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张涛
张涛

张涛,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攻方向为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脑转移、纵膈肿瘤)的放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食管癌/脑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胸腺肿瘤/质子放疗/TOMO/速锋刀/ 图像引导放疗/VMAT/IMRT/放射性肺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化疗/靶向治疗
吴春根
吴春根

吴春根,医学博士,上海六院主任医师;上海六院东院理事会理事,放射介入科行政主任;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介入影像科)骨关节介入手术组负责人。 历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会介入学组骨关节疾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组员兼骨和软组织肿瘤消融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副主任委员,《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综合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委员,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治 2.脊柱良恶性肿瘤诊治 3.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 4.骨转移瘤(癌)诊治 5.疑难病例影像引导下穿刺诊治 6.X线、CT、MRI及DSA影像诊断
曾理
曾理

长期从事肿瘤核医学工作,在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及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以及肿瘤骨转移治疗和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分子影像与功能显像及其介导的治疗也颇有研究。作为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秘书,参加了多个国际级和国家级放射性药物及靶向药物新药临床试验并作为主要入组的研究者深入研究。主持及参与部省级科研课题项,多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委员会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甲状腺癌核素治疗及综合治疗、肿瘤骨转移核素治疗,各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与内照射治疗。
杨焕军
杨焕军

待完善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与综合治疗
王鑫
王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自2002年开始从事肿瘤放疗临床工作至今,所做临床工作成果曾获得中美放射肿瘤协会青年研究者奖及三次美国Best of ASTRO奖,2020年首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奖“。目前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多个分会担任委员。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等的放疗、同步放化疗,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等。熟练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螺旋断层放疗(TOMO),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作为副主编编写《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一书。多次在中国肿瘤学年会、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国际国内大会发言。曾获得北京抗癌协会食管癌靶区勾画演讲比赛一等奖、三次中华医学会全国放射肿瘤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一次中国老年肿瘤大会优秀论文奖、一次全国食管癌放疗大会优秀论文奖、一次全国胃癌大会优秀论文奖以及医院青年科普能力征文大赛二等奖,科普能力演讲比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食管癌,肺癌,胸腺肿瘤,纵膈肿瘤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姑息治疗等。
张文文
张文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擅长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朱广迎
朱广迎

朱广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肺癌中心常务副主任。社会任职:国际肺癌研究会精准放疗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立体定向放疗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医学)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央保健肿瘤专家、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肺癌诊治规范》专家、国家肿瘤放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抗癌协会放疗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肺癌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担任研究生导师情况: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个人学习经历:1979.9-1984.7江苏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9-1990.8江苏苏州医学院放射学系获硕士学位1997.9-2000.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5年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客座教授个人工作经历:1984.8-1987.8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1990.9-1997.8江苏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放疗科主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0.8-2001.7江苏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8-2016.1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11-至今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擅长肺癌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特别注重在杀伤肿瘤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成果包括早期肺癌的快速精准放疗(仅需3-5次放疗)及其提高老年患者免疫力的作用、中期肺癌同步放化疗时最佳放疗范围、化疗剂量等等多次在美国肿瘤放疗年会大会发言,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得到国际专家认可。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肺结节性质判断、肺癌精准放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会诊
惠周光
惠周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协和特聘教授;任特需医疗部主任、干部保健处副处长。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及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2003年获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和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癌症中心论文一等奖、中华放射肿瘤学会论文一等奖;参与起草卫生部肺癌及食管癌诊治规范及编写多部专著;任国内外多家专业期刊编委或审稿人。中国老年肿瘤放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常委、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副主委;CSCO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委、肿瘤大数据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肿瘤放疗专委会常委、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第九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第二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国之名医、人民好医生。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等。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
范兴文
范兴文

范兴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临床研究方向为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的放疗及综合治疗,基础研究专注于放射性脑损伤、放疗免疫调节机制。多次在北美放疗年会(ASTRO)、国际胸腺瘤协作组年会(ITMIG)、中国放疗年会(CSTRO)发言。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的放疗与综合治疗
区晓敏
区晓敏

区晓敏,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从事鼻咽癌、头颈部肿瘤放化综合治疗10余年。目前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发表鼻咽癌相关SCI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医师协会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鼻咽癌诊疗指南,参与编写专著《鼻咽癌的基础转化与临床》一书,参与翻译放疗专著PPRO,近5年来,学术论文三度获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遴选为口头发言。《中国癌症杂志》编委,欧洲放射肿瘤学会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ocology 杂志编辑。学术任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头颈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鼻咽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康复协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亚洲放射肿瘤学联盟ETC member。上海市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秘书长。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鼻咽癌,鼻腔肿瘤,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口腔癌等头颈部肿瘤,腺样囊腺癌,鼻腔恶黑,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放射治疗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放射治疗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疾病推荐专家
浙江舟山市放射治疗科疾病推荐专家
放射治疗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24周查出宝宝CVR值是1.18,然后心脏也有移位,诊断没有问题,担心脏会不会受到影响。肺囊腺瘤跟心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也对心脏不构成直接影响,所以只要瘤体不大,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肺跟心脏的关系纯粹就是隔壁邻居,基本上是没有影响。

