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叶秀霞
叶秀霞

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新生儿专科工作10多年。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新生儿黄疸、感染等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早产儿随访和母源性梅毒新生儿随访工作。
王亮君
王亮君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中共党员。毕业至今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职。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各种新生儿疾病诊治,例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腹泻。同时擅长各种危重早产儿诊治,救治最轻体重545克。
董叔梅
董叔梅

201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年至今从事新生儿科工作,重点研究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及后期认知发育水平,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在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新生儿的喂养,循环管理及后期神经认知发育评估
梁斐
梁斐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临床从业14年。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各种新生儿疾病诊治,例如:早产儿相关疾病,早产儿日常护理,疫苗接种,黄疸、肺炎、脐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腹泻;婴幼儿喂养困难,肠胀气,肠绞痛等。对于各种急症,危重症的救治工作经验丰富。
盛王涛
盛王涛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临床从业10年。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早产儿随访,新生儿及婴幼儿黄疸、皮疹、肺炎、喂养、腹泻、便秘、肠绞痛、乳糖不耐受,儿童常见呼吸、消化及感染性疾病诊治。
张国庆
张国庆

张国庆,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先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儿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新生儿科常见及危重疾病的诊治,致力于高危新生儿的随访工作。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窒息、围产期损伤及代谢性疾病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早产儿随访, 婴儿喂养,皮疹,肺炎,腹泻及神经发育,保健问题 热衷于疑难杂症和罕见病的诊治。
庄佳璐
庄佳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硕士,从事儿科工作6年,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儿科常见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儿内科常见疾病,新生儿常见疾病
须丽清
须丽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日本国立三重大学附属三重中央医疗センター儿科系,目前为上海国家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新生儿呼吸道感染、黄疸、各类皮疹、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新生儿喂养问题、早产儿营养、生长发育问题、贫血、胎传梅毒等疾病的诊治。
黄萍
黄萍

暂无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危重新生儿包括NRDS、窒息、呼吸衰竭、颅内出血、极低初生体重儿等的诊疗
郭薇薇
郭薇薇

暂无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新生儿危重疾病、早产儿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俞然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5659667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炜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5570747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梦雅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565266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翠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50922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锦恩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549063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陆昂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5485503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文瑞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41352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真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40557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冬琴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40054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俊泽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5393965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新生儿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新生儿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一、    乳糖不耐受的故事
     
    在家长的咨询当中,乳糖不耐受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话题,那么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呢?
    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在母乳中和牛奶中同样也是这样。母乳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就是乳糖。婴儿天生就具有足够活性的乳糖酶来消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乳糖被分解成为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在小肠被吸收利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乳糖酶的活性会逐渐降低。对于多数人而言,6~7岁的时候乳糖酶的活性已经很低了,如果喝的牛奶不多,大肠的细菌还是可以部分代谢这些乳糖的,可能也不会有太明显的不适。如果喝了大量的牛奶,牛奶中的乳糖在小肠不能够被分解吸收,在大肠当中就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当然人群中有一小部人,牛奶当水喝也完全没有不适的感觉。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在1万年前,北欧的一部分人因为进食奶制品,基因发生了变异,他们的乳糖酶终身具有活性。因此如果你能够喝大量牛奶而没有不适,那么恭喜你天赋异禀。
     
    二、小婴儿为什么会有乳糖不耐受或?
     
    前面说过,婴儿天生是具有乳糖酶活性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呢?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些人先天不具有乳糖酶,他们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但这种人非常少,生后就会因为喝奶而发生严重的腹泻。另一部分是早产儿。他们的乳糖酶发育不成熟。这其实是要当心乳糖不耐受的高危人群。此外就是一部分婴儿由于感染性腹泻,比如轮状病毒或者诺如病毒的感染,导致了小肠上皮细胞的损伤,造成了暂时性的乳糖酶缺乏。因此我觉得足月婴儿发生乳糖酶缺乏的机率其实并不高。
     
    三、怎么诊断乳糖酶缺乏呢?
     
    比较公认的方法是乳糖呼气氢实验。喝了乳糖之后,测量呼气中的氢气的含量,但是小婴儿往往很难配合。而且国内开展这项实验的医院也非常少。另外一个就是基因检测,但是要抽血,还要付几百到几千块钱,很多家长也是不会愿意的。更何况大多人大多数人的基因是正常的,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是基因表达出了问题。因此除了对于极少数的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基因检测是没有必要做的。也有的单位会做大便的还原糖实验或者是尿的相关检测啊,但这都是一些筛查实验,干扰因素很多。还有一种办法是做小肠上皮细胞的活检,直接检查小肠上皮细胞的乳糖酶的活性。这种有创的检查想想也就算了吧。
     
