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

当患者出现暴食反复发作、过度减肥、过度注意体重,应及时就诊精神心理科,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食障碍量表等明确诊断。当出现暴食反复发作、过度减肥、过度注意体重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神经性贪食症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神经性贪食症因暴食后催吐、导泻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的情况应立即就医。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预后欠佳,患病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患病时间短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神经性贪食症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重症患者频繁催吐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死亡。神经性贪食症治愈后一般无后遗症。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进食障碍量表,治愈后每年复查一次。

 

 

一、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应注意养成规律的进食习惯,逐渐减少与进食障碍相关的行为,增加食物种类。如体重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规定患者的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如体重低于标准体重,应注意恢复体重,营养过差者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鼻饲饮食。

 

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护理应以促进症状恢复、减轻不适症状为主,日常生活中注意与人沟通和适度运动。平时关注患者暴食发作频率有无减少,同时也要注意对患者心理疏导。

与人沟通:日常可以与家人多沟通,说出心情状态、身体不适。在交流谈话的过程中,对调节心情、转变思维有一定的益处。即使出现暴食也不要催吐,不要责备自己,可以写进食日记。
日常运动:平时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转移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一定好处。
病情监测:患者坚持积极治疗,可每日记录进食量,自我评估,以逐渐达到能有效控制进食的目的。

心理护理:在生活中,患者家属应多关心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其不适感以对症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部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抑郁表现,自杀倾向严重,家属在看护患者时要多留意其有无自杀意图,及早制止。

 

 

三、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预防主要从病因入手,注重生活环境,避免养成极端性格。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正确对待食物与身材。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以做心理学检查和进食障碍量表早期筛查。

早期筛查: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以做心理学检查和进食障碍量表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家长注重给孩子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养成极端性格。家长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避免追求极端身材。养成正确对待食物的观念,每日规律进食,保证营养均衡。积极参加运动,每天都应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探索进食障碍:从神经性厌食到神经性贪食的症状与治疗

进食障碍是一组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其中,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是两种最常见的类型。神经性厌食的患者通常会过度限制自己的食物摄入,导致体重下降、虚弱无力、头发及指甲松脆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不齐、贫血等全身症状,女性患者可能会有月经改变或闭经。同时,许多患者也会伴有精神方面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相比之下,神经性贪食的患者则会经历反复发作的暴食,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行为。每次疾病发作时,患者的进食量远远超过日常一餐的进食量,并且在暴食之后会有诱吐、导泻或过度运动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患者疲乏无力、皮肤发黄,并且有抑郁、易怒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心律不齐等症状。 治疗进食障碍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教育、药物治疗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营养教育则可以教导患者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可能会被用来帮助管理与进食障碍相关的症状,如抑郁或焦虑。 此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家人和朋友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受。社会也可以通过提高公众对进食障碍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视。 最后,预防进食障碍同样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年轻人关于健康的体像和饮食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媒体和广告行业也应该避免过度强调瘦身和完美的体型,减少对年轻人的不良影响。

精准医疗探秘

1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盐酸氟西汀胶囊: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抑郁症、焦虑、强迫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等精神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盐酸氟西汀胶囊作为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关于其正确的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仍存在许多误解和疑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盐酸氟西汀胶囊的推荐剂量为每天20mg。对于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在治疗的最初3-4周内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临床上适当的效果。然而,剂量的增加必须谨慎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对于抑郁症患者,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症状的消失。如果在10周之内没有发现任何改善,需要重新考虑氟西汀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可以延长治疗期至10周以上,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除了抑郁症外,盐酸氟西汀胶囊还可以用于治疗强迫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对于强迫症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天60mg;而对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剂量可以酌情增减,但每日剂量高于80mg的情况尚未经系统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停药时药物活性成分仍将在体内存留数周。因此,在开始和结束治疗时都需要考虑这一点。另外,肝功能损害患者或合用了其他可能与氟西汀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的患者,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降低用药频率。 最后,为了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停用氟西汀时应在至少1-2周内逐渐降低剂量。如果患者在降低剂量或停药过程中出现了不耐受的症状,应考虑恢复原用药剂量,并继续以更缓和的速度来减少用药剂量。

跨界医疗探索者

1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8岁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识别和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精神疾病。这种疾病的核心症状是对体重和形体的过分关注和恐惧,患者会采取极端的节食和减肥行为来达到所谓的“完美”体型。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身体健康问题。 在儿童中,神经性厌食症的症状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然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关注。8岁儿童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需要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 对食物和体重的过分关注,包括频繁称体重、限制食物摄入、过度运动等行为。 2. 对自己体型的不满和负面评价,即使体重已经很低,也仍然认为自己太胖。 3. 社交和情绪问题,例如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紧张、易怒、抑郁等。 4. 身体健康问题,例如月经不调、贫血、低血压等。 5. 抵触治疗和帮助,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或者不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位8岁的女孩小A就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小A的父母注意到她开始对食物和体重非常敏感,经常拒绝进食,并且每天都要称体重多次。小A的体重已经非常低,但她仍然认为自己太胖了。小A的父母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出小A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并开始了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多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A的体重逐渐恢复正常,她也开始重新建立起与家人和朋友的良好关系。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类似的小A的症状,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但需要早期干预和长期的治疗支持。家长和医生应该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生命之光传递者

