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钙化原来是长这样的……
视频主要两部份组成,前半部分介绍设备及乳腺目标钙化的立体定位操纵,后半部分展示了立体定位后真空辅助乳腺钙化微创活检实际操作过程。该操作目前仅少数大型乳腺中心能完成,此视频也是目前全网能检索到的唯一操作实景视频。
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应用于大范围人群乳腺癌筛查的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乳腺钼靶检查同时也是针对乳腺钙化最敏感的检查手段,甚至有时钙化是临床现有的乳腺癌检查手段所能发现的唯一征象。
钙化成份 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I 型钙化以二水草酸钙为主, 是分泌产生的, 多发现在囊性增生性病变中, 很少有恶变; II 型钙化以羟基磷灰石为主, 它是磷酸钙盐的一种, 多出现在增生性的病变中, 既可能是良性的, 也可能是恶性的。 II 型钙化比I型更为常见, 约是 I 型的2 ~ 3 倍。目前为止,乳腺钼靶检查无法区分 I 型和 II 型乳腺钙化。
并非所有的钙化都是恶性的,也并非所有的钙化需要有创活检,研究表明可疑恶性乳腺钙化最后活检证实为恶性的概率在 10 ~ 20% 。乳腺钙化的风险程度需要结合 钙化形态与钙化分布综合判断。
钙化形态
一 良性钙化
① 皮肤钙化
② 血管钙化
③ 爆米花样钙化
④ 点状钙化
⑤ 空心钙化
⑥ 杆状钙化
⑦ 钙乳沉积钙化
⑧ 缝线钙化
⑨ 蛋壳样
⑩ 营养不良性钙化
二 可疑钙化
① 无定形钙化
② 粗大的不均匀钙化
三 恶性钙化
① 细小多形性
② 细小线样或分枝状
钙化分布
⑴ 弥漫或散在分布
⑵ 区域状分布是指较大范围内分布的钙化( > 2cm3 );
⑶ 段样分布常提示病变来源于一支导管及其分支, 也可能发生在一叶或一个段叶上的多灶病变;
⑷ 成簇分布是指至少有 5 枚钙化占据一个较小的空间( <1cm3) ;
⑸ 线样分布的钙化排列呈线形,可见分支点。
微钙化 ,指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的钙化灶, 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早期检出及诊断的重要证据之一。
1984 年 Le Gal 等依据形态学特点把微钙化分为 5 型,得到行业内广泛认可:
1 型钙化(典型良性钙化):环形, 100% 良性
2 型钙化:形态规整的点状, 22% 恶性
3 型钙化:细沙样, 40% 恶性
4 型钙化:形态不规整的点状 66% 恶性
5 型钙化(典型恶性钙化):蠕虫样 100% 恶性
对于可疑恶性的钙化,需要活检明确诊断,现有乳腺钙化诊断手段:
- 钙化钼靶体表投影定位后开放活检
- 超声引导下钙化穿刺 / 真空辅助活检
- 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下真空辅助活检
- 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开放活检
其中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手术需专业的设备,多学科联合,目前仅少数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优点为提高钙化切取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对乳房外形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高。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是全球癌症发病率首位,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些乳腺癌灶在最初形成时, 是以钙化灶为主要表现的,此时可能肿块尚未形成。详见我的文章《早期乳腺癌的四大表现及相应症状》。
钼靶是检查乳腺钙化最灵敏的手段,远超过 B 超和磁共振。对于 BI-RADS 分级 4a(风险为 2-10%)及以上级别的钙化,建议钙化灶活检。详见我的文章《彩超和钼靶有何不同?哪一个检查更好?》。
什么样特征的钙化灶的 BI-RADS 分级在 4a 及以上?我在文章《如何对待钼靶上的钙化灶》里较详细讲解了从钙化的分布和钙化的形态两方面来判断恶性风险的大小。总的来说,钙化灶分布上越密集,形态上越细小,BI-RADS 分级越高,越需要手术。
但临床上会遇到一种情况:钙化灶是比较细小,但分布弥漫整个乳房或大半个乳房。放射科医生给出的 BI-RADS 分级有时是 4a 级,少数情况下是 3 级。这种情况如何判断癌的风险大小?如何活检?
