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有数据统计,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每100个人中,就有27个死于三高。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明确提出,防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减少三高和控制三高。三高对人体构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预防三高。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饮食。在一日三餐中朋友们要学会科学地吃、合理地吃。一是早餐要吃好。我们在一上午工作所消耗的能量,均早餐提供的。如果不吃早餐的话,到了上午9-10点钟就会出现低血糖,大脑能量明显供给不足,容易疲倦乏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不吃早餐,到了中午就会感到尤其饥饿,必然要多吃。这样,又会因为热能摄入过多而导致肥胖。久而久之,血脂和血糖都会出现代谢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不吃早餐得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按时吃早餐的人要高出4倍以上。另外,总是不吃早饭,还会引起胃肠道疾病。二是午餐要吃饱。有许多朋友喜欢吃洋快餐,其实洋快餐的营养不十分均衡。洋快餐一般均高蛋白、高脂肪、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如果长时间食用就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三是晚餐要吃少。我们在晚餐中普遍存在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情况。长时间这种吃法,使心血管和高血压的比例比常人要高出4-5倍以上。一顿丰盛的晚宴自然少不了美酒,这就使热量摄取超标。长时间喝酒造成了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都明显上升。所以,晚餐应该进行合理的搭配,减少畜禽类食物的摄取。要控制荤菜的摄入,给胃肠留有一些余地。同时,要相对吃一些主食,减少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喝酒要适量,如果非要喝的话就尽量选择低度白酒和干红,或者是啤酒,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贪杯。

  •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营养主要来自于每天的饮食,没有食物就没有营养。 食物,作为营养的物质载体,在维系生命和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食物是所有生物的第一生存目标。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获取食物的艰辛和食物来源的单一,到现代食物的五花八门和应有尽有,人类食物来源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比如食物缺乏时发生的营养不良到现在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而疾病谱的改变又驱动人类饮食的改变,比如低碳饮食的出现。 低碳饮食,顾名思义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主要注重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由美国人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第一次提出的。低碳饮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概念,一般认为入门级别是4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比较标准的吃法是每日摄入20-60g碳水化合物低于每日总热量的20%。 低碳饮食如果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到20g(大约400ml牛奶的含糖量)以下,就是传说中的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许多不同的类型。 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主要有六种,包括典型的低碳饮食、生酮饮食、低碳高脂肪饮食、阿特金斯饮食、古式饮食、零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已经流行了几十年。它们曾经引起很大争议,但现在已经获得了主流认可。 在短期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往往比低脂肪饮食更容易减轻体重,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 低碳饮食目前在国内外无论是科研学术还是商业市场都异常火爆,各大网络媒体公众号平台都争相报道低碳饮食这个概念。甚至有临床医生和营养师都并且开始搞相关培训、低碳减肥门诊等等。但是,一些主流医学社团如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肾脏基金会反对低碳饮食,称这种饮食方式有害健康;同样,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每日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30g美国医学研究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众多学会均推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有学者认为不存在完美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但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做到找到饮食和健康的综合平衡点。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指南,而且还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 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种族,给与不同的饮食解决方案,目前很多研究已经提示,主食依然要吃,而且要摄入正常量,即每天从主食中摄入的淀粉和果蔬中的天然果糖总量约为200-300克,减肥时不低于120克。 更多地选择消化慢、高膳食纤维、低血糖反应的主食,比如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芸豆、干豌豆等各种杂粮,再配合大量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这种饮食结构,既能避免吃大米白面过度升高血糖的麻烦以及过多摄入麸质的问题,又能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这种饮食方案有利于减低肥胖、糖尿病、老年认知退化、心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也正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所推荐的饮食方式。本文作者余杰博士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一、何为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健康饮食界的“superstar”,以低碳水化合物,低饱和脂肪酸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意大利学者Esposito对比了地中海饮食和低脂饮食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组的降糖药物治疗比例更低,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情况也更理想。一项西班牙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甚至不必节食。而且,增加地中海饮的橄榄油比例后,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40%,增加坚果比例则降低18%。以淀粉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至少每天5次)、鱼、坚果、橄榄油,少吃肉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有利于控制血糖。二、该避免的食物1、高果糖甜味剂美国学者StanhopeKL等将超重者和肥胖者分为果糖组和葡萄糖组,提供人体所需能量25%的含糖饮食,观察10周。结果显示,仅果糖组的血脂代谢指标显著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其他文献也有类似报道。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高果糖玉米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虽然天然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是食用天然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注意,不是果汁。