1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性厌食:认知扭曲与生命威胁的较量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以严重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 患者对自己的体型认知存在歪曲,即使体重已经显著低于正常值,仍认为自己过度肥胖,并因此采取节食、催吐、导泻等极端手段进一步减轻体重。该病病程迁延,症状可反复发作,需长期持续治疗。神经性厌食的临床死亡率较高,患者可能因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或由于精神障碍而自杀。因此,早期即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体象障碍(即体型认知歪曲),伴有严重的进食限制和其他减重行为。根据临床表现,该病可分为限制型神经性厌食和暴食/清除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认知因素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也可能诱发此病,如现代社会普遍看重外貌和体型,推崇以瘦为美。 对于神经性厌食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病因、患者具体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一般心理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和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多数患者体重增加,躯体情况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反复发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规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并少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用药时需严格遵照医嘱,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共同克服负性情绪。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通过定期体检、调节认知及心理疏导等方法预防神经性厌食的发生。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贪食症(bulimia nervosa)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以及随后的补偿性行为(如催吐、导泻等),而神经性厌食症则主要表现为极度害怕体重增加和体象障碍。两者在症状上有所不同,但都与个体的体重和体型认知有关。 综上所述,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需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的调整,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治愈。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评估精神心理状态以降低发病风险

运动与健康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厌食症不治疗能自愈吗?

厌食症如果不治疗,通常不会自愈。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社会心理因素、个体易感素质和下丘脑功能异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厌食症会导致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厌食症的治疗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避免病情恶化。

医疗科普小站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厌食是怎么回事?

厌食,这个看似简单的饮食问题,背后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 首先,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厌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追求以瘦为美的社会风气下,青春期女孩更容易产生对体型的焦虑,从而引发厌食。 其次,个体的易感素质也起着关键作用。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使得某些人更容易受到厌食的困扰。 此外,下丘脑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厌食的一个重要原因。下丘脑是调节食欲和情绪的重要中枢,其功能异常会导致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 厌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厌食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厌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养生之道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乱吃减肥药引发闭经,如何恢复内分泌平衡?

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而过度节食则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之一,医学上称之为神经性厌食症。 闭经是体重下降导致的一种迅速反应,即使体重恢复,内分泌功能的恢复也需要时间,体重上升同样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因此,患者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雌激素状态。 长期缺乏雌激素可能导致内外生殖器官和胸部的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等问题。

智慧医疗先锋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减肥药引发的闭经问题?

减肥过程中,许多人可能会遇到体重下降带来的副作用。一位女士因为过度节食和使用减肥药,体重从60公斤降至40多公斤,却发现自己连续几个月没有来例假。这种情况可能与神经性厌食症有关,体重过轻会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医生指出,即使体重恢复,内分泌功能也不会迅速恢复,因此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雌激素状态,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治疗此类情况,首先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同时,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调整内分泌,促进月经恢复。此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自我认知。

健康百科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调整饮食恢复月经?

体重过轻和过度节食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导致闭经等健康问题。 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神经性厌食症。 治疗时,首先需要调整饮食,恢复正常体重,并逐步恢复正常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调整激素水平。 同时,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以帮助患者克服对食物的恐惧和过度节食的行为。 治疗闭经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患者需要耐心和毅力。

老年健康守护者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减肥引起的月经不调?

减肥过程中,许多人可能会遇到月经不调的问题。过度节食和服用减肥药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体重过轻会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进而引发闭经。医生建议,减肥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并咨询专业医生选择合适的减肥药物。 如果发现月经不调,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值得注意的是,体重恢复和内分泌功能的恢复需要时间,患者应保持耐心。 此外,长期缺乏雌激素可能导致生殖器官和胸部的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等问题。因此,在减肥过程中,要关注身体健康,避免因减肥而损害健康。

健康饮食指南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45岁女性,贪食症,医生建议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想了解用药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贪食症是一种常见的进食障碍,盐酸氟西汀胶囊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贪食症状。使用此类药物前,需确保无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治疗期间,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多喝温开水,保持良好休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使用减肥药半年后效果减弱,停药大半年后想重新开始用药,晚上食欲旺盛,怀疑自己可能有贪食症。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对于减肥药耐药的情况,建议先停药一段时间后再考虑重新使用,并从最低剂量开始。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于减肥同样重要。对于晚上食欲旺盛的问题,建议调整作息时间,避免晚上过度饥饿。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贪食症,建议尽快去医院精神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查看详情

患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近期感觉病情加重,伴有强迫症状,询问治疗方法。患者女性21岁

就诊科室:精神科

总交流次数:2

医生建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继续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以更好地控制症状。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