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3种治疗方法
发表人:
晏铁峻
阅读量:
1151人
(1)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认真配合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主要以5-HT摄取抑制剂为主。药物治疗对50%-70%的患者有效,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强迫症状。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所需剂量较大,且显效缓慢。停用药物后患者的强迫症状复发率很高。
(3)手术治疗:近年来手术治疗强迫症取得较大进展,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已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为为多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毁损和深部脑刺激手术,手术效果良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疫情又反复了,你还睡的好吗?
今天再和大家说说,关于失眠的事情。 原本一个暑假,却因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工作、休息的节律,改变了很多人度假和生活的方式,原本应该热闹的街头却十分冷清,很多地区都不得已开启了“一场关门闭门宅居在家中的旅程“,疫情来临之际,焦虑、担心、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成了人们心头的常客,在这种不安全感和心理应激的作用下,急性失眠症状非常常见。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没有了热闹的聚会,也没有了喧嚣的庙会,取而代之的是整天蜷缩在家里面,和外界隔绝。“宅”成为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情,很多人选择在家看电视、打游戏、看手机等方式消磨时光。而大多数年轻人更是昼夜颠倒,白天黑夜肆意挥霍。熬夜、睡懒觉、运动减少、无节制赖床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加了失眠障碍发病的可能性。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白天黑夜都无法入睡了,你开始醒悟,我失眠了??? 那一旦出现了失眠,应该怎么办? 可以参考以下专业建议: 1、关于服用镇静安眠药。 如果原来曾经遵医嘱服用过镇静催眠药物,近期又再次出现失眠的症状,可以再次服用。但需遵从药物剂量最小化,短期服用、间隔用药原则,还需关注家中药品的有效期。。 2、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同一时刻起床,一周7天都如此,这能帮助我们的身体拥有稳定的生物钟。尤其是目前疫情期间,不要熬夜到深夜,白天睡到中午,一直在床上呆着,这样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3、建立良好的午睡习惯。 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做到只有晚上上床时间才睡。如果白天确实疲劳不能忍受,小睡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 4、适当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进行体育运动,比如广播体操、垫上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每天不少于30分钟。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4点之前,不要在睡前1小时内做激烈运动。 5、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1小时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者是看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喝酒助眠等影响睡眠的行为。 6、适度关注疫情。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避免睡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的失眠。睡前可以做呼吸放松练习、健康冥想、身体扫描等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 7、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及褪黑素类保健品。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有了“黄马褂”,做好心理疏导不要怕
最近全国疫情反复, 很多人健康码突然变黄了,不免惊慌失措。 甚至还会被隔离,这时候就更需要做好心理疏导。 疑似病人隔离期,必胜信念要坚定; 隔离处境要接纳,抗争病毒需动力。 主动交流情绪好,呼吸运动减压力; 不良习惯须改变,严重及早求助医。 ——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较长,有这样一群人会在治疗中被重点关注,他们就是疑似病人。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病人,目前都予以隔离观察。在被隔离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孤独、愤怒,甚至出现拒绝治疗、暴力等行为。那么此时此刻,疑似病人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就变得尤为重要。 1.积极调整自我认知,坚定战胜病毒信念 疑似病人不等同于确诊病例。人的情绪往往受到认知方式的影响。当坏情绪来临时,请告诉自己停下来,此时需要避免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否则就会陷入到负面的认知和情绪循环中难以自拔。不仅如此,此刻正在经历的发热、缺氧、咳嗽等感染症状也会加重负面情绪。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彬教授指出,我们曾经战胜了“SARS”,此次疫情,其诊断、治疗和防控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国家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信心再次赢得最终胜利。 2.接纳隔离处境,强化与病毒抗争动力 隔离会导致心情低落、难受,这是人面对困难处境或逆境时自然出现的一种反应,不要因此自责或怨天尤人,而首先要接纳它,并把这种痛苦升华为与病毒抗争的动力。被隔离不仅是为了他人、是我们与病毒抗争打赢这场战争的必要措施,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和保护自己(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治疗期间,与平时相比也是一种相对隔离状态)。 3.主动打个电话,通过交流互助改善情绪 实在不能面对面接触,可以给信任的亲人、朋友或社区中的支持性资源打一个电话;或给你认为可能有需要的朋友、家人打一个电话,通过与他们聊天来转移注意力。有时候,主动打电话给予别人支持或者打电话求助,都是帮助自己改善情绪的好办法,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阻断了爱的连接。 4.勤做呼吸运动,降低压力提升注意力 尝试让自己慢下来,可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有意把注意力带到腹部,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注意力。 5.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舒缓改善情绪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经常站起来或者下床,伸展一下身体,走动走动,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找寻其中的乐趣,以此来改善自己的情绪。 6.及时寻求专业精神心理人员帮助 如果不良情绪情况持续两周以上仍不能缓解,或者感到越来越严重,请尽快向治疗管理人员提出寻找精神心理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免不良心理或情绪带来严重后果。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抑郁——这是疾病不是情绪
这个话题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 产后抑郁症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特殊时期的抑郁症,主要是由于性激素、心理变化和社会角色变化三个方面导致。我国产后抑郁症患病率14.7%,这是一种疾病而非简单的情绪问题。 多项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数据已显示,女性抑郁症状在产后发作的频率更高。对于既往曾有抑郁障碍病史的个体,产后时段抑郁再发的风险同样更高。也有证据显示,很多产后抑郁个案中,抑郁症状从妊娠期即已出现,并迁延至产后。躁郁症的女性在产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极高,约一半的产妇都有临床典型产后抑郁发作性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特点有哪些呢?第一是患病率高。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数据为 10%―15%,有的甚至达到了30%。中国的一些数据结果差异较大,但平均为14.7%,结果与国际上的患病率一致。第二是识别率低。很多产妇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并不认为产后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绪问题。此外,病耻感也是一只“拦路虎”,承认自己患了抑郁症,在大多数人看来,就如同承认自己疯了一样。而在国内来说,医生主要关注的是产妇的身体回复状况,产妇的心理健康则往往被忽视。临床医生对产后抑郁症的知识掌握不多,也是其识别率低的原因之一。第三是后果严重,抑郁症的最大危险便是自杀,产后抑郁症也一样,发生自杀的事件比比皆是。而最惨的,莫过于产后抑郁症继发的“扩大性自杀”,即产妇自杀前,先将自己的孩子杀死,然后自杀,这类惨剧也屡屡见报。 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是情绪低落:常无缘无故哭泣,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并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 2、是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3、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 4、是疲乏感,即使长时间卧床也不能恢复。五是自责,自我评价低,负罪感,悲观。 6、是活动减少,不愿出门。 7、是对未来不抱有希望,甚至有轻生或扩大性自杀的念头。 8、是入睡困难,容易惊醒。食欲、体重、性欲降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等。 为何处出现产后抑郁,首先是生物学因素,女性在分娩后可出现剧烈且独特的生理学变化,对于抑郁症状的出现起到了触发因素作用。其次是心理及社会因素,成为母亲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随着婴儿的到来,社会及经济限制也接踵而至,尤其对低收入家庭而言。 明确了成因、临床先后,该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治疗方法多样,从一般的心理咨询到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或者人际心理治疗,再到使用抗抑郁药物缓解重度患者病情发作。产后女性可能不愿服用抗抑郁药物,特别是哺乳女性。做出母乳喂养或使用抗抑郁药的决定,必须要做针对个人的的风险-效益分析结果。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