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红皮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类型,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考虑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相关。
1.环境因素:感染、精神紧张、应激事件、创伤、妊娠、肥胖、酗酒、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更容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
2.遗传因素:银屑病有遗传倾向,银屑病的一级亲属,例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的遗传率,明显高于二级亲属。
3.免疫因素: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在表皮或真皮层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由此可以表明,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皮肤出现潮红、肿胀、鳞屑、皮损不断加重,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建议尽早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等可以明确原因,还要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治疗。
幼儿急疹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以人类疱疹病毒 6 型感染最为多见,好发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 8 到 15 日,起病急,突然高热,体温一般是 39 到 41 度,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可以伴有高热惊厥,但患儿的一般情况良好,可以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或者是胃肠炎的表现,常常伴有头部颈部淋巴结的肿大。
一般在高烧 3 到 4 天左右,体温正常时全身出皮疹,皮疹首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 1 到 2 天后皮疹慢慢消退,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和脱屑。
幼儿急疹由病毒感染导致,一般具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即可。孩子高烧时需要配合退热处理,体温达到 38.5 度及以上,需要口服退烧药或者使用退热栓,包括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间隔 4 到 6 小时可以喂一次,避免持续高热导致高热惊厥的发生,吃过退烧药后可以搭配物理降温,包括贴退热贴,洗温水澡,温水擦拭,多喝水等等。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 40 天左右,主要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性接触等肠道外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的危害主要是它所产生的并发症。
并发症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 7-10 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 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预防原则该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 20 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方剂:金银花 10g,野菊花 10g,蚤休 15g,茯苓 10g,甘草 3g。
制法:上药加水 300ml,浸泡 30 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 15 分钟,煎成药液 150ml。每日 1 剂,药液分 2~3 次服,连续服用 7~10 天。3 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我的一个患者朋友,四十多岁,高血压,冠心病,去年放了支架,规律用药没间断,各项指标控制都挺好,突然有天问我,平常服降压药控制的血压在 125/80 左右,这几天居然增高到 145/95 左右了,很纳闷,我就问他有没有熬夜、喝酒、发脾气等等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他说没有,我又问有没有增加别的什么药物,他想了想,说最近看中医,开了“补中益气丸”,跟降压药等一起用呢。
于是,我交代他服用降压药后间隔两个小时再用这个中成药,每天再测测血压看,过了两天回访,果然血压控制得跟之前差不多了,他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其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食物相克”这一说法,但“毒物即剂量”,是否出现毒副作用是基于一定的量才能出现的。而“药物相克”却少有人关注,与其说是“相克”,更准确的说法是“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 2 种或 2 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时,在机体因素的影响下,因为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发生的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变化,临床表现为药效增强或者毒副作用加重,也可变现为药效减弱或毒副作用的减轻。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中含有甘草,由于甘草具有水钠潴留的作用而引起高血压,因而与降压药联用可发生药理性拮抗作用,甚至降压失败或者出现高血压。
同时,甘草还会影响糖皮质激素、利尿药、抗肿瘤药、降糖药等药物的作用。
其他中药成分如丹参、当归、川穹、三七、黄芪、黄柏、黄芩,连翘等等都与某些西药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
当然,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要服用,建议相隔两个小时以上,这样的话,彼此的药物成分相对代谢差不多了,相互作用就小多了。
血糖高,糖尿病,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据数据观察,我国每年糖尿病人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并且糖尿病的年轻化程度也越来越明显。糖尿病似乎将“矛头”指向了中年人甚至青年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重视的。
而糖尿病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因此预防糖尿病更需要从日常生活当中着手。
早上起来不碰“2物”,睡前坚持“2事”,血糖或许能稳如泰山
少喝粥类
有的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能在早上喝粥呢?我们知道,喝粥虽然可以养胃,但是粥类食物多是由大米等谷物所熬制的,进入我们的肠胃之后,可以被迅速的进行消化和吸收,形成糖分。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类糖分可以被我们的身体当做能量或热量来使用。
但是对于糖尿病人,粥类可以让体内的血糖含量迅速上升。并且在早上我们的胃中是属于一个空腹的状态,更容易导致血糖指数的升高。
但是糖尿病人也不是说一点粥也不能喝,只是要注意喝粥的频率和量的大小。糖尿病人每周可以为自己安排3次左右喝粥的次数,且喝粥的量不宜过多。在食用的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有盐分的食物来进行中和,从而起到调节体内血糖含量的效果。
不吃水果
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由于肠胃蠕动速度较慢,很容易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因此在早晨起床后会食用一些水果来调节肠胃,缓解便秘。这虽然是一个缓解便秘的方法,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并不适用。因为肠胃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会充分的吸收水果中所含有的糖分,并由此将血糖含量迅速升高。
有些水果我们虽然吃起来并没有什么甜味,但是水果不甜并不意味着它含糖量就少。因为有很多糖类我们人体的味觉器官是感受不到的。我们常说的糖分指的是碳水化合物,而水果中所含的是单糖和多糖,即使没有甜味,但是这些糖分也会进入到人体,使得血糖的上升。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忌口。
糖尿病人在睡觉前也要注意血糖的维持,记得在睡觉前这两件事,能让你安心睡个好觉。
喝小半杯水
因为我们在睡觉时,身体就会处于一个比较缺水的状态,而体内的消化器官进行运作时,就会产生一些杂质,血糖含量也会因此提高。睡前喝一点水可以使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被稀释,减少因为血糖上升而给睡眠中的我们所带来的不适感。
除此之外,睡觉前所摄入的水分也不宜过多。因为过多地摄入水分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从而出现浮肿的现象。并且,如果睡觉前喝水太多,夜晚起来上厕所的次数也会增多,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质量,造成白天精神不振等。
睡前吃药
在睡觉前服用药物会使得药效更佳。因为我们在进入睡眠后,人体就会停止食物或水分的摄入,并且此时距离上次吃饭的时间也过了很久,肠胃中的食物已基本被消化掉了。这时服用药物可以让药效充分和身体相融合,能够更好地保持药力的持久性。
同时要提醒各位,不要主观臆断地去调整用药量的多少。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自己的血糖稳定后,就不必要再吃那么多药了,毕竟“是药三分毒”。但是血糖稳定下来的前提是患者本身按时按量吃药所维持的。
如果自己私自减少药量,那么就会造成身体出现“耐药性”或者血糖反弹升高。到那时再想控制住血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饮食,并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可以把肝脏当为树木形象地了解。实性的肝细胞系统可以理解成树叶,只是树冠上面的树叶长得非常的茂密,几乎是不透光线的。叶子非常茂密没有一点缝隙,树干和树冠就形成实体的脏器,这个脏器就是肝脏。
在临床中,脑瘫这种疾病的确诊是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的检查资料来综合判断的,所以要判断胎儿是否有脑瘫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怀孕期间定期的到医院去做相关的产检,比如说四维彩超检查,如果发现头部里面脑组织有明显的异常,或者是发育不良的话,那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一下胎儿的头部,比如说头部磁共振。
如果四维彩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都发现小朋友头部里面有明显的异常,或者是发育不好,那这种情况小朋友出生以后有脑瘫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最好能够中止妊娠,当然也应该多和主管医生再沟通交流一下,否则小朋友出生以后再治疗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说怀孕期间定期的到医院去做相关的产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了解到小朋友身体里面各个器官发育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异常,也可以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