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皮肤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皮肤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你好,米诺地尔治疗脱发吗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81,很高兴为您服务!在的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和斑秃。为了您的用药安全,方便药师指导用药,请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如:(糖尿病、肝肾

    总交流次数

    19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女 0
  • 女宝宝14个月,这几天有点发烧,但是没有别的症状是怎么回事您好,我是儿科医生麻大夫,您看有什么可以帮您。宝宝发热几天了,最高体温多少度。请问宝宝是否有高热惊厥史,宝宝是否正常预防接种**。是否去过疫区
    女宝宝14个月,这几天有点发烧,但是没有别的症状是怎么回事呼吸道感染。
    女宝宝14个月,这几天有点发烧,但是没有别的症状是怎么回事孩子是否线下医院诊疗过,是否检查过血常规等。 配合蒲公英颗粒每次1/3袋每日3次服用 如果宝宝没有惊厥史,宝宝体温37.5-38.5℃可以物理

    总交流次数

    41

    总回复次数

    23
    患者:女 3岁
  • 男科性障碍晚上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您详细的描述一下您的症状好吗?嗯,有没有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的情况?嗯,您平时怕冷还是怕热?有没有手脚冰凉,遗精盗汗的情况?嗯,平时怕冷的多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86

    总回复次数

    41
    患者:男 25岁
  • 扑尔敏可以和安乃近和**您好!我是全科杨医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请问您有线下就诊过吗?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呢?可以一起服用的不用谢。***是***不建议服用体温一般超过38.5℃才需要服用

    总交流次数

    71

    总回复次数

    30
    患者:男 20岁
  • 脚拇指指甲边肿痛您好!这里是京东医生皮肤科。你描述的情况我已经收到。为了配合确诊病情,请提供清晰度高的图片。网诊较为局限,完全要靠清晰度高的图片来判断病情,就和线下医院问诊是一个道理,医生也需要看你的

    总交流次数

    4

    总回复次数

    2
    患者:女 28岁
  • 五个月的宝宝可以用这个奶瓶吗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

    总交流次数

    5

    总回复次数

    4
    患者:女 0
  • 两周岁,**三段,有吗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您好,您发链接的这款就是了,真三段适合两岁宝宝。

    总交流次数

    4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女 0
  • 精神分裂,烦开一盒***您好,我是马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你是本人咨询吗?以往有过线下就诊经历吗?您好,请问您之前在线下医院就诊过吗?目前的药物是您本

    总交流次数

    10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女 37岁
  •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您好,我是皮肤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从刚开始到现在,这种情况大概有多久了局部有无瘙痒或疼痛不适目前局部皮肤是没有破损渗液的对吧身上其他部位还有这种情况吗目前局部是有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瘢痕瘙痒 皮炎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建议后续规律使用药物对症观察1周,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及保湿护理,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劳累,不适皮肤科随诊

    总交流次数

    42

    总回复次数

    27
    患者:男 25岁
  • 肾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水肿?多久了从来没查过多大岁数?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没心脏病多大岁数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心脏原因,肾脏原因,肝脏原因,甲状腺原因等等

