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夏季解暑药让你“透心凉”

夏季解暑药让你“透心凉”

夏季高温酷暑,闷热难耐,人体容易出现中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各种解暑药物应运而生,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消暑解热,缓解不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暑药物及其用法:

清凉油:适用于中暑、头痛、头晕、蚊虫叮咬等。使用时,将清凉油涂抹在太阳穴、头颈部或患处,轻轻按摩,可以醒脑提神、消炎消肿、止痛止痒。

风油精:可以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头晕等。使用时,取少量风油精涂抹在太阳穴或嗅鼻,可以提神醒脑、解暑镇痛。洗澡时在水中加入几滴风油精,可以清凉除痱。但孕妇不宜使用。

花露水:具有除痱止痒、提神醒脑、防蚊虫、除菌、杀菌等多种功效。花露水内含有70%~75%的酒精,具有易燃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火源。

十滴水:适用于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使用时,口服2~5毫升,儿童酌减,用温开水送服。但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不宜多服,孕妇忌用。

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但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使用时应慎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仁丹: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等功效,适用于夏季高温导致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使用时,每次10~20粒,含化或用凉开水送服。但仁丹含有朱砂,不宜超量服用,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

金银花露:具有甘凉润口、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用时,口服60~120毫升,一日2~3次,切勿暴饮,否则会引起腹泻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中暑时会发烧吗?

中暑是否会引起发烧,这取决于中暑的严重程度。轻微的中暑通常不会导致体温升高,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头晕、头痛或恶心等症状,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受到影响,因此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然而,当中暑情况较为严重时,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机体产热量超过散热量,从而引起发热。因此,严重中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一旦出现中暑的不适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去多余的衣物以帮助散热,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苏合香丸、十滴水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癌症防治先锋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么判断中暑?

中暑的早期症状包括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轻度中暑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 中暑的急救措施包括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补充水分和盐分,严重者需立即就医。 预防中暑的方法包括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医疗趋势观察站

1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热的头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热的头晕,是很多人在炎炎夏日常见的症状。那么,热的头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首先,热的头晕可能与骨质增生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椎体骨骼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失去弹性,导致椎体之间的间隙缩小,为了维持脊柱稳定,身体会产生骨赘来增加椎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骨疣。长期姿势不当、重体力劳动或脊柱受到外力冲击都可能导致椎体微小损伤,身体会在受损处产生骨疣来保护受损区域。 其次,热衰竭也是导致热的头晕的原因之一。热衰竭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由于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散热功能可能不如年轻人,一旦出现热衰竭,会有出汗不止,进而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四肢冰冷等症状。 此外,重度中暑也可能引起热的头晕。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个阶段,其中热衰竭和热射病都可能引起头晕症状。 针对热的头晕,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补充水分,以预防热的头晕的发生。

药事通

1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么判断中暑?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病,判断中暑主要看症状。中暑前兆包括头晕、头疼、四肢乏力、口渴、出汗等,体温升高。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如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解开衣物等。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严重中暑。轻度中暑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中暑可能导致脱水、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甚至昏迷。遇到严重中暑患者,应立即就医。 预防中暑,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保持室内通风,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

医疗星辰探秘

1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质增生是自然老化引起的吗?

骨质增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疣,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 椎体骨疣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自然老化、力学刺激和骨关节炎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体骨骼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失去弹性,导致椎体之间的间隙缩小。为了维持脊柱稳定,身体会通过产生骨赘的方式来增加椎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骨疣。 此外,长期姿势不当、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脊柱受到外力冲击也可能导致椎体发生微小损伤,身体会在受损处产生骨疣来保护受损区域。 骨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当椎间关节受到炎症刺激时,身体会试图通过产生骨疣来稳定关节,并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 幼儿中暑的原因主要包括保暖过度、饮水量不足和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针对中暑成因,专业人士提出了预防幼儿中暑的三点方法:合理增减衣服、鼓励多饮水和避免高温户外活动。 中暑后揪眉心痧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救治。 在急诊科工作的十几年中,经常会遇到急性中毒、烧伤、中暑、各种外伤和各种急腹症的急危重症患者。 重度中暑主要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个阶段,具体症状包括肌肉痉挛痛、出汗不止、头晕、脸色苍白、四肢冰冷等。 出现热痉挛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去医院进行治疗,离开高温的环境。 热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需要及时送医院进行彻底的治疗,给予强有力的补液支持。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阶段,体温中枢已经破坏,会有顽固性的高热,体内其他脏器也会发生序贯的高温状态下的破坏,出现功能衰竭。

健康解码专家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40度高温下,中暑怎么办?

40度高温下,中暑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了解中暑的定义。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急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等症状,轻度中暑症状加重,如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湿冷等,重度中暑则可能出现昏迷等症状。 那么,在40度高温下,我们该如何应对中暑呢?首先,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内。其次,松解或脱去外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此外,多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中暑风险更高,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护理。

老年健康守护者

1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夏天中暑会拉肚子吗?

