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大余县人民医院

大余县人民医院

简称: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大余县人民医院地处梅岭山下、章江河畔,是全县唯一一所集中西医疗、预防保健、急救、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县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江西省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医疗协作医院及多所医学大中专院校教学、实习基地,首批“市级群众满意医院”,是大余县医疗集团的龙头医院,为大余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位。近年来,医院斥巨资引进、更新医疗设备,如美国GE磁共振、美国GE螺旋CT、美国柯达CR、钬激光、鼻窦内窥镜、高压氧舱、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狼牌腹腔镜及多套器械、显微手术镜、多功能麻醉机、膀胱镜、德国WOLF输尿管镜、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C臂机、肺功能仪、呼吸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及肠镜、血透机、早产儿培养箱、电子阴道镜、FSH—1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宫颈细胞学薄片制片机、自动血球计数仪、彩超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病理标本自动烘干机等一大批全市领先水平的医疗设备,为医院的诊疗水平更上一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余县南安镇余东街人民路4号
0797-8722383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邓永芳
邓永芳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对癫痫,帕金森,脑梗塞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其中以脑梗塞为研究方向,能开展脑血管造影,急诊脑梗取栓等等。
潘德雾
潘德雾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帕金森病、脑炎、癫痫、面神经炎、各种原因导致的头晕、头痛及其它普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周扬鹏
周扬鹏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农药中毒、药物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
黄子辉
黄子辉

住院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
患者评价
  • *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海叶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浩健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静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国栋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兰芳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贤青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丽娟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果兰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家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一、定义

    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分型主要是依据内、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完整性进行划分,如下图所示:

    A:膨出型:纤维环内层破裂,外层完整;

    B:突出型:纤维环内层和外层均破裂,后纵韧带完整;

    C:脱出型:纤维环内层和外层均破裂,后纵韧带也破裂,髓核根部在椎间隙内;

    D:游离型:纤维环内层、外层和后纵韧带均破裂,椎间盘脱离,突入椎管;

    这里有一点要请大家注意,椎间盘突出的分型与临床症状不相关,并不是突出越重,症状越重,临床症状与神经根受压的部位、程度以及受到的炎症刺激有关。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1、外伤:外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因素,多见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的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的程度不重,如果一个年轻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他很大概率上会有腰椎的外伤史。这里所说的外伤时,并不仅仅指那种暴力性的外伤,长期的久坐、姿势不正确,这种缓慢进展的损伤也算作外伤。另外引发腰部疼痛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搬东西—姿势不正确地搬东西,这是诱发年轻人腰部疼痛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2、职业:有很多职业需要长期的久坐或者负重,长期不正确姿势的久坐或负重都会对腰椎间盘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职业有司机、办公室白领、IT从业者、重体力劳动者,比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举重运动员等。

    3、妊娠:怀孕也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原因比较多,我分析主要是以下3点:

    (1)10月怀胎,天天挺着一个大肚子,腰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腰骶部肌肉持续紧张,会产生腰肌劳损,这一点大家都能想得到!

    (2)此外,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会使全身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尤其是骨盆韧带的松弛,这样有利于分娩。但是它们也会导致腰部韧带(尤其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后纵韧带)松弛,使腰椎间盘容易突出,从而出现产后腰痛。

    (3)在生完孩子后,产妇喂奶姿势的不正确、抱孩子反复弯腰也会导致腰痛的加重。

    那么如何解决产后腰痛呢?患者可以产后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保持喂奶姿势的正确(可参考我的文章:颈部及腰背肌锻炼小燕飞和五点支撑)。如果疼痛还是不缓解,而且没有母乳喂养,可以考虑吃点消炎止痛药,如果还在母乳喂养,尽量不要吃药,可以去正规的中医推拿科、康复理疗科做一些物理治疗等。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是有遗传因素的。小于2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32%有家族病史。所以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那你更要小心的呵护你的腰了,因为你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要比其他人要大一些。另外有色人种发病率比较低,比如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他们的发病率要比黄种人和白种人要低。

