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骨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骨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94岁卧床病人您好,我是主治医师刘丹,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有什么问题帮你转老年科了你点确认转诊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9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女 0
  • 你好,生殖器起小水泡是什么原因啊,你好,生殖器起小水泡是什么原因啊方便拍张照片吗?多长时间了?反反复复的起吗?建议您能查个单纯疱疹病毒得去医院查,抽血或者取水泡我是**的这个是系统自动分的

    总交流次数

    14

    总回复次数

    7
    患者:男 50岁
  • 脸部,天热就起小硬包,凉快点就下去你好,从图片条件来看,考虑面部皮炎。与过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可以外擦0.03%******,每天一次。对的上。大的药店有卖。和冷热有关系的。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总交流次数

    10

    总回复次数

    4
    患者:女 34岁
  • 你好 宝宝感冒了需要主要注意哪些你好!请问宝宝目前多大了?目前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吗?辅食要满六个月才建议添加宝宝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可以洗热水澡*********,不要让孩子受凉辅食

    总交流次数

    27

    总回复次数

    15
    患者:男 5个月11天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足踝外科你好,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有足踝外科,一般是放在四肢骨骨科里面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忙好的把片子和检查结果一起发过来你这个有积液,有点韧带损伤,但是没有出现断裂这个可以先考虑保守治疗

    总交流次数

    46

    总回复次数

    23
    患者:男 25岁
  • 下巴突然长了很多痘痘,这几天白带比较多,断奶一个月了还没有来月经 您好,我是李威医生,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非常高兴为您提供咨询服务 我正在看您的简要病例,请稍等…

    总交流次数

    38

    总回复次数

    25
    患者:女 28岁
  • 小便时尿道刺痛您好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有没有尿道口分泌物近期有没有性生活?还有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考虑是泌尿道感染了建议到线下医院检查一下尿常规,泌尿系B超最好是先检查明确,再用药治疗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32

    总回复次数

    16
    患者:男 20岁
  • 上周咨询过您的,湿疹和毛周角化这种情况考虑湿疹的可能比较大,您给宝宝用药了吗这种情况可以配合外用药治疗,可以外用氧化锌软膏看一下红色的湿疹部位可以继续服用******,配合外用氧化锌软膏,脸颊侧面考虑

    总交流次数

    20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男 10岁
  • 你好,我想你推荐一些适合没有牙齿的老人吃的您好,我是主治医师白新锐,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您好,感谢您的信任!!!蛋糕就挺软乎的,适量就可以食用的哦亲,

    总交流次数

    8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女 0
  • 您好! 颈椎病,时而引起头后部疼痛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你这个情况有多久了如果是颈椎引起的话,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注意患处保暖,可以做颈椎保健操有的 网上有很多的

    总交流次数

    10

    总回复次数

    4
    患者:男 30岁

展开更多

骨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心脏病的隐患众所周知,很多人却弄不明白早期心脏病的症状,因此有的人已经出现了心脏病症状,自己却浑然不知;有的人则整天为子虚乌有的不适感到焦虑。那么,什么症状才是心脏病,人们又该如何正确判断呢?1.有胸闷、心慌、胸痛的症状,就是心脏病吗?  不一定。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胸痛,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就是心脏病,也可能是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所引起。另外,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时也会出现胸闷、心慌,但需要区别的是,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心慌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休息后可能就会好转,而心脏病患者活动量大时会加重不适。因此建议,为了保险起见,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因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脏病症状,也就是说患者经过检查,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却总感觉心慌得很厉害,或者胸口闷、难受、呼吸困难,女性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受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这类人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适度运动,必要时应该进行心理治疗。2.有的年轻人经常心跳加速,这是心脏病变的信号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年轻人,多数可能不是心脏疾病,尤其是年轻女性。另外,没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运动后、过量吸烟、喝酒后,都可能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如果在上述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不用太担心。但心率过快肯定不好,如果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就算心动过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适度运动、戒烟限酒。3.心里经常咯噔一下,感觉像是停跳了,这是得了心脏病吗?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早搏。早搏的发生率很高,健康人和有心脏疾病的人均可发生,精神压力大、饮酒、喝咖啡、睡眠差等因素是诱因。早搏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是良性的,如果症状不明显,对生活没有影响,可不用治疗。但如果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早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发现早搏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4.一感冒就不舒服,感到心慌、胸闷、气短,这跟心脏有关吗?  有一定关系。感冒发烧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如果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但大家不用紧张,因为大多数人的不适是一过性的,真正发生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人很少。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锻炼,预防感冒。5.什么症状应该怀疑是心脏病?  心脏病的表现非常多,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了胸闷、心痛、心慌、气短、嗓子发紧等症状外,还可能有胃痛、腹痛、头晕、腹胀等不典型心绞痛的表现。双下肢疼痛、浮肿等,也可能是心衰表现,最好马上去医院,以便及时发现病情。6.预防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是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饮食有规律、荤素搭配、少吃油腻;二是高危人群循证用药,比如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血脂高的人要管好血脂等。

