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液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邱琳
邱琳

毕业于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擅长儿童、青少年常见实体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髓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纤维肉瘤、胰母细胞瘤等)的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擅长伯基特淋巴瘤、间变大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各类淋巴瘤的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对神经母细胞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丰富经验,所在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已接收GD2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0余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广州市科研基金和广州医科大学基金2项,临床及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0余分。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儿童、青少年常见实体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髓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纤维肉瘤、胰母细胞瘤等)的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擅长伯基特淋巴瘤、间变大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各类淋巴瘤的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对神经母细胞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丰富经验,所在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已接收GD2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0余例。
胡艳妮
胡艳妮

2011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儿童血液肿瘤的诊治与管理。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儿童血液肿瘤的诊治与管理。
谢瑶
谢瑶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16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临床博士学位。擅长儿科血液系统疾病(如儿童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肿瘤性疾病(如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等)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共十余篇,参编、参译著作3部,主持和参与多项临床研究课题。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
曾慧敏
曾慧敏

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访问学者,在儿童贫血、溶血、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儿童常见病及儿童血液病的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文章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等著名期刊。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贫血、溶血、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
李婉丽
李婉丽

李婉丽,女,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硕士,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培训学习,多次参加专业会议及继续医学教育班学习提升。主攻小儿血液及肿瘤性疾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血液及肿瘤性疾病。各种贫血,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友病等
郭玉霞
郭玉霞

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擅长疾病:治疗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及血液肿瘤性疾病等。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贫血、出血、血液肿瘤性疾病
贾月萍
贾月萍

贾月萍,女,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师。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专业特长为儿童血液病。曾经公派到美国圣犹达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曾获得院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质量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血液系统疾病
吴鹏
吴鹏

待完善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林如峰
林如峰

南京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热,免疫力低下,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淋巴结肿大,皮肤出血点等
张茹
张茹

国家中南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儿童血液肿瘤专业,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2009年度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血液科临床访问学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重点研究儿童白血病、贫血、儿童中心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白血病、贫血、瘀斑瘀点,儿童中心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出血性疾病等。
小儿血液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血液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血液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按受伤的时间分类

    1) 新伤:近期的损伤 (2-3 周内);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2) 旧伤: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因素而复发。

    按损伤发生的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分类

    1) 急性损伤:突然而来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起病病因时间明确)。

    2) 慢性劳损:经年累月反复重复某一个动作和体位不当引起的损伤(起病病因明确或不明确,时间不明确)。

    按损伤部位的皮肤粘膜是否完整:

    1) 开放性: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沟通。

    2) 闭合性: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损伤的病因

    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的收缩力、持续劳损。

    内因:身体的抗击能力和耐受能力。体质、年龄、解剖结构、七情内伤。

  • 带缝匠肌股直肌蒂骨瓣移植术。

    ①切口:行髋前外侧 Smith-Petersen 切口,或行改良 Smith-Pe-tersen。

    ②显露与骨瓣的制备: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找到股外侧皮神经,牵向内侧加以保护。分离缝匠肌髂骨附丽部的内外缘。在髂前上棘附丽处将腹股沟韧带切断,沿缝匠肌、骨直肌附丽部内外侧缘,自下向上,由浅入深剥离髂骨内外板,以保证不损害缝匠肌及股直肌在髂骨的附丽部。自髂骨翼前段连同髂前上、下棘凿取(5~6cm )×2cm 骨块,将骨瓣向下翻转切断股直肌返折头,紧贴关节囊向下游离肌蒂。

    ③病变处理与骨瓣移植:以髋关节融合为例。切除关节囊及病变滑膜,将髋关节脱位,清除病变组织及残留软骨,再将关节复位并维持在功能位。自髋臼上缘髂骨开始,经股骨头颈至粗隆间线,做一与骨瓣相应的跨关节的骨槽。将骨瓣修整后嵌人骨槽,两端各用一枚螺丝钉固定。另取碎骨粒植入空隙及关节周围。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

