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中医治未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中医治未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暂无问诊记录
中医治未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在甲醛房导致白血病事件轰轰烈烈过去之后,每个人可能都看过很多科普了。你可能已经知道:甲醛可以引起人类鼻咽癌。甲醛致白血病的证据有力但还不够充分。甲醛与白血病,尤其是髓系白血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所谓“解释”和“证据不够充分”,指的是诱导白血病的机制不清楚,因果关系不能完全推演出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因缺陷、病毒感染、化学物质都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但这些因素都不是白血病发生的“充要条件”。单纯一个白血病细胞是不会导致人类死亡的,而当一个白血病细胞分裂成10的12次方个‘坏细胞’时,人才会有死亡风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2年。装修污染成为白血病患者的第一杀手,被专业人士称为TVOC的污染总体是罪魁祸首,这其中包括苯在内的芳烃类有机气体潜在致癌风险可能比甲醛更大。这些都是极端情况,专家们都在呼吁大家不要恐慌。 真正需要警惕的,也是被大部分人忽略的,其实是包括甲醛在内的室内污染源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很多人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以为只是普通感冒,而且随便在药店买个感冒药就好了。 这是因为,在常用的复方感冒药里一般含有抗过敏的成分,喝了感冒药以后会缓解过敏的症状。这也直接导致40%的感冒患者都忽略了自己得的其实是过敏。 从白血病到过敏,在很多人心中,吓人程度从日本恐怖片咒怨变成hello kitty全家周末剧场版。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对过敏一无所知。 过敏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 60%~70%的成年哮喘患者,均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而在儿童哮喘中,有80%~90%的患儿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早诊早治,才能延缓哮喘的发作。 如果“感冒”比较频发,且是规律的季节性“感冒”,感冒后咳嗽的时间持续两周以上,这些患者就应该考虑过敏的可能。而且从8月底开始到10月底,都是过敏高发期。 哮喘患者需要终生用药,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而且对各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有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胸闷得厉害,超微急促呼吸就可以听到明显的哮鸣音;有的人胸闷导致整夜难眠,只能坐起来咳嗽到天明;有的人在反复发作中肺功能严重受损,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猝死。早确诊早治疗很重要!点击下图,限时义诊0.1元起↓

  • 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会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妇女人口,我国的更年期女性将超过2.1亿。 第一批80后的女性竟也有不少已出现了更年期综合征。妇科专家提醒说,更年期综合征开始出现年轻化趋势,一些早期的信号要警惕,及时就诊。  现实版“我的早更女友”  38岁女强人“大姨妈”不来了  曾经的热播剧《我的早更女友》让不少人印象深刻,职场白领戚嘉在与男友分手之后,在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下患上了早期更年期综合征。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妇科王俊兰副主任中医师就接诊过一位38岁的职场女强人刘女士。刘女士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中注重身形,靠节食来减肥,每天基本上靠水果维系着。慢慢地体重是降下来了,但她发现月经量越来越少,有时一个月干脆不来了,上身特别容易出汗,脾气也比较急躁,常对着老公发无名火。刘女士本来看中医想调理一下,却被医生告知患上早期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为何会提前  压力大、乱减肥、常熬夜是主因  “以前,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以45~55岁这个年龄段居多,但近两年很多不到40岁的女性都出现了更年期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工作压力大、不科学减肥、经常熬夜的年轻女性,更容易中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妇科王俊兰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现代职业女性竞争激烈,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内分泌调节,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更年期提前到来。睡眠不足、过度减肥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月经失调、卵巢早衰,也可能诱发更年期提前。  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与更年期提前有关的原因。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发现,化妆品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会扰乱人体激素的自然分泌,致使更年期最多提前4年。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年期提前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另一项研究显示,与从未吸烟的人相比,有吸烟史的人在50岁之前绝经的风险增加了26%。  专家提醒  身体会发出信号,有这3种症状应及时就诊  王俊兰介绍说,门诊中前来咨询的很多更年期女性患者实际上之前都有健康的警示信号,主要以月经量明显减少、上半身容易出汗、失眠烦躁易怒为主要症状。另外,由于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大幅度波动且急剧减少,导致中枢神经递质紊乱,还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疾病,比如记忆力减退、皮肤皱纹增加、骨质疏松等。  年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主要以肝郁肾虚的证型为多见。对于不愿意接受性激素治疗或者存在性激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膏方调理等中医药疗法分型论治,对年轻女性而言效果较好。  防治更年期综合征,家人应多些理解和关爱  王俊兰也表示,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大都有精神方面的压力,因此需要家人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如原谅她们无名火,鼓励她们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  更年期的女性需注意,这也是妇科肿瘤高发的年龄时段,每年应定期做妇科体检,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生殖系统的感染,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锻炼身体、保证睡眠。  男性也有更年期,人到中年需注意劳逸结合  和女性差不多,男性一般到50岁左右会进入更年期。 然而,一些70后80后也会感觉出现了与早更症状类似的情况。对此,有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真的进入了更年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工作节奏,很可能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并导致身体的内分泌紊乱,感觉好像“更年期提前”,他们同样也需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和适度减压。 早发现早调理