  • 来源:公众号 胡大一大夫现代医学过分强调、崇拜和迷信药片、刀片、支架等生物医学技术“外力”对人体的干预,而不重视,甚至不相信人体内在的免疫、修复、代偿(如侧支循环)、再生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慢病很少可治愈,作为医生,把疾病与治疗给病人说清楚、讲明白,让病人学会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会与慢病为伴,既来之,则安之。很多患者不虑病了 ,认真做好五个处方,带着心房颤动、稳定的冠心病(不支架,未搭桥),也活的健康长寿,享受人生。 过度治疗,过度检查,大量存在的无效治疗,非但浪费医疗资源,还伤害了病人,不病死而被吓死的故事绝非个别,也使医生丢失了本应得到的社会尊重和尊严。在逐利的医疗模式下否认过度医疗/检查和无效医疗/检查无异于掩耳盗玲! ——胡大一大夫以下文章转自网络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的数据显示,美国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98%使用恰当;而在稳定冠心病患者,12%的支架不必要,38%的支架疗效不确切。这说明无症状的临界病变患者和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很多人并无需接受支架治疗。在这些患者,支架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或猝死,也不降低总死亡率。规避风险应戒烟,用好药物,认真做好康复与二级预防。——胡大一大夫

  • 心房颤动,与其与之为敌,不如学会与之为伴。 带着心房颤动/抖动,带着早搏(包括室性早搏)的人生依然可以长寿、幸福、美好,可以享受人生,奉献社会。 先从一位我亲自诊治过的中年心房颤动患者曲折治疗经历谈起吧。这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企业家,本无明显不适,工作繁忙,事业有成,常规体检时,从记录的心电图上发现有心房颤动,便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诊疗信息,越看越害怕:许多文章讲到心房颤动不及时做导管消融手术治疗,病情会逐年加重,最终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卧床不起;同时他发现网上描述射频消融技术十分神奇而美好,微创,不用开胸,可以根治,可告别心房颤动;再仔细打听,AZ医院做的最多最好,FW医院是老二,尽管打听到医疗费用很高,但他自己完全可以承担,钱对他不是问题,身体健康最重要。他马上去找了AZ的主任医生,主任对他的病很重视,亲自披挂上阵,给他做消融手术。术后从导管室回到病房,刚躺到病床上,心房颤动就复发了!手术以失败而告终。主任说,不要灰心,这种手术一次不成功,不等于没有希望,有的做了8次才成功。患者说先出院养养再做,连着手术太伤元气了。患者出院后,去找了老二----FW医院另一位专家,也属心房颤动消融的武林高手,第二次消融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两大高手都失败了,他的目光转向了国外。于是飞往加拿大住院做消融手术,虽说事不过三,他第三次消融手术后还是很快又复发。回国半年后,收到加拿大医生邮件,说医院有了新的设备,有了新的消融工具,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再次飞往加拿大,手术再次失败,比第一次复发的更早更快。又过了三个月,听朋友介绍美国休斯敦射频消融做的好,他又去休斯敦,先后两次射频消融都未成功。六次手术之后,他挂号找到我,讨论下一步咋办?是否继续手术?与我谈话时,患者心情极为低落,本来十分成功的事业也不干了,不敢游泳、出差,天天觉得胸闷不适、心悸、全身乏力,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我和他充分沟通,讲明可以带着心房颤动生存,本来心率不快,又无症状,手术前完全适应高强度、强节奏出行、工作,又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卒中,年纪才50出头,没有任何发生血栓的风险,因此,最好的治疗是不射频,不服药,不要与心房颤动为敌,而学会与之为伴,重新享受生活,回归社会。经过一段系统的康复,他重新振作精神,恢复了事业,愉快地生活着。 (胡大一及高堂,来源于胡大一微信公众号)我母亲也患心房颤动几十年,也有过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她一直坚持保守治疗,用最便宜的阿替洛尔控制心室率。98岁时还能每周出诊6天,老有所为。还有一位已成好朋友的心房颤动患者,因二尖瓣脱垂伴有心房颤动,在某医院成功接受了瓣膜修复手术,同时接受了心房迷宫手术,希望根治心房颤动,而原本预期3-4小时的手术,做了15个小时,瓣膜修复术很成功,心房迷宫手术失败;之后去做射频消融,很快复发,心房颤动改变为心房扑动;又做直流电击复律,又很快复发。