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8月的某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我坐在电脑前,心中充满了忐忑。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面对着屏幕,我仿佛站在了陌生的十字路口。
我的故事要从一个月前说起。那天,我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被告知我的胚胎移植成功,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然而,喜悦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后续治疗的担忧。我深知,线上问诊虽然便捷,但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总有些许不足。
我开始尝试与医生进行线上沟通。记得那天,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我的情况,包括移植的胚胎类型、用药情况以及最近的检查结果。医生非常耐心,他不仅仔细阅读了我的描述,还询问了我很多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他真诚的关注。
医生问我:“前面描述的情况能看到吗?”我回答:“当然,非常清晰。”接着,他询问我是新鲜胚胎移植还是解冻胚胎移植,我告诉他:“5天的冻囊胚。”医生又问:“这是昨天抽血的结果吗?”我回答:“是的,这是昨天抽血的结果。”
医生接着问:“啥方案准备内膜?激素替代?还是自然周期?”我回答:“自然周期的。”医生又问:“自然周期,排卵前后有打绒促性素吗?”我回答:“囊胚移植后一周,如果没有打HCG针,就考虑怀孕了。”医生告诉我:“大部分医院孕酮的单位是mmol/L,或者ng/ml。”
我接着说:“8月9号打了10000的,不过应该代谢完了。”医生听后说:“您这个化验的单位,我很少见。”我解释说:“8.9打针,已经超过10天,已经代谢了。”医生说:“我个人的意见期继续目前用药。”我笑着说:“哈哈,是的,所以我才问,因为很多都不是这个单位,我就不确定孕酮低还是高,如果低我就打算塞多一粒黄体酮。”医生建议我:“应该不是您移植医院查的血吧!过几天抽血在原来医院复查看看。”
由于我已经离开了检查的医院的地方,无法去复诊,医生告诉我:“因为我已经离开检查的医院的地方,所以无法去复诊。”我又说:“确实是27号才回院抽的。”医生听后说:“按报告单上的标准,171已经是偏高了。”我疑惑地问:“这正是我不理解的地方。”医生建议我:“建议您跟移植主管医生联系。”我点头表示同意:“移植后不能随便加减药量。”
我们的对话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是线上的一次简单交流,但我却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他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耐心解答了我的疑问,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关怀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线上问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在遥远的距离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