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肠癌早期筛查率远低于欧美!专家:做好筛查可以降低肠癌发生率
结直肠癌(也叫大肠癌)是全球第三位高发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由于公众对肠癌的认识不足,很多人不知道或不愿意做筛查,造成肠癌的早期筛查率较低。
在刚刚召开的“第六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议上,专家在受访时特别强调大肠癌的早诊早治必须重视筛查,早期筛查可以显著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年轻化是中国肠癌的一大特点
中山六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胃肠疾病综合诊治中心,仅消化专科开放床位便逾700张,病床使用率达122.24%,收治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肛门良性病手术例数为全国第一。该仅2019年上半年,全院完成结直肠癌手术便达2051例(直肠癌905例)。
中山六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练磊介绍,这两千多例肠癌患者一半是60岁以上,现在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30岁以下的有59人,占2.33%, 30-40岁占6.47%。该院2007-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岁以下的肠癌患者有20人,算上未做手术的则多达39人,20-30岁的患者有260人,30-40岁的患者有808人。由此可见,年轻肠癌不容小视。
“年轻化是中国肠癌的一大特点,”该院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接诊过的最小肠癌患者年仅7岁,他说,年轻人之所得肠癌,多半是受遗传的影响,因此有肿瘤家族史,一定要重视肠癌的筛查。
肠癌早诊早治必须重视筛查
美国癌症协会表明,胃肠道肿瘤和宫颈癌是目前可以预防的两大肿瘤。广州从2016年开始对50-74岁的常住居民提供大肠癌免费筛查。尽管肿瘤医生们反复强调筛查对肿瘤早诊意义重大。但在我国,胃肠道肿瘤不如宫颈癌受人们的重视,早期筛查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练磊称,肠癌筛查率低有多方原因,宣传不足导致很多人不知道有肠癌筛查,筛查过程麻烦导致一些居民不愿意做筛查,加之恐惧肠镜检查,导致我国整体居民的肠癌筛查积极性不高。
“中国不管是肠癌还是胃癌,都处于上升趋势,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在逐渐下降。“中山六院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说,这些国家胃肠道肿瘤下降的原因经分析,并不是仅仅因为有饮食、运动相关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国民的依从性较好,接受了肿瘤筛查。“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肿瘤,在癌变之前进行干预。”
在这次大会,任东林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国的肠癌专家交流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经验。“澳大利亚跟新西兰,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食物,但是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还是非常高。这些国家的政府想尽办法,主要就是通过早期筛查来降低发病率,结果显示很有成效。”另外,韩国的五年生存率超过70%,赶超欧美和日本,排在世界第一,也是得益于国家层面的肠癌早期筛查计划。
对于肠癌的诱因,练磊称,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没有发现非常紧密相关的高危因素,但在报纸、文献不断有报道,红肉(猪肉、牛肉等富含血红蛋白的肉类)摄入过量,容易得肠癌,而进食白肉,如鸡肉鱼肉相对低危。此外,高蛋白低纤维饮食、酒精的摄入、肥胖也是肠癌的高危因素。(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