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北方医院

小儿肾病科

小儿肾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张伟茜
张伟茜

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儿童免疫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关节炎,皮肌炎,炎性肌病,血管炎等),儿童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
成学琴
成学琴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肾脏疾病及儿内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王晓刚
王晓刚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急慢性泌尿道感染、儿童遗尿症、胡桃夹综合征、先天性肾发育异常、血尿、蛋白尿、川崎病、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等诊治。对儿童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以及各种儿童危重病血液净化有深入临床和远期随访研究
沈佳瑶
沈佳瑶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肾脏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尿路感染,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大动脉炎等。
缪千帆
缪千帆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肾脏疾病
林金爱
林金爱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1.擅长血尿、蛋白尿、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尿路感染、遗尿症、肾衰、肾积水等疾病 2.对儿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手足口病及泌尿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朱光华
朱光华

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尿路感染,肾小管疾病等
杨永昌
杨永昌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如发热,咳嗽,肺炎,腹泻,EB病毒感染,过敏性紫癜,过敏,反复呼吸道感染,尿频,遗尿等疾病,研究方向小儿肾脏方面疾病,如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狼疮等肾脏疾病。
马强
马强

副主任医师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从医20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尤其儿科肾脏专业疾病,内分泌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治。
王育龙
王育龙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儿科肾脏(各种血尿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风湿(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局限性硬皮病等)、呼吸(各种上/下呼吸道感染、哮喘等)、消化(各种腹泻、腹痛等)、过敏性疾病等相关疾病
李国民
李国民

副主任医师

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幼年皮肌炎、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自身炎症性疾病等。 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泌尿道感染、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李榕
李榕

副主任医师

邵阳市中心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疗,特别擅长儿科肾脏相关疾病的诊治
杨艳君
杨艳君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原因的血尿,蛋白尿,贫血,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尹美娜
尹美娜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肾脏免疫系统疾病
崔洁媛
崔洁媛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肾脏与风湿免疫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IgA肾病,遗传性肾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皮肌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
韩佩桐
韩佩桐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肾囊肿、泌尿道感染等。
李春珍
李春珍

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肾脏系统疾病
赵丽君
赵丽君

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尿路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肾衰,狼疮肾等肾脏疾病及各种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
杨培
杨培

主治医师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对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熟练掌握,尤擅长儿童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血尿蛋白尿诊治,遗尿症诊疗等!
王军
王军

主治医师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肾脏病
小儿肾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小儿肾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右上腹隐痛右后背疼[{"body":{"chatinfo":{"ageString":"38岁","businessType":10,"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

    总交流次数

    47

    总回复次数

    19
    患者:男 38岁
  • 甲状腺结节您好,我是普外科医生,很高兴为您提供医学咨询。再次核对一下您是为自己还是家人咨询?是否有基础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如为男性是否在备孕期,如为女性是否在孕期或哺乳期?有无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请详细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19

    总回复次数

    11
    患者:男 33岁
  • 3岁小孩发烧呕吐[{"body":{"chatinfo":{"ageString":"3岁","businessType":0,"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42

    总回复次数

    10
    患者:女 3岁
  • 医生您好,以下是我的舌诊评测报告,请帮我解读一下。[{"body":{"chatinfo":{"ageString":"28岁","businessType":3,"canBeIdentifiedWh

    总交流次数

    70

    总回复次数

    32
    患者:男 28岁
  • 月经不正常 量特别的少 持续了6天了[{"body":{"chatinfo":{"ageString":"21岁","businessType":3,"canBeIdentifiedWhetherHa

    总交流次数

    23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女 21岁

展开更多

小儿肾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月经刚结束,没过几天发现月经怎么又来了?遇见这种情况女性都比较紧张,担心是什么疾病引起。作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如果月经结束没多久又来,那么女同胞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哦。 ◆引起排卵期出血的三大原因  1、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较大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支撑子宫内膜的发育,引起内膜脱落,造成规律性出血。  2、雌激素水平下降  排卵期卵泡成熟排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到无法维持子宫内膜生长的状态,引起内膜脱落,造成少量出血。  3、生殖系统疾病或妇科炎症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血量较少,时间较短且无其他明显症状时,女性朋友无需太过担心,但一旦出血量过大到超过月经量,或者时间长于7天,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排卵期出血注意四点  1、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2、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过大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3、选择柔软棉质的内裤  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

  • 杨松,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肝病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我国16部肝病指南共识文件撰写。点击跟医生交流→ 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94110237171

