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新生儿不吃奶头怎么办?

新生儿不吃奶头怎么办?

宝宝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母乳是维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营养来源。然而,有些宝宝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吃奶头的情况,这让许多新手妈妈感到焦虑。那么,新生儿不吃奶头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

1. 乳头混淆:宝宝只吃奶嘴,不吃母乳,可能是由于乳头混淆所致。吸奶嘴比吸妈妈的乳头要省力得多,而且用力方法也不太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妈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首先,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来在奶瓶里喂宝宝吃,让宝宝习惯母乳的味道。

- 注意在奶不很胀的时候再给宝宝吃,喂奶时优先妈妈身体里面的奶水。

- 用触感跟妈妈奶头差不多的奶嘴给宝宝喂奶,可试着在宝宝不注意的时候与妈妈的奶头交换,让宝宝习惯吸妈妈的奶头。

2. 适应哺乳环境:有些宝宝在清醒状态下不愿意吃奶,但在昏昏欲睡或者睡眠中不会拒绝母乳。妈妈可以试着在宝宝昏昏欲睡或者睡着了的时候喂奶,许多醒着不吃奶的宝宝在困了或者睡眠中不会拒绝母乳。

3. 亲密接触:母婴亲密接触不仅是喂奶时间,尽可能与婴儿多一些皮肤接触。只要婴儿有兴趣就放在乳房上吸吮。妈妈耐心让宝宝练习乳头吸吮,先挤一点母乳到婴儿嘴里,让婴儿试着尝到乳汁,尝试吸吮乳头。

4. 正确的衔乳姿势:将宝宝的脸完全对准乳头、身体完全侧过来,做到宝宝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晕、下颏紧贴着乳房、下方的乳晕含的比上方多(因为乳汁是依靠婴儿下颌挤压乳晕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过来贴在下颏。

5. 保持耐心和信心:宝宝不吃奶头的情况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妈妈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多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方式。

此外,以下一些方法也有助于解决新生儿不吃奶头的问题:

- 保持乳房清洁:喂奶前清洁双手,用温水清洁乳头和乳晕。

- 学会观察宝宝的需求:宝宝饥饿、困倦或者不舒服时,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妈妈要学会观察和满足宝宝的需求。

- 保持积极的心态:妈妈的心态对宝宝的影响很大,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总之,新生儿不吃奶头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通过耐心和努力,妈妈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方式,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新生儿视力模糊不治疗能自愈吗?

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左右,听觉基本发育成熟,但视觉需较长时间发展。6~8个月时,宝宝视力接近成人。 新生儿视力模糊,大脑尚未能处理视觉信息。出生后睡眠时间较长,约20小时,属正常。 新生儿听力、视力正常,但视觉距离短,需关注精神状态。

医学奇迹见证者

1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消化不良不治疗会自愈吗?

宝宝消化不良不治疗会自愈吗? 宝宝消化不良时,可以暂停辅食,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肠胃会逐渐适应,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得到缓解。 宝宝四个月时添加辅食,需要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如果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建议暂停添加新的辅食,观察宝宝的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健康百科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黄疸不治疗能自愈吗?

新生儿黄疸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无需特别治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1周内自然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婴儿造成伤害,无需特别治疗。 病理性黄疸则可能需要治疗,如光疗等。如果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如黄疸持续不退、皮肤颜色变深、食欲下降、反应迟钝等,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黄疸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家长仍需关注婴儿的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医疗数据守护者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大便干燥不治疗能自愈吗?

婴儿大便干燥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 6个月之前的婴儿,大便干燥多与喂养食物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干燥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由于配方奶成分的影响,大便干燥的机会较多。 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如五谷杂粮、蔬菜等,这些食物含有纤维素,有助于通便,减少大便干燥的发生。 此外,蔬菜可以调整大便性状,使大便变得柔软,易于排出。 因此,对于婴儿大便干燥,家长无需过度担心,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和饮食结构,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未来医疗领航员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黄疸高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黄疸高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自愈。 宝宝出生后第三天到第六天出现黄疸是正常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一般数值不超过17mg/dl。这种情况下,宝宝多喝水、适量晒太阳,黄疸会逐渐消退。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黄疸指数较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每次约35ml,水温控制在40-50度。 2. 给宝宝喝一些葡萄糖水。 3. 让宝宝适量晒太阳,每天早上10点左右,注意避免晒伤眼睛。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黄疸或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疗新知速递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六个月宝宝不吃辅食能自己好吗?

