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急诊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急诊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系统分诊不对,我这是内分泌科~建议咨询妇科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6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女 22岁
  • 手指植皮手术什么情况用到皮钉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可以不用对的加压包扎或者植皮打包,或者VSD都可以禁止吸烟不要吸烟,禁止吸烟,您明白吗?影响植皮部位血运根据恢复情况,一般还是得一个月以

    总交流次数

    18

    总回复次数

    11
    患者:男 25岁
  • 多年的手术疤痕,已增生严重,怎么样能有效祛疤呢?你好哪个部位的疤痕呢?多长时间了?目前是什么状况?方便发张局部的照片过来看看吗?确实是很特殊的部位。有没有治疗过呢?平常局部有什么不舒服的吗?局部凸起的

    总交流次数

    50

    总回复次数

    23
    患者:女 26岁
  • 体重一直上升怎么回事您好是不是要来月经之前会这样有没有慢性病这个不好说您身高体重是多少最近有没有运动您这个体重很好的不用担心三斤以内波动是正常的有没有用药物适当运动一下什么**排卵期应该不会增加体重适

    总交流次数

    46

    总回复次数

    24
    患者:女 19岁
  • 已经不调已经三年左右了,月经不调,掉头发严重,做了很多检查也吃了好多**没有效果您好上传一下检查报告看看上面的报告打不开,重新上传一下吧性激素是月经第二天或第三天查的吗?月经能不能按月来?身高体重?目

    总交流次数

    36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女 34岁
  • 你好 **系列的有试用装吗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有的不知道是几段您可以选

    总交流次数

    6

    总回复次数

    5
    患者:女 0
  • 小朋友不小心嘴里吃了点后有问题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这款喷雾主要是植物

    总交流次数

    27

    总回复次数

    17
    患者:女 0
  • 孕妇能喝*****吗您好请问您现在怀孕多少周了血糖正常吗平时的血糖正常,刚刚怀孕可以喝奶茶,但是注意适量孕期不建议喝浓茶、饮料等,但是如果偶尔一次比较少量的也是可以的,注意适量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9

    总回复次数

    5
    患者:女 32岁
  • 右侧鼻骨骨折尊敬的PLUS会员,您好,我是耳鼻喉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问您需要咨询那些医学问题您好报告提示右侧鼻骨骨折现在主要是什么症状有治疗吗您好您还在关注对话吗如果骨折明显,
    右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
    右侧鼻骨骨折如果必要时是建议手术的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17