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公共卫生中心的Qi Sun领导的一项研究追踪了187382名美国卫生职业人员24年,了解他们日常摄入水果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研究发现,食用天然水果如苹果、梨、葡萄、葡萄干和特别是蓝莓,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反,饮用果汁会轻微增加风险。2、高脂高盐饮食 高脂饮食可能诱发肥胖,引起肝脏和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全身的胰岛素抵抗。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garet Morris等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父辈鼠的高脂饮食可导致其雌性后代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其雌性后代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糖耐量降低。至于高盐饮食,荷兰格罗宁大学医学中心的Hiddo J.Lambers Heerspink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高钠盐饮食很可能会促发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心血管不良事件。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谨慎摄盐,最好选择低盐饮食。 关注糖尿病患者饮食安全,从你我身边做起。

  •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饥饿感,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低血糖会引起这种饥饿感。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赵益业教授曾在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专家答疑平台上表示,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是由于其他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有饥饿感就是低血糖吗? 一般说来,健康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血糖刺激了负责饥饿和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使人产生饱感。如果血糖降低,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产生了饥饿感。糖尿病朋友发生饥饿,大多是由于低血糖,但有时却不尽然,因为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分别以细胞内糖原和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其中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需要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才能像汽油进入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产生能量,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液中的葡萄糖虽然浓度很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出现“细胞内饥饿”,而产生饥饿感。所以,出现“饥饿”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查一下血糖,血糖结果不一定低,如果此时大量进食,会使血糖更高。 赵益业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当感觉饥饿时,如果有条件,最好应先查血糖,以鉴别血糖是低还是高,然后根据血糖结果决定是否加餐。当吃完规定食物后觉得饥饿时,可以适当增加充饥的副食,主要是选用含糖量在4%以下的蔬菜。 怎样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症? (1)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0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0l/L即可。 (2)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 (3)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药物剂量。 (4)1型糖尿病做强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低血糖,患者要在每餐前、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6.7mm0l/L为宜,餐后血糖 (5)糖尿病患者家属及照顾的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监督患者不误用或过量使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表现包括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吐词不清、精神失常、意识障碍、昏迷。赵教授还提到, 部分患者在多次低血糖症发作后会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症,患者无心慌、出汗、视物模糊、饥饿、无力等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6小时)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如何急救? (1)让糖尿病患者卧床,保持安静状态。 (2)病情较轻且神志清醒者,可用25~50克红糖、白糖或葡萄糖,温水化开后喝下,一般十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消失。 (3)病情重且神志不很清醒,但能吞咽者,可将糖调成糊状,慢慢咽下,如服糖后仍不能苏醒,应送医院抢救,可静脉注射40~60毫升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滴注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 (4)患者苏醒后可进食米、面类食物,以防再度昏迷。 另外,赵益业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重症者补糖时应注意误吸食物引起吸入性肺炎。

  • 临床上确实有部分患者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较长,以往总认为前列腺表面有一致密的脂质被膜,抗生素难以透入前列腺组织,不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但随着透入前列腺组织更好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前列腺液中的药物浓度不能说太低,然而其临床效果并没有大幅提高。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慢性前列腺炎也是一个多因素、多病因共同导致的一种疾病,确切病因并不清楚,这就为针对性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前列腺位置较深,其分泌液需经前列腺管排入尿道后再排出体外。有些前列腺管与尿道成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使分泌物不易顺畅排出,尤其在发生感染时,易堵塞腺管,使一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使炎症不易消退;相反,在尿道的一些致病微生物容易逆行进入前列腺,又引起感染。 慢性前列腺炎日久导致前列腺组织纤维化,形成结节;有的前列腺局部性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瘢痕,缺少血管,这些原因使得药物不易到达,难以起到治疗作用。 不规范治疗特别是使用一些未经临床验证的所谓的一些“新疗法”,尤其是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导致前列腺损伤或感染;或者长时间、高级别和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菌丛失调,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使条件致病菌或耐药菌株生长,甚至导致真菌二重感染。 前列腺“邻里”关系复杂,慢性前列腺炎常与慢性尿道炎、痔疮、精囊炎和睾丸炎等同时并存,互为因果。 慢性前列腺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正处于性活跃期,频繁的性冲动,如恣情纵欲,或自慰过度,使前列腺反复充血;或未婚青年缺乏规律性性生活,使炎性前列腺液不能及时排出,产生瘀阻,炎症不能消退。 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过于紧张、焦虑和恐惧,过分关注自己的病情,使得症状时轻时重。 其它因素,如患者对治愈该病缺乏信心,对治疗无耐心,如走马灯式的换医生或换医疗机构,或者跟着广告去看病,天天采用“新疗法”。