  • 维生素C对身体的保护作用:除了能够帮助构建胶原质外,维生素C还能发挥更多的功能:1、当体内的毒素过量时,如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C能解毒,现在将维生素C与有毒物质结合并排泄到尿液中的结合称为抗坏血酸原。2、维生素C还有助于治疗病毒和细菌所引发的疾病以及非传染源所引发的疾病,例如痛风、关节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感冒、肺炎、脑膜炎、风湿热、肺结核、白喉、前列腺扁条体炎等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维生素C有助于防止过敏症,对治疗各种过敏症,无论是鼻炎、花粉热、哮喘、湿疹,还是麻疹都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使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4、维生素C能起到防止疲劳的功效。内酮是脂肪完全燃烧后的剩余物,当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时,它会堆积在身体组织中,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维生素C对这些内酮具有排毒的作用。很多人把维生素C当作抗生素来使用呢。 克莱勒博士是用维生素C剂量最大的人之一,很多重症患者在注射了大量抗生素无果后都被认为无活下去的可能,但大多数体温在39.4-40.5℃的患者在注射维生素C几分钟后,体温开始降低,几小时后恢复正常。最初的剂量往往是2000-6000毫克,如果4-8小时体温未见正常,第二和第三次注射2000-4000毫克。克莱勒博士的方法治疗严重感染等疾病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效果。他评论道:“如果有哪种东西能被称作特效药的话,那就是维生素C了。”接下来,一起来了解维生素C的需要量。 经过实验者不断的探索:维生素C的摄取量有赖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它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为了使身体达到饱和,开始时都应该大量的摄取,后来再逐渐减少。如果补充的维生素C超过身体所需,那么多余的将被排泄到尿液中。在身体组织达到饱和之前,任何维生素C都不会流失的。一个健康的人每天大约只需要补充200毫克的维生素C。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多少剂量的维生素C在所有情况下对所有人最有利,人们每天对维生素C的需求是不同的。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暴露在清洁剂、烟雾、烟尘、烟、甲醛等化学物质之中,空气、食物、水污染严重,绝大多数人每年都会发生一种甚至多种感染。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补充维生素C来解毒,来保护我们的身体。

  •   胰腺癌其实发病率并不高,大概在恶性肿瘤中排在6~7位,但是死亡率却位居榜首,5年生存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 为什么胰腺癌的死亡率如此可怕呢,与胰腺癌发病隐匿,发现晚有很大关系。 胰腺体积很小,解剖位置比较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邻近。胰腺癌早期症状以反复上腹不适、胀满纳差、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为主,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也没有特异性的指标物,常规X线检查也很难发现,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胰腺癌有两种,一种是起于胰腺导管,一种是起于胰腺的内分泌细胞。前者五年生存率仅5%,后者进展较缓,也是乔布斯所患癌症,他确诊之后生存了8年。     那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1 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腹痛 上腹疼痛是大多数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位置多见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这跟胰腺的位置有关,前面我们说胰腺比较深,它在胃的后面,我们第一、第二腰椎前面。所以疼痛会向腰背部放射,如果压迫可能会加剧疼痛。 2 黄疸 如果是胰头癌肿黄疸较多见而且出现较早。 3 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约90%的患者都出现体重减轻,我们回顾一下另一个因为胰腺癌去世的名人,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可以发现这种消瘦是非常迅速而且显著的。 消瘦原因除了所有癌症都会带来的消耗,如食欲不振、焦虑、失眠之外,还有胰腺作为同时调控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器官出现障碍导致的消化和吸收障碍。 如果出现饭量减少、没有胃口,饭后消化不好,总是想吐的话,就要高度警惕。 消化不良 如果近期出现了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做钡餐检查了消化道一切正常的话,要马上去排查可能的胰腺问题。 脂肪泻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会负责我们脂肪的消化,如果胰腺出现问题,会导致大量的脂肪类物质无法在大便中消化吸收,从大便中排出,导致大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并且恶臭无比。 注意,如果伴有出血症状的话,大便也可能是黑色的。 4 血糖突然升高 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相应的高危因素时应该警惕,因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就是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调控血糖的激素。如果突然发生血糖异常,可能是胰腺出了问题。   以下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 1 遗传因素 家族中1人患胰腺癌,其他人患癌几率会增至一般人群的4倍; 家族中2人患胰腺癌,其他人患癌几率会增至一般人群的12倍; 家族中3人患胰腺癌,其他人患癌几率会增至一般人群的40倍。 2 不良的饮食习惯 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以及熏烤、煎炸、腌制类食品,不仅是心脑血管的高危因素,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3 长期接触致癌化学物质,如β-萘胺、苯等 4 吸烟,吸烟将增加患胰腺癌的几率至一般人群的2~2.5倍 5 内分泌紊乱 这个病因可能发生在年轻人、绝经期后的女性和有自然流产史的女性身上,导致他们的发病率增高。 如果伴有以上因素,而您又满足大于40岁,突然出现了上腹部的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或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者进行过部分胃切除,或者突发糖尿病,建议您去进行胰腺癌的筛查,并规律复查体检。   