    四、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但是乳糖不耐受确实是一种很痛苦的毛病,小朋友会出现哭吵、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又没有确切的诊断的方法,那么怎么进行治疗呢?如果确实考虑存在乳糖不耐受,那么可以考虑乳糖酶替代治疗。常用的办法就是把乳糖酶加到母乳或配方奶当中,经过30分钟消化后再给婴儿喝。麻烦的是要把母乳吸出来,而且奶温不能超过40度,否则乳糖酶会失活。据说市场也有那种可以让婴儿直接口服的乳糖酶,我不知道确切的疗效怎么样。如果服用乳糖酶,宝宝的症状缓解,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诊断是乳糖不耐受。我们医生把这个叫做诊断性治疗。另一种办法就是吃益生菌。含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可以产生乳糖酶并可以分解乳糖。这是一个比较方便廉价的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换用或者是添加无乳糖的奶粉,,喝母乳的同时加几顿无乳糖的奶粉,可以缓解症状。对于大孩子和成人市场上是有那种无乳糖的牛奶出售的。这种牛奶里的乳糖被分解了,其实是比普通的牛奶更加甜,我觉得也更加好喝。

  • 黄疸、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的预防接种
     
    特殊情况婴儿的疫苗接种(一)
    1.新生儿黄疸和婴儿期黄疸
    可以接种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病理性黄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须特殊处理,可正常接种乙肝疫苗。
    暂缓接种病理性黄疸患儿如黄疸严重,需及时查明病因,暂缓接种疫苗,建议前往专科门诊就诊。
     
    2.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
    可以接种生长发育良好,无临床症状,心功能无异常;CHD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复查心功能无异常;CHD患儿外科术后3个月,复查心功能无异常。卵圆孔未闭、轻度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反流等不列为CHD,视同正常儿童。轻度肺动脉瓣狭窄亦应视同正常儿童对待。
    暂缓接种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CHD患儿;复杂发绀(紫绀)型CHD患儿,需要多次住院手术者;需要专科评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的CHD患者。
     
     
    3.早产儿
    极低体重或者是危重的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早产儿体重大于2.5kg,一般情况良好可以接种卡介苗。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出生后即可接种乙肝疫苗。

  • 婴儿的运动是小朋友神经系统评估的重要的方面,但是如果小朋友落后于这些神经发育的节点,也未必就说明存在神经发育的问题,只是提示我们应当引起注意,并且到专业的机构做进一步的评估。毕竟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

     

  • 点击查看
    å

    两岁内宝宝食谱
     
    宝宝食谱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保科制定的食谱,仅供参考,小朋友个体差异大,因人而异。
    4~6月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6: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小儿鱼肝油丸1粒。
    8:00开水或果汁30-60毫升。
    10:00营养米粉10-20克,食油2克,蛋黄1/4-1/2个,菜泥15克-30克。
    14: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16:00开水或水果泥少许。
    18:00奶糊15克,鱼泥15克,胡萝卜泥5克,食油1克。
    22: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2: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7~9月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6:00-6:30母乳或牛奶220毫升,饼干3—4块
    9:00-9:30蒸鸡蛋1个
    12:00-12:30粥一碗(儿童碗约30克)加碎菜、鱼末、豆腐
    14:30-15:00苹果1/2—1个(刮泥)
    15:30-16:00母乳或牛奶220毫升
    18:00-18:30烂面条一碗(约50克)加肉末加碎菜
    20:00-21:00母乳或牛奶220毫升
     
    10-12个月孩子的一日食谱举例:
    早上7点:牛奶一瓶220毫升,小馒头夹肉松一个
    上午9点:蒸蛋一个
    上午12点:米饭半碗、清蒸带鱼肉25克、菠菜豆腐汤小半碗
    下午3点:酸奶一杯150毫升,饼干2块
    下午6点:荠菜肉末面条一小碗(其中肉末约20克)
    晚上8点:牛奶一瓶220毫升
     
    1~1岁半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早餐:牛奶220毫升糖10克面包25克奶油2克果酱5克。
    午餐:软饭(米40克)、肉末土豆泥煎饼(猪肉末25克、土豆泥25克、胡萝卜泥10克、油4克、生粉盐适量)、炒草头(草头50克、油4克、盐适量)。
    午点:蛋糕(面粉25克、鸡蛋15克、糖5克)。
    晚餐:牛肉煨面(面条35克、牛肉末25克、青菜25克、油2克、盐适量)、橘子100克。
    晚点:牛奶220毫升
     
    1岁半~2岁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餐次时间食物
    早餐7:00-7:30牛奶肉末粥(鲜牛奶或奶粉200毫升,大米15克,鸡肉10克
    午餐11:00-11:30碎菜粥(大米25克,小青菜20克)、馒头1只(面粉25克)、肝泥碎土豆(猪肝25克,土豆50克,植物油5克)
    午点15:00-15:30肉包子,水果(面粉25克,猪肉10克,橘子50克)
    晚餐18:00-18:30烂饭(大米30克)、蒸鸡蛋(鸡蛋50克)、菠菜汤(菠菜30克,植物油5克)
    晚点20:30-21:00鲜牛奶或奶粉200毫升

