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心肌炎的发生

增强抵抗力
天气变化时注意添减衣物,注意保暖,平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保证维生素的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疾病
如果患有了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累及心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健康饮食,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
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临床表现如左室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血压持续偏低、心率增快、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急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较好,多可自愈且无后遗症。血流动力学正常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长期预后佳,及早强化药物治疗和(或)机械循环支持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类肉瘤病或巨细胞心肌炎患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或心脏移植,未行心脏移植者,5年生存率39%。
心肌炎患者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晕厥、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某些生物标志物(血清中Fas、Fas配体及IL-10的水平)、心电图示QRS间期延长≥120ms、右室收缩功能不全、肺动脉压增高、未使用β受体阻断药及心内膜心肌组织活检示免疫组织化学炎性特征改变。
临床工作中,应当对所有心肌炎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丹东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177|响应时长203分钟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有较深的造诣。
¥80
问医生
#预防#病因#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细菌性心肌炎#感染性心肌炎#心肌炎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病因(如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小儿心肌损害症状有疲乏力、食欲欠佳、心前区疼、晕厥等可以治愈,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简介小儿心肌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小儿心肌损害,往往呈局灶性(指病变局限在某一较小范围内,周围相邻组织仍然正常)或弥漫性(指病变范围广泛,整体都有病理变化)炎性病变。发病原因较多,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中毒因素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本病临床症状较为多样,轻者可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疲乏力、食欲减退、心前区疼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出现休克、晕厥。若治疗及时,可能因此死亡。目前本病尚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为主。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情急而重,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1]。症状表现:本病临床症状较为多样,轻者可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疲乏力、食欲减退、心前区疼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安等)、晕厥。诊断依据: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如发病前有病毒感染等),并结合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酶、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及心肌活检等,综合做出分析、诊断。小儿心肌炎有哪些类型?1.根据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1)感染性小儿心肌炎;(2)免疫介导小儿心肌炎;(3)中毒性小儿心肌炎;(4)其他小儿心肌炎。2.根据症状的轻重,可分为:(1)轻型;(2)中型;(3)重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是小儿常见心脏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小儿心肌炎最为多见,学龄前(3~6儿童)及学龄儿童(6~12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但目前尚缺乏权威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在1~2周内完全康复,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预后一般,未及时治疗患儿病情加重可危及生命[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