    5、腰椎结构先天异常:正常人有5个腰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病人他们分别有4个、6个腰椎,腰椎数量不正常会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正常人要大,所以说他们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要比正常人要大。另外腰底部结构不对称呢也会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要大,也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想知道自己的腰椎结构是否正常,很简单,到医院拍一个腰椎的正侧位X线片就可以了。

  • 生酮饮食(KD)是一种以摄入极低碳水化合物为特征的饮食方式,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5%-10%,或每天20-50g。高脂生酮饮食(HFKD)的特点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50g/d),但不限制脂肪和热量。这些方法最初是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但目前广泛用于减肥。极低卡路里的生酮饮食(VLCKD)是极低卡路里饮食(VLCD)的一种亚型,也被称为保留蛋白质断食法(PSMF),通常依赖于来自乳清、大豆、鸡蛋和青豆中的蛋白质。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定义,当碳水化合物摄入<30-50g/天,脂肪占总热量摄入的15%-30%时,VLCD可以视为生酮饮食。要注意的是,生酮的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摄入量是很主观的,这使得饥饿和营养性生酮之间的界限很微妙。

     

    饮食方案通常不会像药物那样有明确的禁忌症,因此生酮饮食也缺乏明确的适用人群说明。VLCKD是相当极端的饮食控制,如果没有医学指导,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目前,生酮饮食的应用不断增加,证据最多的领域是肥胖和难治性癫痫,在神经系统疾病、癌症、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和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正在崭露头角。随着肥胖率逐步增加,以及新出现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会从生酮饮食中受益,与此带来的问题时,需要明确哪些人可以真正从生酮饮食中获益,哪些人不能采用生酮饮食。

     

    肝脏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移植的常见原因。相关证据表明,生酮饮食在其发病机制中有保护作用,不仅仅是减肥带来的:几乎所有评估肝脏脂肪的研究都报告了各种类型生酮饮食的阳性结果,包括高脂肪饮食。

     

    但要注意的是,营养不良是慢性肝病的常见问题。因此,2019欧洲肝脏研究协会指南建议摄入足够量的卡路里和蛋白质。为避免肝性脑病,建议优先食用植物蛋白和乳制品蛋白,减少动物(肉)蛋白的摄入量,即使存在肝硬化,也不要减少总蛋白摄入量。然而,随着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加上NAFLD已成为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超过30%的肝移植受者为肥胖,因此强烈建议这类患者减肥。一项病例系列报道称,两名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对VLCKD治疗肥胖的耐受性良好,可有效减轻体重,无不良事件发生,并可能改善肝脏损伤。

     

    在密切的医疗监测下,生酮饮食可能不会加重肝脏损害,相反,生酮饮食可能是有益的。因此,肝病患者可以使用生酮饮食,直到出现ESLD再停止,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推荐

     

    慢性肾病

    肥胖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公认的危险因素,同时患有严重肥胖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并不少见,对这类患者不可以使用生酮饮食,因为蛋白质相对过量,可能会损害肾脏。指南对于早期CKD患者蛋白质摄入的建议尚无定论,一些建议为0.8 g/kg体重,而一些建议则高达1.4 g/kg体重。肾脏功能可能受到蛋白质来源的影响,红肉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损害肾脏功能,其他蛋白质来源(鱼、蛋和奶制品)的伤害较小,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甚至可能起保护作用。

     

    一项评估肾脏结局的系统评价称,肾脏似乎几乎不受VLCD的影响,但饮食中营养成分不同,且只纳入了肾功能正常的受试者,因此该研究的发现不适用于基线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既往有研究表明,在轻度慢性肾病(GFR>60)患者中,VLCKD不会改变肾功能,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饮食干预后甚至出现GFR正常化。值得注意的是,VLCD依赖于乳清和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当需逐渐引入其他蛋白质来源时,强烈建议鱼、家禽和乳制品,而非红肉,总蛋白质摄入量要≤1.5g/kg理想体重。综上所述,现有的证据表明,VLCKD可以显著减轻体重,可能是有轻度肾病的肥胖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肾功能受损更严重的患者使用该饮食策略的安全性证据很少。一项为期12周针对5名肥胖和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研究报告称,VLCKD干预后,肾功能显著改善,体重减轻。同样,5名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位时间为364天,没有发生重大安全问题,体重明显减轻。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量过少,因此需要谨慎评估生酮饮食对于晚期肾病患者的利弊