术前他能亲自驾车,爱旅游,几经折腾变得不敢运动,开车也担心。找我会诊,我告诉他要学会与心房颤动为伴,在和睦家医院经过康复后,恢复了工作生活状态,去海南休假,家人也不让他爬山,他坚持爬上去,无任何不适。现在每天在微信运动群互动,每天他能走1万5千到3万步,经常占领微信运动群封面。 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可根治。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至今在最有经验、手术量最大的医院,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往高说不超过70%,术后的复发率往低说不低于30%。该技术引入中国有20多年历史,大多数医院医生仍无法重复出上述结果,医疗成本非常大。我认为射频消融肯定不是今天和以后解决中国几百万心房颤动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学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和引领医疗的发展,以创新、创业、创收为动力,不断撬动发展最新、不成熟、成本大幅拉高的技术,正面是创新发展,另一面是名利双收。同时,当前的医疗信息时常把不接受这些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成本高的治疗技术的后果说的很可怕,如引起心力衰竭、引起猝死等等;这让那些治不起,不需治,手术失败,术后复发和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的患者觉得人生无望,情绪低落,犹如被判了“死缓”。而我们的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做完支架、搭桥、射频消融就“放羊”、散养,让患者自己想着办。这是一种科学主义、技术崇拜、极不负责任的趋利医学模式和职业行为。 我学医行医51年,经历过没有支架、没有搭桥、没有射频消融甚至药品也十分匮乏的年代;我也经历了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在过去,很多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几十年病情稳定,生活美满。当前,有了更多药物和正在发展起来的心脏康复系统服务,很多稳定的冠心病患者,CT筛查出的无症状的血管狭窄临界程度(70%~80%)的患者,很多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不做支架或搭桥,不做射频消融,比做手术活的更好,甚至更长寿。 过度医疗,对广大患者带来的伤害,让我的内心始终不能平静。我不能不说,我不能不干:反对过度医疗,反对神化高成本技术,反对诱导患者过度医疗的言论和行为。这是在捍卫常识!捍卫科学!捍卫良心和道德底线!这是捍卫医生职业的神圣! 我们要实事求是,满怀同情心与责任心,去呵护那些不需要、做不起、手术失败后复发、甚至出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让他们重拾光明和希望。 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疗医学最需要的永远不只是技术,而是一颗对受病痛折磨的一个个患者的无限同情与换位思考,以及为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应勇于站出来承担的一份责任。 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大力推广低成本、高效率、适宜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做好“五个处方”服务。旗帜鲜明反对过度左心耳封堵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不恰当应用。组建“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控制好心室率;用好华法林(做好抗凝);这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战场、主旋律。通过俱乐部,实现医患之间、同病相怜的患者之间、从事这一事业的医生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医患之间建立信赖,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广大不必做射频消融,做不起射频消融,消融失败,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回归美好人生。作者胡大一本文转载自胡大一微信公众号

