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宫颈癌是中国 15 岁至 44 岁女性中仅次于卵巢癌的第二大高发癌症,众所周知,著名歌星梅艳芳就因宫颈癌早逝的,说起宫颈癌就不得不说到HPV病毒,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90%以上的宫颈癌确实伴有高危型HP,据悉,宫颈癌疫苗已在国内上市,随着新闻的播出已引发广泛热议,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叫“HPV”的病毒。 什么是HPV?HPV(Human Papillomavirus),全称为人乳头瘤病毒,共有100多种亚型。但是,不同亚型的病毒致癌能力、作用部位不全相同。 HPV病毒感染普遍吗?非常非常普遍,平均80%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曾感染过HPV病毒。看到这,很多朋友觉得很可怕,小编告诉你:不要怕! HPV中低危型主要引起两性生殖道的尖锐湿疣,目前尚未发现低危型HPV引发宫颈癌的证据。而其中HPV-16才是引发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它与50%的宫颈鳞癌和30%以上的宫颈腺癌有关,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HPV都会致癌的;并且,事实上,大部分时候人体免疫系统能自动清除HPV病毒,并不会有任何后果。但如果一个人反复多次感染同一种HPV高危病毒,就有可能导致宫颈癌等疾病了。 HPV病毒是怎样传染的?HPV病毒是接触传染的,除了性行为这种传播途径之外,其实,与hpv病毒的亲密接触就可以传染,比如:酒店不卫生的马桶或纸巾等用具,如厕前不洗手等等。即使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亦不能完全预防,男女会交叉感染。因此,一定要避免上述行为,预防感染;小编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女性患者患病后引发了家庭矛盾,希望看完小编的文章后千万要摘掉私生活混乱的人才会感染HPV病毒这种错误的想法。最后祝各位女性朋友都能远离宫颈癌,拥有美好健康的生活。

  •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高感染区,不同地区有50%-70%的人口受到感染。 H.pylori既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而传播,也可能通过被污染的食物、饮水、餐具而传播。由于一些中国文化特有的餐饮习惯,如不用公筷,为他人布菜,长辈为幼儿用嘴处理食物等,造成H.pylori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 2015年,京都共识强调了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根除H.pylori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了解到这种细菌的难缠和危险,多带着焦虑情绪寻求根除治疗。 在这里我们搜集了大家常见的问题予以解答。 -1- 有什么食物能够根除H.pylori?▼ 网络上一般主流的说法认为有四种食物能够帮助消灭H.pylori。 (1)酸奶 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作为根除 HP 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案已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如复方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抗H.pylori活性的作用,可以减低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综合多个指南,益生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及在根除 HP 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佐证。 (2)蜂蜜 网络观点认为蜂蜜具有抗菌作用,其中就包括幽门螺杆菌,只要每天饮用一杯蜂蜜水就足够。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强有力的研究证据支撑这一说法,仅有少量体外实验证明部分蜂蜜有抑制H.pylori的作用,比如桉树蜜——并不是市场上主流的蜂蜜种类。 (3)大蒜、西兰花 花菜和大蒜都富含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但是所有食物要起到“疗效”,都有一个浓度问题。有研究认为有机硫化合物的浓度必须达到40μg/ml,基本比较难达到。注意浓度不是多吃少吃的问题,你可以吃一斤大蒜,如果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的浓度没达标还是没有用。 不过西兰花确实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绿色经济的蔬菜,对预防动脉硬化和某些癌症都有益。 -2- 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治吗?▼首先根治治疗对每个人的收益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根治的。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指征: (1) 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疾病,比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不明原因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 有可能患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内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术患者、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等; (3) 有可能患消化性溃疡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或者已经在长期服用NSAIDs的人群。 除以上三种类型,不一定非要进行根除治疗,患者尤其不要把根除幽门螺杆菌当成解决所有胃部症状的必由之路,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根除 HP 可降低胃癌发展的风险,但不能逆转胃窦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状态。 -3- 为什么我根治失败了?▼按照2014年发表在J Korean Med Sci的一项研究数据,即使规范使用根治Hp的治疗方案,仍有超过20%-30%的患者初次治疗Hp失败,在国内情况更不乐观,因为可能在医患双方都可能存在治疗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医生没有推荐联合用药,比如患者没有按照严格遵照医嘱服药。 排在前三的失败原因是细菌耐药,细菌定植在胃内的部位和细菌感染密度(临床常用的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就能反映)。简单来说,如果感染的菌株特别耐药,或者在难以清除的部位,而且密度很高的话,会相对来说更难以清除一些。 特别是耐药问题,我国对抗生素的滥用对这个情况是雪上加霜的,而且如果治疗前短时间内曾服用过治疗所需药物的话,也会影响根除。 除此之外,吸烟饮酒、免疫功能差也不利于根治; PPI类胃酸抑制药物浓度不足导致胃内环境强酸性,酸敏感抗生素迅速分解,不能起到作用,也可能导致根治失败; 环境和卫生习惯差、甚至口腔牙菌斑都可能会造成反复感染,影响清除成功率。 -4- 根治失败以后怎么办?▼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不管是新的序贯治疗,还是包含铋剂的四联治疗。 如果根治指征依然存在,首先可以考虑找到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规范检查、规范治疗,可以提前做抗生素药敏检测,有目的地选择最佳抗生素组合来提高根除率,此外还要注意两次治疗间隔最好超过3个月,否则连续的治疗也会让细菌变的更耐药。 如果有上述根治失败原因中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因素的,也应及早改变。  参考文献:2017,《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9,中华中医药学刊Vol.37 No.2,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指南系统评价》   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81810136024贺慧鹏医生是京东互联网医院五星医生,患者对他的评价有“十分负责”、“细心”、“服务态度好”等等。他毕业于著名医学院校中南湘雅医学院,有全科医生素养和专科医生特长,主攻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现在是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是我们平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名医专家。