  • 近期暴发的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哭是婴儿的语言,饿了,要换尿布了,甚至求抱抱,婴儿都会以哭来表达。 但是频繁的哭吵让家长非常抓狂,因此来就医的也是大有人在。小婴儿的哭吵绝大部分是由于肠绞痛肠痉挛(专业一点应该叫做“腹绞痛”,因为痛的不仅仅是肠道)所引起的。肠绞痛是婴儿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你不去干预,那么一般来说在3~4个月的时候也会显出的好转。对于健康婴儿,如果哭吵每天不短于三小时,每周哭吵不少于三天,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是由于肠绞痛所引起的了。这些孩子到医院检查往往也是正常的,抽一堆血检查,安稳地睡着回家了。本文总结了肠绞痛时家长的一些应对的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肠绞痛往往和喂养是密切相关的。喂养的时候吞入大量的气体,喂养后没有很好的拍嗝,都会导致胃肠胀气。奶瓶喂养的时候,奶头部分不能有空气。喂完奶之后尽可能竖着抱一会儿,多拍拍嗝。
     
    可以使用安抚奶嘴。
     
    将宝宝轻轻摇晃,注意不能过度摇晃,尤其是不能过度摇晃头颈部,这样会导致脑震荡,严重会出人命的。
     
    带宝宝出去逛逛或者推婴儿车出去走走。
     
    将宝宝抱抱在胸前或用婴儿背带放置在胸前。
     
    改变一下房间环境或换一个房间。
     
    给宝宝洗个热水澡。
     
    用温暖的手顺时针抚摸宝宝的腹部。
     
    对一部分肠绞痛的小朋友,益生菌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哪一种益生菌更好,没有定论,我也没有做过比较。我喜欢用小培菲康,因为便宜,药店可以买到。有些家长认为拜奥的效果不错的。我总结下来,拜奥的有效性大概30%左右,不超过40%。好在益生菌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吃一周是没有问题的,拜奥号称可以吃三个月。所以益生菌其实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
     
    除非证明婴儿有牛奶蛋白过敏不主张换用深度水解奶粉。不过母乳喂养的妈妈。我建议不吃牛奶鸡蛋豆制品一周,看看有没有好转。因为小婴儿诊断牛奶鸡蛋过敏很困难。
     
    除非证明是存在乳糖不耐受,不主张加用乳糖酶。
     
    西甲硅油理论上是可以减少肠胀气促进气体排出的,但是临床实验倒并没有增支持西甲硅油的作用。
     
    婴儿哭吵下面情况是一定要到医院来就诊的。
     
    1. 腹胀较先前明显,而且近几天没有排便。
     
    2. 出现了血便或大便显著比以前稀。
     
    3. 四个月以后的小朋友的难以安抚的哭吵。因为4个月以后,肠痉挛的发生率就已经显著降低了,而肠套叠越来越多。
     
    4. 婴儿存在发热。
     
    5. 皮肤有出血点,采血的地方出血不止,囟门隆起。这要当心维生素K1缺乏所导致的颅内出血了。因为颅高压小朋友会哭吵不止,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小朋友更要当心。小朋友出生之后都会打一针Vit k1的,因此现在维生素k缺乏的颅内出血很少见了,但家长还要引起注意。
     
    婴儿哭吵往往发生在傍晚或者夜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婴儿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 母亲患病及用药时的母乳喂养
     
    乙型肝炎母亲携带乙肝病毒,不论是大三阳和小三阳,婴儿出生之后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经过正常的免疫之后,可进行母乳喂养,不增加感染乙肝的风险。
     
    巨细胞病毒  如果母乳中CMV-DNA阳性,或者血CMV-IGM阳性,因为哺乳感染新生儿的几率不大,对于足月儿可以母乳喂养。早产儿建议将母乳冻存后喂养。冻存过程对于CMV病毒有灭活作用。
     
    乳腺炎  乳腺炎时可以母乳喂养。通过婴儿的吸吮,有助于有利于乳汁的排出,也有利于母亲的康复。因为吸吮了带有细菌的乳汁,导致婴儿感染的几率并不大。
     
    梅毒 梅毒母亲经过正规治疗,滴度稳定,可以行母乳喂养。如果梅毒滴度较高或者治疗不规范,不建议母乳喂养。
     
    普通感冒  母亲注意洗手,戴口罩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水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如乳房部位有皮损,婴儿有感染风险,不建议母乳喂养
     
    HIV感染(AIDS)  在国内即使是通过药物治疗而使得病情得以控制,也不建议行母乳喂养。
     
    丙型肝炎  HCV阳性母亲进行母乳喂养不会明显增加HCV传给婴儿的风险。但建议乳头皲裂或出血者不应哺乳
     
    母亲用药时  
    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通过乳汁的分泌量都比较少,虽然有导致婴儿发生过敏以及婴儿发生菌群紊乱的可能(几率都不大),但是总体来说益处是大于害处的,建议母乳喂养。  
     
    糖皮质激素如果母亲强的松使用大于每天20mg以上,不建议喂养,如果小于20mg可以喂养。使用羟氯喹的母亲可以行母乳喂养。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大多数可以从乳汁分泌,且毒副作用大,因此不建议母乳喂养。  
    中成药使用毒副作用比较大的中成药,比如说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的雷公藤多甙,不建议母乳喂养。母亲服用普通的感冒药以及产后调养的中成药均可以母乳喂养。