  • 来源:胡大一大夫 公众号以前的人,活到70岁就古来稀了,90岁更是不可思议。现在呢,中国人均寿命73岁,70、80岁还健健康康的也不算稀罕。但是这在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大夫看来,还不算啥,他觉得,活到90岁才正常!胡大一教授在前两天的健康论坛上说:“九十活不过,那是你的错;不到九十九,轻易不要走。”活到90岁,听起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按照生物学原理推算,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岁,70、80岁没有病,90岁也很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也曾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生活方式疾病是人类第一杀手,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好疫苗。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0%的癌症,并使健康寿命平均延长10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代人一半的过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怎样健康地活到90岁?最牛心血管专家胡大一送你六句话,做到了,坚持了,轻轻松松过九十,稳稳当当冲百岁。第一句✦坚持日行万步十多年前,胡大一的健康也曾一度亮起红灯,体重达到92公斤,腰围110厘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还有脂肪肝。而现在胡大一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了。诀窍是什么呢?就是合理膳食,坚持每天走一万步。走路是运动的最好方式,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是一种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以提高身体耐力为目标的轻中强度持续性运动,在这种运动中,氧气的供需保持着平衡。关于运动,胡大一说,要记住“1、3、5、7”四个数字:每天至少运动1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170(特殊人群除外)。关于运动强度,在行走过程中要达到微微气喘但还能与同伴正常交谈的程度,就是合适的中低运动强度。一点喘都没有,强度太低;上气不接下气,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表示运动强度过大。如果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一般表明心肺功能下降。连续完成有效步数才可实现有氧运动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还具有一定的改善血压,控制紧张,减轻焦虑抑郁症状,强化运动系统等作用。第二句✦保持饥饿且少盐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好改,但总量控制八分饱。胡大一说,过去自己对吃8分饱感到非常困难,因为食欲好,吃什么都很香,结果把身体搞坏了。现在到餐桌,自己不想吃的坚决不吃,想吃的也留有余地。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食用味精、蚝油、咸菜、酱油,多食用醋、葱、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1600毫升。 对在外就餐的上班族,最需要健康饮食和健康环境。胡大一说:“不妨学学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马长生教授,每次在食堂吃饭,都先倒一饭盒开水,所有的菜都涮涮再吃。” 第三句 ✦牢记两个健康密码 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胡大一推出140-6-543-0-268和120-80-6-5-0-268这两组号码。只要记住这两个“手机号”,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记得140开头的手机号:140-6-543-0-268: ✦140是收缩压达标值140mmHg以下; ✦6是空腹血糖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以下; ✦543是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 ✦0是零吸烟; ✦268是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健康人群要严格记住120开头的手机号:120-80-6-5-0-268: ✦120-80是理想血压,指血压控制要小于120/80毫米汞柱; ✦6是理想血糖(空腹血糖)小于6毫摩尔/升; ✦5指理想胆固醇小于5毫摩尔/升; ✦0就是不吸烟; ✦268则代表理想体重,女性腰围要小于2尺6,男性小于2尺8。 第四句 ✦水一定要多喝,随身带水杯 我一般不喝瓶装水,随身携带茶杯。原因是: 1、节约用水。每次开会都在桌上放大量瓶装水,很多人打开瓶喝几口就放下了,大量水浪费了。机场过安检,每天大量瓶装水被扣留,当垃圾处理。 2、环保。塑料瓶是环境的永久污染。九寨沟、张家界、林芝、墨脱、阿里......四处乱扔的塑料瓶在污染破坏环境! 最重要的是,换季时,很多老人常常去定期输液,以此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荒谬的。身体本身是个无菌环境,输液则是有创的,这种输液无效也不安全,对身体没好处。 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血液太黏稠了,完全可以多喝点白开水,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1600毫升,根本没有必要输液。单纯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吃药输液,那是花钱买风险。 喝水的方法也有讲究,大口豪饮虽然一时痛快,却使排尿和出汗量增加,导致更多的电解质流失,还增加了心血管、肾脏、的负担,容易使人出现心慌、乏力、尿频等症状。水喝得太快太急,容易与空气一起吞咽,引起打嗝、腹胀。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慢饮。 有饮茶习惯的人,一日饮茶6~10克,分两三次冲泡较适宜。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 第五句 ✦一定要戒烟限酒 要想活到90岁,就不要吸烟。烟草中尼古丁已被证实是毒品。如果戒烟可降低36%的心脑血管死亡率,要知道,吃他汀类药物才29%,吃阿司匹林才15%,算下来,戒烟防病治病最划算。 酒要少喝,千万别相信“买酒保健康”的商业广告。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男性每天1两白酒,葡萄酒每天不超过2两,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女性减半。第六句 ✦四点感悟,平衡心态 1.要健康愉快地活着。人活着,都是在走过程,起点、终点谁都一样,关键要健康、愉快。 2.抓紧时间做正确的事。比如做医生的一定考虑病人的利益,公共健康的利益。 3.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老怨天尤人过得也不愉快。 4.名利不一定重要,适可而止最成功。现在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人一定要有欲望,但最成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 。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