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悲秋

悲秋

秋风萧瑟,天气渐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悲秋”时节。这个季节,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凄美,也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症。据专家介绍,秋冬季节是抑郁症的高发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研究发现,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秋意的渐浓,日照时间减少,灰霾天气增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情绪波动,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案例中,小杨因服用安眠药自杀,被送往医院急救。他16岁时曾患脑部肿瘤,手术后留下了心理阴影,逐渐变得内向自闭。最终,在心理疏导和治疗下,小杨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面对抑郁症,我们应如何应对呢?首先,要重视季节性情感障碍,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其次,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此外,家人和朋友也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以下是一些预防抑郁症的措施:

  •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秋冬季节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我们要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共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抑郁导致月经不调怎么办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月经不调就是抑郁症常见的生理表现之一。那么,当女性遭受抑郁情绪困扰,导致月经不调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心理疏导是治疗抑郁导致月经不调的关键。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习如何调整心态,缓解抑郁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亲朋好友的支持和陪伴至关重要。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抑郁导致月经不调的常用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合适的药物,如雌孕激素合成剂等,以促进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月经不调问题。 此外,月经不调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着诸多危害。例如,气虚、阴虚、阳虚、血虚等虚证的月经不调,如不及时调理,可能导致气血阴阳进一步不足,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疾病。因此,及时调整月经不调,对保障女性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 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3. 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5.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月经不调问题。 总之,当女性遭受抑郁情绪困扰,导致月经不调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调问题,保障女性身体健康。

医疗趋势观察站

3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性疾患,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许多公众人物勇敢地分享自己的经历,但人们对抑郁症的了解仍然有限。本文将详细介绍抑郁症的症状,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首先,抑郁症的心理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患者常常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对生活失去热情。此外,失眠、食欲下降等生理症状也可能伴随出现。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多吃清淡蔬菜,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 其次,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自信,贬低自己的能力。他们可能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持有消极的态度,表现出不自信的状态。此外,抑郁症患者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对以往热衷的事物也变得无动于衷。 抑郁症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情况更为严重。重型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悲观厌世、绝望、幻觉妄想等症状,并伴有食欲不振、功能减退等生理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因此,抑郁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 情绪障碍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 在思维方面,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思维迟缓的症状。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等。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此外,患者还可能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表现为闷闷不乐、无愉快感。 除了上述症状外,抑郁症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低下、性欲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中医养生之道

3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因肥胖遭受欺凌的青少年,患抑郁症风险越高!

近年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肥胖青少年更容易遭受欺凌,而这种欺凌经历又会增加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 肥胖青少年为何更容易遭受欺凌呢?一方面,社会对肥胖存在偏见,认为肥胖是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因此肥胖青少年容易成为被嘲笑、取笑的对象。另一方面,肥胖青少年自身可能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更容易成为欺凌的对象。 研究表明,遭受欺凌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肥胖青少年遭受欺凌后,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发展为抑郁症。这是因为欺凌经历会给青少年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为了预防和干预肥胖青少年抑郁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学会正确应对负面情绪。 2.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对欺凌行为的干预,为肥胖青少年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 3. 加强家庭关爱,关注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4. 鼓励肥胖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强自信心。 5. 对于已经出现抑郁症的肥胖青少年,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的阴影。

康复之路

3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成都一名学生坠亡事件引发的思考|微笑抑郁,你是吗?

近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悲剧不仅让父母亲人痛不欲生,也暴露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在这个年龄段尤为常见。那么,如何识别和预防这些心理疾病呢?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 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价值感降低等。 2. 躁狂症状: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思维奔逸、行为鲁莽等。 3.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等。 4. 人际关系紧张、社交障碍等。 二、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2. 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消除对心理疾病的歧视。 4. 青少年自身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青少年调整心态,改善心理状况。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跨界医疗探索者

3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传言:休假真会让人生病吗?

  休假,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放松身心、调整状态的绝佳时机。然而,坊间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休假可能会让人生病,甚至与抑郁症和心脏病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呢?   首先,我们来看抑郁症。事实上,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假期压力会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圣诞节或除夕夜前后,抑郁症的诊断率并没有明显上升。梅奥临床中心对近35年的数据进行回顾后,也得出结论:假期与自杀并没有直接关联。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心脏病。虽然存在所谓的“假日效应”,即重大社会活动或大假期间,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会下降,但在节日来临后,这一数字又会显著增加。一项发表于《循环》杂志的研究表明,心脏病死亡的峰值出现在圣诞节、12月26日和新年,这几天的死亡率比平时高出11.9%。   那么,这种风险的增加是源于假期压力吗?并非如此。专家指出,这种风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一是医院人手不足、倒班改变,导致医疗条件较平时有所下降;二是患者因为假期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休假并不会导致人生病,反而有助于身心放松、恢复精力。当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4.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绿色医疗倡导者

3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知道男人一生中的周期吗?

