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心脏每天为全身源源不断地提供血液,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美国《预防》杂志专栏作家、迈阿密大学心脏学专家亚瑟·盖斯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多项国际研究,总结出心脏最脆弱的 6 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戚文航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戚文航表示,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 岁以下用 180 减年龄,40 岁以上用 170 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 6 点至 12 点。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 800 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 6 点至中午 12 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 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戚文航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每年 11 月到来年 3 月。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 11 月到来年 3 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 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 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戚文航说,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 原创: 胡大一  来源: 健康报文化频道 胡大一早些年,我还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工作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帮助过一位患有室性早搏的外地患者。这是一名男性患者,被查出室性早搏时才35岁(1968年)。当年,他在陕北沙家店中学任校长,由于“文革”期间坚持复课,与工宣队员发生了口角,之后不愿上班,就想办法去找校医给弄张病假条。校医摸了一下他的脉搏,发现有早搏,问他有啥不舒服,回答说“没有”。校医给他记录了一段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早搏。那个年代,室性早搏常常被当做很重的病,有的医生认为是心肌炎,查不到心肌炎证据,就诊断是心肌炎后遗症。本想找个借口不上班,没想到发现了“大病”——一种被说成是有猝死危险的病,患者从此真的再未上过班。此后,患者到西安找遍了地方和军队的医院看病,医生说的大同小异。患者感到紧张而无望,夜间不敢睡觉,怕一觉睡死过去。由此,他十多年都卧床不起。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我在《健康报》上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室性早搏不等于心脏病》,才萌生了新的希望。在这篇文章中,我强调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预后良好,没有危险。无巧不成书,一天患者的儿子买爆米花,包爆米花的报纸恰好是有我这篇文章的那期《健康报》。患者的儿子欣喜若狂,跑步回家给父亲看这篇文章。患者后来告诉我,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他的状态是“活着度日如年,自杀缺乏勇气”,读到这篇文章后,“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落水的人,突然发现前面有块木板,赶紧抓住它,但仍不知道可否侥幸上岸”。于是,他给我写了封信,问他是否属于我讲的那种情况,我回答他“是的”。他又来信说,接到我的回信,如同吃了一粒定心丸,当夜睡了一个好觉,心里有底了,心情放松了,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可下地行走,3个月后能给家里挑水了。又过了些时日,患者再次给我来信,说病已去了八成,还是希望来北京见我,看见我心里才踏实。没多久,患者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我当时工作的北大医院。见到我时,患者的表情有些惊讶,说道:“没想到胡大夫这么年轻,这么年轻的医生敢说室性早搏不是病!”我给患者做了详细检查——心脏结构、功能都正常,并耐心就室性早搏做了详细的解释。室性早搏是由心室产生的电活动提早抢在了正常窦房结电活动之前发出,导致心脏的一次提早搏动,也被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健康人出现室性早搏,不会有独立的危险,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有无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症状的室性早搏,最好的治疗是不用药、不治疗。有症状时,要具体分析。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治疗方案是治心脏病而不是治早搏。但一些无意中发现室性早搏的患者,由于心中无数,又听了些误导信息,而产生焦虑、紧张,以及由此伴发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应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室性早搏,使之放松心情。鉴于这名患者被早搏折磨了这么多年,我建议他在北京多待几天,游览一下长城、颐和园、天安门广场、故宫等。患者在北京玩了一圈后,发现没有任何问题,放心地回到了家乡。之后,我们每年都通信。让我欣慰的是,患者的生活重新回归正轨——恢复了工作,继续做教师。

  •          

  • 谢娜、张杰喜得一对“小棉袄”的消息刷屏了微博,不少明星和粉丝纷纷发来祝福。 不过也有一些朋友注意到,“一姐”谢娜已经算是年龄偏大的产妇了。那么,多少岁才是最适合生孩子的年龄呢? 医生建议,女性受孕的年龄一般在25到29岁,在这个年龄段里都是可以的。最适合的就是26、27岁,这个年龄段最为合适。 因为从女性身体器官的发育情况来看,在23到29岁之间的女性,内部器官的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不管是在经济、生理,还是心理上基本都做好了怀孕的准备,因此这个年龄段适宜生育。 从排卵情况来看,二十五岁左右的女性由于发育的情况,她的排卵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优质。而在年龄的不断增长中,卵子的质量会有所下降,卵子的年龄过大,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多,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的老化,导致畸胎率增高,因此在三十岁以后怀孕对胎儿就不那么好了。 那么孩子的爸爸呢? 有人说,新闻中,有的男人在80岁也可能具有生育能力,对于孩子父亲的年龄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吧? 医生的回答是,男性生育年龄在25~30岁最为合适。 因为男性年龄过大时生育,精子的基因突变率也相应增高。精子的数量和品质都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对胎儿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有人认为父亲的生育年龄与唐氏症候群的发生有关系,甚至认为唐氏症候群患者25%是由父亲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从优生的角度来看,过早或过晚生育都是不适宜的。根据父母未来的经济、体力、精力等多种因素考虑,男性和女性分别在25-30岁、25-29岁结婚、育儿最为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如有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 预防痤疮从认识痤疮开始,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认识痤疮。什么是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毁容性。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痤疮的病因 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四大原因相关,部分病例的发生还与遗传、免疫和内分泌障碍等因素有关。痤疮的发病机制 青春期后体内雄激素产生增加或雌雄激素水平失调、雄激素水平增高可使皮脂腺增大及皮脂分泌增加、皮脂为毛囊内寄生菌(如痤疮丙酸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细菌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皮脂腺开口处上皮增生及角化过度,后者使皮脂分泌通道受阻、排泄不畅,当皮脂、角质团块等淤积在毛囊口时即形成粉刺,富有刺激性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性皮损。另外由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一些低分子多肽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后者产生的水解酶也可使毛囊壁损伤破裂,上述各种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出现从炎性丘疹到囊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痤疮的临床表现 多发于15 ~30岁青年男女,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痤疮的各种类型皮损均是由毛囊部同深度的炎症以及其他继发性反应造成,包括因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所致的粉刺、发生于毛囊口的表浅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及瘢痕等。 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及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白头粉刺可挑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系内含脂栓氧化所致;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经久不愈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 痤疮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至中年期病情方逐渐缓解,但可遗留或多或少的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痤疮的分类 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采用Pillburry分类法将痤疮分为Ⅰ~ Ⅳ度。Ⅰ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Ⅱ度(中等度):1度+炎症性皮损数目增多,出现浅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Ⅲ度(重度):2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和胸背部。Ⅳ度(重度~集簇性):3度+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痤疮的其他类型聚合性痤疮:表现为严重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好发于男性青年;暴发性痤疮:指少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药物性痤疮: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等所致的痤疮样损害称为药物性痤疮;婴儿痤疮:婴儿期由于母体雄激素在胎儿阶段进入体内,可以起;月经前痤疮: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化妆品痤疮:皮肤清洁消毒剂中的抑菌物质、皂类或洗面奶内含的脂肪酸盐,多种化妆品、香波、防晒剂、增白剂、发胶及摩丝等均可引起皮脂分泌导管内径狭窄、开口处机械性堵塞或毛囊口的炎症。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