    总交流次数

    11

    总回复次数

    8
    患者:女 20岁

展开更多

皮肤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心房颤动,与其与之为敌,不如学会与之为伴。 带着心房颤动/抖动,带着早搏(包括室性早搏)的人生依然可以长寿、幸福、美好,可以享受人生,奉献社会。 先从一位我亲自诊治过的中年心房颤动患者曲折治疗经历谈起吧。这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企业家,本无明显不适,工作繁忙,事业有成,常规体检时,从记录的心电图上发现有心房颤动,便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诊疗信息,越看越害怕:许多文章讲到心房颤动不及时做导管消融手术治疗,病情会逐年加重,最终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卧床不起;同时他发现网上描述射频消融技术十分神奇而美好,微创,不用开胸,可以根治,可告别心房颤动;再仔细打听,AZ医院做的最多最好,FW医院是老二,尽管打听到医疗费用很高,但他自己完全可以承担,钱对他不是问题,身体健康最重要。他马上去找了AZ的主任医生,主任对他的病很重视,亲自披挂上阵,给他做消融手术。术后从导管室回到病房,刚躺到病床上,心房颤动就复发了!手术以失败而告终。主任说,不要灰心,这种手术一次不成功,不等于没有希望,有的做了8次才成功。患者说先出院养养再做,连着手术太伤元气了。患者出院后,去找了老二----FW医院另一位专家,也属心房颤动消融的武林高手,第二次消融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两大高手都失败了,他的目光转向了国外。于是飞往加拿大住院做消融手术,虽说事不过三,他第三次消融手术后还是很快又复发。回国半年后,收到加拿大医生邮件,说医院有了新的设备,有了新的消融工具,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再次飞往加拿大,手术再次失败,比第一次复发的更早更快。又过了三个月,听朋友介绍美国休斯敦射频消融做的好,他又去休斯敦,先后两次射频消融都未成功。六次手术之后,他挂号找到我,讨论下一步咋办?是否继续手术?与我谈话时,患者心情极为低落,本来十分成功的事业也不干了,不敢游泳、出差,天天觉得胸闷不适、心悸、全身乏力,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我和他充分沟通,讲明可以带着心房颤动生存,本来心率不快,又无症状,手术前完全适应高强度、强节奏出行、工作,又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卒中,年纪才50出头,没有任何发生血栓的风险,因此,最好的治疗是不射频,不服药,不要与心房颤动为敌,而学会与之为伴,重新享受生活,回归社会。经过一段系统的康复,他重新振作精神,恢复了事业,愉快地生活着。 (胡大一及高堂,来源于胡大一微信公众号)我母亲也患心房颤动几十年,也有过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她一直坚持保守治疗,用最便宜的阿替洛尔控制心室率。98岁时还能每周出诊6天,老有所为。还有一位已成好朋友的心房颤动患者,因二尖瓣脱垂伴有心房颤动,在某医院成功接受了瓣膜修复手术,同时接受了心房迷宫手术,希望根治心房颤动,而原本预期3-4小时的手术,做了15个小时,瓣膜修复术很成功,心房迷宫手术失败;之后去做射频消融,很快复发,心房颤动改变为心房扑动;又做直流电击复律,又很快复发。术前他能亲自驾车,爱旅游,几经折腾变得不敢运动,开车也担心。找我会诊,我告诉他要学会与心房颤动为伴,在和睦家医院经过康复后,恢复了工作生活状态,去海南休假,家人也不让他爬山,他坚持爬上去,无任何不适。现在每天在微信运动群互动,每天他能走1万5千到3万步,经常占领微信运动群封面。 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可根治。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至今在最有经验、手术量最大的医院,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往高说不超过70%,术后的复发率往低说不低于30%。该技术引入中国有20多年历史,大多数医院医生仍无法重复出上述结果,医疗成本非常大。我认为射频消融肯定不是今天和以后解决中国几百万心房颤动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学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和引领医疗的发展,以创新、创业、创收为动力,不断撬动发展最新、不成熟、成本大幅拉高的技术,正面是创新发展,另一面是名利双收。同时,当前的医疗信息时常把不接受这些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成本高的治疗技术的后果说的很可怕,如引起心力衰竭、引起猝死等等;这让那些治不起,不需治,手术失败,术后复发和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的患者觉得人生无望,情绪低落,犹如被判了“死缓”。而我们的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做完支架、搭桥、射频消融就“放羊”、散养,让患者自己想着办。这是一种科学主义、技术崇拜、极不负责任的趋利医学模式和职业行为。 我学医行医51年,经历过没有支架、没有搭桥、没有射频消融甚至药品也十分匮乏的年代;我也经历了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在过去,很多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几十年病情稳定,生活美满。当前,有了更多药物和正在发展起来的心脏康复系统服务,很多稳定的冠心病患者,CT筛查出的无症状的血管狭窄临界程度(70%~80%)的患者,很多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不做支架或搭桥,不做射频消融,比做手术活的更好,甚至更长寿。 过度医疗,对广大患者带来的伤害,让我的内心始终不能平静。我不能不说,我不能不干:反对过度医疗,反对神化高成本技术,反对诱导患者过度医疗的言论和行为。这是在捍卫常识!捍卫科学!捍卫良心和道德底线!这是捍卫医生职业的神圣! 我们要实事求是,满怀同情心与责任心,去呵护那些不需要、做不起、手术失败后复发、甚至出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让他们重拾光明和希望。 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疗医学最需要的永远不只是技术,而是一颗对受病痛折磨的一个个患者的无限同情与换位思考,以及为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应勇于站出来承担的一份责任。 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大力推广低成本、高效率、适宜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做好“五个处方”服务。旗帜鲜明反对过度左心耳封堵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不恰当应用。组建“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控制好心室率;用好华法林(做好抗凝);这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战场、主旋律。通过俱乐部,实现医患之间、同病相怜的患者之间、从事这一事业的医生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医患之间建立信赖,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广大不必做射频消融,做不起射频消融,消融失败,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回归美好人生。作者胡大一本文转载自胡大一微信公众号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   第一、一般治疗。一般治疗仅用于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辅助治疗,临床症状轻微或是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出现轻微出血、轻度疼痛的症状,可予止血、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患者营养状况。一旦出现严重临床症状首选手术治疗。   第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病灶,可解除患者疼痛、肢体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症状,可达到临床治愈。确诊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后,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通常为显微镜下分离血管瘤与脊髓,切除血管瘤。   手术治疗效果好,但同时,手术有损伤脊髓、出血的风险。手术治疗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选择具体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提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治疗仅用于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可彻底治愈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需特殊治疗。手术切除血管瘤有损伤脊髓或出血等风险,术前应注意评估。  

