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

简称:本溪市骨科医院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隶属于本溪市卫生计生委,始建于1949年,是以骨科为重点、手足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为沈阳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7795平米,现拥有固定资产过亿元,床位360张。一、人员结构:我院现有人员488人,实有在编人员300人,卫生技术人员229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我院实有人数76.3%。医、药、护、技人员比例为(87人、15人、104人、23人)39:7:45:9。实有编外人员188人,卫生技术人员165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我院实有编外人数87.8%。医、药、护、技人员比例为(14人、6人、134人、11人)11:2:80:7。护床比为0.58:1(我院在岗护士210人,实际开放床位数360张),医护比为1:1.98(我院在岗医师104人,在岗护士210人)。二、收支情况:截止2017年9月,医疗收入5055.49万元,增长率为0.11%;人数住院率11.22%;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6.04天;病床使用率为72.76%,同期下降3.43%;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为11.29%,同比下降2.08%;卫生材料收入占业务收入32.63%,同期增长2.7%;检查化验收入占业务收入的20.96%,同比下降0.08%;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37.38%,16年同期为35.44%,同比增长1.9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284元,16年为331元,同比下降14.2%。截止2017年9月我院财政收入执行率达100%,资产周转率为45.03%。三、学科介绍:医院拥有16个科系,设有五个骨科、两个手足外科、一个内科、一个外科,及中医康复科10个住院病房。医院骨科2014年被评审为“本溪市重点专科”,骨科系统经过几代专家的努力和钻研,技术日渐成熟,分支逐步细化,治疗体系也愈发全面。技术上即保留传统创伤的经典治疗手段,又瞄准微创技术的潜力,引进了椎间孔镜、膝关节镜设备,2012年椎间孔镜技术获得了本溪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从骨科体系分支出来的手足外科也是医院的重点科系,1986年本溪市第一例断指再植由我院实施成功,本世纪初实现断腕、断臂再植、拇指再造等难度手术技术成熟,科室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医院手足外科一直保持全市唯一、全省领先的地位。医院高起点、精密度地配备了骨科专用设备,引进了先进核磁共振(MRI)、CT、DR、关节镜等大型设备,充分保证了骨科新技术的开展和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医院康复科和心内科与珠海蓝海之略医疗有限公司合作运营,该公司资本雄厚,与全国五百多家医院均有合作,我院与其合作后,将对康复科和心内科进行技术支持,并结合国家慈善救助项目拓展前期患者资源。该项目现正在推进中,康复科已开展相关诊疗工作,心内科将于近期正式开诊。四、人才梯队: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德高尚、技术精良的拔尖人才,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多名,院长李荣文是“第二批本溪市优秀专家”、本溪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手足外科刘丽杰被授予“本溪市医德标兵”荣誉称号。周长友、韩春江、韩辉、田孝福、魏钢、刘德义都是山城知名的骨科专家,赵新、李文海等一批青年专家在前辈的引领下,已经成为医院中青年技术力量的代表。近年来,医院精细分科,派出一批副主任外出学习,做到人人有技术、人人有专长,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医院骨、手科科技成果突出,多项技术填补我市空白。五、管理与发展近年来,医院把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在医疗安全和服务流程上下功夫。阅片制度、会诊制度、医疗纠纷处罚制度等一些列制度的完善,给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优质护理服务中多种主动式、个性化工作模式,以及品管圈先进管理模式的推广,使医院的护理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医院领导班子拓展思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医;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医院斥资二百多万元进行全面系统改造,未来医院将实现行政管理、绩效管理、医疗管理等多位一体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创骨科优秀品牌,建诚信和谐医院”为宗旨,坚持“大爱仁术、护佑健康”的卫生理念,不断推进科技建设,持续完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一所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骨科名院”。

本溪市溪湖区民主路67号
024-45838296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黄晓东
黄晓东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熟练完成各种骨折、脱位的手法整复,外固定,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MIPPO内固定、PFNA内固定、各种髓内针手术及髋、膝关节置换,各种外伤创面的VSD修复术。
患者评价
  • *丽杰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玉民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东丽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菊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记成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润泽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羽嘉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足跟痛是临床门诊的的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就诊时多会询问“大夫,我是不是长骨刺了?”其实除了骨刺,足底筋膜炎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今天就简单了解下足底筋膜炎。