    总回复次数

    15
    患者:男 40岁
  • 小便以后说下面疼,很红看到了,尿频尿急尿痛么需要几瓶可以用是的冲洗不客气

    总交流次数

    12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女 5岁

展开更多

急诊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据中国天气,7月12日至14日,江南、华南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份最高气温可超37℃,湿度较大,夜温也在27℃以上,或将24小时体验桑拿天。     白天温度高我们都知道注意避暑,但“夜晚高温”却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不舍得使用空调、电扇,往往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被忽略的“夜晚高温”或更凶险   1. 夜晚高温增加死亡风险   2022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团队联合多国研究学者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热量强度与居民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使是在日平均气温不变的情况下,与非高温夜晚相比,高温夜晚中居民的死亡风险仍要高出40%-50%,这说明夜间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很有可能独立于日均气温。   研究截图   2. 夜晚高温干扰睡眠   夜间高温还会干扰睡眠。2022年刊发在《细胞》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约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增加3.5%。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睡眠水平受温度上升影响更为明显。   研究截图   3.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夏季睡不好的危害性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体白天出汗较多,若晚上再失眠,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灵敏在7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示,高温天气更易诱发中风,而热夜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0%-50%。需要随时警惕中风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遇到“夜间高温”,我们该如何做?   1. 空调试试睡眠模式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资环所所长黄荣2023年在接受楚天都市报采访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设置在28℃,既省电,体感也舒适。   睡眠时可以使用睡眠模式,风速自动调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觉大风量导致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会降到最小。   2. 使用电扇别对着人吹   想要吹着舒服还降温凉快,应该把风扇对着窗外去吹,而不是直接对着人。这应用了“伯努利效应”。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   3. 睡觉之前冲个热水澡   2019年《睡眠医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觉前1-2个小时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钟的入睡速度,而40℃-42.5℃温度左右的水洗澡是最佳的,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研究截图   热水澡可以刺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增加从身体躯干到手、脚等外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热量有效排出,所以洗热水澡后,体温反而会逐渐下降,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   4. 保持心理上的“凉爽”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幅度增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情景喜剧,听听相声之类的。   5. 睡觉之前注意喝杯水   江苏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肖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则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6. 日常试试喝杯助眠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孙丽红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可将莲子芯与绿茶同冲泡,夏季天气炎热,睡眠难安,心烦者,不妨常饮。至于常出差之人,可以将莲子芯20克、绿茶30克,分别分成10等份,装入茶包中,随身携带,时时冲饮。⑪此外,睡前尽量别喝浓茶和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更影响睡眠。   7.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   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本文综合自: ① He C, Kim H, Hashizume M, et al. The 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mortality burden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Aug;6(8):e648-e657. doi: 10.1016/S2542-5196(22)00139-5. PMID: 35932785. ② Minor K, Bjerre-Nielsen A, Jonasdottir S S, et al. Rising temperatures erode human sleep globally[J]. One Earth, 2022, 5(5): 534-549. ③ 2022-08-01  广州日报《三伏天热到失眠?试下按摩助眠穴》 ④ 2023-07-0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高温天气持续,夜间高温死亡风险更需提高警惕》(刘颖琪) ⑤ 2023-07-11 楚天都市报《空调应该开多少度 网友热议专家支招》 ⑥ 2023-06-27 科普中国《一个让风扇秒变“降温神器”的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⑦ Haghayegh S, Khoshnevis S, Smolensky M H, et al. Before-bedtime passive body heating by warm shower or bath to improve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leep Med Rev, 2019, 46: 124-135. ⑧ 2019-08-18 科普中国《万万没想到!睡前洗澡竟一直是错误的做法?很多人不知道真相…》 ⑨ 2016-08-09 健康时报《别让焦躁毁了这个夏天!》  ⑩ 2016-07-08 健康时报《睡前喝杯救命水》 ⑪2017-07-04  健康时报《饮助眠茶安度夏日》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来源:公众号 胡大一大夫管住嘴,迈开腿。零吸烟,多喝水。好心态,莫贪杯。睡眠足,不过累。乐助人,心灵美。家和睦,寿百岁。迈开腿管住嘴 对于现在严重缺乏运动的国人,动起来尤为重要。(2012年长城会开幕式与白岩松领跑2000名医生“医起跑”)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血管医生应该主动站出来对公共场所吸烟者说:若能推动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一年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40%~50%。我呼吁心血管领域广大医生更积极、更踊跃地投入到控烟事业和行动中。医生,特别是科学带头人应带头戒烟,推动无烟科室建设。心血管医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公共场所站出来制止吸烟。(2015年长城会戒烟活动)(2016 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术会医生戒烟宣誓)                                    1.带瓶水上路  渴了就要喝水,少量、多次不给肠胃增加负担。 2.餐前有适度饥饿感  常有饥饿感,肠胃无负担,每顿都可口。3.日行万步路,健康自然来快步行走是最安全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之一,更是老年人的明智选择。4.运动贵在持久  选择一项有兴趣的运动,悠着点儿劲,耐心点儿,6星期后就能尝到甜头。 5.运动是人生态度与能力的体现  科学锻炼的目的就是养成随时、随地、生活化的健康生活方式, 是健康人生态度与时间管理能力的体现。 “万步路”对心身健康的价值中医讲: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前辈们已经把心理和心脏的关系说得很清楚。我讲万步路,“10000步”是追求健康的目标,是追求健康的心态,“10000步”是对身体机能考量以及内啡肽效应的掌握,10000步让运动成瘾。 “目标”的抗衰老作用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 使大脑不过早衰老。脑子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所以,用脑还可以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有氧代谢运动的“内啡肽效应”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而且对身体有益,与其抽烟、喝酒有害的东西上瘾,倒不如运动起来让有益的“内啡肽”上瘾。内啡肽效应还有助于抵消戒烟产生的身体不适。“好心态”的预防疾病作用《黄帝内经》曾说道:“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人的心与身,为何有如此紧密联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或者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乐助人”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有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付出友善,收获友善,有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付出”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 倾听等,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家和睦”的长寿作用家庭关系是一个人整个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近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 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 “需求”获得满足,即会收获快乐!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 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 协调、平衡,促进健康。关于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曾经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而心理平衡占到50%。 