  •  
     
    下面图表列举了1~4岁儿童精细运动和大发育的一些节点,如果有所落后并非说明存在神经发育的问题,有可能仅仅是提示我们需引起注意,必要时可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个体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 很多家长对于黄疸认识不够。一方面是一部分家长对轻微的黄疸忧心忡忡。另一方面是一些家长对严重的黄疸视而不见,甚至医务人员的孩子也发生胆红素脑病。希望这篇文章对宝妈宝爸有所帮助,如果能够减少一例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那也是功德无量。 
    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的新生儿在生命的早期都会出现皮肤的黄染。50%的足月儿,80%早产儿都会有肉眼可见的黄疸。黄疸就是胆红素在皮肤和巩膜上的颜色。新生儿黄疸时眼泪、尿液也会发黄。 
     
    2.黄疸是怎么产生的? 
    胆红素是血红素降解的产物,主要是由衰老的红细胞分解产生的。新生儿期出现黄疸的原因有两大方面,即胆红素的产生增加,以及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障碍。因为牵涉到过多专业内容,这部分不多说了。 
     
    3.黄疸的危害是什么? 
    胆红素是具有细胞毒性的,尤其是游离的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幼年的脑代谢旺盛,对胆红素的毒性敏感;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脑细胞几乎不可再生,死一个少一个。 
     
    4.黄疸的病因是什么? 
    家长总想知道宝宝黄疸的原因是什么。常见的黄疸原因有以下这些: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母亲是O型血,孩子是A型或B型血;或者母亲是Rh阴性,孩子是Rh阳性);头颅血肿、体内的血肿;细菌或病毒感染;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乏(南方更多见);肝脏代谢胆红素的功能不足;喂养问题(奶量和热卡摄入不足);母乳性黄疸等。有时候黄疸可能有多重因素导致。现在虽然医学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30%左右的黄疸不能明确原因。 
    母亲是O型血,孩子是A型和B型血,可能会发生ABO溶血,也可能不发生溶血,个体差异很大。中国人绝大部分是Rh阳性,如果母亲是Rh阴性,父亲是Rh阳性,第一胎一般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第二胎肯定会发生溶血,并且是一胎比一胎严重。因此如果想生二胎甚至三胎的Rh阴性的母亲,在分娩第一胎后,可以注射抗RhD的抗体,可以减轻溶血症状。这种抗体过去香港才有,现在国内少数大的医疗机构好像也进口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已经纳入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畴。如果有异常,筛查机构会告知家长进行复查。家长拿到新生儿筛查的条形码,也记得按时查查结果。 
    母乳喂养好处很多,但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的黄疸是普遍高于吃配方奶的孩子的,具体的原因尚为得到公认。如果停母乳三天,黄疸显著消退,那提示有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还没有因此造成脑损害的报道。 
     
    5.黄疸怎么测量? 
    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用手指按压宝宝的皮肤,松开手指会留下一个印迹,如果看到皮肤是黄色的就存在黄疸。根据经验,颜面黄染,血胆红素的值大于5mg/dl;如果四肢都有黄染了,胆红素值不低于15mg/dl,要赶紧去医院了。但是目测的办法需要一定的经验,即使有经验的老医生也会看走眼。 
    经皮胆红素测量仪是相对没有创伤也较为准确的方法。一般测量前额、胸部。如果小朋友皮肤比较黑或刚经过蓝光治疗,误差会比较大。此外,任何一种黄疸仪都有测量范围,超出范围也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 
    抽血查血清胆红素是最准确的方法,只是宝宝要受苦了。化验单上与黄疸直接相关的是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和 间接胆红素。一般来说,“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家长要注意间接胆红素的数值,因为只有间接胆红素才能进入大脑,造成脑损害。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增高,那说明肝实质有损害了 
     
    6.什么叫病理性黄疸 
    家长就诊时喜欢问:“我家娃是不是病理性黄疸?”这个问题即简单又复杂。以下这些情况都是“病理性”的: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足月儿超过14天还有黄疸;黄疸退而复现;黄疸出现很早,24小时内出现;黄疸值高,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家长可以自行对号入座。医生更在乎黄疸是不是要干预,而不是刻意区分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黄疸。因为一部分病理性黄疸观察就可以了,不需要治疗,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治疗就是正常的。 
     