一、诊断的难点
前面说过,评判钙化灶恶性程度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钙化的分布和钙化的形态,两两组合有四种情况:细小密集钙化很容易评判为 BI-RADS 高分级,建议活检;粗大广泛钙化很容易评判为 BI-RADS 低分级,建议随访;粗大而密集,可以理解为爆米花样钙化,一般也是 BI-RADS 低分级,可以选择随访;最难的就是细小广泛钙化,很难判断其恶性风险等级。其中尤其是钙化灶密度较大的病例最为困难。
这种广泛密集细小钙化灶,单独观察某一个局部,可以认为是典型的细小密集钙化灶,容易得出 BI-RADS 高分级结论,建议活检。但乳腺里广泛如此,总不能把所有的细小密集钙化区域都切出去活检吧?这样的话,整个乳房,至少是大半个乳房都得切除。如果最终结果是乳腺癌倒也罢了,如果是良性的,患者肯定难以接受的。
二、“法不责众”
这时候的诊断思路,需要先明白个前提,再做个假设,用反证法得出结论。前提:细小密集的钙化,一般是 BI-RADS 4a 或 4b 的分级,即便是 4b,活检结果不是癌的可能性是 50-90%。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良性的。假设:如果乳腺内如此细小密集处都是乳腺癌,那么应该钙化所分布区域都是乳腺癌,也就是整个乳房或大半个乳房都是乳腺癌。反证法:如果是如此严重的乳腺癌,医生触诊时基本上就已觉察出乳腺明显异常,和对侧乳房的显著手感的差别。也很难逃过 B 超磁共振的眼睛。因此,假设不成立,可认为癌的可能性很小。
需要说明两点: 1,放射科医生吧这么密集细小的钙化只打 3 级或 4a 级,其实已经无意间运用来了上述的反证法思路。2,反证法推翻假设是,触诊和 B 超磁共振等检查不可能漏掉如此严重的乳腺癌,不管是否经验丰富的医生触诊,都建议加做 B 超或磁共振确认是否有乳腺癌。
三、注意“众”中的“佼佼者”
前面反证法推理中有句话:如果乳腺内如此细小密集处都是乳腺癌,那么应该钙化所分布区域都是乳腺癌。这里面有个隐含的前提,就是细小密集的钙化在整个乳房内是处处相似的。如果看起来如此均匀的钙化,在某个局部有与众不同之处,是“众”中的“佼佼者”,就需要区别对待了。有如下一些情况:
- 钙化灶的密集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钙化灶总体上广泛而比较密集,而某个局部特别密集,显著和周边区域不一致。要引起重视。
- 除了细小密集这两个乳腺癌的常见钙化特征外,钙化灶多形性也很重要。如果广泛细小钙化灶中,某个局部钙化灶点状、三角状、小分支状等各种形态都有,这种多形性钙化要特别对待。
- 在随访复查中发现,某个区域的钙化较前明显程度加重,而其他区域钙化无明显变化,这也要引起重视的。对于这些情况,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可能给出 4b 及以上的级别,并指出其具体的位置。就算放射科没有特别指出,临床医生自己读钼靶图像也需要引起警惕。
四、决策总结
对于乳腺广泛细小密集钙化灶的钼靶影像,需要仔细看一下有没有特别密集区或多形性明显区,如果有,建议该区域活检。
如果整体上一致性很高,触诊无特殊,建议加做 B 超或磁共振,如无异常选择随访复查钼靶。复查中对钙化形态变化明显的区域需要及时活检,没有变化继续复查。
如 B 超磁共振显示有 BI-RADS 4 及病灶,要对所示病灶及其所处的钙化区域活检,可结合钼靶钙化灶图像,适当扩大活检范围以取到更多钙化灶。
每次体检或者在检查过程中医生提到有“钙化”点,都会让很多人感到担心,甚至害怕,而乳腺钙化就是其一。
那么乳腺钙化到底有多可怕呢?
首先,乳腺钙化往往来源于我们女性的乳腺X线检查报告中,也就做钼靶检查,是目前女性乳腺癌重要筛查手段之一,相比其他检查,钼靶检查对乳腺钙化灶的识别能力极高。因此,要想知道自己的乳腺有没有钙化灶,最好的检查方式就是做钼靶!
