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精神分裂也会强迫?这些特点你要知道!

精神分裂也会强迫?这些特点你要知道!

反复洗手、反复计数、反复检查……这些强迫症状像“病毒”一样入侵了患者的大脑,引起了患者行为编程的异常。这些强迫症状最常出现在强迫症中,除此之外,也会出现在其他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正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OCSS),到底为什么发生?它又和别的强迫症状有什么不同呢?

 

一.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我们常常这样定义精神分裂症:它是一类以精神活动与现实实际出现脱离,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多发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1]。简单来说,精神分裂描述了一种精神与现实割裂开来,且处在“暴动”中的现象,一些在常人看来荒诞可笑的感觉、想法和情感,却会被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深信不疑,进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患者可能出现幻听,比如总是听见周围人在对自己评头论足;也可能出现妄想,如觉得周围人都在用异常的眼光看待自己。这些都属于阳性症状,以这种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被我们称为Ⅰ型精神分裂症[2]。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活动的缺失,出现思维贫乏和动机缺乏,表现出一种“懒散度日”的生活状态。这些属于阴性症状,这种类型则被我们称作Ⅱ型精神分裂症[2]

 

二.    OCSS的发生机制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都是一种精神疾病,都涉及脑的病变。研究表明,两者的病变范围有交叉,涉及到共同的“脑回路”——前额叶皮层-基底神经节回路[3]。精神分裂症如果引起这一回路的紊乱,就会进一步引起强迫症状。

 

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本身不会引起强迫症,真正诱发强迫症的是那些抗精神病药物。这主要和脑内的一种神经信号分子——5-羟色胺(5-HT)有关。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异常亢进的5-HT受体,起到抗精神分裂的作用,5-HT长期的低功能,却会诱发强迫症状的发生[4]

 

 

三.    OCSS的三大特点

 

1.  强迫思维

 

OCSS的主要形式为强迫思维,而非强迫怀疑[5]。怀疑、纠结、穷思竭虑是这些患者的代名词。

 

2.  怪诞离奇

 

OCSS的内容更为荒诞、离奇,甚至前后矛盾。比如有的患者强迫洗手、洗脸,却认为耳部是禁区而不洗;有的患者有强迫性“洁癖”,却会每天趴在地上舔地板[6]

 

3.  缺乏焦虑

 

 

强迫症患者无法自控,并会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痛苦和焦虑。伴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却很少感到焦虑和痛苦,常常抱有无所谓的态度[5]

 

关于OCSS的发生率,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有些报道为15%,有些报道为高达25%,有些却认为只有1.1%[7]……总之,精神分裂症也可能伴发强迫症状,我们要学会和单纯的强迫症区分开来,正确诊断,尽早治疗,提高这类精神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杨宝峰,陈建国主编;颜光美等副主编. 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6.
[2]孙烨著.实用精神科疾病诊疗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
[3] Attademo L, Bernardini F, Quartesan R. Schizo-Obsessive Disorder: A Brief Report of Neuroimaging Findings. Psychopathology. 2016;49(1):1-4. 
[4] Kim DD, Barr AM, White RF, Honer WG, Procyshyn RM. Clozapine-induce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19;44(1):71-72.
[5]郑瞻培.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J].上海精神医学,2001(03):175-177.
[6]刘建勋,李莲芳.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6(01):25-26+62.
[7]徐贵云,马崔.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01):76-77.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理解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关键差异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这两个词汇。然而,很多人并不能清晰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差异。实际上,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心理疾病通常是指由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轻度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对于这类问题,单纯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往往就足够了。相比之下,精神疾病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冲动、伤人、自杀、毁物等高风险行为。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强制住院,并采用综合性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其次,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在症状上也有所不同。心理疾病的优势症状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而精神疾病的优势症状则包括各种幻觉(如听幻觉、视幻觉等)和妄想(如怀疑有人害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等)。此外,精神疾病还可能伴随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自笑等精神病性症状。 再者,从自制力方面来看,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能够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寻求治疗。然而,精神疾病患者往往缺乏对自己症状的正确认识,甚至可能在病态症状的支配下做出各种过激行为。在疾病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能拒绝治疗,而心理疾病患者则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帮助。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小明是一名30岁的白领,长期承受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的双重打击,导致他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并成功回归正常生活。相比之下,另一位患者小李则在一次精神疾病急性发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和妄想,甚至试图伤害自己和他人。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住院治疗和综合干预,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医疗数据守护者