    7.黄疸的治疗办法 
    晒太阳可以退黄疸。原则上日光浴时间越长,身体晒的面积越大,退黄效果也越好。但是要注意环境温度,晒个太阳着凉或晒伤可不好,适可而止。隔着玻璃窗晒效果差点,但也有作用。有的家长冬天在家里开着空调,把孩子脱光了晒太阳,机智! 
    看门诊,医生常用的药物是茵栀黄,一种中成药,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红素的排泄。可以认为就是让胆红素从大便里排出来。副作用是腹泻、呕吐、影响食欲。我用药前都会和家长说清楚,担心小朋友肠胃功能的家长就不要用了。 
    益生菌相对安全得多,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泄,但是作用没有茵栀黄明显。 
    蓝光治疗是黄疸的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作用机理是蓝光将胆红素转换成异构体,从小便排出。绿光也有类似的作用。太阳光(白光)之所以有退黄的作用,是因为太阳光中存在绿光和蓝光的光谱,只是太阳光达不到医院光疗的强度。蓝光对眼睛有伤害,光疗时要带眼罩保护眼睛,同时使用光疗尿布保护会阴,以免对局部皮肤和生殖腺造成伤害。光疗的副作用包括发热、腹泻、皮疹、VitB2分解。因此光疗期间要补充VitB2。 
    如果光疗情况下,黄疸还在持续升高,或者小朋友达到了换血的标准就要换血了,可以直接把血里的胆红素置换出来,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换血要把小朋友全身的血换两遍,还是一项风险相当大的操作,这是医生治疗黄疸的最后一招,也是无奈的选择。 
     
    8.可怕的胆红素脑病 
    医生之所以对黄疸如此紧张,是由于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治疗黄疸主要的目的就是预防和杜绝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胆红素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可以表现为黄疸突然加深、肌张力降低、嗜睡、呕吐、神经反射减弱。高峰期会抽痉、呼吸衰竭。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往往有后遗症,比如听力损害、运动智力异常、牙釉质发育不全。这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非常惨痛的。因为人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没有办法确定胆红素值达到多少就会发生胆红素脑病,只能说胆红素值越高,发生脑病的几率越大。 
     
    8.哪些孩子要特别当心黄疸? 
    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B型或者AB型血,可能发生ABO溶血; 
    妈妈是Rh阴性,又不是第一次怀孕,极有可能发生Rh溶血; 
    有巨大头颅血肿的孩子; 
    前一胎孩子发生过严重黄疸; 
    分娩时窒息的孩子; 
    食欲不好,发热,反应不好的孩子; 
    早产儿;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孩子。 
     
    9.什么情况下小朋友要来就诊? 
    下面这些情况家长要带宝宝及时就诊: 
    黄疸明显,躯干四肢都存在黄疸; 
    小朋友吃奶不好,反应欠佳; 
    小朋友发热; 
    两眼凝视哭声尖或者哭声微弱; 
    足月儿半个月仍然有黄疸; 
    早产儿的黄疸(早产儿黄疸干预的标准比足月儿低); 
    黄疸反复,消退了又出现了,或者有加重的趋势; 
    大便颜色发白(可能有肝病或胆道疾病)。 
     
    10.家长的担心 
    (1)一个月时,黄疸偏高可以打疫苗吗? 
    黄疸偏高不影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对黄疸也没有显著影响。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对于黄疸有着高度警惕和深切的恐惧,具体接种标准由他们掌握,我不能越俎代庖。 
    (2)我的宝宝的黄疸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的? 
    需要治疗的黄疸肯定是病理性的,不过某些病理性黄疸观察即可。我一直揣摩家长问这句话的心理是什么?希望我回答是“生理性黄疸”开开心心回家,最好挂号费也退了?如果你都觉得黄疸要来医院看了,可能是生理性的吗? 
    (3)我的宝宝黄疸原因是什么? 
    医生会尽可能查明病因,但有相当一部分黄疸原因不明。关键是把黄疸降到安全范围。 
    (4)家长的担心:胆红素高对脑子有没有影响? 
    即使达到光疗标准,没达到换血标准,胆红素也可能对脑子产生影响。换血也只能换出血里的胆红素,对已经发生的胆红素脑病没有治疗作用。医生和家长应该做的是:积极治疗,不留遗憾。 
    万一发生了胆红素脑病,定期随访,积极康复治疗。我不迷信什么“营养脑细胞的聪明药”,真的有还轮得到你用? 
    对于严重黄疸的小朋友,医院会做一个大脑磁共振检查。有些家长拿到磁共振报告就忧心忡忡,觉得脑区有损伤,预后会怎么样。我觉得小朋友即使有高胆,但是他没有发生惊厥,那么以后的智力和运动不会太差的。真的在以后随访过程中发现有运动或智力的异常,那么还可以进行康复治疗。虽然死掉的脑细胞是活不过来了,但是小朋友脑的开发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如果胆红素还没有达到光疗的水平,这样的黄疸对脑子有影响吗?我觉得应该是有一部分的胆红素会进入脑子的,但是影响也应该非常有限。像我们小时候也没有监测过黄疸什么的,绝大部分的同龄人不都是活过来了吗。当然也有可能,本来是应该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得了黄疸,结果也只能上个普通大学了。

  • 本文转自《中华儿科杂志》,仅为学术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引用本文: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 [J] . 中华儿科杂志,2016,54 (12): 883-890.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6.12.002

    要点提示

     

    • 建议婴儿出生后至6月龄(180日龄以内)纯母乳喂养;

    • 母乳量不足时,可采用婴儿配方奶补充;

