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卫生院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科普文章
  •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病年轻化,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人需要学会跟高血压和平相处,带病生活很多年。控制高血压,重要和基础的手段就是了解血压波动规律,监测血压。很多家庭、社区、街道、药房等地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测量血压。但他们真的做对了吗?正常测量血压要做到以下几点:- 测量者要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选择使用定期校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 连续测量2次,每次至少间隔2分钟,若2次测量结果差别比较大(5mmHgy以上),应当再次测量。- 如果受测者是首次测量,应当测量双手臂血压。以后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血压。- 对疑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测量直立位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改变,比如从平卧位突然改变为直立或者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两分钟之后,无论怎样,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量脉率。- 手臂与心脏呈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仰卧位:平腋中线。手臂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水银血压计测血压操作注意:水银血压计应垂直放置,打开,开启水银槽开关。缠袖带应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充气时应触摸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球,关气门。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放气时应缓慢,速度以水银柱下降4mmHg每秒为宜,心率较慢时,放气速度也较慢,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判断时应以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为准,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姚欢,主任医师,心血管临床经验二十多年。大连市心脏重症协会委员。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心脏常见病的诊治。心脏各种急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介入治疗。点击下图,立即问诊

  • 肝脏的病变包括病毒性的乙肝、甲肝、丙肝,和非病毒性的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多种肝病。 百度一下会有很多文章煞有介事地解说肝脏不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其实大部分是错误的,或者说是根本不特异的,比如有的文章说,肝脏不好的时候会有指甲的变化,但是临床上没有医生会去用这个作为肝脏问题的参考指标。 还有的文章说的肝掌、蜘蛛痣等,其实是肝硬化代偿期的症状,而肝病真正发展到确诊肝硬化的时候就已经不能认为是肝病的早期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肝硬化的实质是原来细胞和组织都坏死了,原有肝功能结构遭到了破坏,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是不可逆的,各种治疗手段只能是保护肝脏不继续恶化,避免并发症等,已经失去了早发现早干预的意义。所以为什么不早早改变生活方式,要反复地伤害自己的肝脏呢? 肝病早期的症状主要是:1 全身乏力、食欲不振;2 黄疸型肝炎会出现小便发黄,这个黄区别于水喝少的那种黄,是发橙或者偏棕褐色;3 有些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4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会有发热等类似流感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说是比较隐蔽的,也没有什么特异性,某些症状可能是肝的问题也可能是胆的问题,也可能是胰或者胃的问题,非专业人士要想去分辨是很困难的。所以一怀疑自己有肝病,最好就是去医院体检。 因为最常见的肝病是慢性乙型肝炎,所以做乙肝两对半、肝功能是必须的。如果你还喝酒,酗酒,那么是酒精性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同时有乙肝,又酗酒,那你距离肝功能受损、肝硬化的日子就不远了。 体检,能让我们很早就发现问题。但这也不好,因为有时候一丁点的问题,普通人都会抓住不放,杞人忧天,睡不着觉。比如肝囊肿,肝囊肿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除非是巨大的肝囊肿,顶到肝包膜了。很多人体检做B超发现:咦,肝脏有囊肿哦,而且还不止一个,怎么办?就开始失眠了。其实,小的肝囊肿根本不需要治疗,但是医生可能没有更多时间告诉他,他回来搜搜百度,百度各种说法都有,有的甚至说肝囊肿会癌变,你说,他还能睡得好觉么? 不过肝脏病变确实危害比较大,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病毒性肝炎可以接种疫苗,其他的肝病,主要是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营养、不要摄入太多油脂、不要抽烟喝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给肝脏增加负担,比如一些护肝保健品其实不能随便乱吃。 → 点击这里,线上咨询,一次问诊三天有效哦本文由吴娟医生支持。吴娟医生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协和医院学习进修和规培,现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专注研究和治疗各种肝病,她服务耐心细致,专业严谨,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保持着五星好评的记录。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在之前我给大家讲过肺占位取病理的问题,如果肺里长了东西考虑是肺癌并且到达晚期,如果想积极正规治疗,取病理是最关键的事。如果肺占位的那一侧产生了胸腔积并且量足够多的话,是可以抽出胸腔积液送病理,找一找有没有肿瘤细胞。   有一位粉丝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下面发表评论,他说胸腔积液能做病理,为什么我这边的医生说不行?医生之间对于肺癌的诊断治疗存在经验的差异,虽然有肺癌临床指南作为大家临床工作中的诊疗规范,但具体的每一位患者,医生的经验还是非常重要的。胸腔积液找肿瘤细胞不是100%能找到,另外也许过少的胸腔积液根本就没法抽取出来送病理。      

