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天津市宝坻区发生3.3级地震

天津市宝坻区发生3.3级地震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12年8月26日,天津市宝坻区发生了一次3.3级地震,震源深度6.5km,虽然震级不大,但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地震的预防和应对。

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身处高楼,应立即躲避到桌子下或者墙角处,保护头部;如果身处室外,应迅速离开建筑物,寻找开阔地带躲避。

地震过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如骨折、烧伤、呼吸道感染等。这时,要及时进行救治,避免病情恶化。骨折患者要及时进行固定,防止二次伤害;烧伤患者要及时进行清洗和包扎,避免感染;呼吸道感染患者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除了及时救治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日常的防震减灾工作。例如,在家中储备一些必需的应急物资,如食物、水、手电筒、急救包等;了解地震逃生的路线和方法;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自救互救。

此外,地震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地震过后,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时,要及时寻求心理援助,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人们走出心理阴影。

总之,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孕妇宫缩频繁,洪灾影响救护车到达,怎么办?

面对孕妇宫缩频繁而洪灾影响救护车到达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紧急且需要谨慎处理的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您在等待专业医疗援助到来之前,尽可能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保持冷静与准备 首先,尽量保持冷静。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加剧孕妇的不适,影响判断力。冷静下来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紧急情况。同时,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医疗服务电话,报告您的位置和情况。即使救护车因洪灾而延迟到达,医疗专业人员也可能提供远程指导,帮助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准备必要物品与监测 准备好干净的毛巾、热水瓶(装满热水)、干净的布料或床单、剪刀(用于剪断脐带)、干净的绳子或橡皮筋(用于扎紧脐带)等物品。虽然希望不至于需要自己接生,但做好准备总是好的。同时,记录宫缩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如果宫缩变得非常频繁(例如,每5分钟一次或更频繁),或者孕妇感到非常强烈的疼痛,这可能是分娩即将开始的迹象。 应对分娩与紧急情况 观察是否有羊水破裂的迹象(通常是大量清澈液体的流出),或者是否有胎儿头部下降的迹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分娩可能即将发生。如果孕妇开始分娩,尽量让她保持在一个干净、温暖的地方。如果胎儿头部已经显露,尽量不要让孕妇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宝宝出生后,用干净的布料包裹宝宝,保持温暖,并尽快将脐带用干净的绳子或橡皮筋在离宝宝肚脐约10厘米处扎紧,然后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 在任何情况下,尽快联系专业医疗人员是最重要的。即使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采取上述措施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希望孕妇和胎儿都能平安度过这一难关。 结论 面对孕妇宫缩频繁且洪灾影响救护车到达的情况,保持冷静、准备必要物品、监测宫缩情况、准备应对分娩以及寻求社区帮助是关键的应对措施。同时,保持与外界的通讯畅通,以便随时获取帮助和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生物医疗创新站

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安徽志愿者援助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总结:敬畏生命,珍惜现在

