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眼科多发病、常见病,常见于儿童,平均发病年龄4~5岁,非调节性内斜视发病年龄常在2岁以后。本病先天性因素引起的患者存在一定的遗传性,直系亲属有斜视病史者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发作。
一、斜视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眼部肌肉: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或本身发育异常,或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2.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医生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者是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导致婴儿颅内压升高而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进而引起眼外肌麻痹所致。
3.遗传因素:斜视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都有,往往是散布性地遗传到下一代的子女。一般来说,出生6个月内发生的都称为先天性斜视,这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因为它根本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
4.发育不完善: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来说,因为无法完美地协调眼外肌,所以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可能会造成斜视的产生,所以5岁以前的小朋友双眼协调视觉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正是斜视的高发期。
6.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儿童的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且儿童的角膜和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儿童想要看清物体就需要用更多的调节力,此时双眼也容易用力向内转,于是引起内斜视,又称之为“调节性内斜视”。
二、斜视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
斜视的患者根据类型不同,相应的症状也有所区别,但以视疲劳、眼痛、头痛、眼红、干涩感为主。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立体视觉减弱或丧失、弱视、复视、混淆视。
1. 共同性斜视:
可见水平斜视、上下斜视、旋转斜视或混合型斜视,主要症状是视疲劳,每于用眼后出现眼痛、头痛、眼红及干涩感,休息后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2. 麻痹性斜视:
早期表现为表现为麻痹肌功能减弱,直接对抗肌功能亢进。中期表现为紧跟着是麻痹肌的直接对抗肌发生亢进,直接对抗肌的挛缩使麻痹肌被撑长,肌肉纤维逐渐萎缩,发生玻璃样变而失去正常的弹性。晚期症状为偏斜扩散到所有注视方向,最后越来越向共同性发展。
3.并发症:
立体视觉减弱或丧失:双眼观察景物不能分辨物体远近形态,不能看清某一点与周围物体的距离、深度、凸凹,使立体视觉减弱或丧失。
弱视:若儿童斜视未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则会形成弱视,视力永久下降。
复视:斜视患者两只眼睛视线不能保持一致,所看到的景物无法重叠,即一个物体被看成两个,出现复视。
混淆视:两只眼睛所看到的不同的物体重叠在一个位置,即两个物体被看成一个。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每天睡觉手发麻是什么原因?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老年痴呆不治疗会怎样?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青少年胆囊炎不治疗会怎样?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癫痫病不治疗会自愈吗?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胃疼不治疗能自愈吗?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感冒咳嗽不治疗会自愈吗?


健康百科
文章 肺癌肩背痛的早期症状不治疗会怎样?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荨麻疹不治疗会怎样?


康复之路
文章 胰岛素上升不治疗会怎样?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打嗝拉稀水不治疗会自愈吗?


医疗故事汇
70岁男性锁骨骨折两年未愈合,糖尿病患者,担心再次手术风险和恢复期,寻求其他治疗方法。患者男性68岁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26

赵晨西
主治医师
菏泽市中医医院
我患有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眉毛根部发白,腿没劲,走不动路,肾蛋白低,尿蛋白三个加了,医生说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患者男性50岁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95

胡振华
主治医师
歙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我有糖尿病,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最近两个月,早上起床时手指不能握拳,伴有胀痛感,白天症状减轻。脚趾和脚后跟也疼痛,膝盖无力。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患者男性55岁
就诊科室:关节科
总交流次数:9

于小强
副主任医师
迁安市中医医院
大家都在问


刘文娟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徐萍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