不严格遵守医嘱,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嗜食辛辣,喝酒吃辣椒,久坐,性生活无规律等等,致使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 冬天血糖水平比较高,夏天血糖水平比较低,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常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的血糖浓度,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水平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由于一年四季温度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比如相对于寒冷的冬天,人们更喜欢在夏天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散步、打球等,而这些户外活动有助于排汗量的增加和人体内糖的消耗。同时,相较于冬天,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饮食偏于清淡。因此,夏天人们会从饮食上摄取更少量的糖。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夏天人体自身胰岛素分泌较多,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增高。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 夏季血糖控制的注意事项 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但糖尿病患者不应自行减药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夏季血糖自然降低有助于维持疗效和加强患者治疗信心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 药物剂量或种类调整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当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有时甚至接近正常的时候,糖尿病者还要不要继续按原量服用降糖药呢?答案是否定的。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但千万不可自行随意减药。自行随意减药或停药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长久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的要害是持续高血糖,并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国际上血糖控制理想的标准是:空腹血糖 4.4-6.1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放松警惕,反而要充分利用好夏季,强化治疗,促使轻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至正常,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对于少数患者不仅不能减少药物剂量,甚至还需稍加剂量,待血糖水平降至正常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 当然,即使是可以减药也必须与医生配合,原则是循序渐进,不能骤然停药,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患者往往并发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利用夏天血糖自然降低的规律,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水平,这对进一步维持疗效,加强患者治疗信心,都大有好处。 由此,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如需调整对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务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记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 作者:丁荣晶教授团队 来源:北医人民心脏康复1.1血管内超声是给血管做超声吗?顾名思义,血管内超声是在血管内做超声检查。主要指给心脏血管做超声检查。大家知道,肝脏、肾脏、心脏B超一般都是在人体外部相应器官的皮肤表面进行操作,外周及颈部血管都可以用超声探测。心脏血管不能在心前区用超声看吗?确实心脏内血管很难以体表超声看清楚,血管内超声是从血管内做操作。因此看血管更清楚些。它是利用导管将一头发丝般粗细的高频微型超声探头放入血管腔内,并可在血管腔内进行360°扫描,探测的血管组织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微细解剖信息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显示出来。这样人们就能清晰地了解血管内部的情况。1.2血管内超声比血管造影有哪些长处?临床上人们常采用冠脉 CT 方法和冠脉造影方法来看心脏血管硬化和堵塞情况,并且冠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指标。冠状动脉造影是把很细的导管放到心脏血管开口再“打点药”进去,借助X光透视就能看清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该方法被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这项操作微创性检查。不过它只能显示管腔的情况,不能显示管壁和粥样斑块情况,无法提供粥样斑块形态和性质的详细信。因此,冠脉造影评价冠脉粥样硬化和介入治疗疗效的准确度受限。血管内超声技术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起来,准确呈现血管的管壁形态、粥样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尤其是在冠心病的介入性诊疗中指导价值颇高。血管内超声可以观察血管壁全层、复杂性病变(如弥漫性病变,开口机分叉部位再狭窄,偏心性斑块等),测量血管腔面积,确认支架植入后是否存在膨胀不良、贴壁不良和撕裂情况。对管腔尤其是管壁的病变能提供更为详尽信息。1.3哪些患者适合做血管超声检查?目前,血管内超声的适应症包括:高危病变和高危患者。前者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小血管、长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后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等。对于临界、复杂、高风险等病变,最好采用 IVUS 联合冠脉造影指导的介入策略;基于 IVUS 指导的冠脉 PCI,可提高介入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并可改善患者预后。血管内超声主要手术中选择适宜的支架并优化支架释放的条件,尤其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手术中应用价值更大。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早起出现血管代偿性扩张,管腔并未发生狭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可以正常,弥漫性病变能够降低冠脉造影诊断的准确性,应用 IVUS 检查即可发现存在的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可减少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以及对减少药物支架血栓形成有一定意义。

  • 今天看了一例韦氏腔稍宽的孕妇,32周的单胎,韦氏腔宽达11mm。   这里不得不提到透明隔腔,它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一个重要结构。透明隔腔缺失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   根据2021年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透明隔腔是位于脑中线前部两透明隔间的液体腔,上方为胼胝体,下方为脑穹隆,侧壁为透明隔小叶。透明隔腔于妊娠17 周发育完成,其发育与胼胝体、前联合、穹隆柱密切相关。透明隔腔向后延伸至室间孔,室间孔后方为韦氏腔。随孕周增加,透明隔腔逐渐变长变宽,26 周后透明隔腔和韦氏腔多从后向前闭合,足月分娩时97%新生儿后方已闭合,出生时仅存在前方的透明隔腔。出生后3~6 个月,两层隔融合,85%的婴儿透明隔腔闭合,少数至成年期仍持续存在。   在解剖结构中,韦氏腔与透明隔腔均没有脑室系统所具有的室管膜,因此不属于脑室系统。韦氏腔的前方为透明隔腔,两者相通,以室间孔和穹窿柱为分界。   部分胎儿的韦氏腔持续存在至出生后。在产后的研究中,韦氏腔的显示率与检查的方式和人群有关,报道的差异较大。超过30%的新生儿可出现韦氏腔,仅有不到1%持续存在至成人期。在成人中韦氏腔的发生率约为0~1.3%。最新研究中,有心境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中韦氏腔发生率约为1.1%。通常,韦氏腔与透明隔腔增宽同时存在(约占95.5%),仅有1.7%的病例为单纯的韦氏腔增宽。   韦氏腔持续存在可能的原因是: ①韦尔加腔内有活瓣可间隙积存脑脊液;②按渗透梯度经腔囊壁的扩散弥散液体; ③腔内组织产生的液体积聚   目前关于产前超声发现韦氏腔持续存在的临床意义和预后缺乏大样本量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证实。根据胚胎发育的原理,韦氏腔在孕26周后才逐渐开始闭合,因此产前超声在中晚孕期观察到韦氏腔多是胎儿发育的正常过程。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