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患没患嗜睡症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郭兮恒

嗜睡症主要特征为白天过度困倦或毫无征兆地入睡,严重者会对工作、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减少嗜睡症的发生风险。

广义上的嗜睡症指一种睡眠障碍, 包括-系列相关疾病,如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睡眠、睡眠不足综合征等。严重的嗜睡障碍会影响人体对睡眠和清醒状态之间切换的正常控制。患者可表现为日间过度嗜睡或在睡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仍感到疲劳、乏力和精神不振,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瘫痪、幻觉、睡眠麻痹等症状。

因此,为防止延误病情,怀疑有嗜睡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排除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嗜睡症的治疗以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及心理治疗为主。

向本文作者提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郭兮恒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
好评99%|接诊量631|响应时长438分钟
擅长:难治性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顽固性咳嗽和胸闷气短等哮喘、肺气肿慢阻肺等疾病,肺部可疑结节影,顽固性失眠和嗜睡症等。郭教授在国内首创射频等离子微创技术成功治疗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
¥199
问医生
#概述#诊断#嗜睡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罕见病,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法治愈,只能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可自愈简介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病,主要以白天出现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甚至猝倒为症状。嗜睡症的定义在历史上曾出现变化。2014年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将“嗜睡”归于“中枢性嗜睡障碍”,而能称为“嗜睡症”的是其中的若干种疾病,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Kleine-Levin综合征。嗜睡症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1,2]。症状表现[1]: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根据疾病分型同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包括猝倒、入睡前出现幻觉、醒来后感觉动弹得、难以唤醒、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如意识混乱、现实解体、淡漠、强迫进食和性欲亢进)等。疾病类型[1]:根据ICSD-3,中枢性嗜睡障碍中已经明确种类的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的一种睡眠觉醒控制障碍,即睡眠期中插入清醒状态,清醒期中插入睡眠状态,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未必更长;2型发作性睡病:原因明的睡眠觉醒控制障碍;特发性嗜睡症:明原因导致长期日间嗜睡,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往往更长;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反复发作的嗜睡,在发作时睡眠时长与精神状态正常。诊断依据[1]:1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或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110pg/mL,可确诊。2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未测量或>110pg/mL,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特发性嗜睡症: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快动眼睡眠<2次,且以下两项至少有一项: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或24小时总睡眠时间大于等于660分钟,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Kleine-Levin综合征:依据既往至少2次嗜睡或睡眠时间增加的发作,每次持续2~35天,且每18个月至少复发1次,复发频率通常高于1年1次,未发病时警觉性、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正常,发病时至少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知觉改变、厌食或法抑制欲望(如食欲或性欲亢进)中的一项,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3]?4种类型的嗜睡症均为罕见。1型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为每十万人25~50例,发病率为每年每十万人0.74例。男女发病率相同。2型发作性睡病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诊断较困难,因此还确定其患病率,估计为每十万人20~34例。特发性嗜睡症由于缺乏大规模人群统计数据,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未知。根据医疗单位的统计,特发性嗜睡症是发作性睡病普遍程度的1/10~1/2,提示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20~50例,明确的性别关联。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估计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1~5例,在男性中更常见,占比为60%~87%。是否可以治愈[1,4]?本病可治愈,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1型发作性睡病和2型发作性睡病,可通过药物控制其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特发性嗜睡症少数患者,可自发改善,大多数患者随着药物治疗可持续改善;Kleine-Levin综合征发病频率和强度,通常会自发逐渐降低,疾病自然消退后通常会恢复正常。是否遗传?是,部分病例与遗传相关。是否医保范围?否
郭兮恒·主任医师潘集阳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