  • 寒凉的食物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很多人夏天都习惯一打开雪柜就来一支冷饮,或者来一块冰西瓜,这样吃得舒服。但是这种情况下对肾虚病人影响是比较大的。 因为中医说的寒邪直中三阴,三阴就是肺、脾、肾都会损伤的到,尤其是脾阳。脾跟肾之间是子跟母之间的关系,脾胃是肾的儿子,所以伤了脾胃同样会伤到肾。如果是很容易有乏力、有黑眼圈这些情况的话,冷饮真的能少碰要少碰,尤其到了夏天。

  • 骨折后胀痛,因为不管是闭合性骨折还是开放性骨折,经过手术以后骨折后局部会胀痛。第一,骨折断端软组织,骨折断端也就会导致疼痛,因为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神经支配的,骨折断端有末梢神经,包括痛觉等末梢神经,所以感觉麻、痛、胀是可以理解的。第二,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包括手术带来的医源性损伤,骨折虽然可以给它固定上,但周围的软组织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所以骨折术后导致下肢的胀痛,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骨折情况允许,要多做早期锻炼,合理的功能训练,晚上还可以把腿抬高。

  • #打呼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北京协和医院李五一

  • 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体预后和生存期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如癌症类型和分期、治疗方法和效果、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

    1.癌症类型和分期:不同类型的癌症有不同的生存率。早期诊断和治疗通常与较好的预后相关。癌症分期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期分期(如I或II期)相对于晚期分期(如III或IV期)通常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2.治疗方法和效果: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类型的肿瘤会有不同的推荐治疗方法。积极的多模式治疗往往能提高生存机会。治疗的效果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3.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存在的其他疾病或病理情况等,都可能影响生存率。

    此外,治疗后的一个生活方式和保养方法,都可影响到患者的一个生存率。一旦出现小圆细胞肿瘤,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做过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做过很多次彩超,有一次显示附睾尾稍大,其他的正常,但是附睾尾间歇性无缘无故会鼓起来一个包,胀胀的。如果这样就建议吃一段时间的抗生素。另外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看能不能让它恢复。这是因为,第一是精索静脉曲张做过手术之后,它侧肢循环可能还没有完全建好,并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回流的需求,就会鼓起个包。再一个就是附睾的输精管或者附睾管并不是特别通畅,有可能会有精液挤到里面去,就会鼓个包,胀胀的感觉。但一般输精管堵塞很难去让你摸到一个包的,所以更倾向于是精索静脉曲张之后侧肢循环没有建立好,可以吃像消脱止、迈之灵等药物,吃一段时间看能不能慢慢恢复。

  • 肺部结节8mm,绝大部分是不会转移的。所有肺部结节都会有依据,如果已经是在做手术切除的,基本上会做淋巴结的活检。肺门的淋巴结或者纵膈的淋巴结,这些地方都没有看到转移,或者转移的病灶、病理当中,没有转移病灶的话。相对来说,转移的几率是很小的。一般对于没有转移的,这一部分的病人来讲,属于1期的患者,或者是2 a 期的。这部分患者而言,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多以上。所以,像这样的情况可以不用担心。

  • 点击查看
    å

    脂膜炎一般无法被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目前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手段,脂膜炎无法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于脂膜炎的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脂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局部冷敷、抬高患肢、控制饮食等。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脂膜炎患者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 肺结节术后如果病理是肺癌,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定期复查。肺结节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会不会是疾病复发了呢?

    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几个月前在我这里做的肺结节手术,手术恢复很顺利,昨晚她给我留言,说自己的切口会有丝丝拉拉的疼痛,担心是不是复发了?她的担心可能很多患者以及家属都有,就是切口有些疼痛不舒服就担心是不是出现了复发。

    我要对大家说的是,肺结节手术后切口有些不舒服,包括大家描述的丝丝拉拉疼痛,绝大多数和疾病复发没有什么关系,即使真的复发了切口也未必疼痛。现在都是微创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结节,但再微创,胸壁上也会有个小切口,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变季的时候有些疼痛不舒服,或者有时不知道哪个姿势扭了一下切口里面有些跳着疼痛,也是有可能的,大家不要过度担心。

     

     

  • 阿奇霉素口服一天一次,什么时候吃比较科学? #阿奇霉素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