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术后出院注意事项
目前绝大部分垂体瘤都可以通过经鼻蝶微创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人术后3-5天可以出院回家休养,有些家属和患者可能会麻痹大意,认为这是一个小手术,而掉以轻心,常见到因不遵医嘱而出现并发症再次返院治疗甚至出现严重后果的。因此有必要对垂体瘤术后的病人做下科普宣教。
一.术后反应的轻重与垂体瘤大小以及有无内分泌功能有关,大腺瘤或巨大腺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可能性较大,虽然经过多层的颅底重建,但仍不稳固,术后应注意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长时间低头等导致颅内压力突然增高的动作,留意有无脑脊液漏,漏出的脑脊液一般是无色清亮的液体,流量与瘘口大小及体位相关。而鼻腔的积液多呈黄色淡红色,较粘稠。如果有脑脊液漏应平躺,返院复查处理。术前无高流量脑脊液漏的病人在一个月左右可以返回工作岗位。
二.注意垂体功能以及靶腺功能有无低下,功能性腺瘤分泌激素,术前多呈现内分泌亢进的表现,经手术后激素水平突然降至正常,有些病人可能无法耐受,尤其是ACTH腺瘤,可能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激素已度过围手术期,大多数病人无需长期服用激素,因此应遵医嘱服用激素,要学会如何评估激素使用是否不足或者过量。大腺瘤巨大腺瘤术后可能存在垂体功能低下自己靶腺功能低下,需一段时间的激素替代,否则容易出现垂体危象,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因此也应该熟悉激素服用的方法和监测指标,定期返院复查。
三.鼻腔相关的不适 经鼻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的不适症状,如鼻塞,鼻腔流液,嗅觉下降,鼻腔分泌物增多,可以使用收缩鼻腔的滴鼻液改善鼻腔不适症状,若仍不舒服,可以术后一个月左右进行鼻腔清洗,减轻鼻腔粘连,有些患者鼻窦引流不畅,可能会出现鼻窦的感染,因此也应定期复查。
四.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迟发性尿崩,表现为口渴,多饮,尿量明显增多,尿颜色变淡,尿量增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高钠低钾或者低钠,严重时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因此尿量增多明显时应返院复查处理。
五.复查周期 垂体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正常垂体功能也应监测,因此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一个月复查头颅及鼻窦CT,复查垂体激素及靶腺激素,术后3个月复查垂体核磁以及监测激素,后续半年,每隔一年复查,具体间隔周期及项目应根据前一次复查情况决定。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兵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29|响应时长441分钟
擅长:擅长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各种垂体瘤,尤其是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
¥79起
问医生
#诊断#肿瘤科#手术治疗#垂体瘤#垂体瘤术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可见圆脸、巨人症、体重减轻、心慌、视力减退等可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垂体功能减退大多为良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简介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主要是指垂体前叶、垂体后叶、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多为良性,极少数表现为恶性。脑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分泌腺,具有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性功能、糖脂代谢等作用,垂体瘤可导致相关激素的分泌紊乱(生长激素、乳激素等)或占位效应,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垂体功能低下。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症状表现:激素异常通常表现为圆脸、巨人症、体重减轻、心慌、多尿多饮;女性可表现为月经调、育、泌乳等;男性可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乳房发育等。此外视力改变,头痛等也较常见。诊断依据:医生结合查体、相关激素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进行垂体瘤的诊断和分型。垂体瘤有哪些类型?根据垂体瘤的大小可分为3种: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根据垂体瘤的功能分为2种:功能型腺瘤非功能型腺瘤根据垂体瘤的影像学和并列学特点将垂体瘤分为2种:侵袭性垂体瘤非侵袭性垂体瘤[1]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约为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部分功能型垂体瘤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药物,来控制激素过多分泌;经手术治疗的功能型垂体瘤,大约三分之一术后存在垂体功能减退,需要终身服用相关激素补充。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