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11月,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公共卫生、科研教学、康复理疗、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为一体的全国重点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天水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甘肃省普外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外科学组天水培训基地、甘肃省天水腔镜诊疗培训中心、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天水分所、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天水分中心、甘肃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水分中心。是西交大口腔医院协作医院、西交大一附院协作医院、中国—巴基斯坦友好医院、中国武警脑科医院协作医院。是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急救、中医养生与康复、眩晕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天水传承工作站、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临床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确定为甘肃省医疗保障系统首批“DRG/DIP示范医院” 医院现有院本部、南院区(麦积区中医医院)和东院区三个院区。院本部位于麦积区城市中心,占地30多亩,核定病床1030张,设置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5个,职能科室18个。现有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6个、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7个、重点专业5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11个、成纪之星工作室2个。南院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781号(羲皇大道北侧,成纪药业斜对面、武警天水支队西侧),占地46.35亩,核定床位160张,设置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5个,有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温廷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1个,“宫长祥名中医工作室”1个。东院区位于成纪大道东路,占地30余亩。院本部年门诊诊疗5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26631余人次,开展手术7276台次、介入手术689台次。南院区年门诊诊疗5万余人次、出院患者3500余人次、开展手术176台次。截止2022年底,院本部现有在职职工1420人,其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06人,中级职称289人,硕士研究生(包括研究生班)1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甘肃省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专家4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才1人,甘肃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骨干人才1人,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2人,甘肃省名中医2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2人,天水市领军人才3人,天水市“222”创新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天水市名中医6人。南院区现有在职职工204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5人,中级职称26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2人。天水市“222”创新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天水市名中医5人。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3.0T高场超导磁共振、256层双源炫速和128层高速CT各1台、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大C)2台、直线加速器、双板DR、E超等超高档全身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口腔锥形束CT、多功能眼底诊断平台、电子鼻咽喉镜、鼻窦内窥镜系统和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毫米波治疗仪、肿瘤微波消融仪器、高清电子胃镜、支气管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第五代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前列腺汽化电切镜、膀胱镜、体外冲击波治疗仪、X线骨密度仪、乳腺X射线仪(钼靶)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YAG激光、微生物全自动质谱仪、耳鼻喉动力系统、宫腔镜电切系统、肺功能测试系统、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半岛超声炮、黄金微针及12人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300余台件,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SIFIC2019’感控实践优秀基层医院”,“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甘肃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先进集体”“省级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支援单位” “2021届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300强”等10余项省级以上殊荣。医院先后有《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发出生缺陷病因学探讨》等1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祛风湿药褥”等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1985年至今,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1篇,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9篇,出版专著58部。八味柴芍合剂等8个品种的院内制剂投入量产,1个协定处方正在进行加速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近年来,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谋军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副部长王陇德、曹荣桂、殷大奎、陈啸宏、王国强和原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委副书记孙伟,副省长罗笑虎、冯健身、咸辉,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等领导先后来院调研视察指导工作,对医院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争取项目,引进先进医疗设备,讲团结协作,重学术氛围,求服务质量,创医院特色,使医院真正成为一所学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科学规范、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指人格具有明显偏离正常的特征,且相应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通常给人以“与众不同”、“格格不入”的特异感觉。,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的人格障碍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障碍的同病率高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9,表演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7。 部分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具有攻击和冲动的特点,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攻击倾向的遗传可能性在成人中为44%~72%。 神经生化因素 边缘系统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胆碱能环路的过度反应可能介导情绪的不稳定,个体对环境情绪刺激反应和敏感性增加,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可能与之相关。 杏仁核过度反应、前额叶抑制降低可能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攻击性阈值较低相关。 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活性降低,可能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有关。 病理生理因素 有观点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脑电图研究证明,人格障碍者的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50%人格障碍者的脑电图显示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 大脑皮质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格障碍患者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 胎儿及婴幼儿感染、营养不良 孕期感染、中毒,胎儿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充分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的供应,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 出生时或婴幼儿时期的脑损伤和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脑,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对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效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是由躯体疾病、精神障碍、颅脑损伤等各种疾病所引起的人格异常,人格改变出现在上述各种疾病之后,患者患病前的人格特征在正常范围之内。 人格障碍患者在患上述各类疾病之前即存在相应的人格障碍特征。 其他精神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具有一些类似表现,如偏执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分离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障碍等。 主要鉴别点 各类人格障碍通常起病较早,且特征症状有一惯性的特征,没有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区分,也没有明显的应激因素作为前因。 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表现与其人格特征的融合是根深蒂固的,生活各个领域均受到持续影响,且通常是终身影响。 与强迫障碍、分离障碍不同,人格障碍患者受症状困扰、引发的痛苦并不强烈,自知力水平相对较低(但仍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他精神障碍的某些典型症状通常不会出现在人格障碍中,如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强迫障碍的部分典型强迫观念等,也可据此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存在更多的自杀未遂、身份认同障碍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但没有典型的、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转换障碍(癔症)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可出现情感或行为上的明显改变,但其改变并非无意识。 癔症患者在癔症发作时无意识,行为不受自我控制,且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痛苦,可据此鉴别。,无,为确诊人格障碍,患者(或家属)除需提供多方面的详细病史外,可能需要接受以下检查或评估: 脑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脑部的器质性疾病。 临床访谈: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形式,医生直接向当事人提问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评估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神经心理检测:主要是人格测定,一般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国际人格障碍检查、DS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DSM-Ⅳ人格障碍检查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