其次,注意:我们女性的乳腺的任何部位位置都可以发生钙化灶,钙化就像是我们的沙子,小石头一样沉积在我们女性乳腺的某个特别位置上。
女性发生乳腺钙化的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女性发生钙化就像化石一样,乳腺内坏死细胞物质形成的;而有一些女性是因为哺乳过程中乳汁淤积等浓缩的细胞分泌物形成的结晶;当然,还有一些女性是因为乳腺内的炎症,瘢痕等引起的钙化。
最后,在临床上,乳房钙化以在终末导管和腺泡形成的居多,不过确实也有个别女性乳腺钙化是在乳房间质和乳房皮肤形成的。
不同部位的钙化,良恶性程度确实是有差别的,可怕程度也不一样!
- 导管内钙化多见于恶性肿瘤;
- 乳腺小叶钙化通常是弥漫或散在分布的,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
- 乳腺间质、皮肤钙化也多为良性钙化灶。
如果纯属依据钙化形态来判断良恶性的话,大家只要记住细小多形性、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就要引起大家高度怀疑恶性的了,不然良性可能性大!
但是不管如何,纯属依据钙化形态、具体位置来判断良恶性,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的,具体良恶性还是必须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的,必要时时必须要进行活检才能判断的,切勿自己过分担心!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要因此害怕担心自己被查出钙化灶就不做乳腺钼靶等乳腺癌的筛查,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早治可降低30%死亡风险,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接受钼靶诊断!
而且面对钼靶诊断报告:
第一,不要紧张不要百度,要去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
第二,相信医生的判断,不是所有的钙化都需要处理,如果医生提示您要重视切不可拖延;
第三,不要相信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处理,吃药,按摩疏通都解决不了问题,反应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展。
钼靶检查乳腺有钙化点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乳腺部位的穿刺活检,确定钙化点的病理性质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治疗。乳腺钙化点大多数是由于乳腺功能异常,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所导致的乳腺囊肿或者是乳腺结节。乳腺钙化点的患者一定要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复查,可以做乳腺b超,或者是进行乳腺的病理活检,都可以确定乳腺的病理性质。同时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不要吸烟喝酒。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熬夜劳累。
病症: 胃癌 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李女士
年龄:70岁
病症: 胃癌 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李女士
年龄:70岁
罹患癌症,毫无疑问对每个人都是重大打击。而如果一位患者不幸同时罹患两种癌症,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沉重。
但时至今日,癌症早已不再是什么“不治之症”,很多良好的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迈过重重困境,预后得到极大提升。
不仅如此,在医疗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患者也能通过“海外二诊”服务,快速触达到国际权威专家资源,为自己的治疗保驾护航!
今天的案例主人公李女士,正是一位“海外二诊”的受益者。我们来一起看看她的故事。*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个人信息均已经脱敏处理。
70岁的李女士在去年年底,因脚底疼痛去医院看病,结果发现脚后跟有一个1厘米的黑色肿物。医生判断是冻疮,于是开了点外用药,李女士也就没有再放在心上。
大概4个月后,真正的噩梦降临:李女士通过影像检查,被诊断为胃癌,而且有了淋巴结转移。 她还出现了多次呕血,病情非常危急。很快,医生为她实施了全胃切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通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后脚跟的肿物竟然也是癌症——恶性黑色素瘤。于是大概2个月后,医生又切除了她的足底肿瘤。
为了降低复发风险,李女士开始了3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替吉奥联合纳武单抗)。
虽然该做的都已做完,但对于李女士来说,恐惧感还远未被消除。因为癌症最令人恐惧的,是其具有“复发转移”的能力 。一旦癌症再次袭来,李女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另外,两种癌症的治疗以及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也让李女士遭遇了一些副作用。比如腹泻、味觉障碍还有体重明显下降的问题。这些对于已经70岁的李女士来说,都很影响生活质量,所以迫切需要解决。
由于李女士是中国某知名银行的VIP客户,当客户不幸患病时,会立即为他们启动可快速预约国际权威专家的“海外二诊”服务。 在本次的国际专家“海外二诊”服务中,李女士预约的是来自日本某知名综合性医院肿瘤中心的外科部长X医生,他的专长领域既包括肿瘤外科,又包括各类癌症药物疗法、姑息治疗,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权威专家。在充分了解了李女士既往的病情和治疗经过后,医生很快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为患者详细解答了当前她的所有问题。