在6月2日结束援助工作返回芜湖后,安徽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队队长、安师大心理支援中心教师何元庆在自己的援助工作总结中写道:“短短8天是我人生难以忘记的经历,这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我的体会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敬畏生命、珍惜现在……”何老师说,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距离死亡如此之近,而在近距离体会灾难和死亡带来的恐惧感的同时,灾区人民的坚强使他深深为之震撼。 一顿难忘的晚餐 在灾区的8天,何老师一行没有洗过一回澡,每天睡帐篷,吃方便面。何老师幽默地告诉记者,方便面其实有3种吃法,除了用开水泡和干嚼外,他们还发明了用矿泉水泡面。那时,睡上一张舒适的床、吃上一顿白米饭,成了他们最大的梦想。 5月31日,援助队附近一所学校的老师们提出要请志愿者吃一顿饭。在婉拒未成后,当天晚上志愿者们终于吃上了送来的米饭和苦瓜烧肉,此外每人还有一小碗莴笋叶子汤。虽然分量有限,但这已让志愿者们觉得美味无可匹敌。何老师说,在吃饭过程中,大家一直觉得很内疚,觉得自己消耗了灾区的资源。8天来唯一的一餐“饭”也让志愿者们感动不已:“那里的人们非常淳朴善良,对外来的志愿者抱着一颗纯真的感恩之心。” 一位求援的中学教师 5月30日下午5点左右,一名面容苍白、精神恍惚的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来到心理援助队的营地请求援助。这名男子是绵阳铁桥中学的教师张铁剑。5月12日地震当天是他的38岁生日,地震发生时,张铁剑正在给他的52名学生上计算机课。他迅速组织学生从二楼撤离,52名学生无一受伤。然而,在随后撤往操场的路上,张铁剑目睹了一个男生被倒塌下来的围墙砸中胸口,最终死亡,而那个男生也是他的学生。 自5月13日开始,张铁剑又接受了收集救灾现场照片、赶写新闻稿件的任务。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他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各大抢救现场,多次见到惨烈景象,有时还要参加挖掘和清理遗体、整理遗物的工作,这对他构成了多次心理创伤。19天来,张铁剑体重轻了5公斤,晚上经常梦见逝去的孩子,他以每天不停歇的工作、以肉体上的劳累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做过几次心理咨询后,张铁剑终于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6月10日晚上,他给已经回到芜湖的何老师发来短信,表示自己现在心理状态已经好转了很多,正在帮助身边其他同事摆脱心理阴影。 一群笑容灿烂的孩子 远处尚留存有不久前那场灾难留下的废墟,简陋的房屋前有着“感谢志愿者”的标语,3个孩子安静地趴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做作业。这是何老师一行5月30日下乡开展活动时在卧云村看到的一幕。志愿者们停车和这3个孩子交流了一会儿,给他们留下了文具、书本等礼物。面对相机镜头,几个孩子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灾难留下来的影踪。 在灾难倏忽而至并留下种种伤害后,灾区的人们显示出了非凡的恢复能力。何老师说,这一点在儿童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在灾区的8天,有很多孩子自觉地前来帮助志愿者,让志愿者们看到,在大灾面前,孩子们迅速成长,变得坚强而懂事。

全球医疗视野

3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11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亚洲受灾最严重

联合国减灾署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共发生302起重大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达2.06亿,死亡人数近3万,经济损失高达3660亿美元。其中,洪水、地震和热带风暴是主要灾害类型,亚洲地区受灾最为严重。日本地震海啸是当年最严重的灾害,导致1.98万人死亡。

健康百科

3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12》引发的恐慌:如何应对“2012恐惧症”

《2012》这部电影通过逼真的特效展示了世界末日的场景,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慌,形成了所谓的“2012恐慌症”。这种恐慌表现为对灾难的过度关注和担忧,甚至出现草木皆兵的现象。文章分析了这种恐慌的成因,包括社会环境的不安全感、童年经历的影响等,并提出了应对方法,如通过“10秒呼气法”释放小恐惧,以及在严重情况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康复之路