  • 儿童糖尿病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孩子年龄小,正处在生长期,他们需要更长时间的夜间睡眠,睡的时间越长,就会有糖分消耗多补充不及时的情况出现;二是孩子的情绪变化不稳定,行为自我约束力差;三是他们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也较差,血糖忽高忽低,就如同人乘坐电梯上上下下,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晕,经常坐就习惯了。 如何防止低血糖? 1 型糖尿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这些小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被破坏而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机体的需要,造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患者必须每天应用胰岛素治疗,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天真活泼、贪玩好动是小朋友的天性,学龄时期的小朋友学习任务很繁重,体力和脑力消耗都较大,机体所需要的热量相对较多,所以,对于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小朋友,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不能缺少;而且为了增强体质,让患 1 型糖尿病的小朋友与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健康地成长,必要的运动锻炼也不能缺少。 同时,预防 1 型糖尿病患儿低血糖有以下四点: 应当让他随时在口袋里准备一些糖果或零食,以备在剧烈运动后及时食用; 1 型糖尿病患儿最好不要一个人单独活动或进行剧烈运动,活动时一定要有知道他病情的人监督; 必要时可随身携带一张卡片,写上姓名、住址、患有糖尿病以及与家人的联系方式等,以便在患儿发生低血糖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警惕与运动有关的低血糖反应。与运动有关的低血糖反应可在锻炼后不久出现,但还可能在 12 小时以后才发生。 在患病儿童的运动方式上 除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以外,每天应再增加 30 分钟到 1 小时的体力活动,可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而不是坐机动车等出行方式,增加运动时间。建议儿童采用运动全身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登楼梯、游泳等。活动强度要适宜,每次活动 10 分钟至 30 分钟,每周至少锻炼 4 次。 控制孩子的血糖要注意什么?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出现低血糖,就故意让孩子在睡前多吃些零食,让其血糖控制在较高水平,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这是不正确的,这是在以高血糖的代价来避免低血糖,不仅不能有效达到对血糖的控制,还会恶性循环,导致以后的治疗更加艰难。 简单说就是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合理使用胰岛素,而使血糖安全达标的底线就是不出现重度或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既要降血糖,又不能出现低血糖。专家介绍,儿童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给予更安全、更灵活的胰岛素治疗。“基础-餐食”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就是使用了一个长效的基础胰岛素,同时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简单来说,就是“三短一长”,以地特胰岛素为例的基础胰岛素,一天一次注射即可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降低夜间发作低血糖的风险;以门冬胰岛素为例的速效胰岛素在每天三餐前注射,又更加灵活方便。这种治疗方法使得胰岛素注射和进餐、运动以及生活方式相结合,可有效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做好低血糖的监测,是控制血糖的基础。目前最理想的方式是每天测 4 次血糖,即三餐前和睡前。但这项工作实施起来很痛苦。每次测血糖要扎针,不仅孩子难受,家长也心疼。所以,对于血糖控制得较好的儿童,巩纯秀建议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比如,有的孩子在清晨的空腹血糖始终很好,就没必要在这个时间点重复扎针监测,只要一个星期测一次作为抽查,如果一直保持良好,这个时间点就可以省去。但是如果一旦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这个时间点的监测就不能少。

  • 虚伪,换不来真心;欺骗,得不到尊重。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人品。容貌永远留不住人心,品行才能留得住真情。