    •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分娩出院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 IU(10 μg)/d,无需补充钙剂;

    • 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家长及时应答是早期建立良好进食习惯的关键;

    • 正确使用生长曲线,定期评价婴儿营养状况。

    (一)喂养建议

    1.纯母乳喂养:

    产后尽早开奶,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来源。纯母乳喂养指除了必需的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外,母乳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不进食任何其他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母乳含有88%的水,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可以充分保证6月龄以内婴儿对水的需求,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下只要母乳喂哺充分也无需额外补充水。

    2.配方奶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当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哺。新生儿配方奶喂养也应按需喂养,逐渐增加,当摄入配方奶约20 g/(kg·d)或150 ml/(kg·d)时,可满足其能量需要。同时需注意同一婴儿摄入奶量每天可波动,不同个体也有一定差异。

    3.乳母营养:

    乳母应坚持平衡膳食,每天能量摄入应比平时增加,增加的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般每天增加2 092 kJ(相当于500 kcal,1 kcal=4.184 0 kJ)的能量(相当于增加一餐)可以保证其产生足够乳汁喂哺婴儿。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继续孕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母乳量及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浓度受母亲膳食影响不大,但微量营养素及脂肪酸水平等则明显受母亲膳食影响。膳食均衡的健康母亲每周食用1~2次深海鱼可以基本保证乳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水平,不需要服用额外补充剂[ 4]。如果母亲有营养不良或为素食者,除补充多种维生素外,还需要额外补充DHA。为避免汞摄入过多,孕妇应避免摄入食肉的大型鱼类。素食的母亲还应补充维生素B12。婴儿可以通过乳汁感受到不同种食物的味道,因此母亲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有利于婴儿以后接受不同种类的固体食物。

    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1)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新生儿出院后建议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推荐的剂量为每天400 IU(10 μg),无需补充钙剂[ 5]。(2)维生素K:出生后6 h以内,建议肌肉注射1.0 mg维生素K,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4]。

    (二)进食行为建议

    1.母乳喂养技巧:

    产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1 h),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6,7]。帮助母亲建立正确的哺乳姿势也是确保顺利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每次哺乳前都应用肥皂清洁双手。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采用何种姿势,要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颈部得到支撑,尽量贴近乳房,鼻子面向乳头。哺乳前,母亲可用干净手指帮助婴儿口张大含住乳头和乳晕,上嘴唇盖住的乳晕要少于下嘴唇,下唇应朝外突出、下颌接触乳房为正确的"乳房喂养" ( 图1A )。仅含住母亲的乳头,即上嘴唇盖住的乳晕大于或等于下嘴唇,下嘴唇向前或向口内缩,下颌远离乳房,为含吸不良,为"乳头喂养" ( 图1B )。"乳头喂养"的情况可造成乳头咬破、乳汁吸入不足,因含大量乳汁的乳腺导管在乳晕下未被吸入。在尚未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前,应避免让婴儿接触到奶瓶、安抚奶嘴及其他辅助喂哺装置。

     

    2.哺乳次数:

    鼓励按需哺乳,对早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尤为重要。按需哺乳即在婴儿正确含吸乳房情况下,不限制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1~2月龄的婴儿日间<2 h哺乳一次,这一时期如睡眠时间>4 h,建议将婴儿唤醒喂哺,避免奶量摄入不足[ 8]。夜间哺乳间隔时间可延长,约3 h,或4~5 h。24 h母乳喂哺次数为8~10次。新生婴儿因尚不适应宫外生活,可有含乳头时间较长(喂哺>30 min/次),或喂哺频率过多情况(1.0~1.5 h喂哺一次),均属按需哺乳。一般2月龄后可逐渐规律哺乳,如生长不足需排除吸吮不当或疾病。母亲乳头皲裂通常也与不正确含吸姿势有关。一旦出现乳头皲裂,可在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

    3.奶瓶喂养姿势:

    奶瓶喂养婴儿时,应用上臂很好地支撑婴儿使其感觉舒适、安全,头和身体呈一直线,喂哺时应握住奶瓶并与婴儿有很好的眼神交流。避免在没有支撑情况下,让婴儿自己含着奶瓶喝奶,易发生呛咳、耳部感染,且在婴儿萌牙后易出现龋齿。

    4.奶瓶清洁、配方奶冲配及存放:

    每次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并消毒奶瓶、奶嘴,可用专用消毒设备或者沸水中煮沸5 min消毒。冲配奶粉前需清洁相关区域并彻底用肥皂洗净双手。保证冲配奶的饮用水卫生,应用煮沸后冷却的水。严格按照说明冲配配方奶,冲配时先加水再加奶粉,用罐内配套的量勺称量奶粉,避免过稀或过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或肾脏损伤。喂哺前先滴几滴在手腕内侧,确保奶液温度适宜。剩余液体奶液可存放入冰箱,下次食用时需温热后与新冲配的奶液混合食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1 h,或已经温热过一次的配方奶都应弃用。