  • 医生表示,治疗尖锐湿疣是不需要住院的,正常门诊治疗就可以,尖锐湿疣治疗只要方案对头方法得当就可以完全完全治好该病的,都能够治好的。不过也要看个人病情,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手术疗法,病情也比较严重,那医生就会建议患者住院,其实不采取手术治疗,那治疗尖锐湿疣是完全不需要住院的,只要患者能做到按时治疗,就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初发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要找对治好方法,达到去疣清毒的疗效。清毒是治疗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关键。不要只图一时的便宜,就胡乱在网上买药治疗,耽误了治疗时间,尖锐湿疣这个病是病毒感染!主要是以清除潜在的病毒根蒂为主,去除表面的疣体为辅,病毒完全清除,才能完全根治不复发。 尖锐湿疣症状较轻的患者很快就可以治好,但一旦复发就得继续治疗下去,如果治疗之后 6-8 个月没有复发,那么很大机会不会再复发了,临床治好标准是一年。 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利湿、活血、软坚、散瘀、解毒消疣的中药内服,清除体内血液中及组织细胞核内的病毒及治疗后残留的病毒,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且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激光、不手术、不留疤痕、标本兼治、愈后不复发、治本除根的优势。 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科学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做到根治不复发,若是选择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会导致尖锐湿疣的不断复发以及治疗费用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现在有很多的疗法,但因为发病部位比较的特殊,不是所有的疗法都适用的,像上述所说的激光、电灼等,就不适合,也不能治好,因为即使把疣体去掉了,病毒还在,所以复发在所难免。 建议通过国家专利中医组方(专利号: 2011101665723),采用纯中药汤剂的“口服+局部泡洗”结合治疗,不仅能去除局部疣体,泡洗的过程还能将 HPV 病毒完全清除,确保疾病不再反复发作。为了让患者放心我院是签约治疗,不愈全额退款。

  •   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的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所以,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很多人就心慌慌,不停地问医生:“我是不是会得胃癌?怎样才能杀死这些病菌?”   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引发胃癌两者有关系,但没有必然性。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有科学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高达90%-95%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   但是临床上胃癌的病程进展时间很长,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1. 口口传播是主要途径   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还有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等都可能传播。   2. 落后地区幽门螺杆菌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幽门螺杆菌属于典型的“嫌富爱贫”病,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内地落后地区的感染率又明显高于沿海发达地区。近些年的数据也提示,我国整体上感染率在降低,这应该跟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   3. 多层面的预防措施   从个人角度来说,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得了胃病,应该规范治疗,不能自以为是地乱治。为预防感染,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种“老生常谈”,还得继续谈;此外,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保护肠胃,平时还可以多用丁香茶叶泡水喝。   专家:邢加迪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专家团成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生儿肺炎在婴幼儿的身上一旦发现,家长就要赶紧的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二、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抗生素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3)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在对新生儿的肺炎症状进行治疗的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做好以下护理工作:环境: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 ℃~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吸氧: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唇周青紫者应立即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1~2L。使用时,漏斗边沿距口鼻1cm左右,太远则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

  •  -1-"医生让我晨起服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这些患者的正确服药时间应该是晚饭后睡觉前。  -2-“哪种降血压药能降低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出现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的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降低压特别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 因此改变的关键不是药物,而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3-“高压高、低压正常,怕低血压不敢吃药”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我们要知道,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 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所以我们不用太顾虑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必须要控制好。  -4-“常年血压90/60mmHg,甚至有时80/50mmHg,当成低血压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至于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出现的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5-“高血压不严重,先不吃药,先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 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 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6-“一年四季认真吃药就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夏季血压会低一些。可根据血压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而且,高血压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也要齐头并进才行。本文得到授权,采编自微信公众号@胡大一大夫更多诊疗信息请点击:https://pro.m.jd.com/mall/active/3NiZAeXmQsmDMPZEcKh8Lg5PLuqj/index.html