夏天中暑通常不会出现拉肚子、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中暑症状主要表现在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临床症状可根据中暑的类型而存在差异。 1、先兆中暑: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周身无力、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口渴、多汗等表现,通常体温比较正常,或者有轻度的升高; 2、轻度中暑:患者会出现先兆中暑症状明显加重的表现,体温会明显升高,多超过38℃以上,面色可以呈现潮红色,也可以呈现苍白色,患者多有大量的出汗、皮肤灼热的感觉,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的表现; 3、重度中暑:患者会出现体温超过41℃以上的高热、无汗,逐渐出现意识障碍。 患者中暑通常与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状况有关,中暑患者所处的环境基本上都是温度高或者是烈日暴晒的环境,有时候温度虽然没有达到35℃以上的高温,但是由于湿度较高,并且通风不良,也会出现中暑的表现。 在个人身体状况上,中暑通常发生在年老体弱、过度疲劳、身体肥胖、大量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等患者身上。 对于中暑的患者,如果是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脱离高温环境,饮用清凉含盐饮料等措施,通常可自行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和虚脱的表现,可以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葡萄糖和盐水,对于严重的重度中暑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远程医疗新视界

1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可不是闹着玩的,高温环境下,人体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汗腺分泌异常,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这可都是中暑的罪魁祸首。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赶紧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喝点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再喷点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症状一般能快速缓解。 但要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神志改变,那可就马虎不得,赶紧去医院吧。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气候环境、自身原因、老年、体弱、失盐、阳光直射的露天场所,都是中暑的诱因。 所以,平时保养很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这样中暑的风险才能降低。 中暑后要及时就医,必要时服用药物改善。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口干舌燥、多汗、乏力、恶心等,严重时还会出现面部潮红、大量排汗、血压下降、心率脉搏加快等。 如果形成重症中暑,还会引起热痉挛、热射病,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暑的三大治疗方法: 1、物理降温:将患者浸浴在4℃水中,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2、药物降温:氯丙嗪可以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协助物理降温的常用药物。 3、对症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补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 总之,中暑患者治疗一定要及时,出现症状要及时降温,及时就医,做好护理工作。

康复之路

1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夏季高温,如何预防中暑?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衡、汗腺衰竭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中暑可分为三个等级: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其中,先兆中暑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口干舌燥、多汗、乏力等;轻度中暑则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大量排汗、血压下降、心率脉搏加快等症状;而重度中暑则可能导致热痉挛、热射病等严重并发症。 张先生今年50岁,夏天喜欢外出运动,但近期却因为天气炎热而出现了中暑症状。起初,他感到头晕、头痛、口干舌燥,但并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剧,他开始出现大量排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最终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 在医院,医生根据张先生的表现,诊断为重度中暑。经过紧急治疗后,张先生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医生提醒,夏季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晒、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以防中暑。 为了预防和治疗中暑,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 2. 补充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3. 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4.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等设备降低室温。 5. 如出现中暑症状,及时就医。

医疗数据守护者

1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夏季高温,如何预防和应对中暑

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中暑症状。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病,主要由高温、高热的环境引起,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 中暑的表现可以分为不同的程度。首先是先兆中暑,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手脚不协调、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此时,如果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轻度中暑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会超过38度,伴有脸色潮红、全身出汗等表现。此时,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重度中暑,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5度,甚至40度,全身潮红,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甚至休克等症状。此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为了避免中暑,我们需要在高温天气中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2.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3.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4.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以下是一个中暑的案例:张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都需要在户外工作。近期,天气异常炎热,张先生在连续工作几天后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并且体温升高。同事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轻度中暑。经过治疗后,张先生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医疗新知速递

1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头痛厉害,可能是感冒或中暑,需要用药吗?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28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描述和症状,初步判断为中暑。建议患者多喝水,避免高温环境,适当休息。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先尝试自我调节。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刘利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查看详情

在绝缘厂工作的患者,感觉头昏昏沉沉的,身上有点烫,喉咙也不舒服,可能与中暑和室内空气质量有关。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描述,可能是由于中暑引起的不适。建议患者多喝水,适当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同时,注意室内空气质量,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中。可以考虑使用口罩来防止吸入有害物质。

赵玉峰

主治医师

无极县医院

查看详情

我体寒怕冷20年了,受寒引起的,想了解夏天用三伏贴、泡脚和中药是否能改善体寒怕冷?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对于体寒怕冷的症状,除了三伏贴和泡脚外,中药内服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和保健。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暖和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李松林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朱彤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东阿县人民医院
肝病(27例) 肾病(12例)
专业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阳痿,早泄(硬度不够,中途疲软,射精快,时间短),男性备育,少精症,弱精症,不育症,性欲淡漠,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结石,不孕症,女性备孕,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先兆流产,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率失常,高血压,惊悸,失眠,健忘,头痛,眩晕,中风病,偏瘫,抑郁,焦虑,糖尿病,发热,感冒,流感,鼻炎,变异性哮喘,咳嗽,肺结节,汗证,胃脘痛,腹痛,泄泻,肠炎,胃炎,胆结石,胆汁淤积,等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结节,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肿瘤的姑息治疗,颈椎病,腰腿疼,亚健康调整及中医疑难杂症。
好评率:99% 接诊量:9434
郝高利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南省中医院
肾虚症(181例) 勃起功能障碍(42例)
专业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勃起不坚,中途疲软,勃起无力,晨勃消失,射精过快,肾虚,遗精,手淫过度,龟头敏感,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肾虚,脾虚,气血不足,少精弱精,肾精亏虚,性冷淡,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四肢不温,湿证,阴囊潮湿,盗汗,肝火旺盛,脾胃虚弱,便秘,大便湿腻,口干口苦口臭,祛湿排毒,补血益气,滋阴降火,湿热下注,舌苔厚,气血两虚。耳鸣,健忘,失眠,多梦,焦虑,神疲乏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等症状。
好评率:99% 接诊量:1553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514例) 脾虚(427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92567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