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进入最热的三伏天,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起来了,回到家里都是一身汗,因此大家洗脸、洗澡的频率也更加勤快起来。
然而,这时候有朋友会惊奇的发现,家里的毛巾、浴巾居然变馊了,经常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这是怎么回事?今天Dr.京来为大家讲一讲,毛巾、浴巾为什么会变馊。
毛巾、浴巾为什么会变馊?
生活环境存在细菌等微生物
说来大家可能会很惊讶,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之中其实充满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尤其是厕所马桶、洗脸池边这样潮湿、常年缺乏日晒的地方。
有相关研究表明,每立方米的生活环境中就存在着500个以上的细菌菌落 [1]。
这个数据是不是十分惊人?而我们的毛巾、浴巾难免要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之中,尤其挂在厕所里就很容易沾染到空气中漂浮着的细菌等微生物。
当细菌等微生落在毛巾、浴巾上后,会如同土匪进了城开始四处烧杀抢掠一样,立马开始生长、繁殖。
如果此时缺少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养分的话,细菌倒也无法大量繁殖出来,但是厕所里的毛巾和浴巾,怎么会缺得了这二者呢?
存放环境潮湿、缺乏阳光照射
前文说到,细菌们要想繁殖,离不开水分和养分。但偏偏我们存放毛巾、浴巾的地方恰恰就是潮湿的卫生间,最不缺的就是水分了。
卫生间由于水流多、窗户小、通风差,因此常年处于潮湿、高温的状态中,并且很多朋友家的卫生间甚至没有窗户,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2],潮湿温热的毛巾、浴巾就像肥沃的土地,细菌登陆后如同土匪一样开始侵略。
而卫生间中又缺乏阳光照射,因此毛巾、浴巾也得不到有效的紫外线灭菌,于是细菌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擦拭身体后的残留物
挂在潮湿卫生间的毛巾、浴巾,上面的细菌已经有了适宜温度、充足的水分,就缺一个繁殖所需的养分了。
而恰好毛巾、浴巾的使用多是在满身大汗或洗完澡之后,在用毛巾、浴巾来擦拭身体时,我们身上的汗液、体液、分泌的油脂、排泄物和体表皮屑都会残存在浴巾、毛巾上。
而这些体液、油脂、皮屑都属于有机成分,对于细菌来说简直就是上好的营养成分,通过酶解、代谢作用,就可以成为细菌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为其繁殖分裂提供能量。
此时,进了城(毛巾、浴巾)的土匪(细菌)就真的是如鱼得水了,面对如此肥沃、丰盛的土地(温度适宜、水分、养分充足),又缺乏警察管制(缺少阳光照射消毒),真的是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了。
大量细菌、微生物繁殖后,就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因此我们的毛巾、浴巾上就有了酸腐的味道,闻起来像馊了一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和毛巾变馊说拜拜
既然我们在前文已经了解了毛巾、浴巾变馊,也就是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原因,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来处理了。
卫生间尽量通风,保持干燥
空气中的细菌是无处不在的,这一点我们或许没有办法予以干预,但浴巾、毛巾上的细菌想要繁殖,需要充足的温度、水分和养分。
因此,如果我们居家的卫生间能够保持通风、阳光照射,就能有效使毛巾、浴巾远离潮湿,更加干燥洁净。
研究表明,充足的阳光或紫外线照射30min-1h以上,能达到物品表面灭菌的效果,不仅能杀灭常见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甚至能杀死真菌形成的芽孢,达到灭菌效果 [3]。
如果家里卫生间没有窗户的朋友们,也可以选择安装排气扇,通过排气排湿保持干燥,同时还可以选择购买紫外线消毒器,在厕所闲置时关门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
不过要提醒的一点是,紫外线照射时一定不能有家庭成员在厕所内哦,高强度紫外线对我们的视网膜和皮肤也有一定损伤。
勤洗、勤暴晒
毛巾和浴巾上残存着很多汗液、体液、分泌的油脂、排泄物和体表皮屑,这对于细菌繁殖来说都是优质养料。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定期清洗毛巾、浴巾并且挂出去阳光晒干,这样对于清除这些杂质、杀灭细菌有着良好帮助。
建议大家毛巾、浴巾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1周哦,但具体清洗频率还是大家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另外在清洗时,也可以加入消毒液等消毒用品进行浸泡,充分消除毛巾、浴巾上面残存的细菌。
并且家里的洗衣机也要定时使用消毒水浸泡进行清洗、消毒,只有洗涤的容器干净了,洗出来的毛巾和浴巾才能保持干净。
同时洗净、晒干的毛巾也要妥善进行收纳,放置在干净的收纳盒、衣物包或衣柜里留备更换。
购买质量合规的产品
很多朋友还可能会贪便宜从小商小贩那里购买降价毛巾、浴巾,孰不知很多产品是缺乏安全检查的。
毛巾、浴巾如果质量差、不合规,不但在使用时容易损伤皮肤、同时也更加容易滋生细菌。
因此,大家可以选择亲肤的棉质毛巾、浴巾,当然还可以选择专门的抗菌款产品,这对日后防止细菌繁殖都有着良好帮助。
最后还要说的一点是,很多朋友有用热水洗毛巾、浴巾的习惯,认为热水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虽然 “煮沸法”确实是有效的消毒方法,但是通常需要在100°C环境下保持10-1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效果。
但无论是从温度维持还是时间长度上来说,热水洗毛巾都达不到上述标准,因此用热水洗毛巾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科学依据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日常生活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卫生,拥有健康体魄!
参考文献:
[1] 王聖齐,叶瑾,孙帆,郭康旗,诸葛阳,钱华.不同气候区城市公共建筑内微生物浓度对比分析[J].暖通空调,2021,51(02):6-11.
[2] 徐磊. 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 李建彬.几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J].现代畜牧科技,2020,{4}(11):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