1、 未来如果转移或复发了该怎么办? X医生:假如您未来不幸出现转移或复发,那么化疗是核心治疗手段。对于单发的孤立转移灶,可以选择手术、放疗来进行局部治疗。
具体化疗方案选择,我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列出了3类,当前面的方案失效后,可更换为后面的方案。
一类方案:化疗联合/不联合免疫方案
- CAPOX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O药(即免疫药物纳武单抗)
- SOX (替吉奥+奥沙利铂)±O药
- FOLFOX (5-FU+奥沙利铂)±O药
二类方案:化疗联合/不联合抗血管药物方案
- Taxane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雷莫芦单抗
三类方案:化疗方案
- 曲氟尿苷/盐酸替吡嘧啶
- 伊立替康
2、N K细胞疗法是否对我有帮助?副作用是否可控? X医生: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NK细胞疗法对癌症有效,因此不予推荐。
3、口服替吉奥会腹泻,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II/III期胃癌患者术后采用辅助治疗方案,分别为:
- 替吉奥口服 1 年(口服 4 周,停药 2 周,共 8 个疗程或口服 2 周,停药 1 周,共 16个疗程)
- CAPOX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共半年(每 3 周一次,共 8 个疗程)
- SOX (替吉奥+奥沙利铂) 共半年(每 3 周一次,共 8 个疗程)
这三种方案中,替吉奥方案和CAPOX方案等效,但SOX要优于替吉奥。另外,胃癌术后直接使用纳武单抗免疫治疗无意义。
替吉奥确实会出现腹泻等代表性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考虑对症治疗,比如调节肠道的药物、止泻药等缓解副作用。如果副作用太严重,那么可以考虑减少药物剂量。
替吉奥的标准用药剂量为120mg,但用量低于80mg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当前患者用药为100mg,那么为了降低副作用,可以减少剂量到80mg;但如果目前剂量已经是80mg,则无法进一步降低剂量,此时考虑更换方案为CAPOX方案替代。 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到干扰日常生活,则患者可以选择停药,持续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II期B和II其C的患者,可选择使用1年帕博丽珠单抗免疫治疗。
4 、术后患者很瘦,味觉障碍,如何调理改善? 通常,手术后患者体重会减轻20%左右。这是患者消化吸收能力低下、促食欲的胃肠激素减少引起的。大约6个月到1年时间,患者可以恢复正常。
味觉障碍可能是抗癌药的副作用引起的,也可能是饮食减少导致缺乏锌等微量元素引起的。建议患者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饮食,每天分5-6次吃饭。在日本,我们有时也会给患者用一些营养补充剂。
另外,也可以考虑采用中草药的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比如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 会诊结束后,李女士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平复。她对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更清晰了,也对日本专家的细致指导和会诊的快速响应非常满意。
中国是消化道癌症发病数量较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数据,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约为35.87万例,死亡人数26.04万人。
总体来说,胃癌属于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蕞常见癌症之一。胃癌如能在早、中期发现,还是有很大机会通过手术实现根治的,患者仍有一定机会得到临床治愈(术后5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
但在胃癌患者中,一部分人会因为【年龄较高】、伴有诸多【基础病】等问题,对手术存有疑虑,担心“下不来手术台”,甚至会放弃手术机会,选择吃药等姑息治疗。这样的选择真的正确吗?现如今的技术能否支持这类老年患者安全手术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真实案例。
01七旬老人遭遇中期胃癌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胃病”项女士,因短时间体重骤降(8斤)前往就医。血液检测显示,她有一项指标异常升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食道和胃连接的地方(贲门)以及胃的“外墙”(胃壁)都变得异常的厚,而且形状不均匀——这正是胃癌常见的表现。
医生随后通过胃镜检查和病例活检(取一小块组织观察上面的细胞),确诊了老人患有胃癌。由于还没有出现胃以外的远处其他器官的转移,也没有附近淋巴结转移,因此项女士的胃癌分期为中期。虽不是早期,但中期胃癌通常是可以手术的。为项女士提供诊疗的医生也表示,可以通过全胃切除手术实现根治。
但一来项女士已经七十多岁,二来她有20多年的糖尿病(手术伤口会更慢愈合、感染风险高、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右肺还有一枚1.2厘米的肺结节。种种问题让老人和家人们都比较犹豫,担心扛不住治疗,蕞终“越治越糟”。在这样的背景下,项女士决定找一位足够权威的外科专家,来为自己进行全面评估,看看能不能兼顾好肿瘤根治以及手术的安全性。
不久后,项女士预约了来自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盛诺一家官方签约合作医院)消化中心胃外科部长布部创也医生为自己提供指导。