  • 点击查看

    生育的时候会做一个精液分析检查,经常会听到弱精子症这样一个医学术语,  那么什么是弱精症呢?         弱精症是指2次或以上的精液检查结果显示前向运动精子的百分率都小于32%。           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32%,通俗的来说相当于我们考试成绩及格线60分了,如果低于32%这个数值就相当于不及格了,如果超过2次就需要当回事了。         因为只有向前跑的精子才能和卵子有见面的机会,才有受孕的概率,所以 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越高,受孕几率会越大。       在精液分析报告显示为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32%。 如下图红色的框所示  

  • 眼肌麻痹,门诊常见就诊病因,多先就诊于眼科,后就诊于神经内科。 中枢性及脑神经病变 :瞳孔改变,头部症状,MRI 检查,DSA 检查,可发现梗死,出血占位病因,甚至为动脉瘤性。MS,等多种脑干综合征。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疲劳试验,MG 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应该进一步行新斯的明试验、腾喜龙试验,肌电图重复电刺激检查以排除; 眶内病变:眼球疼痛、视力改变,海绵窦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等疾病。 代谢性肌病①甲亢性眼肌病:无眼球突出,无甲状腺肿大,暂不支持,可行甲功检查;②线粒体脑肌病: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KSS,需进一步行乳酸运动试验、心脏彩超等寻找支持证据;③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也颇为多见。 遗传相关的肌病: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等需要进一步行检查排除。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比较罕见的类型,其中眼咽肌型肌营养不良(OPMD)为成年起病,与 14q11 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亦见散发病例。男女等同发病。起病年龄不一,一般以 30~40 岁起病多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眼外肌、吞咽肌麻痹,常在眼外肌麻痹后数年出现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少数病例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先于眼部症状数月至数年出现;另有极少数病例还可出现广泛性肢体和躯干的肌肉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血清酶异常者少见。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OPMD 的治疗主要是基因疗法,但目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特效药。

  • 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等,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为临床特征,同时可以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是一种慢性变异性系统性血管炎。 患者病情呈“发作-缓解”交替变化,除少数因内脏损伤控制不佳死亡外,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白塞病如何调理副作用小?病情控制后,停药不易复发? 白塞病可选用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各有尤势。 西医治疗白塞病常用药物有非甾体药物、沙利度胺、激素、生物制剂。需要长期服用,停药病情容易加重。长期用药有很多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异常、神经轴索变性、犯困、骨质疏松等。 中医治疗白塞病副作用小,可从根本上改变体质,提高免疫力,病猜可得到有效控制,停药后症状可持续缓解,病情不易复发