2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救援队伍房山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7月25日早上8点半,北京安定医院接到市卫生局的任务——赶赴房山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北京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张秀芳、副局长郭积勇亲自部署任务,妇幼与精神卫生处处长吕璠来到安定医院,召开了危机干预动员会,传达了局领导的指示精神,并为出发的队员们鼓舞士气,她强调,此次“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家一定要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一个小时后,这支20人的队伍集结出发。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心理救援队伍,曾参加过“胶济铁路列车事故”、“汶川地震”、“新疆7.5暴力事件”、“密云水库坠机”等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拥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和精湛专业的技能。陈兴德书记和马辛院长在临行前叮嘱队员们要发扬安定医院这支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负市卫生局对安定医院的信任,以高质量的救援成绩完成任务!队伍由北京安定医院党委副书记孟庆玲、院长助理王刚带队,于10点半赶赴到房山区卫生局。通过房山区卫生局介绍,救援队了解到本次洪水灾害受灾严重的周口店镇和房山中医院有较大的心理干预需求,随即将队员分为两组赶赴这两个受灾地点。在周口店镇,队员们走访了两户村民,这两家均有人员被洪水冲走后获救,情绪波动较大,出现比较明显的睡眠问题及躯体不适感,想到当时情况时就控制不住的想要哭泣。队员们针对这一情况分别为两位当事人进行了专业的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当事人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言语也较前增多,对所发生灾难经历有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队员对当事人家属进行了心理健康宣教,为家属给予当事人继续的心理支持提供适当的建议,以巩固心理干预疗效。经过心理干预的当事人及家属向政府、卫生部门及心理危机干预队员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其中有位当事人说到:自己最近这两天心里难受,想哭但一直哭不出来,觉得这样的经历很丢人,觉得自己很胆小,也怕家人担心。但是经过医生的疏导后,现在更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在即将被洪水淹没的那一刹那间,有人伸出援手拉自己一把,认为自己能从这次灾难中活下来也表现了自己的勇敢和沉着,对于灾难中政府一直给予在生活和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感到很温暖。在房山中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队员先通过与负责人的交流,对具体情况进行大概的评估,将工作大致分为三项主要内容:一是针对医护人员;二是针对于住院患者;三是针对于门诊就诊患者。根据情况轻重缓急,于25日下午先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将8名队员分为4组,每组负责13-15人,在进行了1个半小时的集体晤谈后,被干预人员普遍反映这种心理援助非常及时有效。一位护士长说到,今天谈完1次后,就觉得心情就舒服了一半了。很多人迫切需要被传授心理自救的方法,一旦情绪困扰和遇到心理压力时,能够自我缓解。同时,干预人员也发现在每组中都有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人员。例如有人现在一旦听到水声就会表现紧张,而有的人持续呈现出情绪不稳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队员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并计划25日任务结束后,回到驻地进行汇总讨论,制定未来几天的进一步干预计划。经过筛查,两只队伍共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70余人次,其中10人情况较严重,队员对他们进行了重点干预,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肯定。目前,救援队仍留在房山进行后续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同时,向当地卫生局和精防院的医务人员传授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和知识,为房山留下一支不走的心理干预团队。

家庭医疗小助手

3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137: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与现状

在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人们不仅面临身体伤害,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亲人离世、家园破坏、身体残疾等事件,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深重的创伤。国家卫生部应急专家赵国秋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受灾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人们处理心理创伤,还能帮助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然而,我国目前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不完善,且相关法律尚待完善。在重大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应与医疗救助、疾病预防控制、物质救灾同步进行,以帮助受灾者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

生命守护者联盟

3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灾后心理援助研讨会强调专业性与长期跟进

昨天,由上海市心理学会、四川省心理学会、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灾后重建进程中的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专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四川、上海两地的20余名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聚集一堂,展开研讨。在研讨中,专家们指出灾后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强调专业性和长期跟进的必要性。同时,专家们还讨论了如何处理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问题,认为应当鼓励他们参与重建,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自我修复。研讨会上还提出了《灾后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基本共识》,旨在为灾区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

未来医疗领航员

2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地震创伤:生理与精神的双重伤害与重建

一场严重的地震对人的伤害是立体的,在伤及人的生理的同时,也会对精神世界造成损伤,而且这种损伤在地震发生之后会继续形成。震后的心理创伤和情绪困扰,如孤独感、失落感和遗弃感,是灾区人民普遍面临的挑战。救援部队和党中央的慰问,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帮助他们重建心灵。河北理工大学地震社会学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震后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对受灾者精神健康的关注,是灾后重建的关键。

生命守护者联盟

2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地震后心理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机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再度经历情境、逃避或无动于衷的反应、更多的刺激症状等。地震等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创伤,可能导致PTSD。危机干预可以缓解精神和躯体症状,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目前,相关部门和专业心理医生已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和干预,民间心理学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其中。

生物医疗创新站

2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诊科全天候开放与特殊情况下调整服务

大多数医院的急诊科全天候开放,以便处理突发和紧急的医疗情况。虽然营业时间通常与医院的其他部门保持一致,但可能会因地区和医院的特定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发生时,急诊科可能会延长其服务时间以应对增加的紧急需求。节假日期间,由于就诊人数可能增加,急诊科也会相应调整其服务措施。非紧急情况下,患者应避免使用急诊资源,可以通过预约挂号或在线平台安排就诊时间。

生物医疗创新站

2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