     

    1型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的风险增加,1型糖尿病可能是生酮饮食证据力度最强的禁忌症。但是,伴有超重的1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需要进行饮食调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最新指南并未说明哪项饮食方案更优,但强烈建议对患者进行碳水化合物计算的教育。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高脂生酮饮食的安全性及其改善血糖的功效,12名1型糖尿病受试者在节食时进行了严格的葡萄糖监测(每天>4次)和胰岛素治疗(<7 IU)。治疗18个月后,没有报道严重低血糖事件,A1C显著降低。最近对11名1型糖尿病受试者的连续血糖监测报告表明,高脂生酮饮食对血糖控制有益,然而,增加了低血糖风险。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前瞻性试验,因此生酮饮食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安全尚无定论

     

    此外,目前的证据旨在评估生酮饮食能否改善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而不是研究其他目的(例如减肥)。总的来说,现有的少量文献表明,仅考虑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进行生酮饮食,例如伴有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给予指导,同时需要持续血糖监测。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哪些人可以使用生酮饮食。

     

    怀孕和哺乳

    目前尚无针对孕妇使用生酮饮食的临床研究,一组针对2名孕妇的病例系列表明高脂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痫可能有致畸作用。很少有研究描述女性自发发生哺乳期酮症酸中毒,但是少数病例报告显示,生酮饮食可能导致风险增加。考虑到潜在的严重不良事件,目前可得出结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应采用生酮饮食

     

    参考文献:
    Obes Rev. 2020; 21(10): e13053.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 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能识别出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孕妇,从而能够进行新生儿免疫预防。但这无法反映出慢性感染所处的阶段、病毒基因型和病毒活性、肝脏炎症或其他并存的肝脏疾病;此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病毒和微生物的合并感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可能与母体HBV感染以及突发性肝炎存在相互作用,导致严重和致命性的不良结局。突发肝炎很常见,尤其是在产后,且不可预测,无法用抗病毒治疗来进行预防。目前已有HBsAg血清阳性与妊娠糖尿病、早产、胎儿生长增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证据。 基线期对肝功能以及病毒标志物和病毒活性进行评估,可以识别出真正的高危妊娠,从而能进行密切监测

     

    妊娠糖尿病(GDM)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和一项队列研究均发现,HBsAg血清阳性母亲的GDM风险显著增加。最新的荟萃分析证实, 在HBsAg血清阳性的女性中,GDM的风险增加了47%。这种关联与HBV标志物如HBeAg状态、病毒载量或HBV DNA无关,不过一项泰国研究发现HBeAg血清阳性时GDM风险增加了43.4%。通过普遍筛查诊断出的GDM病例中,有34%和54%会被基于风险因素的筛查方法所漏诊,因此, 对于HBsAg血清阳性的孕妇,应常规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

     

    早产风险

    一项中国研究显示,1728名HBsAg血清阳性者和1497名对照者之间的早产率不存在差异(5.4% vs 5.0%),但孕中期的HBV DNA复制量增加,会导致早产风险增加。包含489965名女性的更大型研究发现, HBsAg血清阳性与早产风险增加26%相关

     

    一些荟萃分析也证实了早产风险的增加,仅HBsAg血清阳性可使早产风险增加16%,HBsAg和HBeAg均阳性可使早产风险增加21%。另一项中国研究显示,肝功能检查异常也是早产的独立风险因素。

    产前出血、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

    据报道,仅感染HBV时,产前出血的风险增加2.18倍,合并感染HCV时风险增加2.82倍。最新的荟萃分析中 没有发现HBV感染与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存在相关性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一项包含3329名孕妇的队列研究显示,346名HBV携带者孕妇的ICP风险增加了70%,HBeAg阳性的女性比HBeAg阴性的女性风险更高。HBV感染和ICP有协同作用,两者同时存在时,胎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和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剖宫产