  • 初为家长,遇见孩子生病常常手足无措,尤其宝宝断奶之前。七个月的宝宝由于身体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天气或者是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湿疹的症状,这个样子让爸爸妈妈们感到十分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大家如果遇到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可以多了解一些宝宝湿疹的处理办法,从而让宝宝的皮肤更加健康,远离湿疹的干扰。 首先要保持空气的温度,在一个正常的室温之内,不能够让天气太热,从而导致孩子出现湿疹的状况。同时宝妈们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平常要吃清淡一点,不能吃一些诱发湿疹的食物,比如说辛辣的或者是热量高的。 孩子洗澡的时候,要控制好水温,不能够太烫,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的皮肤接受得了。需要注意的是,以后可以采用肥皂水之类的碱性产品,因为一些产品有可能导致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 注意晾晒宝宝的衣物,保持宝宝的衣物都是干净的,还有被褥等。另外,在平常生活中要保持室内的通风透气,千万不能够让宝宝觉得特别闷,因为过敏也有可能会引起湿疹的现象,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找出过敏原,然后及时对症下药,远离这些疾病的发生。 另外,宝宝湿疹要找出各种可能的原因,比如说热气或者是温度的问题,这样子才能够找出各种可能的诱发因素,对宝宝的湿疹才能够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用错了治疗方案导致严重的疾病。 上面就是各种几个月宝宝湿疹的解决办法,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七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了湿疹,通常会让家长们感到十分担忧。大家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应对措施,然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 临床上常见到肝癌病人因肝外症状就诊,肝区肿块已增大至数公分,甚至于十数公分,让医生扼腕叹息的是,这时候病人已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病患者一旦发展到肝癌阶段,那么病情就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疗效目前来讲,并不是那么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难以早发现。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大于5cm的肝癌又很难根治。从无症状的肝癌发展到有轻微征兆的临床早期,月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而如果错过这一段时间,治愈率将大受影响,因此,肝病患者如何发现早期肝癌就成为了治疗中的重点。 观察症状判断早期肝癌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一旦出现早期肝癌,患者可有食欲下降、疲乏无力、肝区不适、上腹胀满等肝癌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肝癌患者独有,肝病患者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者重度脂肪肝、酒精肝等患者都可出现此种症状。而且出现这种症状时,在没有详细诊断的情况下,往往会误诊为肝炎发作、胆囊炎等而贻误病情。 哪些人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①五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②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③长期嗜酒者;④临床诊断为持硬化者;⑤有肝癌家族史者;⑥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通过检查发现早期肝癌 ①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AFP,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②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并鉴别占位病变是囊性或实性,了解肝癌与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和肝内及邻近器官的播散及浸润情况。显示肝内门静脉及其属支是否有瘤栓等。 ③CT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肝病专家指出,如果你是属于以上肝癌高发人群中的其中之一,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不仅要做好目前的疾病控制,更要在生活中等各个方面多加注意,以更好的预防、发现早期肝癌。