    5.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

    及时应答是早期建立良好进食习惯的关键。新生儿饥饿时可以出现觅食反射、吸吮动作或双手舞动;婴儿会出现把手放入嘴里吸吮、鬼脸、烦躁,大声哭吵是饥饿的最后信号。婴儿饥饿不同阶段的表情及动作详见 图2 。抚养人应该注意观察婴儿饥饿的早期信号,避免其哭闹后再喂哺,这会增加喂哺的困难,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哭吵会影响含吸母亲乳头。婴儿停止吸吮、张嘴、头转开等往往代表饱腹感,不要再强迫进食。

    (三)常见问题与处理

    1.溢奶:

    喂奶间歇或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息。必要时可减少摄入奶量20~30 ml。若经指导后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良,应及时转诊做进一步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

    2.安抚奶嘴:

    1月龄以内的新生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因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习惯的建立并导致过早断母乳。若之后使用安抚奶嘴,需避免奶嘴使用和入睡行为之间建立不良条件反射,夜间醒来后依赖奶嘴重新入睡,会影响婴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导致频繁夜醒。不建议在安抚奶嘴上涂抹糖浆或蜂蜜等以安抚婴儿。

    3.边吃边睡:

    初生的婴儿睡眠时间占比高,且昼夜节律尚未很好建立,因此大多会有边吃边睡的习惯。但是大多数婴儿3月龄始已经建立较为固定的昼夜规律,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应避免边睡边吃,喂奶的过程应是亲子互动的机会。可以适当提前喂奶时间,在婴儿相对较为清醒状态下喂奶,待吃奶结束婴儿出现思睡信号(揉眼睛、打哈欠等)但尚未睡着情况下,将其放在床上培养其独立入睡习惯。另外,边睡边吸奶还易发生窒息,也不利于婴儿口腔保健。

    4.母亲用药或烟酒摄入:

    母亲在服用大多数药物时,并不影响其继续母乳喂养婴儿。母亲服用安非他明、麦角胺、化疗药物、他汀类药物、镇静药、抗癫痫药等,建议暂不母乳喂养,具体可详见各种药物说明书。母亲应禁烟,吸烟可增加婴儿呼吸道过敏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同时也影响乳汁分泌,致婴儿体重增加不良。酒精可降低婴儿对吸吮引发的"射乳反射"的敏感性,使泌乳下降,也对婴儿的运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故建议母亲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母亲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及咖啡因类饮料)每天应限制在2杯以内。

    5.母亲外出或开始上班后的喂养:

    鼓励外出或上班后的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在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母乳喂养过程中如乳汁过多,可用吸奶器吸出存放至特备的"乳袋"中。挤出后的母乳,应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不同温度下母乳存放时间可参考下表,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 ℃左右即可喂哺,避免用微波炉加热奶( 表1 )。

  • 我家宝宝20天了,最近连续两天晚上十一点开始哭闹,一直到一点左右才会睡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也不喝奶,我感觉她好像想打嗝打不出来,喂奶的时候肚子咕噜咕噜的叫,有时候奶反上来了又被她咽下去了,很难受。整个人扭来扭去,手脚乱踢乱抓,放在背上拍嗝时,头又直挺挺的,就一直挣扎。大人看着都觉得她难受,她也会哭一下,一会又安静一下,然后又开始哭,反复如此。中途也会放屁拉屎,可情况也没好转,不知道怎么了。

  • 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最近因为宝宝的健康问题,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宝宝出生后因为吸入羊水而住院治疗,出院后进行了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显示有四项异常。

    在问诊过程中,助理医生非常耐心地向我询问了宝宝的病情,帮助我整理了详细的病史,并向主任医生进行了汇报。尽管医生非常忙碌,但在24小时内就给我了答复,让我感到非常的安心。

    主治医生在问诊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对宝宝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指出了需要复查的项目,并且告诉我不用太担心,这让我对宝宝的情况更有信心了。

    问诊结束后,我对宝宝的喂养和复查都有了更清晰的计划,而且医生还给了我一些宝宝生活中的小贴士,让我觉得很贴心。

    总的来说,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对宝宝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 我家宝宝出生15天,一直有黄疸,黄疸值一直在10左右,降不下来。我很担心,于是在网上咨询了医生。医生很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喂养情况,了解了宝宝的母乳喂养情况后,医生告诉我纯母乳喂养也会引起黄疸,而且这个值并不是很高。医生建议我多晒晒太阳,不要停母乳,还要多吃多喂,这个10对孩子没什么大影响。医生还告诉我,母乳性黄疸一般要2~3个月才会退干净,而且黄疸不是打疫苗的禁忌症。最后,医生还告诉我生后两周要补充维生素AD,每天400~600单位。

    通过这次在线咨询,我对宝宝的黄疸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母乳喂养和维生素补充有了更多的了解。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建议,让我对宝宝的健康更有信心。

  • 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宝宝出生才15天,今天发现宝宝的脐带掉了,但是脐带里面有黄色的脓分泌物,擦不出来,只能用棉签带下来一点点黄色粘液,很担心宝宝怎么了,于是我急忙向互联网医院求助。