    说足底筋膜炎,首先我们看看足底筋膜的位置,它起于跟骨底内侧,与远端的趾骨相连并分裂为五束,这些纤维同时与周围的真皮、横向的跖韧带以及屈肌腱等紧密相连。

    足底筋膜本身质地致密、弹性较小,这也是发病原因之一。本病多由反复的小创伤以及足底部过度紧张引起,由于其为非炎症反应,称为“足底筋膜退行性改变”更合适。由于跟腱或腓肠肌紧张而导致的踝关节屈曲减少,与足底筋膜炎的发展也有一定关系。肥胖、负重过大、年龄、鞋不脚以及距下关节活动度降低、先天高足弓与扁平足也是诱发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原因。

    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病人经常感受到起始疼痛(如清晨睡醒后离床时第一次踏地负重),行走数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时间增长或站立时间增加,疼痛再次加剧。疼痛常呈锐性疼痛而没有放射性。体格检查时可于跟骨结节周围局部压痛明显,沿筋膜走行触可及压痛,踝关节极度背伸使足底筋膜紧张时压痛症状更加明显。可行负重位足侧位 X 线检查,与骨刺相鉴别。

    对于所有病例均推荐非手术为主,一般经休息、积极功能锻炼可有缓解,配合自行拉伸训练、脚后跟垫、矫正器械、冰敷、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效果更佳。治疗期间应避免光足活动以及不合适的足垫。控制体重减肥可明显减轻症状。仅有一小部分需要使用局部注射药物及体外超声治疗。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证明短期有效而长期效果不明显。并且注射类固醇激素有足底筋膜变性撕裂、局部皮肤及脂肪萎缩、局部发红、损伤到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副作用。血糖异常患者禁忌使用。使用声波消除炎症反应,理论上可以导致新生血管及修复,然而实际临床中效果因人而异。脉冲辐射电磁场治疗、A 型肉毒素治疗以及 PRP 治疗均效果不明显。

    推荐家中功能锻炼方法:

    • 站立于第一级台阶上,前足 1/3 着地,后足悬空,放松身体后自然提踵,每次五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 晚睡前温水浸泡足部十分钟左右,双手拇指自足跟内侧向足趾均匀用力推按,舒张足底筋膜。

  • 一些育龄期的女性通常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宫颈是肥大的,这时候就比较紧张。其实宫颈肥大本身一般来讲它就是一个宫颈慢性炎症的表现,在宫颈慢性炎症的时候,宫颈的腺体分泌是增多的,但是线口也会由于炎症的刺激开口被阻塞了,那么这时候腺体就不容易排出,所以说就存在宫颈腺体内,久而久之,时间长了这种腺体的主流囊肿增多之后就会导致宫颈的肥大,所以说在急性宫颈炎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急性炎症也会上行感染导致自子宫内膜发炎,输卵管发炎等等,甚至于导致不孕症!

    一般的宫颈肥大都不会导致不孕的,也不用太过紧张,出现了这个宫颈肥大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去做定期的妇科检查,建议是每一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每次要查一查宫颈的细胞学检查,比如常说的 TCT 和 HPV 的检测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一旦出现了早期的症状,都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 病例分享—超声造影的应用

    患者男性,51岁,各项检查后(CT、检验),考虑“HCC”。

    二维超声检查,可大致看出病灶范围,但未有明确病灶大小及位置。行超声引导下造影,着重观察可疑部位,造影模式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图1)

    可见病灶逐渐被强回声覆盖,为确保消融完全,术中选择超声造影下实时监测进行消融(图3):

     

     

    要点分析:

    一、术前超声造影的目的:

    ①使肿瘤的边界范围及直径大小显示更准确,清晰显示肿瘤灌注情况。

    ②有利于分辨肿瘤与胆囊、膈肌、肠管等组织的毗邻关系。

    ③可为拟定射频消融方案、射频针进针路径、范围及角度提供参考。

    ④由该病例可知,超声造影有更高的灵敏性,能诊断出早期肝脏肿瘤。

     