    美国的一项研究比较了814名HBV携带者和296218名非携带者,发现前者的剖宫产率减少了31%。一项包含9526名HBsAg血清阳性女性的研究发现, 择期剖宫产的发生率增加,紧急剖宫产的发生率降低。另一项对749名HBV和/或HCV携带者的研究发现,总体剖宫产率增加了50%。一些中国研究中也发现了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通常是根据产妇要求或产科医生建议进行,他们可能认为剖宫产可以减少母婴传播。但事实上由于及时的新生儿免疫预防,剖宫产并未影响母婴传播,因此, 用择期剖宫产来预防母婴传播并不合适

     

    产后出血

    一项队列研究发现HBV携带者的产后出血率增加(4.0% vs 2.7%),另一项考察产妇年龄对产后出血影响的研究中也发现产后出血率增加了16%,不过还需要通过更多研究来进行证实。

     

    流产和胎儿畸形

    一项研究对513名HBV携带者与20491名对照者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的 流产率增加了71%。接受体外受精(IVF)的HBV携带者女性中,也观察到早期流产和总流产率的增加,这归因于一些胚胎出现HBV感染,有研究发现,来源于HBV感染的母亲或父亲的卵裂胚胎中,分别有13.2%和5.6%检测到了HBV mRNA片段,这或许也解释了先天畸形率的增加。

     

    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

    有报道称HBsAg血清阳性与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有关;也有研究显示并未导致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增加,但HBeAg血清阳性与低出生体重婴儿增加25.8%相关。然而,低出生体重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研究。

     

    大于胎龄儿和巨大儿

    伊朗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HBsAg血清阳性孕妇, 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了2.5倍。另一项队列研究也证实了相关性,即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分别增加了15%和11%,低出生体重减少了14%。中国研究也发现会导致平均出生体重更高,巨大儿增加了68%,大于胎龄儿显著增加。另一个危险因素可能是母体ALT水平升高,研究显示,分娩大于胎龄儿的非GDM女性,平均ALT水平较高(>26 lU/L),可导致大于胎龄儿风险增加4倍。

     

    胎儿窘迫和胎儿宫内死亡

    已有报道称,HBsAg血清阳性孕妇,会导致胎儿窘迫发生风险增加。包含18项研究7600名HBV携带者的荟萃分析表明,胎儿窒息率增加了80%,此外,围产期死亡率、胎儿宫内死亡和死胎率均有所增加,因此对这类患者 应周密进行胎儿监测

     

    母乳喂养

    尽管为了减少母婴传播,人们常常避免母乳喂养,但实际上并未发现母乳喂养会增加母婴传播率,这在一项包含751名母乳喂养和873名非母乳喂养婴儿的荟萃分析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评估了6-12个月婴儿外周血HBsAg或HBvDNA阳性情况,以及6-12个月时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情况。 在进行充分的新生儿免疫预防的情况下,允许进行母乳喂养

     

    总结

    母体HBsAg血清阳性对母体健康和妊娠结局存在影响,后者还受到其他母体和病毒因素的影响。通过肝功能检查、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将真正的高危妊娠患者识别出来,从而可以进行密切监测和适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20;68:66-77.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我们将迎来冬至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到:
    冬至,十一月中。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并不是指冬天到了
    “至”表示极,最
    古人认为此时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它有一点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意思
     
    也就是指冬至时
    天地之间的阴气到达极点,最大
    但,同时也迎来转机
    阳气开始复苏萌芽
    冬至是我们所在的北半球
    全年中白天最短
    夜晚最长的一天
     
    过了这一天后
    白天开始慢慢变长
    夜晚慢慢开始变短
     
    所以你也可以把冬至理解为
    一年中真正的开始
     
    老规矩先来看冬至三侯
     
    冬至一候:蚯蚓结
    古人认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动物
    冬至时一阳初生
     
    阳气刚刚露出个小苗苗
    此时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所以地里的蚯蚓
    依然蜷缩着身体
    弯弯曲曲
    像打了结一般
     