  • 来源:胡大一大夫 公众号一位地市级医院的一把手领导,男性,52岁,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平稳。吸烟近30年,每日1-2包,平时无胸部不适。医院就建在山坡上,上上下下运动中没有症状。体检做了冠状动脉CT,发现前降支中段狭窄50%。副院长是心血管医生,患者向副院长主动请求做冠状动脉造影。副院长与心内科主任愉快接受了一把手的要求。未做运动心电图评估,直接做了造影。造影结果与CT差别不大。患者说以后每年都照照看。评  论:1、CT发现单支血管中段50%狭窄,患者无心绞痛。可做运动心电图评估,并无需马上直接造影。更无需年年照照。2、如担心疾病进展,首先要坚决彻底戒烟。通过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坚持有氧运动。认真用好他汀,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同时服阿司匹林。患者40岁以上患有2型糖尿病,应预防性使用他汀,预防冠心病。而患者身边的同事就是心内科医生,却没有更早指导患者开始用他汀。在此,我也再次提醒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即使血脂化验单上胆固醇无明显升高,也应开始服用小剂量他汀,做好心血管病的预防。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胡大一健康口诀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  迈开腿零吸烟  多喝水好心态  莫贪杯睡眠足  别过累乐助人  心灵美家和睦  寿百岁

