已控制在 1/10 万以下,实现了全国以县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如今,我国麻风病感染率极低,但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出现。
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麻风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传播也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 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以多菌型麻风病人为主,其皮肤及黏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分枝杆菌。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
- 易感人群:麻风分枝杆菌致病力不强,多数健康人对其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在麻风杆菌侵入后迅速建立有效的免疫反应而不发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对麻风杆菌易感。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麻风病。最佳的预防措施是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病人,并予以联合化疗。当密切接触未经治疗的、处于传染期的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应该怎么办?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如下几点:
- 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醉酒”面容。常伴眉毛稀疏脱落及面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 皮肤上出现任何形式和颜色的皮疹、浅色斑、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像癣,但不痒,使用治癣药物治疗无效。
- 皮肤麻木、不出汗,感觉障碍,特别是皮疹和斑块处,常伴有周围神经粗大。
- 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 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 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 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
- 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上症状,同时来自麻风高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应该尽早前往当地综合医院皮肤科或者疾控中心咨询就诊。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贻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
麻风病的诊断与治疗
麻风病诊断需要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组织液查菌和病理以及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 等,这些技术现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研究开展的麻风病早期诊断技术包括:基于麻风菌 DNA 特异基因片段的 PCR 检测技术和 Real timePCR 检测技术;基于麻风菌特异抗原的血清 ELISA 检测技术和全血胶体金检测技术等。麻风病早期诊断有助于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减少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