     
    冬至二候:麋[mí]角解
    鹿是山兽属阳
    糜是水泽之兽属阴
    此时阳气开始冒头
    糜感到阳气之后
    头上的角开始脱落
     
    冬至三候:水泉动
    山中的泉水也感受到阳气的温热
    冰面之下泉水开始流动
     
    从立秋开始
    天地间的阳热之气
    开始下沉
    冬至时
    阳热降极而升
    但是阳气升得很微弱
    微弱到蚯蚓仍蜷曲着身体
    不能完全舒展开来
     
    到二候时
    麋鹿的角也开始一点点脱落
    三候时
    山中的泉水开始一点点流动
     
    这说明什么
    冬至时
    阴气仍非常强盛,阳气还十分微弱
     
    这种状态
    好比在一片漆黑的房间中
    只有一根蜡烛
    在散发着微弱的烛光(阳气)
    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尽量让身边的人和事安静下来
    以免惊扰到这微弱的烛光(阳气)
     
    甚至会用手遮挡在它四周
    以免它被周围的风吹灭
     
    人与天地相应
    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要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
    守静养心养阳
     
    此时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藏身,藏精,藏汗——静待阳生
     
    藏身就是不该露的不露
    用衣服把自己身体藏起来
    从冬至开始
    我们就要进入最冷的三九严寒
    寒气是最伤阳气的
     
    藏精就是能少啪就少啪
    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内经里有句话叫: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天本来就是养精蓄锐的时间
    我们敛阴护阳还来不及
    所以要避免过度消耗肾精
     
    藏汗就是不该出的汗尽量少出
    不要过度剧烈
    大汗淋漓运动
    因为汗随气出
    大量流汗的伤阴又伤气
     
    这时候
    要少做惊扰阳气的事情
     
    二,冬至后适当养阳
    前面说了冬至时
    阴气极重,一阳初生
    此时阳气很微弱
    除了藏身,藏精,藏汗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养阳的事
     
    比如常晒背,多泡脚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
    冬天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另外“寒从脚起”
    冬天泡脚
    不仅可以温煦双脚
    还可以帮我们调理体质
     
    我曾经有个患者
     
    用温胆汤泡脚一个月后
     
    整整瘦了六斤
     
    她没有做任何运动,没有改变任何饮食
    为什么?
     
    因为温胆汤可以健脾助运
     
    可以祛湿,消水肿
     
    如果想祛寒湿助阳的话
    可以用我们的补肾通络包
     
    它可以补肾阳,舒筋通络,引火归元
    祛风、寒湿,活血通络
     
    三,谨慎温补
    冬至仍是进补的好时机
    但是今年冬至后进补
    要谨慎温补
     
    今年冬天
    外有寒湿,内有燥热
    关于这点我之前已经分析过好几次了
     
    昨天门诊我就碰到
    一个8岁的小朋友
    爷爷说冬天要补一补
    给他买了白切羊肉
    吃完后身上发了红疹
     
    这个孩子本来就阴虚内热
    再吃性温的羊肉等于火上浇油
     
    热有余就要散
    全身发红疹就是“散热”的表现
     
    切记饮食宜清淡
    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
    百合,银耳,石斛
    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的食物
     
    最后说一下,今天的土木相合,土星、木星、地球连城一线。
     
    其实今年3月火星,木星与土星就有黎明时分相遇;10月初,又出现火星冲日;还有10月底,石家庄出现双日同天,11月初时,沈阳天空中出现“三个太阳”11月15日商洛又出现双日。。。
     
    庚子年还出现很多自然大事和预言
    澳大利亚森林大大火,新冠,东非蝗灾,南极出现历史高温,红色积雪,加州大火,9月拉尼娜现象。。。
     
    要不要担心那些可怕的预言?
     
    木是生命之机,木主仁义,代表观念,伦理;土主信,象征着法度,社会制度,权威
     
    木克土,加上庚子年,是会有变革之象
     
    子月,对应的本来就是地雷复卦
     
    木土变革,在一阳来复的时刻发生,这代表着变革中有净化的力量发生。
     
    什么是净化?
    好的留下,坏的去掉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老子早就把答案告诉我们了——执大象,天下往
     
    无论环境如何,无论经历什么黑暗,天道不改,正道不移
    与人为善,顺应天道得以善终
    与人为恶,倒行逆施,私欲者这必将自食恶果
    坚定这一点信念后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

     
     
    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
     
     
     
    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
     
     
     
    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
     
     
     
    天天三更半夜还在上网、玩手机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
     
     
     
    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别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
     
     
     
    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
     
     
     
    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

     

    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  

    参考文献:

    [1]丁盛玲.盆底重建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04):445.