    二、术中、术后造影的目的:

    ①术中能实时观察肿瘤消融区域造影剂灌注情况,可根据强化部位进行补充治疗。

    ②术后造影:若病灶三期均未见强化呈“黑洞”,则表示肿瘤完全“灭活”;若病灶内或边缘有强化,则表示肿瘤有残留,应及时进行“修补”。

     

    三、超声造影的优势:

    ①超声造影具有无创、能反复操作,低副作用的特性,有助于提高射频消融的效率。

    ②在消融中及消融后能进行床边即刻检查和判断,及时观察病灶消融情况。

    ③最重要的一点是超声造影没有辐射,有较高的安全性,不通过肾排出,肾功能不全者也可进行造影。

  • 高血压能冬泳吗?高血压患者一般来说不建议冬泳,因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就是包括一个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太热,太冷都会造成血管收缩,血管收缩之后会造成血压升高,我们知道血压是血流对血管壁的测压力,此时他的行程包括心脏射血和外周血管收缩以及血液一个持续流动性,如果说此时心脏收缩功能是正常情况,但是由于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管痉挛就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而冬泳这种情况就因为环境里面有些水里边的温度低,造成了血管的收缩此时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是不适合冬泳的。因此才有高血压患者,冬天要加药,夏天要减药,这样的说法。

  • 据报道,一个人的头部重约 5kg,当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通常呈 60°角,由于物理杠杆作用以及重力作用,此时的颈部肌肉相当于承受 25kg 以上的重量。如果低头时间不长,不超过 20 分钟,主要靠肌肉力量就行了;如果时间较长,肌肉出现疲劳,无力维持低头姿势,就会让韧带出更多的力维持姿势。颈部出现疼痛不适。

    如果仍然维持在低头位,人体就会募集肩部、背部其他肌肉收缩协助颈部肌肉,肩背部甚至腰背部都会出现牵掣、板滞、酸痛的感觉。

    如果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容易出现颈部不适、疼痛、僵硬以及头痛等症状,即出现“手机颈”,长期以往,症状加重,可造成颈椎病等远期损害。

    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 看手机时,高抬手持手机,手机屏幕中心与眼睛在同一高度。
    • 时间不宜过长;经常变换姿势。
    • 手机不宜过大、过重;善于借助器械支持手机,减少负荷;
    • 训练颈部后侧肌群力量:可采用下图所示的“颈部保健操”。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产后6个月内,是妈妈整个身体的再造阶段,母体的荷尔蒙会迅速恢复,同时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恢复正常甚至加快,所以产后6个月可说是减重的黄金时期。

     

    产后减肥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而且产后减肥要把握好黄金时期,错过了就很难再瘦下去了,但是生活中关于产后减肥的说法也有多种,下面的四个说法就是天大谎言,小编来告诉你真相吧。

     

    你究竟有多胖?

     

    孕前:确认孕前体重是否超过正常体重范围。如果是,最好孕前就减肥。

     

    孕期:孕期体重/孕前体重,数值大于1.3,说明你孕期超重。这可能给你产后的减肥带来困难。应尽量控制在1.2~1.3之间。

     

    产后:产后6周~6个月体重/孕前体重,数值低于1.1,属于正常增重,比较容易减掉。超过1.1以上,属于产后肥胖,需要努力减肥。如果产后6个月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仍大于23,体重又比怀孕前增加5千克以上,就需要密切注意了!

     

     

    产后肥胖4大谎言不可信

     

    1、谎言:哺乳期绝对禁止减肥

     

    真相:你最好在6个月内瘦下来

     

    产后6个月内,是妈妈整个身体的“再造“阶段,母体的荷尔蒙会迅速恢复,同时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恢复正常甚至加快,所以产后6个月可说是“减重的黄金时期”,减肥事半功倍。而且,有数据显示,产后6个月体重没有控制好的妈妈以后将会更胖!

