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郑卫华
郑卫华

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肝、胆、胰、食道及胃肠等消化系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治,尤其是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熟练的进行胶囊内镜及胃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
陈坛辀
陈坛辀

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道肿瘤(胃癌,肠癌,食管癌,肝癌);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胃肠功能紊乱,急慢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硬化,胆胰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息肉,肠息肉,胃肠肿瘤,早期胃癌(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肠癌,肝胆肿瘤,胆管结石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及介入治疗。
沈淼
沈淼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脂肪肝,结肠息肉,胃息肉,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口臭,肠易激综合征,腹泻
李国平
李国平

主治医师

湖州市中心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咳嗽,咳痰,肺炎,腹痛,胸闷,发热,低热,止咳,止咳化痰,化痰,嗓子哑,清火,咽喉肿痛,儿童鼻塞,退烧,腹泻。
姜宏刚
姜宏刚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中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各类肝炎,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和胆胰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季新荣
季新荣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台州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消化科常见病,罕见病诊治。擅长消化内镜下的微创诊疗。
吴昊
吴昊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胃肠疾病、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腹痛、腹泻等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
崔光星
崔光星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擅长消化道早癌的精准诊断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黏膜下剥离术(ESD)等,擅长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RAT)技术诊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粪石、阑尾脓肿等。
罗灵和
罗灵和

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系病常见病及疑难疾病。
卓盛业
卓盛业

主治医师

瑞安市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腹泻,便秘,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腹痛,慢性肝病,肝硬化,胃肠镜报告解读等
范一宏
范一宏

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及疑难胃肠疾病诊治,擅长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诊治,在胶囊内镜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刘怡
刘怡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脂肪肝等疾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各种不适,如反酸、烧心和非心源性胸痛等。
陶雪萍
陶雪萍

主治医师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治与内镜下微创治疗,包括: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肠息肉内镜微创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谢敏
谢敏

主治医师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常见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肠炎,胃肠息肉,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等。
邱奕
邱奕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常规及无痛胃肠道内镜检查,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及治疗。
倪卫国
倪卫国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功能性肠病,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周本坤
周本坤

主治医师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消化的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内镜下内痔的治疗等。
徐宇玫
徐宇玫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消化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及电子胃镜、胶囊内镜等检查
刘晓钦
刘晓钦

副主任医师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等
陈强
陈强

副主任医师

三门县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脂肪肝,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肝炎,慢性胃炎,胃肠道息肉,胃肠早癌等内镜检查及操作
消化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冠心病患者多为男性,因为男性更容易产生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女性在55岁或绝经后才进入冠心病的高发年纪。但在10年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罗年桑副教授接诊了一名48岁的女性患者张女士(化名),张女士没有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身材也较瘦,也没有绝经,却诊断出冠心病。经过罗年桑副教授详细的了解,这很可能是因为情绪的影响,造成了冠心病的发生。 张女士因为家庭出现变故,爱人出事,在三年间天天以泪洗面,不但承受了心理上的痛苦,还要独自照顾儿子。当张女士出现剧烈的胸痛后向罗年桑副教授求助,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罗年桑副教授发现张女士心肌缺血严重,出现了“三支血管”的现象,也就是说张女士心脏的三条主要血管都发生了病变。 当然,罗年桑副教授帮助张女士进行了支架治疗和药物调整,张女士如今也恢复了健康的生活,目前儿子已经结婚生女,孙女也健康活泼。 罗年桑副教授介绍说,当年还没有教科书提到情绪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张女士的案例,罗年桑副教授也开始关注情绪对患者的影响。目前卫计委新版的医科院校统编教材中已公认,情绪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长期情绪不佳会影响到下丘脑,而下丘脑则会影响体内部分激素的水平,从而对心脏血管的内皮功能产生不利的作用,带来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出现弥漫性的狭窄,冠心病也就可能随之而来。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神经鞘瘤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它会对于我们的身体产生局部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的了解哪些部位会是产生这些疼痛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察觉运动的时候哪些部位出现了疼痛这些都是症状。脊椎管内神经鞘瘤影响着我们的脊椎健康和发展,脊椎的健康带动着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   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椎管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臀部、大腿及小腿部。   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20%。其可分为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前者表现为隐形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后者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病人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针对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   作者:金铂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   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7628  

  • 就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吗?

  •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总结出心血管病的六大常见误区: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误区三:早搏是疾病。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或因其它病就诊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忧心忡忡地讲起她们的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因心电图报告ST-T改变被造影,从而接受大量放射线,这样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不少人看到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关注。“稀释血液”成了一个荒谬的大市场:各种保健品、洗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很多老年人在换季的时候,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树皮、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胡大一大夫公众号授权转载)心脑血管专场,优选医生点击下图直达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