有责任心地生活, 才能更自由 有问题,点我进入三甲名医专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饥饿感,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低血糖会引起这种饥饿感。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赵益业教授曾在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专家答疑平台上表示,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是由于其他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有饥饿感就是低血糖吗? 一般说来,健康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血糖刺激了负责饥饿和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使人产生饱感。如果血糖降低,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产生了饥饿感。糖尿病朋友发生饥饿,大多是由于低血糖,但有时却不尽然,因为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分别以细胞内糖原和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其中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需要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才能像汽油进入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产生能量,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液中的葡萄糖虽然浓度很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出现“细胞内饥饿”,而产生饥饿感。所以,出现“饥饿”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查一下血糖,血糖结果不一定低,如果此时大量进食,会使血糖更高。 赵益业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当感觉饥饿时,如果有条件,最好应先查血糖,以鉴别血糖是低还是高,然后根据血糖结果决定是否加餐。当吃完规定食物后觉得饥饿时,可以适当增加充饥的副食,主要是选用含糖量在4%以下的蔬菜。 怎样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症? (1)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0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0l/L即可。 (2)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 (3)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药物剂量。 (4)1型糖尿病做强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低血糖,患者要在每餐前、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6.7mm0l/L为宜,餐后血糖 (5)糖尿病患者家属及照顾的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监督患者不误用或过量使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表现包括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吐词不清、精神失常、意识障碍、昏迷。赵教授还提到, 部分患者在多次低血糖症发作后会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症,患者无心慌、出汗、视物模糊、饥饿、无力等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6小时)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如何急救? (1)让糖尿病患者卧床,保持安静状态。 (2)病情较轻且神志清醒者,可用25~50克红糖、白糖或葡萄糖,温水化开后喝下,一般十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消失。 (3)病情重且神志不很清醒,但能吞咽者,可将糖调成糊状,慢慢咽下,如服糖后仍不能苏醒,应送医院抢救,可静脉注射40~60毫升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滴注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 (4)患者苏醒后可进食米、面类食物,以防再度昏迷。 另外,赵益业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重症者补糖时应注意误吸食物引起吸入性肺炎。

  • 如果人体没有健康的血管,人体就像一片没有水灌溉的庄稼,慢慢枯萎。如果血管出了问题,几乎全身都会有“警报”。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却早早地出现了血管老化,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首先我们要知道,血管健康的标准是什么?韧 好的血管有弹性且柔韧。但血管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会变硬变脆,失去弹性。血管的韧性变差,就会造成控制血压的能力变差,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好的血管首先要有弹性,这就好比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其功能也就随之减弱。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影响血管弹性的两大重要因素,有规律地体检,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血脂,不要让血压血脂失控,就是保护血管韧性的重要手段。滑 血管就像软水管,好的水管内壁,应该光滑通畅。 如果将好血管和“生了病”的血管放在你面前,你会发现,好的血管看上去特别光滑。动脉血管富有活力,管壁十分光滑,看不到什么杂质,这种血管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不健康的血管管道内壁就被各种“垃圾”占据,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引发多种疾病。但值得注意,这种血管里的“垃圾”并不能靠打针来疏通。因为这是由于血液里脂质太多了造成的,所以控制饮食的健康,多运动,让身体的脂质代谢平衡,有必要的时候请心血管医生为你控制血脂。顺 其实如果做到前面两点,这第三点也基本没有问题了。 我们说的顺,一般指的是动脉,动脉输送血液运达全身,血管通畅,血液流量就越大,供应到全身各处的营养也就增多。 血管通畅,血流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较快;上年纪后即便血脂稠,也比较不容易堵塞,被心脑血管疾病找上的风险更低;冬天更不容易感到体寒,手脚冰凉等等。老生常谈的三招1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多吃蔬菜少喝酒,控制体重不抽烟,控制三高吃好药,适当运动要开心。 2 遵医嘱吃药 药物是控制血管堵塞的重要手段,各种降脂药、降糖药及降压药等能有效稳定血管斑块,预防病情恶化。 医生开的药,一定要按照医嘱吃。如果药吃完了,也别觉得万事大吉了,医生说了要规律复查,就一定要记得规律复查。3 手术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单纯通过吃药和纠正生活方式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医生一般会建议通过手术预防情况进一步恶化。 而这个时候的你应该做的就是积极配合治疗,并且相信医生,积极乐观。 体检查出动脉粥样硬化、三高等点击下方医生卡片即可咨询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