六个月宝宝不吃辅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 1. 逐渐增加辅食种类:从单一辅食开始,逐步增加种类,让宝宝适应。 2. 适当喂养:从稀饭、粥等易于接受的辅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果汁、菜汁、果蔬泥等。 3. 良好的喂养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分散宝宝注意力。 4. 家长耐心引导:保持耐心,不要强迫宝宝进食,以免造成逆反心理。 5.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长期不吃辅食,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健康管理专家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8个月宝宝食谱应注意什么?

18个月宝宝的食谱应该丰富多样,包括谷类、肉类、鱼类、豆类等,注意平衡饮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主食可选择米粥、小米粥、燕麦粥等稠粥,也可添加米粉、面条、馒头等固体食物。 肉类和鱼类可提供碎肉、带馅食物、饺子、馄饨、包子等,同时添加豆腐、新鲜蔬菜、鱼肉、虾肉等。 豆类可吃豆腐、豆浆等。 水果可选苹果、梨子、香蕉、葡萄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添加辅食时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与健康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满月婴儿吃90毫升奶多吗?

满月婴儿吃90毫升奶不算多。 婴儿在满月后,每次吃奶90毫升是正常范围内的。 随着宝宝长大,肠胃功能发育完善,吃奶量也会增加。 妈妈在喂奶的时候,注意一天喂6次奶,每次喂奶时间要间隔4个小时。 部分宝宝吃90毫升奶还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满月宝宝在吃奶后,没有出现吐奶情况,大便里面没有泡沫,大便没有变稀,排便次数没有增加,就不用担心宝宝吃奶多。 宝宝能吃多少奶和体重也有关系,能吃的宝宝体重增长快。 在宝宝哭的时候,可以适当喂白开水喝。 妈妈需要定期带宝宝做检查,看身体各个数据,就知道宝宝发育的好不好。 奶水是宝宝在出生后,唯一的摄取源,营养物质充足,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医疗趋势观察站

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不治疗会怎样?

不建议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 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过量摄入高浓度奶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建议家长调整奶粉浓度,增加母乳喂养比例,并注意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便秘,可适当使用稀释后的开塞露。 同时,建议增加孩子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消化。

医者荣耀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三阳可以母乳喂养吗?

大三阳患者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前提是正确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乙肝大三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 乙肝之所以难以治愈,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对乙肝病毒HBV不产生免疫应答,导致乙肝迁延不愈。 祖国医学中的川楝子、佛手柑、白术等中药,可以激活患者HBV免疫反应,重建肝脏主动免疫功能,促进‘免疫耐受’被打破,恢复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抗病毒的能力。 这些药物可以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破坏乙肝病毒中的DNA聚合酶和蛋白酶链,使乙肝病毒完全丧失复制与繁殖能力,从而彻底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最终达到根治乙肝的目的。

绿色医疗倡导者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宝宝从一段奶粉转到二段奶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对于婴儿奶粉转换,建议采用混合转奶法或隔次转奶法,逐步增加新奶粉的比例,整个过程大约需要7-10天。转奶期间,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转奶。保持宝宝饮食规律,避免在转奶期间添加新的辅食。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查看详情

宝宝多大可以使用这个产品?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6

医生建议:对于新生儿及以上的宝宝,使用此类产品时,首先要确保产品适合宝宝的年龄。使用前,建议先在宝宝的小范围皮肤上试用,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宝宝的皮肤状况,如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日常护理中,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产品,以减少皮肤负担。

查看详情

宝宝一岁零一个月,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宽口杯子?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对于一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宽口杯子是可以的,这有助于宝宝学习独立饮水,促进口腔肌肉的发育。选择时应确保杯子材质安全、易清洗且设计适合宝宝抓握。使用时,保持杯子的清洁,初期可放少量水让宝宝适应,注意观察宝宝使用情况,避免因杯子太重而摔倒。适当使用宽口杯子不会影响牙齿发育,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含着杯子,以减少蛀牙风险。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