  • 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后20天,左侧是病根,做完感觉挺好的,最近几天下床比较频繁,可是突然右侧的屁股和小腿疼痛严重,医生建议做的拱桥的确没有坚持住,有关系吗,如果原来右侧一点不痛,做完手术20天以后还好的,现在是突然右侧痛,也不能排除右侧的椎间盘也复发了,复发也偏右侧也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周围韧带关节的刺激,可以先保守治疗,比如带腰围卧床休息两天,吃点消炎止痛的药都可以,如果是还是不好,一周以后还是这个样子,痛的很严重,建议做腰椎的核磁共振,看看是不是复发。

  •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检酸检测阳性的人。

    无症状感染者多在聚集性疫情调查、重点人群筛查和检测等过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经 14 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另一种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着传播风险。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需要中医学观察 14 天,期间如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集中医学观察满 14 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还需继续进行 14 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 2 周和第 4 周需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 点击查看
    å

    肺癌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其发病与吸烟、环境空气质量、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肺癌筛查技术以及薄层CT的广泛应用,肺癌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肺癌在早期即被发现。肺癌外科治疗的经典术式为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以及肺的楔形切除或肺断切除,其技术已相对成熟。在中国北方地区,由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根据大数据分析,未来几年可能是肺癌的普遍高发期,所以为了以后的身体健康,呼吁大家戒烟,并且有计划有规律的查体,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要做胸部低剂量高清ct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病灶,及早治疗。

  • 点击查看
    å

      红眼病传染吗?这个病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但是很多人却对它是不太了解的。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红眼病传染吗?了解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对它更好的去进行预防,避免出现病症。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在临床上是成为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比较急性的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又分为细菌性的和病毒性的。因为它们在临床上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流行的程度和危害性都以病毒性的更重。这个病在全年都会发病,但是比较常见的还是在春夏季节。

      红眼病一般是会双眼陆续的发病,在病情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双眼发烫、畏光等情况,感觉眼睛非常的痛,像进入了沙子一样,但是实际却没有进去东西。紧接着就会出现眼皮红肿、流泪等症状了,在早起的时候,一般眼睛是睁不开的。会被眼屎糊着,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传染吗?

      红眼病是一个通过接触传染的疾病,接触了患者用过的毛巾等私人物品的话,都会引起发病,所以这个病在学校、医院等地方是会比较频繁出现的,很经常会出现一人发病,然后全员都受到传染的情况。

      红眼病可通过下面方法去预防:

      1、如果有发现红眼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把他隔离,所有的用具都应该单独使用,使用过后要马上清洗干净之后再在太阳底下晾晒。

      2、要注意手的卫生问题,要经常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揉眼睛,要经常剪指甲。

      3、患上红眼病之后,除了要积极的治疗之外,也要注意不要去公共场合,公共的洗浴用品都不要去使用,以免引起交叉传染。

      现在我们就知道什么是红眼病了,也知道它是可以传染的。为了防止染病,我们就要做好上面讲到的工作。如果已经发病了,那么就要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  

    本文节选自


    若想了解更多体系化知识
    请点击上方图片购买

  • 点击查看
    å

          男人在同房时可能会猝死,但这跟“精尽”可没关系。猝死往往是因为其本身可能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基础病。

     

     

  • 日常出门注意防护,风大寒冷的季节建议戴上围巾。雾霾天气戴上口罩,尽量少出门。冬季可以使用加湿器,可以改善空气干燥。需要用药的患者,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饮食

    饮食推荐

    • 对于咳嗽的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及热量,每日饮水量需充足,有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利于咳嗽咳痰,同时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及维生素。

    饮食禁忌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应避免饮食过饱或睡前进食,避免进食过酸、辛辣及油腻食物,避免引用咖啡、碳酸饮料。

    生活习惯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体重超重者应注意减肥,避免剧烈运动;
    • 咳嗽患者,均建议戒烟;
    • 若身体条件允许,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膈肌运动,利于咳嗽咳痰;
    • 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度的运动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