     

    2、谎言:吃得越多母乳越好越充足

     

    真相:母乳质和量取决于膳食营养均衡

     

    少吃一点儿,母乳就不够?为了不亏着宝宝,妈妈只能使劲儿吃?实际上,哺乳妈妈保持每天1800卡和71克的蛋白质摄入量即可,母乳质和量的关键在于母体摄入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搭配,一味“多吃”是不科学的。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少吃动物油、肥肉。

     

    3、谎言:紧身衣让你瘦下来

     

    真相:瘦身衣让你消除体内空洞

     

    孕期腹壁过度拉伸而难以恢复原有的弹性,骨盆因怀孕及分娩时被极度撑开难以恢复原有尺寸,导致你的身体里出现了“空洞”,不再像孕前那么紧密。

     

    而瘦身衣可以帮你及时消除这些“空洞”造成的视觉肥胖。穿着瘦身衣还可以让你的胃容量受限,避免饮食过量。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想仅靠瘦身衣减掉脂肪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

     

     

    4、谎言:大量运动是最好的办法

     

    真相:不适当的运动有害无益

     

    哺乳期妇女在大量运动的过程中,身体内会产生乳酸使乳汁变味,大量的跑跳运动会使沉重的乳房松弛下垂,甚至伤害乳房结构,过早运动也只能让尚未复原的身体受到伤害。

     

    正确的方法是:产后3个月内只做轻柔舒缓的运动如瑜伽、康复操等,3个月后适当增加运动量。哺乳妈妈在哺乳后再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在运动4小时后再给宝宝哺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听说要用胰岛素,常常有糖友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我的病有那么重?会不会成瘾?

    现在市面上使用的胰岛素与我们体内的胰岛素结构非常相似,使用后不会成瘾;不能脱离,只能说明病情比较重,不使用胰岛素血糖降不下来。所以,糖友大可不必担心胰岛素成瘾。

    对于1型糖尿病,不用说,必须使用。因为这类糖友体内的胰岛素比较少,自己生产的胰岛素不够用,不另外补充不行。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因为考虑胎儿的安全,必须用胰岛素。

    对于2型糖尿病,当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较高(HbA1c ≥ 9.0% 或空腹血糖 ≥ 11.1 mmol/L) 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或糖肽类联合治疗血糖不能达标时,必须使用胰岛素。

    另外,为获得糖尿病的缓解或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不太高(空腹血糖8.0~11.0 mmol/L、HbA1c为7.5%~8.9% ),病程<15年,也可考虑使用胰岛素。

    所以,当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时,往往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建议不要拒绝。

     

     

  • 亚甲炎临床表现:

    1. 早期
      • 起病一般较急,起病时(1-3 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 乏力、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
      • 出现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常向下颌、颈部、耳部或者枕部放射
      • 咀嚼或者吞咽时疼痛加重
      • 心慌、手抖、多汗、易饥等表现
      • 甲状腺轻度肿大,常出现结节,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
      • 可位于一侧,经过一定时间消失,以后又在另一侧出现
      • 甲状腺激素可高于正常,但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
    2. 中期
      • 甲状腺滤泡受到破坏,甲状腺激素耗竭以后
      •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3. 恢复期
      • 甲状腺实质细胞逐渐修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逐渐恢复正常
      • 甲状腺肿及其结节逐渐消失

  • 近几十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60%的糖尿病病例位于亚洲,给亚洲大多数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数据表明,与西方国家相比,亚太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略高(33.6–44.5% vs. 27.5–46%)。研究还证实,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翻倍。

     

    2021年4月,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发布了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的共识建议,主要共识内容涉及糖尿病前期、血糖目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降压目标、抗血小板治疗。

     

    糖尿病前期

    建议1:糖尿病前期患者,应密切监测并提供生活方式干预的咨询。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在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 生活方式干预和体重减轻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还发现,与二甲双胍相比,生活方式干预在降低高危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方面明显更有效。

     

    血糖目标

    建议2:如果可能,最佳的血糖控制目标应为 HbA1c<7%

    建议3:低血糖会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应避免出现低血糖。

    建议4:对于年龄较大、寿命有限和易患低血糖的合并症患者,建议HbA1c目标不要太严格,<8%即可。

    建议5:血糖管理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转诊至内分泌科。

     