  • 由于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当中有不少老年人会患有高血压,那么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会有哪些危害呢?如何预防老年人高血压呢?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压严重的时候是会致残致死的,所以患上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大意,平时要注意调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平衡心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预防高血压有什么方法,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饮食原则 1、控制能量 发生高血压之后,您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了,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降压的食物。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那就是适量的控制能量的摄取。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食用一些复合糖类食物,比如像淀粉、玉米等食物,但对于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食物则要少摄取。因为这类食物属于单糖,患者如果经常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适量摄取蛋白质 对于身体异常的发生,一些合理的饮食也是很有必要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每天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g左右,并且还应该坚持每周食用2-3次鱼类蛋白质,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从而增加尿钠排出。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但是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如果出现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尽量多减少。 3、多食用含钾 适当的进行一些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的方法,您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高血压人群要想更好的控制血压,首先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尽量的多摄取一些含钙的食物,在这些食物中通常钠的含量都非常的低。生活中还有很多低钠的食物,比如像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等,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牛奶、虾皮等,这些食物患者在平时都可以适量的多吃。

  • 日常生活中,皮肤烫伤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夏天,如热水瓶的爆破或被打翻,或孩子在洗澡时误入未降温的热水浴盆,最厉害的是在高压锅煮米粥或绿豆汤时因气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笔者儿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件事便是邻居同学的弟弟在床上玩耍不慎掉入床边沸腾的开水锅里……至今难忘,因此希望写这篇文章减少烫伤的伤害。什么是烫伤分度? 烫伤是由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汽等所致的损伤。依烫伤程度,分3度:①Ⅰ度烫伤: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②Ⅱ度烫伤:烫伤致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③Ⅲ度烫伤:烫伤至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如何紧急处理烫伤? 万一发生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的衣服,应迅速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疱。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减轻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疱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或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涂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 d,以防止起水疱。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 如有水疱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疱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不能使水液积聚。 皮肤烫伤要注意创面清洁和干燥,冷水冲洗后应避免再浸水。约2~3 d后创面即可干燥,此时就不必再涂药。10 d左右就可脱痂愈合。 患者烦渴时,可给予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对禁止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水,以避免出现脑水肿。 注意,大面积或严重的烫伤经一般紧急护理后应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处理。 处理烫伤的注意事项 要避免以下错误的做法:搓揉烫伤部位,局部擦盐、肥皂、牙膏或酱油、醋等调料。烫伤后切忌用紫药水或红汞涂抹,以免影响伤后创面变化的观察。平时要将热水瓶等容器放在小儿不易触及的地方,给小儿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避免烫伤的发生。

  • 作者:六颗牙,第十一诊室

  • 点击查看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生,鱼小南

  • 有一位年轻的男士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他之前发现了肺部有一个结节,现在到了约定复查的时间,他想来我们医院复查,但因为医保关系没有理顺,现在拍CT还得自费,所以想先在我们医院复查一个低剂量螺旋CT,想着可以省点钱。   我们医院有低剂量螺旋CT,但是只在体检中心,并不在门诊和急诊,在门诊和急诊的CT都是普通剂量的。我自己的体会,如果是正常人群筛查,也就是之前不知道肺里有结节,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但如果已经知道了肺里有结节,需要观察肺结节的变化,低剂量螺旋CT是看不好细节的,需要到正规医院门诊拍CT,知道了这点,您就知道为什么体检中心是低剂量螺旋CT,而正规医院不是这种CT了,但我们医院的CT剂量也不高。我觉得做人办事算账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和健康比起来,几百元的差距实在不算什么,如果做的CT不清楚,看不好,还得重做,无形中又增加了辐射,多花了钱。再说了,如果要去体检中心做这个低剂量CT,也走不了医保,也是完全自费的,钱也省不下来。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