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是不是严重病

一些人体检做胃镜检查有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觉得很紧张,认为自己得了很严重的胃病。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胃是通过幽门和十二指肠相连的,十二指肠液体反流到胃叫胆汁反流,其实我们的消化道并没有所谓的门,幽门只是一个洞而已。有些人幽门比较紧,有些人比较松,多多少少都会有液体反流,因此谈不上是什么严重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的成分偏碱性,而胃腔主要是酸性液体,因此胆汁反流到胃,有些人不耐受就会感觉到有刺激、烧灼感。其实这些症状也不一定就是胆汁反流引起的,有些人本身就是胃的敏感性高或者有焦虑症的情况,从而反反复复出现胃不舒服的症状。
 
胃镜操作刺激也容易引起的胆汁反流,没有经验的医生看见胆汁反流的情况,也诊断胆汁反流。多见于体质较敏感者,患者在受检过程中多有较强的恶心及呕吐,胃内的胆汁样黏液多呈新鲜的黄绿色,胃的蠕动增强,缺乏典型的胃黏膜损害。
 
胃的包容性很强,即便我们口服一些碱性的刺激性的食物也不一定会引起明显的不舒服,自然有些胆汁反流到胃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病变。部分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或手术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可引起较严重的胆汁反流。
 
单纯胆汁直接接触胃黏膜并无损作作用,但可通过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引起胃黏膜病变。胆盐与胃酸结合可增强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严重的胆汁反流,表现为胃黏膜有胆汁样黏液附着、可见黄色胆汁样黏液湖,同时伴有胃粘膜明显的糜烂病变。此时则需要药物治疗。
 
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胃动力,保持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中和胆盐,这些措施其实和慢性胃炎的基本相同。有症状吃药,没有症状可以不用吃药,也谈不上是什么严重的病变。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亚历·主任医师
张亚历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86|响应时长896分钟
擅长: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肠息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腹泻、便秘、消化不良。
¥200
问医生
#预防#常见症状#消化内科#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
阅读数 7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引起的常见胃病症状为腹痛、恶心、烧心、呕吐(黄绿色胆汁)可治愈,病程多迁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简介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属于胃黏膜炎症的一种,由于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胃部,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患者常有腹部胀痛、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症状,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治愈,预后较好[1]。症状表现[1-2]:主要是消化道适症状:如上腹部胀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诊断依据[1-2]:依据患者病史(胃幽门结构异常、括约肌功能失调、精神心理等因素),若患者出现上腹部胀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症状,行胃镜检查可看到胃部有黄绿色胆汁,伴有胃窦、手术吻合口纵行分布的条状红斑、或片状糜烂、水肿等,可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类型[1-2]: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本身结构异常、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既往有胃、肠手术病史,导致胆汁反流,出现胃炎症状。是否具有传染性[1-2]?是否常见[1-2]?常见。近年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状态,占胃炎总数的12.3%~16.4%。是否可以治愈[1-2]?可治愈,但多数病程迁延,以对症治疗为主。是否遗传[1-2]?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张亚历·主任医师唐保东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