    一项针对5项2型糖尿病患者前瞻性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治疗可使随访时 平均HbA1c <7%,与非致命性心梗和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降低有关。DCCT/EDIC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还表明,目标HbA1c为7%,与目标为9%相比,非致死性心梗、卒中或死亡风险明显降低。UKPDS的后续研究发现,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在试验后10年中,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梗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的风险不断降低。

     

    一项分析发现,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DIGAMI 2前瞻性研究显示, 严重低血糖是急性心梗的明显危险因素。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出现低血糖。与年轻患者相比,即使血糖控制很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更高。合并症的存在,例如慢性肾脏或肝功能不全,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症也与老年痴呆症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 在某些低血糖风险增加的患者中,建议使用不太严格的HbA1c目标

     

    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

    建议6:对于肾功能正常但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研究已经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事件有益。

     

    针对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LEADER,SUSTAIN-6和EXSCEL 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减少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PIONEER-6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治疗相比,索马鲁肽可降低MACE发生率,并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针对4项研究(CANVAS,CREDENCE,DECLARE-TIMI 58和EMPA-REG)的荟萃分析显示,SGLT2抑制剂可使MACE发生率降低12%。当用于二级预防时,SGLT2抑制剂可使MACE降低14%,心血管死亡降低20%,全因死亡率降低17%。

     

    慢性肾病患者

    建议7:对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研究已经证实其对心血管和肾脏有益。

    建议8:对于正在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短效磺酰脲类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建议9:对于eGFR <30 ml/min/1.73 m2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建议10:eGFR <30 ml/min/1.73 m2或蛋白尿>1g /天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应考虑转诊至肾脏科,即使已有最佳血压管理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

     

    2020 ADA指南和2020 KDIGO CKD指南中关于糖尿病管理均建议,当eGFR≥30ml/min/1.73 m2时,对患有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以降低CKD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DECLARE-TIMI 58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心血管比较安全。 达格列净还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的复合疗效终点的风险降低和肾脏终点风险降低24%有关。在2型糖尿病和CKD患者(eGFR 30–90 ml/min/1.73 m2)中进行的CREDENCE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卡格列净降低了肾脏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包括进展为ESRD以及心血管死亡率、MACE和心衰。

     

    心力衰竭患者

    建议11:对于射血分数降低(≤40%)心力衰竭患者(HFrEF),建议使用 SGLT2抑制剂,以减少因心衰和心血管死亡引起的住院。

     

    针对HFrEF患者的DAPA-HF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因心衰或心血管死亡而导致住院或紧急就诊的风险,以及心衰事件和因心衰和心血管死亡而导致的死亡率。DECLARE-TIMI 58试验,CANVAS和EMPA-REG研究也证明, SGLT2抑制剂明显降低了心血管死亡和心衰的风险

     

    血压目标

    建议12: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目标血压为< 140/90 mmHg。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或10年ASCVD≥15%,或其他器官受累的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应为< 130/80 mmHg

     

    在1148例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UKPDS试验表明,与154 mmHg相比,收缩压(SBP)的平均控制水平为 144 mmHg时,明显降低了糖尿病相关死亡、卒中和微血管终点的风险。ACCORD-BP研究结果显示,在大约4700名糖尿病患者中,与目标血压为<140 mmHg相比,目标SBP <120 mmHg时,并没有降低致命性和非致命性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标准降压治疗组相比,目标SBP <120 mmHg可使卒中发生率降低41%,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

     

    抗血小板治疗

    建议13: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进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 阿司匹林可导致严重血管事件明显降低,总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减少20%。尽管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缺血风险,但使用更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和长期强化治疗也可能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P2Y12抑制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整体缺血和出血风险进行个性化处理。

     

    参考文献:

    Eur Cardiol. 2021; 16: e14. doi: 10.15420/ecr.2020.52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 阿昔洛韦软膏并不是常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阿昔洛韦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感染,如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而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与病毒性皮肤感染不同,因此,阿昔洛韦软膏并不是常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

    治疗尖锐湿疣可通过使用酸类制剂,如酸石膏、酸液等,或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等药物治疗方式,也可使用液氮冷冻疗法、光动力疗法等物理治疗方式,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针对尖锐湿疣的治疗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患者怀疑自己患有尖锐湿疣,请咨询皮肤科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