  • 母乳喂养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是妈妈与宝宝之间最温暖的回忆。虽说母乳喂养再久都不嫌累,可总有不得不结束的一天,这一天到来时,妈妈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宝宝科学平稳地共同度过“难关”?来听听特邀儿保专家叶芳博士的建议吧!专家简介叶芳,医学博士,儿童保健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的诊治,各月龄儿童体检,免疫接种咨询等。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及幼儿智力早期开发,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儿童疾病预防等。 断奶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为了全面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什么是断奶→为什么要断奶→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不要断奶→重点介绍如何断奶WHAT 断奶是什么?断奶的真正定义是在宝宝饮食中开始引入辅食,逐步脱离母乳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给宝宝添加第一种母乳以外的食物开始,宝宝就进入了断奶的阶段。断奶分两类:自然离奶和计划断奶。自然离奶是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步进行断奶,也叫做宝宝主导的断奶,是宝宝主动脱离母乳的过程。当宝宝逐渐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辅食,同时仍给予母乳喂养,通常在2-4岁之间宝宝可以完全断奶。计划断奶是妈妈根据情况决定开始断奶,也叫做妈妈主导的断奶。考虑计划断奶的主要因素包括:休完产假回到职场、母乳不足、哺乳体验不佳或患有不宜哺乳的疾病、再次怀孕等。WHY 为什么要断奶?宝宝4-6个月开始,体内的铁储存已经耗尽,而母乳中铁含量较低使得需要额外给予宝宝含铁食物以保证铁的摄入;宝宝一岁左右开始,母乳已经不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需要添加包括肉、鱼、蛋黄、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延迟辅食添加的时间可导致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宝宝需要逐步接受包括配方奶、辅食在内的其他食物,进入逐步脱离母乳(断奶)的阶段。WHEN 什么时候断奶?对于断奶,国内外没有一个明确推荐的时间段。通常认为在13-15月龄或3岁左右,是普遍意义上断奶的最佳时机,即错过1岁半-2岁半这个自我意识和独占欲增长的小高峰阶段,同时该时期宝宝的短期记忆力明显增强,能长时间寻找妈妈而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即便有规律可言,断奶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即每个家庭、每个妈妈和每个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断奶时间。WHEN NOT 什么时候不要断奶?湿疹—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纯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早期的皮肤湿疹和过敏。如果因添加辅食或配方奶导致少量湿疹,为避免湿疹严重,应恢复部分母乳并推迟断奶时间。宝宝生病—如果宝宝正在生病,应当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推迟断奶的时间。生活环境出现较大转变—当家庭出现一些变化(如近期搬家、装修等引起家庭环境变化),应当推迟断奶的时间,待宝宝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后再行断奶。how 如何断奶?母乳喂养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妈妈可以选择哺乳和断奶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逐步断奶、偶尔满足宝宝的强烈需求进行哺乳。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4次哺乳,奶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每天仅哺乳2次,奶量会更少。每天仅哺乳一次,奶量几乎会降到0。断奶的首要前提是: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需要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以下按照月龄不同进行断奶的介绍。0-6月龄宝宝给6月龄内的宝宝断奶,妈妈需要完成两个重点任务。1、逐步适应奶瓶逐步适应奶瓶就是依次将母乳减量,用奶瓶代替哺乳,避免突然断奶。2、观察宝宝对配方奶有无不适应部分 6月龄内的宝宝肠道屏障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从母乳过渡到配方奶时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意见,为宝宝更换最适合的奶粉:宝宝口唇周围发红;面部、身体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疙瘩;大便带血丝;大便发绿;肚子鼓鼓的,放屁较多;大便中奶瓣等,都在提示对配方奶中的部分物质过敏或不消化,或喂奶方式有问题。 另外需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脱水症状:前囟凹陷、嘴唇发干、哭闹时没有眼泪、皮肤没有弹性等。当宝宝出现一个症状时需要恢复部分母乳喂养,出现两个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6-12月龄宝宝除了以上提到的断奶技巧外,对于6-12月龄的宝宝,还需注意适当延迟每次哺乳的时间。当宝宝提出要求时,不要绝对拒绝,答应他会在某项活动之后再哺乳,尽可能通过讲故事、外出活动、玩游戏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增加与除妈妈以外其他人的互动,等到宝宝与其他照顾者熟悉之后,就可以由他来喂奶瓶和辅食了。如果妈妈还在哺乳,每次哺乳时要逐渐缩短时间。可以试着用一个计时器,当设定时间结束时,就要停止哺乳。一段时间后,当宝宝意识到时间一到就不能吃奶了,但每天还能吃到妈妈的奶,几次之后就会接受这一现实了。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添加少量水或果汁,但建议每日包括水、果汁在内的饮水量不超过120ml,以免影响吃奶量。1岁以上宝宝给1岁之后的宝宝断奶难度较大,随着月龄的增大,此阶段的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再仅仅是营养来源,更是安全感的来源和与妈妈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断奶阶段要注意:1、不要主动提供也不要一味拒绝当宝宝一再要求哺乳,可以哺乳一次,但不要每次想吃奶时都满足他。2、规律给宝宝喂辅食和水尽可能减少宝宝饿和渴的感觉,要知道,此时期的宝宝大多是因为无聊、困倦、舒适等原因,而非饥饿,会要求妈妈哺乳,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后,分情况想办法来代替哺乳,例如:当宝宝感到无聊时,可以给他一块小点心(如磨牙棒、婴儿饼干、或自制胡萝卜条等)来分散注意力,或带他进行户外活动;在平时的哺乳时间不断地向他介绍能带来安全感的新食物,新玩具(如毛绒玩具)等。要注意,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尽量选择与之前哺乳时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宝宝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或每晚入睡时,对于母乳的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你的宝宝属于其中一个,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哺乳。3、给宝宝直接使用杯子喝奶4、尽可能多与宝宝进行亲密接触但要尽量避免像以往哺乳那样抱着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错觉,以为妈妈要开始哺乳了。可以试着竖抱宝宝,并增加皮肤的直接接触。 还有想问的?点此和叶芳医生直接交流↓↓↓↓