  • 母乳喂养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是妈妈与宝宝之间最温暖的回忆。虽说母乳喂养再久都不嫌累,可总有不得不结束的一天,这一天到来时,妈妈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宝宝科学平稳地共同度过“难关”?来听听特邀儿保专家叶芳博士的建议吧!专家简介叶芳,医学博士,儿童保健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的诊治,各月龄儿童体检,免疫接种咨询等。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及幼儿智力早期开发,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儿童疾病预防等。 断奶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为了全面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什么是断奶→为什么要断奶→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不要断奶→重点介绍如何断奶WHAT 断奶是什么?断奶的真正定义是在宝宝饮食中开始引入辅食,逐步脱离母乳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给宝宝添加第一种母乳以外的食物开始,宝宝就进入了断奶的阶段。断奶分两类:自然离奶和计划断奶。自然离奶是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步进行断奶,也叫做宝宝主导的断奶,是宝宝主动脱离母乳的过程。当宝宝逐渐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辅食,同时仍给予母乳喂养,通常在2-4岁之间宝宝可以完全断奶。计划断奶是妈妈根据情况决定开始断奶,也叫做妈妈主导的断奶。考虑计划断奶的主要因素包括:休完产假回到职场、母乳不足、哺乳体验不佳或患有不宜哺乳的疾病、再次怀孕等。WHY 为什么要断奶?宝宝4-6个月开始,体内的铁储存已经耗尽,而母乳中铁含量较低使得需要额外给予宝宝含铁食物以保证铁的摄入;宝宝一岁左右开始,母乳已经不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需要添加包括肉、鱼、蛋黄、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延迟辅食添加的时间可导致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宝宝需要逐步接受包括配方奶、辅食在内的其他食物,进入逐步脱离母乳(断奶)的阶段。WHEN 什么时候断奶?对于断奶,国内外没有一个明确推荐的时间段。通常认为在13-15月龄或3岁左右,是普遍意义上断奶的最佳时机,即错过1岁半-2岁半这个自我意识和独占欲增长的小高峰阶段,同时该时期宝宝的短期记忆力明显增强,能长时间寻找妈妈而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即便有规律可言,断奶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即每个家庭、每个妈妈和每个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断奶时间。WHEN NOT 什么时候不要断奶?湿疹—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纯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早期的皮肤湿疹和过敏。如果因添加辅食或配方奶导致少量湿疹,为避免湿疹严重,应恢复部分母乳并推迟断奶时间。宝宝生病—如果宝宝正在生病,应当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推迟断奶的时间。生活环境出现较大转变—当家庭出现一些变化(如近期搬家、装修等引起家庭环境变化),应当推迟断奶的时间,待宝宝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后再行断奶。how 如何断奶?母乳喂养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妈妈可以选择哺乳和断奶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逐步断奶、偶尔满足宝宝的强烈需求进行哺乳。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4次哺乳,奶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每天仅哺乳2次,奶量会更少。每天仅哺乳一次,奶量几乎会降到0。断奶的首要前提是: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需要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以下按照月龄不同进行断奶的介绍。0-6月龄宝宝给6月龄内的宝宝断奶,妈妈需要完成两个重点任务。1、逐步适应奶瓶逐步适应奶瓶就是依次将母乳减量,用奶瓶代替哺乳,避免突然断奶。2、观察宝宝对配方奶有无不适应部分 6月龄内的宝宝肠道屏障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从母乳过渡到配方奶时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意见,为宝宝更换最适合的奶粉:宝宝口唇周围发红;面部、身体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疙瘩;大便带血丝;大便发绿;肚子鼓鼓的,放屁较多;大便中奶瓣等,都在提示对配方奶中的部分物质过敏或不消化,或喂奶方式有问题。 另外需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脱水症状:前囟凹陷、嘴唇发干、哭闹时没有眼泪、皮肤没有弹性等。当宝宝出现一个症状时需要恢复部分母乳喂养,出现两个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6-12月龄宝宝除了以上提到的断奶技巧外,对于6-12月龄的宝宝,还需注意适当延迟每次哺乳的时间。当宝宝提出要求时,不要绝对拒绝,答应他会在某项活动之后再哺乳,尽可能通过讲故事、外出活动、玩游戏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增加与除妈妈以外其他人的互动,等到宝宝与其他照顾者熟悉之后,就可以由他来喂奶瓶和辅食了。如果妈妈还在哺乳,每次哺乳时要逐渐缩短时间。可以试着用一个计时器,当设定时间结束时,就要停止哺乳。一段时间后,当宝宝意识到时间一到就不能吃奶了,但每天还能吃到妈妈的奶,几次之后就会接受这一现实了。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添加少量水或果汁,但建议每日包括水、果汁在内的饮水量不超过120ml,以免影响吃奶量。1岁以上宝宝给1岁之后的宝宝断奶难度较大,随着月龄的增大,此阶段的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再仅仅是营养来源,更是安全感的来源和与妈妈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断奶阶段要注意:1、不要主动提供也不要一味拒绝当宝宝一再要求哺乳,可以哺乳一次,但不要每次想吃奶时都满足他。2、规律给宝宝喂辅食和水尽可能减少宝宝饿和渴的感觉,要知道,此时期的宝宝大多是因为无聊、困倦、舒适等原因,而非饥饿,会要求妈妈哺乳,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后,分情况想办法来代替哺乳,例如:当宝宝感到无聊时,可以给他一块小点心(如磨牙棒、婴儿饼干、或自制胡萝卜条等)来分散注意力,或带他进行户外活动;在平时的哺乳时间不断地向他介绍能带来安全感的新食物,新玩具(如毛绒玩具)等。要注意,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尽量选择与之前哺乳时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宝宝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或每晚入睡时,对于母乳的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你的宝宝属于其中一个,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哺乳。3、给宝宝直接使用杯子喝奶4、尽可能多与宝宝进行亲密接触但要尽量避免像以往哺乳那样抱着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错觉,以为妈妈要开始哺乳了。可以试着竖抱宝宝,并增加皮肤的直接接触。 还有想问的?点此和叶芳医生直接交流↓↓↓↓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作者:著名营养学家,协和医院教授、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