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气温依然居高不下,让人不禁疑惑:难道秋老虎真的来了?事实上,这正是因为“秋老虎”的存在,才使得立秋之后气温依然偏高。
“秋老虎”是指在立秋之后,天气会有短期的回热,如同一只凶猛的老虎,让人措手不及。它一般发生在8-9月之间,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大,早晚较为凉爽,中午则较为燥热。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间节点上,人体需要适应新的气候环境,此时很容易引发一些季节性高发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立秋高发病:
1、心脑血管疾病:
立秋后,气温的变化会导致人的血压波动。同时,人们开始“贴秋膘”,摄入更多的盐油,这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立秋之后,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积极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风湿病:
立秋之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如果不及时保暖,很容易诱发或加剧风湿病。此时,人体免疫力下降,血液集中到核心器官,关节处的血液不足,无法保暖,从而引发关节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叶珊慧提醒大家,入秋之际要注意关节处的保暖,尤其是在雨季,不要穿着湿鞋、湿衣服,做好早晚的保温工作。
3、呼吸道疾病:
夏秋交接之际,外界气温发生骤然变化,而人体的呼吸道较为敏感和薄弱。在受到气温变化刺激之后,呼吸道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峰提醒各位患者可以通过食疗来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如炖一些雪耳百合莲子排骨汤、双白姜汤、白果鸡肉粥等营养滋补的汤品或粥品。
立秋正处于季节交替之际,人们的生活习惯需要适当的调整。以下是立秋养生的一些建议:
1、注重精神的调养: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因此,在进行精神调养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情绪波动不要过大。切忌陷入长时间的伤感情绪当中,遇事及时找亲友排解,以避秋季肃杀之气。
2、秋季饮食需养肺:按照中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理论,秋季宜常吃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食物,如银耳、梨、甘蔗、荸荠、葡萄、柑橘等。
3、注意保暖:立秋后昼夜温差较大,要预防感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更应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
4、需防霉变: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在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脊椎疼怎么办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脊椎疼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脊椎炎的症状是什么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如何治疗脊椎炎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怎样治疗脊椎炎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脊椎炎怎么治疗最好最有效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脊椎炎的症状有哪些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脊椎痛怎么办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脊椎痛是什么原因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脊椎疼怎么缓解


智慧医疗先锋者
心跳紊乱、咳嗽、脸部肿胀,疑似风心病及房颤。患者女性53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1

李泽臣
主治医师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房颤,心衰,想咨询手术治疗。患者女性55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魏晶晶
副主任医师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我有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史,最近头部受了外伤,想知道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7

崔建军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瑛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焦作市人民医院

李天力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