  男性生理周期与女性生理周期一样,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男性一生中的生理周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男性更年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尤其是睾酮水平。一般来说,男性在40岁左右开始进入更年期,每10年激素水平下降约10%。更年期男性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精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二、季节性激素变化   研究表明,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处于一年中的最低点,而秋天则是雄性激素水平最高的时期。这也是为什么秋季被认为是男性生育的最佳时期。   三、月周期   一些男性可能会受到妻子月经周期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妻子的激素周期。此外,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双方激素水平的影响。   四、日周期   男性每天的雄性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清晨起床时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而夜晚临睡时较低。此外,每过15-20分钟,雄性激素水平会经历一个峰值。   了解男性生理周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男性健康,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五、关注男性健康   男性在关注自身生理周期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3. 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4. 及时就医,治疗相关疾病。

健康驿站

3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充血性前列腺炎症状

慢性充血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它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 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疼痛:患者常常会感到会阴、肛门和后尿道的不适或疼痛,有时还会出现耻骨上、腹股沟、腰骶、睾丸、阴茎等部位的疼痛或隐痛,甚至大腿以下和膝盖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射性疼痛。 2. 泌尿道症状:患者常常会出现尿道口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便等腹压升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疼痛、残余尿、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夜尿症增多等症状。 3. 生殖系统症状:患者常常会出现性欲下降、阳痿、早泄、射精疼痛、血精和遗精等性功能障碍,以及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活力下降、精子异常和精子凝集增加等症状。 4. 精神抑郁症状: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担忧、易怒、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焦虑、恐惧、愤怒、自卑,甚至有自杀倾向。 针对慢性充血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止痛药等,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炎症反应。 物理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热敷、电疗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 除了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 1.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5. 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和久坐。 6. 多饮水,保持尿液通畅。

医疗之窗

3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孕妇莫贪吃美味海鲜

孕期,准妈妈们的饮食选择尤为关键。海鲜,作为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那么,孕妇可以吃海鲜吗?孕期吃海鲜对胎儿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孕期海鲜那些事儿。 一、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其中,DHA和EPA是两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的大脑发育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二、孕期吃海鲜的益处 1. 促进胎儿大脑发育:DHA是胎儿大脑发育的重要物质,孕期适量摄入海鲜,可以为胎儿的大脑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2. 增强免疫力:海鲜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孕妇的免疫力,预防孕期感染。 3. 缓解孕期不适: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缓解孕期便秘、水肿等症状。 三、孕期吃海鲜的注意事项 1. 选择新鲜海鲜:购买海鲜时,要选择新鲜、无异味的产品,避免食用变质的海鲜。 2. 适量食用:孕期适量摄入海鲜,每周2-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 3. 避免食用高汞海鲜:鲨鱼、鲭鱼、旗鱼和方头鱼等高汞海鲜,孕期应避免食用。 4. 注意烹饪方法:海鲜应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以免感染细菌或寄生虫。 5. 避免与维生素C同食:海鲜中的砷元素与维生素C同食,会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孕期应避免食用。 总之,孕期适量食用海鲜,对孕妇和胎儿都有益处。但孕妇在食用海鲜时,应注意以上事项,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医学奇迹见证者

3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传言:休假真会让人生病吗?

休假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它代表着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然而,近年来,“假期综合征”这一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所谓“假期综合征”,指的是在休假期间,由于日程安排过于紧凑,导致情绪低落、孤独感和压力增加,甚至与抑郁症和心脏病联系起来。 那么,休假真的会让人生病吗?关于抑郁症,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休假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事实上,许多研究显示,假期并不会导致抑郁症的诊断率显著上升。例如,一项对圣诞节或除夕夜前后抑郁症诊断率的研究发现,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梅奥临床中心对近35年的数据进行回顾后,也得出结论认为,假期与自杀没有关联。 至于心脏病,虽然存在一种所谓的“假日效应”,即重大社会活动或大假之前,由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会下降,但在节日期间又会显著增加。一项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过去30年中美国的数百万死亡案例,结果显示,心脏病死亡的峰值时段出现在圣诞节、12月26日和新年。然而,这一现象也适用于由自然原因和其他疾病所致的死亡。 专家认为,这种风险的增加并非因为假期压力,而是两个因素:一是医院人手不足、倒班改变,使得医疗条件较往日稍逊一筹;二是病人会因为假期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那么,如何避免“假期综合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安排假期日程,避免过于紧凑。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适当进行运动,释放压力。 4.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避免孤独感。 5. 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健康百科

3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婚姻里最感动你我的那句话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围绕抑郁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一、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遗传因素:家族中如有抑郁症患者,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2.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环境中,容易诱发抑郁症。 3. 生理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4. 心理因素:性格内向、 perfectionism、缺乏自信等心理因素,也容易引发抑郁症。 二、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 持续的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感到无助和绝望。 2. 睡眠障碍:失眠或过度睡眠,睡眠质量差。 3. 食欲减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或增加。 4. 疲劳无力: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感,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 5. 自我评价低:对自己缺乏信心,经常自我否定。 6. 思维迟缓:思维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7. 焦虑、恐惧:对未来充满担忧,感到焦虑和恐惧。 三、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缓解抑郁症状。 2.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调整心态。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增加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4. 家庭支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四、预防抑郁症的建议 1.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应对压力。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5.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

生物医疗创新站

3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