  • “很多姑娘来找我,说宫颈检查出问题了,糜烂了,看网上说的很吓人,问我怎么治。就诊确认后,我告诉她目前没事情,不用治疗。她会担心地反复问来问去,至少要解释半天,可最后她还是表示半信半疑。有的还很生气,去换别的医生治疗去了。什么物理疗法啊、冷光啊......有的连我听都没听过,看着她们折腾来折腾去,真是为她们捏把冷汗,又很心疼。” 这是一位妇科专家的心里话。 宫颈糜烂,折腾中国女性天长日久,可它其实真的不是一种病,为何大家还在治呢?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宫颈就像一个甜甜圈 宫颈又叫子宫颈,长2.5~3cm,有点像圆锥体,上端与子宫相连,下端深入阴道。正常的宫颈看上去就像一个甜甜圈,光滑而有弹性。 宫颈其实就相当于子宫的“小门”,它替子宫挡住了由阴道侵入的细菌,同时在女性生殖和生育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子通过的第一关就是宫颈,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分泌的粘液会变成无色透明的蛋清样粘液,有利于精子穿过,助力精子第一关。 女性怀孕后,子宫会不断增大,宫颈仍会保持关闭状态,保证胎儿安全生长,直至足月。分娩期时,宫颈就会逐渐柔软,开始扩张开大口,成为胎儿出生的必经之路。 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体征表现 宫颈糜烂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中国女性,这里要认真的告诉大家,2008年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名词,并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来取代。换个名字是不是舒坦多了?宫颈糜烂是什么,它是一种体征表现。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比方说阴道流血,如果是每个月都有的阴道流血,那是月经,是一种生理表现,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阴道流血都不用治疗,因为还有一些疾病,是以阴道流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发生阴道流血,不是马上治疗,而是先查清原因,针对疾病进行治疗。所以,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体征表现,大部分人都是生理性的。育龄妇女因为受雌激素影响,常常会产生“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有些疾病,是以宫颈糜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宫颈炎甚至宫颈癌。因此,要治疗的不是宫颈糜烂,而是以宫颈糜烂为表现的相应疾病。常见的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等。其中宫颈癌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 如果说不是病,那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有的姑娘会问,为什么我在妇科体检或门诊的时候,医生还是会郑重地说一声宫颈糜烂呢?一方面可能是惯性这么说,另一方面,宫颈区域如果有了炎症,还是要做进一步检查,因为这个区域的确是宫颈癌的重灾区。 当宫颈糜烂已经表现出来,应该先检查宫颈有没有疾病,如果只是宫颈糜烂,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疾病,那就要做进一步检查,因为疾病不可能只有一种表现,还可能伴随其他情况。比如宫颈炎症,应该还有炎症表现,有相应症状,宫颈病原学检查应该是阳性;而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学检查应该有阳性发现。 本来不是病,为何大家还在治? 目前有很多宫颈糜烂的不规范治疗,这个所谓的“病”已经成为现在过度医疗的重灾区。原因有以下几个: 1、市场需求由于大批姑娘认为需要治疗,市场有需求,而且需求量很大,部分医院因此开设了关于“宫颈糜烂”的一系列检查和治疗。 2、道德绑架有个大学女生检查出“宫颈糜烂”,无意被同学看到,自此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糜糜”,让她大学期间一直抬不起头,很痛苦。由于“宫颈糜烂”这个名字听上去确实吓人,以及大众科普的不足,人们总会把这个病与“性生活不检点、滥交、放浪形骸......”等联系到一起,这种语言暴力和道德绑架,把姑娘们害苦了。 3、未知恐惧因为对宫颈糜烂的不了解和恐惧,可能听人一说一吓,姑娘们心里如同过山车,害怕得要命,稀里糊涂就治了。 宫颈糜烂,可以预防 1、不过早性生活:年龄很小就开始性生活,性伴侣太多,次数太频繁,都可能导致宫颈糜烂。2、做好避孕:这样能减少病菌的入侵,避免意外受孕和人流,从而可以避免宫颈受到伤害。3、注意经期卫生:注重卫生,尤其是经期,阴部容易受细菌侵入,发生炎症,甚至引起宫颈糜烂。4、不要清洁过度:不要用那种浓度非常大的消毒液来冲洗阴道。5、男方也要注意卫生:因为一旦男方的生殖器把细菌带入到女方阴道里,也容易引起感染!6、日常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高的食品。不滥用抗生素。7、定期检查:定期做妇科检查,密切地关注自身的情况。 最后,还有几点很重要: Q:宫颈糜烂=生活糜烂?A:“宫颈糜烂”跟性生活关系不大,跟雌激素水平有关。关于宫颈糜烂=生活糜烂的谣言,我只想吐槽,说这话的人是有多坏?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吧! Q:“宫颈糜烂”不需要治,重度也不用治吗?A:医生是通过宫颈口柱状上皮外翻的面积来判断一度、二度、三度,而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如果不是其他宫颈疾病,一般不需要治。 Q:宫颈糜烂会影响生育吗?A:生理性的“宫颈糜烂”表现一般不会影响生育。袁萍主任是三甲医院妇科主任专家临床经验30余年,广受好评点击即可问诊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