    [2] 张志霞,顾雪敏,李怀芳.加速康复外科在盆底重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06):846-852.

    [3]石俊静,职梅,路萍.围术期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的干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6):877-879.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21.06.016.

     

  • 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21版《糖尿病诊疗标准指南》,新指南中关于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与成人糖尿病不同,为此,指南特别发布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标准诊疗推荐。

     

    营养治疗

    建议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治疗。

    监测碳水化合物摄入是实现最佳血糖控制的一项关键。

    由经验丰富的注册营养师开展全面的营养教育,每年更新一次,建议营养师评估与体重状况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关的热量和营养摄入,并告知患者应该选择哪些营养素。

     

    运动

    推荐所有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每天进行6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天高强度肌肉强化和骨骼强化活动。

    确保患者运动前的血糖水平为90-250 mg/dL(5.0-13.9mmol/L),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可补充碳水化合物,根据计划的活动类型或强度进行个性化锻炼。

    应教育患者在运动期间和运动后预防低血糖的策略,包括运动前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减少基础胰岛素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等。

    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频繁血糖监测对于预防、检测和治疗运动期间低血糖和高血糖很重要。

     

    血糖控制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即每日多次注射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

    所有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多次自我监控血糖水平(每天6-10次),包括进食前,入睡前,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锻炼、驾驶、出现低血糖症状等。

    实时连续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是降低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或缓解低血糖的有效策略。

    某些情况下,间歇性扫描式持续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地取代自我血糖监测。

    自动化胰岛素输送系统可被考虑用于改善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必须个性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重新评估。对于许多儿童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是合适的。

    较不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如<7.5%)可能适合:不能明确表达出低血糖症状的患者;未察觉到的低血糖;无法获取胰岛素类似物、先进的胰岛素给药技术或连续血糖监测;不能定期检查血糖。

    较不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如8%)可能适用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有限或治疗弊大于利的患者。

    如果进一步降低目标时,患者没有严重的低血糖,未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或增加诊疗负担,可以合理地为个别患者建议更严格的A1C目标(例如,<6.5%)。

    建议将最近14天内的连续葡萄糖监测指标(血糖变化幅度较大的患者应更长时间),尽可能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使用。

     

    筛查和诊断

    对于超重或肥胖且有一个或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应考虑在青春期开始或10岁时(以较早者为准),对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进行筛查。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应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重复检查,如果BMI增加,则检查频率增加。

    空腹血糖、75g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检测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管理

    生活方式因素

    应向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及家属提供综合生活方式干预计划,并与糖尿病治疗相结合,以实现减重7-10%的目标。

    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一样,应鼓励有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6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周至少3天肌肉和骨骼力量训练),并减少久坐行为。

    与所有儿童一样,有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应侧重于健康饮食模式,减少摄入高热量、缺乏营养的食品,特别是含糖饮料。

     

    血糖目标

    家庭血糖监测方案应个体化,并考虑到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

    每3个月评估一次血糖状况。

    对于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仅口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合理A1C目标为<7%。更严格的A1C目标(如<6.5%)可能适合个别患者,例如进一步降糖没有出现显著低血糖或其他治疗不良反应。

    如果低血糖风险增加,可能需要制定较不严格的A1C目标(如7.5%)。

     

    药物治疗

    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除了进行营养干预和体育活动等行为外,还应进行药物治疗。

    偶然发现糖尿病或代谢稳定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5%,无症状),如果肾功能正常,二甲双胍是首选的初始治疗药物。

    有明显的高血糖血症(血糖≥250 mg/dL [13.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诊断时无酸中毒,且有多尿、多饮、夜尿或体重减轻症状的青少年,应在开始使用二甲双胍时,先用基础胰岛素治疗。