    在医生接诊后,我详细描述了宝宝的情况。医生很快回复我,询问宝宝的脐脓是否有味道,以及脓液是否溢出来。在我的回复后,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宝宝老化的脐带,建议继续用酒精棉签消毒再看看,过段时间再看,周围红色的一片如果没有脱落就有可能是脐茸。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对宝宝的肚脐进行了消毒,同时也感到很释然。医生的回复给予了我很大的安慰,我知道宝宝的问题并不严重,只是需要继续观察和进行正确的护理。

    互联网医院的问诊虽然没有面对面看诊那么直接,但是医生的回复让我感受到了专业和贴心。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我对宝宝的情况更加放心了。

  • 我在一个晚上的时候,发现宝宝不再发烧了,但是鼻子还是不通畅。我有点担心,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我进入了在线问诊的平台,不久就与医生建立了联系。

    医生非常亲切地与我沟通,询问了宝宝的病情,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医生告诉我,宝宝目前情况还需要继续吃药,并且给予了详细的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感到放心许多。

    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给出了治疗方案,还不断鼓励我,让我对宝宝的康复充满了信心。最后,医生还提醒我宝宝需要有一个恢复期,并告诉了我小孩打针的时间。

    我对这次的线上问诊非常满意。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关怀让我感到很温暖。我对宝宝的病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感谢互联网医院给了我这样一次便捷而贴心的医疗服务。

  • 昨天晚上,我家的宝宝出生22天,突然出现了发烧的情况,体温达到了37.4度,让我们非常担心。我们立刻采取了贴退烧贴和用温水擦拭的措施,但宝宝依然一直在哭。于是,我们决定向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们得到了一位医生的迅速回复,医生很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情况,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们,37.4度并不算严重的发烧,但考虑到宝宝年龄小,还是需要注意观察。当我们向医生展示了宝宝的血液检查结果时,医生详细解释了每一项指标的含义,让我们了解了宝宝的身体状况。最终,医生建议我们尽快就医,但也提醒我们不必过度担心。

    通过医生的专业指导,我们带着宝宝去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宝宝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信任医生的专业素养。最终,宝宝得到了妥善的治疗,我们也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 我家小孩儿4岁半,2岁之前开始发荨麻疹,吃了不少种药,最后是吃的仙达安 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液有效,吃到现在的,目前量很小,大概两天一次,一次2ml左右,一般很少会出现发疹情况,现在要继续开药2瓶60ml的。

    在这段时间内,我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了一位医生,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孩子的发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症状变化,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细心态度非常满意,感到很安心。

    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为孩子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并开具了相应的处方。在经过药师的审核后,我成功预约了药品,并且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也能及时线下就诊。

  • 昨晚,我家宝宝睡觉的时候突然开始咳嗽,嗓子里咕噜咕噜的声音让人心疼,早上一量体温,竟然发烧了。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看了医生,医生说是病毒感染,让孩子喝药。但是回家后,喝了好几次布洛芬混悬液,体温始终高达39度,孩子没精神,老是哭闹,实在让人担心。

    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似乎不太奏效,我有些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我想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毕竟现在线上问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或许在那里能得到更专业的建议。我带着宝宝的病例资料,开始了线上问诊。

    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并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他非常细心地解释了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我觉得很放心。

    通过线上问诊,我对宝宝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小儿感冒发烧的知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致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印象大大提升,也让我更加相信线上问诊的便捷和实用。

    最终,我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宝宝调整了治疗方案,孩子的症状也逐渐有所好转。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让我在紧急时刻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 16天的宝宝脐带已经脱落了,但肚脐仍在持续渗血。周边没有肿胀,疼痛,局部温度正常,这可能是正常的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脐带脱落后,会有少量渗血,这是因为下面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如果宝宝的衣物或尿布摩擦到肚脐,会导致渗血。一般情况下,脐带脱落后约三周时间,下面就可以完全愈合。如果渗血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以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到您,非常感谢您的信任!

  • 近日,我家宝宝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让我有些担心。她经常出现绅劲的情况,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会绅劲,有时候还会突然大哭一下。另外,她的大便也有些不正常,经常攒肚子,而且大便的性质也比较稀,有时候甚至连续几天都没有大便。

    我给她吃了益生菌,但效果并不明显。她的睡眠也不太好,很难入睡,而且经常容易惊醒。有时候甚至要抱着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很差。

    因为我怕她有胀气,所以买了胀气贴给她用,但不知道效果如何。同时,她还经常手挠头,出现了一些痤疮的情况。

    我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她肺上有小絮影,不知道是不是肺炎。医生说需要重新评估片子,但我还是有些担心。

    同时,宝宝的体重增长也不太理想,奶量也不太够,喝奶的时间也比较短。

    经过和医生的沟通,医生建议我先回避奶制品和鸡蛋,因为宝宝有可能是奶过敏。另外,医生还建议我尝试使用深度水解的奶粉,看是否会有好转。

    现在我很担心宝宝的情况,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