  • 尖锐湿疣会痒吗性病有很多,而在这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染,然而这样片面的想法把患者的思维局限了,让许多患者不敢于向家人朋友说起,害怕他们的议论,那么尖锐湿疣不破不传染吗,答案是错误的,尖锐湿疣的传染方式是很多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尖锐湿疣患者一般初期时不痛不痒,皮疹也不明显,少数患者会有痒、疼感。 症状表现 尖锐湿疣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生殖器温度较低而且干燥部位的损害常常表现为小而扁平状,而在温热、湿润部位者常呈丝状或乳突瘤状。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加多相互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头瘤样,鸡冠样,草样,蕈样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其中,致有恶臭,自觉有痒感且每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感染。 在阴肛部可长成大的肿瘤样物,有压迫感;有恶臭味;有时小的湿疣可出现阴部痛痒不适,病人可出现尿血和排尿困难;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而直肠内大的湿疣则可引起里急后重感。 医生提醒:如果生殖器部位有异常,需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诊疗时间。  

  • 现如今,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状态的低迷,许多男性朋友陷入到了早泄的深渊,那么针对于这一问题该如何缓解呢?男性方面的专家指出,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夫妻间一定要有和谐的性生活,并且保持心情的愉快。 1、建立美满、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注意夫妻之间的相互体贴、配合,一旦出现不射精的情况,不可相互责备、埋怨,而应找出原因,共同配合治疗。 2、性交前的情绪对射精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应该避免忧虑,激动和紧张,要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3、注意生活要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气功等均有益于自我心身健康和精神调节。 4、预防男性早泄疾病的发生,患者还应该谨慎用药,现在社会上治疗阳痿、早泄的药物和保健品非常的多,不过还是要对症下药,不易长期使用,不能盲目滥用壮阳药。 5、注意婚前性教育和性指导。掌握一些性解剖及性生活知识,了解和掌握正常的性。 性生活是双方的事情,不是只有男人的责任,女方也会要求高质量的性生活,所以关注男性早泄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引起总结一些预防早泄的方法,早日解决需要帮助的人的问题。

  • 一、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运动前后检测血糖 低血糖是运动中最常出现的风险之一。为预防运动诱发的低血糖,运动前应根据血糖水平和运动强度调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或胰岛素注射量。结伴运动或在医护人员监督下进行运动,可减少低血糖相关问题的发生。 由于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抑制性较弱,一些患者在运动初期常感运动不足,而自行增加运动量或加大运动强度,容易引发意外,建议遵照医生所开具的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在开始的2周内注意严密监护。2.运动前注意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 运动前注意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注意询问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等症状,以及睡眠情况、药物服用情况等;注意查看手足、眼睑有无浮肿。3.准备容易吸收的糖食品。4.注意计算年龄摄入和消耗。5.运动开始1小时前进行胰岛素注射。6.餐后1小时方可进行运动。7.胰岛素注射应避免运动部位。8.注意糖尿病性坏疽部位,避免运动外伤和感染。二、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禁忌证1.低血糖发作时。2.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3.伴眼底病变者。4.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13.9mmol/L,尿酮体+)。三、运动前的准备1.补充水分运动前饮用100ml左右白开水。运动中每间隔30~60分钟饮水一次。不建议饮用含糖、盐等的运动饮料。2.准备运动至少5分钟以上,老年人需10分钟以上。注意全身性运动,包括拉伸肌肉。四、运动处方的制定1.运动方式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多种有氧运动进行组合,但动作要规范标准。此外,还可增加轻度的肌肉力量练习。还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身体锻炼。2.运动强度临床可用心率储备法或目标心率法确定运动强度。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3.运动频率每周3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同样的合计运动时间,多次短时间效果优于少次长时间。4.运动时间 需考虑患者是否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不建议在胰岛素活动峰值时运动,因为可能发生低血糖。此外,由于有发生运动后延迟性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而,睡前也不建议运动。五、需暂停运动治疗的情况1.安静时心率>120次(包括瞬间上升)。2.血压不稳定,收缩压过度上升(160~200mmHg以上),有眩晕、出冷汗、呕吐等低血压症状。3.安静时有胸痛、心悸、呼吸急促、气喘、疲乏、下肢关节疼痛等症状。4.肝功能或肾功能指标异常。5.心脏与胸廓比例值连续增大。6.少尿或体重增加(3天增加1.8kg以上),肢体或眼睑浮肿加重。7.全身疲倦感无法消除。六、需配备心电监护的情况1.左室功能严重低下(LVEF)。2.安静时或运动时出现室性心律不齐。3.伴随运动出现收缩压下降。4.曾出现突然的休克。5.合并心衰、心律不齐或心肌梗死的患者。6.重症冠脉病变,即运动诱发的严重缺血(ST段下移2mm)。7.各种原因无法自行检测心率的患者。