    对于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开始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以迅速纠正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一旦酸中毒缓解,可开始使用二甲双胍,同时继续皮下胰岛素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高血糖(血糖≥600 mg/dL [33.3 mmol/L])的患者,考虑评估高血糖高渗非酮症综合征。

    如果没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家族史的10岁或以上儿童,用二甲双胍(加或不加基础胰岛素)不能达到血糖目标时,则应考虑使用利拉鲁肽(GLP-1受体激动剂)。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但未达到血糖目标的患者,应改为每日多次注射基础胰岛素和餐前大剂量胰岛素。

    初始使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的患者,根据家庭血糖监测结果达到血糖目标,超过2-6周的时间内,可以每隔几天减少10-30%的胰岛素剂量。

    不建议使用未经FDA批准的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BMI>35 kg/m2)、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后仍无法控制血糖和/或有严重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青少年,可以考虑进行代谢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Diabetes Care. 2021 Jan; 44(Suppl 1):S180-S19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 接受强化骨髓抑制化疗的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儿童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生风险增加,在这些患者中,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最常见。侵袭性真菌病会造成癌症治疗延迟以及治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系统性抗真菌预防是降低侵袭性真菌病发生风险的有效途径。

     

    近日,国外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制定了系统性抗真菌预防治疗的临床指南,针对的目标患者是正在接受化疗的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0-18岁),或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和青少年。

     

    建议1

    正在接受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预计会有持续性的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应接受系统性抗真菌预防。基于证据发现,侵袭性真菌病(IFD)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系统性抗真菌预防的益处更大。

     

    建议2

    对于IFD发生风险高的新诊断和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可考虑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建议理由: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IFD发生风险受到治疗方案和治疗阶段的影响,也受到疾病缓解状态、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和给药时间的影响。专家组认为可能存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患者亚组,这一亚组更能受益于系统性抗真菌预防。然而,专家组无法确定不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群的IFD基线发病率数据,从而无法得出更具体的建议。专家组同时认为,高风险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正在发生改变,例如,免疫疗法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与传统的骨髓抑制化疗相比,免疫疗法相关的IFD发生风险可能更低。

     

    建议3

    对于IFD风险低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不建议常规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建议理由:
    对于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推断IFD是否为低风险:无相关风险因素(如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不同治疗方案和治疗阶段观察到的IFD发生率。举个例子,这类患者可能包括正在接受维持化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建议4

    对于IFD风险低的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如大多数的淋巴瘤和实体瘤儿童患者,不应常规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建议理由:
    在IFD发生风险低的儿童患者中,系统性抗真菌预防的益处很小,而且副作用、费用和治疗不便等风险超过了益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常规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需要强调的是,某些淋巴瘤和实体瘤患者是IFD高风险患者,如 晚期Burkitt淋巴瘤和一些脑瘤婴儿患者。因此,在决定哪些人群应进行抗真菌预防时,必须考虑到患者和治疗的个性化危险因素,而不能仅依靠是哪一种疾病。

     

    建议5

    接受异体HSCT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因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建议理由:

    专家组认为,异体HSCT植入前和GVHD全身免疫抑制治疗期间,是两个不同的时期,IFD的风险都会增加。证据显示,采用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HSCT受者的IFD风险降低获益要大于化疗患者。亚组分析显示,在HSCT受者中,抗真菌预防可显著降低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不过要注意的是,成人患者的数据比较清楚,但由于移植方法不同,这些证据可能不太适用于儿科患者。

     

    建议6

    在接受自体HSCT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不应常规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基于证据可以推断出自体HSCT的IFD风险较低,因此,不建议对这一人群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

     

    建议7

    如果有必要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应使用针对霉菌的活性药物。

     

    建议理由:
    试验显示,霉菌活性药物相比氟康唑,显著降低IFD和霉菌感染的发生,并降低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虽然霉菌活性药物的副作用更多,但专家组认为益处大于副作用风险。在霉菌风险足够低的情况下,氟康唑可能是一种合适的预防选择。

     

    建议8

    在选择霉菌活性药物时,可以选择棘白菌素类或针对霉菌的唑类抗真菌药。

     