02日本专家咨询内容分享
在充分了解了项女士的病情信息和全部资料后,布部创也医生给出了如下指导建议:首先,患者此前接受的是普通CT而非增强CT,胃镜也没有清晰展示食道上肿瘤具体侵犯的程度,因此很难得出精准的分期判断。
后面患者来癌研有明医院就医时,医疗团队会在治疗前为她做一套非常精细、全面的检查,此后就可以明确肿瘤情况了。届时如果发现患者的分期、肿瘤侵犯的范围确实和现在的结果相同,那么可以通过一个腹腔镜微创手术实现根治,损伤会非常小;如果届时发现肿瘤侵犯食道过多,则需要消化道联合食道外科共同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患者都可以耐受手术,并且保留一部分胃。癌研有明医院是一家极为擅长肿瘤微创手术的知名癌症专科医院。在胃癌方面,2005年,医院开始导入腹腔镜,2019年又引入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了。如今,癌研有明医院98%的外科手术都采用微创。
受益于此,很多在别的医院需要胃全切的胃癌患者,到癌研有明后可以保留一部分胃,还能兼顾临床治愈。这对于术后患者的长期营养摄入和体重维持都很有帮助。布部创也医生所在科室的主要目标之一,正是在做到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之下,将原本的胃全切术式变为次全胃切除术,尽可能为患者保留一些胃,让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那么项女士的糖尿病问题,会不会影响到手术呢?对此,布部创也医生认为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对于这类患者,癌研有明医院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并且有专业团队介入,从生活方式调整和专业治疗入手,帮助患者控制好血糖,让血糖水平达到符合手术的标准,从而降低术后愈合不良风险。
关于肺部的1.2厘米结节,布部医生认为可以暂不处理,无论它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因为这枚结节属于纯磨玻璃结节,即便是恶性,进展也非常缓慢,并不会快速出现转移扩散。而胃癌根治手术虽然会采用微创方式,但依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担,如果同时处理肺结节,会导致负担过重、患者难以承受。所以当前蕞好的处理办法,是先集中精力解决胃癌肿瘤,术后安排呼吸科专家为患者进行肺结节诊断,给出随访或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建议。
03项女士术后,是否需要化疗来降低复发风险、争取更大治愈希望?
对此,布部创也医生表示,是否化疗现在还不能判断。因为术后患者能获得蕞精准的分期判断,有可能患者术前被认为是2期,但实际上术后成了1期(无需化疗);有时也可能患者术前是1期,但术后成了2-3期。假如是2-3期,则患者术后需要坚持1年的辅助化疗,大概可以降低10%的复发风险。
当地时间10月29日礼来宣布了Ⅲb期临床试验(TRAILBLAZER-ALZ 6)的积极结果,对于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成人患者,用改良滴定方案接受donanemab治疗的患者在24周主要终点时,伴水肿/积液的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E)有所减少。
donanemab这个新药在今年7月获批于美国,又在之后获日本厚生劳动省、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局批准,用于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donanemab在国内2023年取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目前还在审评审批过程中。
CDE官网截图
但在FDA说明书中有黑框警告,大意是应用该药时应注意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表现为ARIA-E和ARIA伴含铁血黄素沉积(ARIA-H),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且无症状,很少发生严重和危及生命的事件。本次试验的积极结果和这个黑框警告相关。一起来看详情。
FDA说明书截图
给药方式有哪些改变?会不会影响效果?
TRAILBLAZER-ALZ 6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b期研究,主要研究donanemab的不同给药方案对早期症状性AD患者ARIA-E和淀粉样蛋白清除率的影响,这里的早期AD指的是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痴呆疾病阶段。
给药方式和既往不同,既往标准给药方案是在前三次输注时接受2瓶(700mg)donanemab,然后再接受4瓶(1400mg);改良滴定方式是患者第一次输注1瓶(350mg),第二次输注2瓶(700mg),第三次输注3瓶(1050mg),此后每次输注4瓶(1400mg)。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24周时患者出现ARIA-E占总参与者的比例,结果显示接受改良滴定方式的患者ARIA-E发生率为14%,而标准给药方案为24%,相对风险降低41%。载脂蛋白E(APOE)是已知的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因素的携带者,在这些患者中,19%患者在改良滴定时患有ARIA-E,而标准给药方案中为57%,相对风险降低67%。
看到这里你或许也有疑问,虽然ARIA-E的发生风险降低了,但改良滴定方案会不会影响疗效?答案是不会。
与接受标准给药方案的患者相比,改良滴定患者淀粉样斑块和p-tau217减少。改良滴定的患者的淀粉样斑块水平较基线平均降低 67%,而标准给药组患者为69%。
参考来源
1.Modified Titration of Donanemab Demonstrated Reduction of ARIA-E in Early Symptomatic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in Phase Ⅲb study.