  •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是因为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肝病吗?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膳食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组成天然脂肪的脂肪酸种类很多,所以由不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根据肝病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单纯性脂肪肝病、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脂肪肝病多发于以下几种人: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脂肪肝病是肝细胞内积存过多的脂肪引起的肝病 脂肪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病仅仅是肝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细胞大量充盈于肝细胞内而引起的肝脏脂肪化。脂肪肝病绝不是肝炎,而只是甘油三酯堆积所致的代谢性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却不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而是肝内脂肪堆积所致,脂肪肝病自然亦无任何传染性可言。 身体发胖是由于脂肪太多,消耗小于储备,日积月累造成的,所以减肥就是要这些脂肪燃烧掉。人到中年以后,脂肪细胞就往身体中段集中,所以中老年人同样更容易得脂肪肝病。 轻度脂肪肝是最佳治疗时期 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病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脂肪肝病主要有以下类型:肥胖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脂肪肝病、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病、糖尿病脂肪肝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病。

  • 每个爸爸妈妈都想顺利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新生命,准爸妈们需要做什么来迎接小生命的到来呢?首先需要了解备孕的一些相关知识。1、最佳受孕年龄 医学界普遍认同女性25-29岁、男性27-35岁为最佳生育年龄。因为这年龄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较成熟和稳定,且生育功能旺盛。 研究证实,高龄产妇(35岁以上的产妇)受孕的几率和胎儿异常的发生率远远高于35岁以下的孕妇。另外,高龄产妇更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增加生育风险。2、最好的备孕季节 每年的5-7月是备孕的最佳时节,这时正值春夏交替,各种水果、蔬菜比较充足,将有利于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7月底-9月初 孕妇已经过了前三个月的妊娠反应期,一般食欲都会明显增加,而此时正是许多蔬果大丰收之际,对保证孕妇营养和胎儿大脑发育十分有利。 到了临产期又正值春末夏初,此时食物供应也比冬天丰富,且气候宜人,更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宝宝到时候出生,天气不冷不热,新生儿穿着可相对简单,不但较易护理,也方便母亲哺乳。3、备孕前要做好各项检查 孕前检查不同于以往的体检,主要检测对象是生殖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系统、遗传病史等;做好孕前各项检查,能帮助你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4、最佳备孕时间 最佳受孕时间女性排卵日是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2-16天(平均为14天),有研究显示,7月至次年的1月间,约90%的妇女排卵发生于下午4时至7时之间;春季则有50%的妇女排卵发生于子夜至上午11时之间;最佳的受孕时机是排卵后的12小时内。5、备孕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努力  作为男方,为了保证提供最有“竞争力”的完美精子,一定要禁烟禁酒,营养均衡,每天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基础营养素的摄取;这些可以帮助准爸爸的“优良种子”在准妈妈的幸福土地上“碰头、生根、发芽”,为培育宝宝打下健康基础。 作为女方,需要提前补充叶酸,增加维生素、铁以及蛋白质的吸收,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少喝咖啡、少食甜食等,孕前6个月停止服用避孕药或其他药物,少接触有毒有害的环境,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祝大家在好育时节,提升孕气,相关问题可以咨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专业医生。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