1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微创手术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精神健康问题,特别是精神病,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虽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传统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微创手术也可能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选择。 精神病是一组复杂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在一些难治性病例中,微创手术可能会被考虑。 微创手术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深部脑刺激(DBS)和经颅磁刺激(TMS)等领域。这些技术通过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特定区域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例如,DBS可以用来治疗严重的抑郁症和强迫症,而TMS则可以用于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负面症状。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微创手术并不是万能的。它通常只适用于那些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并且必须在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的成功率和效果也因人而异,不能保证每个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考虑任何治疗方法之前,患者和家属都应该与精神科医生或专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前的治疗反应和个人情况后,才能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除了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外,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有效地改善精神健康状态。同时,家属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健康驿站

1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的综合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神经病”这个词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实际上,“神经病”是指一系列精神疾病的总称,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精神病药物,例如氯丙嗪、奥氮平等。同时,物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然而,在病情缓解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时候需要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应对策略。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靠抗抑郁药物,常用的有SSRI类药物、SNRI类药物等。同时,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疗法(IPT)等方法。对于神经症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同样重要。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家人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总的来说,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恢复健康,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中去。

康复之路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理解功能性幻觉和反射性幻觉:病因、症状与治疗

幻觉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症状,分为功能性幻觉和反射性幻觉两种类型。功能性幻觉是指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例如,患者可能会在听到真实存在的脚步声的同时听到别人议论的声音。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同时存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反射性幻觉则是指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另一感官出现了幻觉。比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看到播音员站在面前,或者听到敲门声便看到敲门人的形象。这种情况是共感的病理表现,多见于癔症、癫痫发作前兆阶段以及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 一位名叫小李的年轻女性就曾经历过功能性幻觉的困扰。小李是一名大学生,平时喜欢听音乐放松自己。然而,在一次考试前夕,她开始听到不属于任何歌曲的奇怪声音。起初,她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耳机出了问题。但是,这种声音越来越频繁,甚至在她没有听音乐时也能听到。小李感到非常困扰和恐惧,无法集中精力复习。最终,她去看了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医生诊断出她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开具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她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平静。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缓解症状。例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光暴露;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幻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医疗星辰探秘

1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相精神障碍:如何有效治疗和管理

双相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动,包括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药物治疗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对于抑郁发作的患者,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而对于躁狂发作的患者,抗躁狂和抗兴奋药物则是首选。然而,有些病人转换特别快,药物治疗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保持药物稳定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频繁转换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重症的双相精神障碍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从抑郁状态迅速转换到躁狂状态。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通常比药物治疗更好,并且可以帮助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双相精神障碍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保健措施。首先,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其次,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这些营养成分对改善情绪有很大帮助。最后,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总之,双相精神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日常保健等。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才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心态状态。

癌症防治先锋

1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正确应对斑秃:从心理到生理的全面治疗

斑秃,正式名称为局限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早期信号。斑秃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其中,精神压力被认为是重要的诱因之一。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神经使用过度可能导致斑秃的发生。然而,斑秃并非其他疾病的前兆,例如肿瘤等。它的出现更多与精神状态有关,可能是神经衰弱或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 斑秃的患者通常在无明显自觉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现头皮上有一块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区域。为了美观和健康,及时就医是非常必要的。临床上,治疗斑秃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其次,局部注射封闭治疗和口服免疫调节药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治疗不宜过于频繁,通常每周治疗一次,间隔3-4周再进行下一次治疗。主要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除了医学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也可以帮助控制斑秃的发展。例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化学品的使用,保护头皮健康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实际上对斑秃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

健康驿站

1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钻牛角尖”的真相:抑郁症还是其他?