    建议理由:
    对于13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 棘白菌素、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可基于疗效、不良反应和儿科用药信息来选择。在所有药物都可用的情况下,根据副作用特征,棘白菌素或伏立康唑更优,当这两类药物都不可用时,可以使用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也可用于13岁及以上的患者。使用唑类抗真菌药时,应同时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

     

    建议9

    不要常规使用两性霉素作为系统性抗真菌预防药物。研究显示,两性霉素在降低IFD发生风险方面,疗效不如氟康唑,而且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此外,两性霉素的不同给药方式(每日 vs非每日),疗效也没有差异。

     

    建议10

    如果有必要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可考虑在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或预期发生时)给药。对于异体HSCT受者,可考虑在GVHD全身免疫抑制治疗期间给药。

     

    总结

    系统性抗真菌预防非常重要,因为IFD会对儿童癌症患者和HSCT受者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果有必要进行系统性抗真菌预防,专家组建议使用霉菌活性药物(棘白菌素类或针对霉菌的唑类)。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真菌流行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如果上述药物都可用,棘白菌素在副作用和肝毒性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但是当考虑到口服和方便性时,唑类药物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J Clin Oncol. 2020;38(27):3205-3216.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视频简介

     

    作者: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筱云

     

    宝宝咳嗽,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它发生咳嗽的情况,发生咳嗽的频率预防。

     

    如果是由于冬季气候一发生改变,就发生呼吸道的症状,可以建议他适当进行免疫接种、打预防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调理体质,从治未病的角度采取中医药进行体质调理。

     

    对于孩子偶尔发生的咳嗽,针对疾病作为治疗,不建议去预防接种的。

  •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的改变,用眼时间越来越多,如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出现眼睛干涩、眼红等症状。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不少人将眼药水视为“居家必备”,但眼药水能长期使用吗?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眼药水勿长期使用,不少人会在熬夜,眼睛疲劳、有红血丝的情况下,使用抗疲劳眼药水,以保证眼睛清凉、通透。实际上,眼药水虽能缓解视觉疲劳,但也不能长期使用。

            01   含有肾上腺素类药物,抗疲劳眼药水,一般都含有肾上腺素类药物,这类药物能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使用后,药效明显,可以让眼睛在短时间内,不再充血,眼红症状消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类似肾上腺素类的药物药效过后,眼睛又将大范围充血,而且会红得更厉害。因此这类药物,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影响血管正常收缩。

           02  含有缩小瞳孔、抗过敏的成分,抗疲劳眼药水中,还含有缩小瞳孔的成分,随着瞳孔缩小,使用者眼睛会更聚焦,看东西更清楚,但长期使用,则会影响瞳孔的舒张功能。抗疲劳眼药水中的,抗过敏成分,可适当缓解眼痒症状,宜短时间内使用。提醒大家,抗疲劳眼药水,虽然可以短时间使用,但在使用前也要获得医生许可。

            03   患上干眼症,眼药水中大多含有防腐剂,若长期使用,会使眼睛的结膜杯状细胞发生损伤,导致患上干眼症,造成眼睛发红、干涩或疼痛。因此,使用不宜太过频繁,每天点眼药水3~4次较为合适。

     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法

            01   检查眼药水,使用眼药水前,除了注意有效期和包装完整度,还需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效时限等。

           建议大家,在眼药水瓶或盒子上,标记开瓶日期,避免忘记哦!

         02   正确滴眼步骤

    第一步:清洁双手,打开瓶盖,避免瓶盖瓶嘴接触其他物品,以免污染;
     
    第二步:头部尽量向后仰或平躺下来,用食指将下眼睑下拉与眼球分开;
     
    第三步:将眼药水瓶嘴对准眼睛,点在结膜穹窿内,滴1~2滴即可。注意,眼药水瓶嘴尽量不要接触到眼睛或睫毛,以防药瓶受污染,点完药水后应立即盖上瓶盖。
     
    第四步:闭眼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眨眼。
     
    第五步:在睁开眼睛之前,用纸巾将流到眼睛周围的眼药水或泪水擦拭干净。
           提示:若需要点两~三种眼药水,每种应间隔5~10分钟;若需同时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应先点眼药水,隔5分钟再抹眼药膏。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