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冷冻层的保鲜期=永远?99%的人不会用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某网友在网络发帖称,自己半年前做的可乐冰块一直放在冰箱里没有动,没想到居然发霉了?

 

 

要Dr.京来说,这位网友属实幸运,起码没有误食已经变质的食物。

 

去年12月,黑龙江鸡西市一家13口人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因为食用了冷冻将近一年的酸汤子最终导致9人死亡。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他们食用的酸汤子中,发现了高浓度的米酵菌酸,定性为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事件。

 

 

冰箱是食物保鲜的地方,怎么还能发霉?为什么还有细菌存活?尤其是那么冷的冷冻室...

 

在我们的常规印象中,只要食物放进冷冻室冻成硬邦邦的“冰块”,就可以“永存”。于是蔬菜和肉总是成堆成堆买,放在冰箱里,甚至能放一年。

 

千万不能这么想!上面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冰箱≠完全保鲜

 

为什么食物放冷冻层会变质?

 

冰箱细菌依旧活跃

 

首先我们要知道冰箱并不是无菌的环境,其次,我们要知道某些细菌在低温环境下依旧会很活跃。

 

你以为冷冻低温会抑制细菌,说不定它们会更嗨皮~

 

比如嗜冷菌。嗜冷菌是一类细菌的统称。菌如其名,这是一类适宜在低温环境下生存的细菌。

 

普通细菌的生长温度在24°C~40°C,而嗜冷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C~20°C,所以即使是在冰箱里,它们也可以继续繁衍。

 

 

某些食物不耐冻

 

有些食物在低温下反而会加速腐坏。每种水果都有它的最佳储存温度,譬如,芒果的最佳储存温度是10℃~13℃。长时间放在冰箱里,会因为温度过低发生变色或影响口感。

 

但是,如果室内温度高,超出该水果的最佳储存温度,与其放在室温内腐烂,不如放在冰箱。

 

 

反复解冻

 

在化冻的过程中,温度在缓慢升高,细菌容易繁殖。解冻完再放回冰箱,会增加细菌。

 

最保险的方法是,将食材分成小份,按量取用,最好把每次解冻的食材都清洗干净。

 

解冻时需要提前一天将食材放在冷藏室,或者放在微波炉解冻,最好不要在室温下等它缓慢解冻。

 

勤劳的人都这样使用冰箱


一、将物品做好分类整理

 

1 生熟分开 

 

生的瓜果蔬菜以及肉类在放进冰箱时,会携带来自外界的细菌。所以建议生熟分开存放,如果空间有限,可以用保鲜袋或者保鲜盒来阻挡,一方面防止串味,一方面防止细菌交叉。

 

在处理蔬菜、肉类等食材时,不论生熟都要加热食用。

 

 

2 按保质期长短摆放 

 

许多人把食物丢进冰箱后就不再管,常常忘记它的存在,等到想起来才发现,已经变质了。建议大家把食物放进冰箱的同时,可以按照保质期长短来摆放。

 

保质期长的可以放在靠里的位置,保质期短的或者临近过期的可以放在易拿取的外面。每次打开冰箱时,顺便瞅一瞅有哪些食物需要尽快解决,费不了多少时间。

 

3 按照耐冷程度分 

 

冷藏室的每一层温度有所不同,越靠下的温度越低,同一层,越靠近冰箱壁的温度越低。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分层储存不同的食物。

 

例如冰箱下层适合放豆制品、肉类等一些容易变质的食材,上层适合放一些腌制品等不易变质的食材。

 

抽屉保湿较好,可以存放一些需要保持水分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

 

4 做好收纳

 

冰箱自带的隔层较少,如果不够用,保鲜盒保鲜袋保鲜膜准备起来。可以减少它们的水分蒸发。

 

 

冰箱内部空间有限,做好分类整理,不仅看起来更加美观,在使用其中的物品时也能提高效率,快动起手来,把冰箱里摆放整齐吧~

 

二、定期清洗
 

1 拔掉电源 

 

首先要拔掉电源,将食物转移。

 

如果害怕冷冻室的食物融化,可以先将冷冻室的物品放在冷藏室中,然后关上冷藏室门避免温度快速升高,趁这个时间快速清理冷冻室。

 

2 冲洗隔板、抽屉,晾干或擦干 

 

将所有的隔板和抽屉全部去掉,用流水冲洗干净,尤其是抽屉的角落,容易积累细菌和灰尘,可以用软毛的牙刷刷洗。洗完后,全部擦干晾干才可放进冰箱。

 

3 擦拭冰箱内部 

 

用干净的布将内壁全部擦拭一遍,建议不要使用洗洁精,由于不能冲洗,容易有残留。

 

如果冷冻层有冰霜,需要先解冻。可以将一盆热水放在冷冻层,加速解冻,也可用吹风机加速。

 

4 清理密封条

 

密封条极易藏污纳垢,且缝隙窄不易清洗。准备一张废旧塑料卡片,用薄布包住,塞进密封条里来回擦拭。

 

这样的彻底清理建议一个月做一次,如果日常有饭菜的油或者食物的液体滴落在隔板上,也要及时用湿布擦拭干净,避免长时间残留造成细菌繁殖。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勤快起来,清理做好,分类做好,不然冰箱也可能是细菌的温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