钻牛角尖,这个词汇在精神科、心理科症状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思维模式的通俗说法。那么,钻牛角尖真的就是抑郁症吗?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钻牛角尖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术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固执、偏执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一种过度关注细节的行为。然而,在精神科和心理科的诊断中,有一些症状与钻牛角尖的表现相似。 例如,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典型症状。患者可能会无端地怀疑周围的人对他们的不利意图,或者认为自己被监视、追踪。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思维模式确实可以被描述为“钻牛角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妄想并不等同于钻牛角尖,也不一定是抑郁症的表现。 另一个可能与钻牛角尖相关的症状是强迫性思维。强迫症患者可能会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锁好等,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这种行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钻牛角尖的表现。然而,强迫症与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那么,抑郁症的钻牛角尖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抑郁症患者的钻牛角尖通常表现为一种偏执性的自卑感。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认为自己无能、无力、无可奈何。这种思维模式与患者的情绪、自我评价相符合,是在情绪低落的基础上对自己有个相对低的评价。 总的来说,钻牛角尖并不是抑郁症的特异性症状。它可能出现在多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中。因此,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的表现,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生物医疗创新站

1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健康问题的防治与治疗进展

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削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各种精神健康问题。然而,许多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仍然存在误解,认为它们是无法治愈的。但事实上,精神疾病是可以防治的,并且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精神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例如,遗传因素、脑化学失衡、压力和创伤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治疗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在生物方面,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除此之外,物理治疗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和ECT治疗等方法可以改善脑功能,缓解精神症状。 在心理方面,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辩证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治疗等方法都被证明对精神健康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 此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温暖、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社区资源的利用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精神健康问题。 总之,精神疾病是可以防治的。通过综合治疗和全面的支持,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我们应该摒弃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推动精神健康事业的发展。

康复之路

1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突然头晕、眼花、耳鸣和站立不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如果你突然感到头晕、眼花、耳鸣并且站立不稳,这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信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首先,血管迷走性晕厥可能是罪魁祸首。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排便、排尿后,或者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下。长时间站立也可能引发这种反应。这种晕厥是由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建议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是在排便或排尿后。 其次,视疲劳也可能导致上述症状。视觉对于维持人体平衡和稳定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眼镜度数不合适,或者你有复视、偏盲等问题,可能会因为视觉异常而出现突然头晕、眼花、耳鸣、站立不稳的情况。因此,定期检查视力并保持良好的视觉健康非常重要。 耳部疾病,尤其是前庭病变,是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前庭是人体感知空间位置的重要器官,任何内耳或前庭的病变都可能导致头晕、耳鸣和站立不稳。梅尼埃病也可能引起这些症状,这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等。 脑部疾病,例如脑出血或脑梗死,也可能导致突然头晕、眼花、耳鸣和站立不稳。因为脑干和小脑是控制平衡和协调的关键区域,任何病变都可能影响这些功能。 颈椎病也可能是罪魁祸首。如果颈椎的髓核突出或骨刺形成,可能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导致头晕、眼花、耳鸣、腿麻和站立不稳等症状。保持正确的颈椎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看手机,可以有效预防颈椎病。 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状。如果你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或扩张冠状动脉药等,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酒精中毒、农药中毒等也可能对神经和血管产生刺激,引发这些症状。 最后,精神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症等,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虽然这些疾病不一定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它们可以影响你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导致头晕、眼花、耳鸣和站立不稳等问题。 如果你经常出现突然头晕、眼花、耳鸣和站立不稳的症状,建议你尽快就医。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记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症状的关键。

绿色医疗倡导者

1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管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复杂的精神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相似,精神分裂症也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不同于感冒等急性疾病,精神分裂症不能在短期内治愈。目前,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方式,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西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物。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中药在改善这些不良反应方面显示出优势。例如,中药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失眠、便秘等躯体不适症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日常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位名叫小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李在年轻时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经过多年的西药治疗,他的症状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李开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积极参与心理治疗和日常保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 总的来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日常保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饮食指南

1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