  • 来源:胡大一大夫 公众号以前的人,活到70岁就古来稀了,90岁更是不可思议。现在呢,中国人均寿命73岁,70、80岁还健健康康的也不算稀罕。但是这在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大夫看来,还不算啥,他觉得,活到90岁才正常!胡大一教授在前两天的健康论坛上说:“九十活不过,那是你的错;不到九十九,轻易不要走。”活到90岁,听起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按照生物学原理推算,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岁,70、80岁没有病,90岁也很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也曾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生活方式疾病是人类第一杀手,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好疫苗。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0%的癌症,并使健康寿命平均延长10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代人一半的过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怎样健康地活到90岁?最牛心血管专家胡大一送你六句话,做到了,坚持了,轻轻松松过九十,稳稳当当冲百岁。第一句✦坚持日行万步十多年前,胡大一的健康也曾一度亮起红灯,体重达到92公斤,腰围110厘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还有脂肪肝。而现在胡大一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了。诀窍是什么呢?就是合理膳食,坚持每天走一万步。走路是运动的最好方式,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是一种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以提高身体耐力为目标的轻中强度持续性运动,在这种运动中,氧气的供需保持着平衡。关于运动,胡大一说,要记住“1、3、5、7”四个数字:每天至少运动1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170(特殊人群除外)。关于运动强度,在行走过程中要达到微微气喘但还能与同伴正常交谈的程度,就是合适的中低运动强度。一点喘都没有,强度太低;上气不接下气,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表示运动强度过大。如果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一般表明心肺功能下降。连续完成有效步数才可实现有氧运动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还具有一定的改善血压,控制紧张,减轻焦虑抑郁症状,强化运动系统等作用。第二句✦保持饥饿且少盐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好改,但总量控制八分饱。胡大一说,过去自己对吃8分饱感到非常困难,因为食欲好,吃什么都很香,结果把身体搞坏了。现在到餐桌,自己不想吃的坚决不吃,想吃的也留有余地。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食用味精、蚝油、咸菜、酱油,多食用醋、葱、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1600毫升。 对在外就餐的上班族,最需要健康饮食和健康环境。胡大一说:“不妨学学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马长生教授,每次在食堂吃饭,都先倒一饭盒开水,所有的菜都涮涮再吃。” 第三句 ✦牢记两个健康密码 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胡大一推出140-6-543-0-268和120-80-6-5-0-268这两组号码。只要记住这两个“手机号”,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记得140开头的手机号:140-6-543-0-268: ✦140是收缩压达标值140mmHg以下; ✦6是空腹血糖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以下; ✦543是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 ✦0是零吸烟; ✦268是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健康人群要严格记住120开头的手机号:120-80-6-5-0-268: ✦120-80是理想血压,指血压控制要小于120/80毫米汞柱; ✦6是理想血糖(空腹血糖)小于6毫摩尔/升; ✦5指理想胆固醇小于5毫摩尔/升; ✦0就是不吸烟; ✦268则代表理想体重,女性腰围要小于2尺6,男性小于2尺8。 第四句 ✦水一定要多喝,随身带水杯 我一般不喝瓶装水,随身携带茶杯。原因是: 1、节约用水。每次开会都在桌上放大量瓶装水,很多人打开瓶喝几口就放下了,大量水浪费了。机场过安检,每天大量瓶装水被扣留,当垃圾处理。 2、环保。塑料瓶是环境的永久污染。九寨沟、张家界、林芝、墨脱、阿里......四处乱扔的塑料瓶在污染破坏环境! 最重要的是,换季时,很多老人常常去定期输液,以此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荒谬的。身体本身是个无菌环境,输液则是有创的,这种输液无效也不安全,对身体没好处。 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血液太黏稠了,完全可以多喝点白开水,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1600毫升,根本没有必要输液。单纯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吃药输液,那是花钱买风险。 喝水的方法也有讲究,大口豪饮虽然一时痛快,却使排尿和出汗量增加,导致更多的电解质流失,还增加了心血管、肾脏、的负担,容易使人出现心慌、乏力、尿频等症状。水喝得太快太急,容易与空气一起吞咽,引起打嗝、腹胀。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慢饮。 有饮茶习惯的人,一日饮茶6~10克,分两三次冲泡较适宜。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 第五句 ✦一定要戒烟限酒 要想活到90岁,就不要吸烟。烟草中尼古丁已被证实是毒品。如果戒烟可降低36%的心脑血管死亡率,要知道,吃他汀类药物才29%,吃阿司匹林才15%,算下来,戒烟防病治病最划算。 酒要少喝,千万别相信“买酒保健康”的商业广告。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男性每天1两白酒,葡萄酒每天不超过2两,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女性减半。第六句 ✦四点感悟,平衡心态 1.要健康愉快地活着。人活着,都是在走过程,起点、终点谁都一样,关键要健康、愉快。 2.抓紧时间做正确的事。比如做医生的一定考虑病人的利益,公共健康的利益。 3.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老怨天尤人过得也不愉快。 4.名利不一定重要,适可而止最成功。现在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人一定要有欲望,但最成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 。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