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就尴尬?社交恐惧症自救指南请查收
“能打字绝不发语音,能发语音绝不打电话;在餐厅想叫服务员全靠俩人‘心意相通’时的对视;在路上最怕碰到认识但不熟悉的人,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聊天会躲得远远的...”
今天,你也社恐了吗?
Dr.京身边也有这种“社恐”朋友,肯定有人问那你俩咋成为朋友的呢?当然还得是靠我的“社交NB症”!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社恐”和“社牛”的区别吧。
“社交恐惧症”是什么?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种焦虑性障碍,英文缩写都能完全映照出社恐不得不社交时的心理状态—sad [1]。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在处于社交场合、人多的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会因为害怕出丑或尴尬,出现过度的担心和恐惧。即使他们知道这种场合不必要如此紧张,但还是忍不住害怕。
例如被介绍给他人、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在他人注视下做事情,甚至在常见的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吃饭、面对别人讲话等都会出现焦虑和害怕的情绪。一旦面临这种情况,患者常常会“手足无措”。
除了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社交恐惧症常伴随有躯体的表现,如脸红、心跳加快、口或咽喉部干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或肌肉抽搐、出汗、恶心或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其中害羞脸红是社交恐惧症最突出的自主神经表现,极度紧张时还可能出现惊恐发作。
为了减轻这些焦虑、恐惧的情绪,他们往往会主动回避这些场合。如果不能回避,在恐怖场景到来前,他们往往会担心很久,甚至可能继发抑郁症状,使他们的社交、上学、工作都存在明显的困难。
“社交恐惧症”是怎么来的?
遗传因素
会有人天生就逃避社交吗?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等有社交恐惧症的风险明显增高,提示该病有遗传的可能。
不过研究者表明,这也可能和平时家人一起的生活方式、教育等有关。
生物学因素
社交恐惧症的生物学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HT系统敏感性升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过度反应等。
影像学研究提示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条件性恐惧网络超敏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初步显示,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存在基底神经节和纹状体等区域的脑血流增强、多巴胺功能障碍 [2]。
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其父母往往对孩子传达一种负性的社交体验,如父母婚姻冲突、父母过度保护或抛弃、儿童期虐待、儿童期频繁搬迁等。
另外,有些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可能在过去的社交中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容貌、行为等方面的负面评价,导致他们对社交产生了恐惧,从而抗拒、逃避社交。
“社交NB症”又是怎么样的?
与社交恐惧症相反的有一类人,他们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他们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冷落,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包袱!
有他们的地方就不会有冷场,无论和陌生人还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交谈。
他们是社恐人群打从心底佩服的人!他们就是——社交NB症“患者”。他们怎么就这么牛呢?
家庭因素
其实大部分有“社牛”的人家里的教育也是做的非常好的,并且家人肯定也是开朗、乐观的心态,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养成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心理因素
之前就讲了社恐之所以社恐,是因为他们自己心里害怕失败、害怕受到嘲笑,那社牛肯定就是相反的啦!
他们心理素质极强,一点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自己的行为没有犯错,那结果是好是坏,别人的评价是正是负都与他们无关。
顶级的社交NB症人群懂得适当与距离,不会给人压迫和不适感,是名副其实讨喜的高情商人群!(社恐心里yyds )
“社牛”是如何炼成的?
树立自信心
要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的不足,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属于你自己,这些东西构成了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你。
可能你不高不瘦,但你温柔;可能你不算特别漂亮,但你可爱;可能你家庭条件不好,但你努力上进呀!学会挖掘自己的优点,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俗话说得好—你不是人民币,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有些人只是你人生的过客,甚至可能就是擦肩而过的关系,都不会在你身边停留一秒,那你在乎他们的想法干什么?还把自己搞得压力山大,不如多关注一下自己的想法。
精神心理治疗
如果你的社恐已经非常严重,刻进骨子里了,那可以去找精神科医生咨询一下,进行一些认知行为治疗,搭配着吃一点抗焦虑药可能会大有帮助。
最后Dr.京想借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无论你是否‘社恐’、有哪种‘怪癖’,都可以作为我们生存在世间的准则。”一个正常、包容的社会,应该允许有多种选择存在。只要对社会无害,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若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心理相关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能快乐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