2.CED官网.
3.A Study of Different Donanemab (LY3002813) Dosing Regimens in Adults With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TRAILBLAZER-ALZ 6).
当地时间10月29日,阿西米尼(asciminib)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1] ,用于慢性期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CML)成年患者。CML是一种骨髓和血细胞癌症,通常由费城染色体的异常染色体引起。在一线治疗中,约1/3的患者会出现下列问题:由于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无效而停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新的药物,asciminib就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新药。早在2022年8月,加拿大药物和卫生技术局(CADTH)建议[2] :“若满足条件,可通过公共药物计划报销asciminib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sciminib为何得到FDA的青睐?
本次获批基于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研究,研究目的是比较每日80mg的asciminib与TKI治疗的疗效。TKI治疗是接受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或博舒替尼任意一种治疗。
共有405名患者被随机分配(1:1)进两组治疗。主要疗效结局指标是48周时的主要分子反应(MMR)率。这个指标是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关键指标,这个比例越高,说明该治疗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的控制效果越好,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有望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研究结果显示,48周时MMR率方面,asciminib组中为68%(95% CI: 61, 74),TKI组为49%(95% CI: 42, 56),二者相差19%。细看具体的TKI,入组伊马替尼和其他TKI药物入组比例为1:1;asciminib组的MMR率为69%(95% CI: 59, 78),而伊马替尼组为40%(95% CI: 31, 50),相差近30%(95% CI: 17, 42)。
这个新药安全吗?每周需要打几次药?
根据FDA数据显示,在新诊断和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应用新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是肌肉骨骼疼痛、皮疹、疲劳、上呼吸道感染、头痛、腹痛和腹泻。若只看新诊断的患者,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40%)是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等。
根据FDA已批准的asciminib说明书,用药期间还需要注意一下事项:
1.骨髓抑制 :用药期间可能因出现骨髓抑制,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用药应在治疗的前3个月,需要每两周进行一次全血细胞计数,此后每月进行一次检测,从而判断患者有无骨髓抑制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
2.胰腺毒性 :患者可能出现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无症状升高,每月需评估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如果您有胰腺炎,则注意主动告知医生,需要进行频率更高的检测。
3.高血压风险 :可能出现3级或4级高血压风险,应注意检测血压。
4.超敏反应 :可能出现3级或4级超敏反应,包括皮疹、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反馈医生,医生会根据超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开始适当的治疗。
5.心血管毒性 :如果您有心血管病史,需要告知医生;对于3级或更高级别的心血管毒性,医生会考虑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6.胚胎/胎儿毒性 :若您在怀孕期间用药或在服用药物期间怀孕,可能对孩子有潜在风险。这个新药是口服药,需要根据不同的给药剂量(80mg或40mg)每天/或每两天用药。
近些年来,还有哪些白血病药物获批FDA?
根据FDA肿瘤学/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批准通知,白血病相关新药整理如下表。
另外可以看出21年时asciminib已获批白血病治疗,但限定既往接受过两种或更多TKIs治疗,本次获批属于扩大适应证。
参考来源:
1.FDA grants accelerated approval to asciminib for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2.Asciminib(Scemblix):CADTHReimbursementRecommendation:Indication:Forthetreatmentofadultpatientswith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chronicmyeloidleukemia(Ph+CML)inchronicphase(CP)previouslytreatedwith2ormoretyrosinekinaseinhibitors.Ottawa(ON):CanadianAgencyforDrugsandTechnologiesinHealth;2022Aug.PMID:38713779. 3.AStudyofOralAsciminibVersusOtherTKIsinAdult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Ph+CML-CP. 4.Product information:SCEMBLIX-asciminibtablet,filmcoated.UpdatedAugust7,2024. 5.Oncology(Cancer)/HematologicMalignanciesApprovalNotifications.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