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
我感冒了,吃什么药啊?
快吃点感冒药,再吃点阿莫西林,消炎好得快。
在我国,这种对话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大家都习惯了「消炎」,阿莫西林也几乎成了家庭小药箱的标配。
孰不知这就叫「滥用抗生素」。
乱吃阿莫西林的话,感冒是治不了,损害健康倒是有一份功劳。
而这一切,正是大家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引起的。
消炎药?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
说起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但却很少能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不能乱吃。
我读过的所有专业类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处会把阿莫西林这类抗生素称为「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
解释抗生素药理作用的英文单词是「anti-infection」,将它翻译成中文就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
哪些常见药属于「抗生素」呢?看说明书肯定是最准确的方法,不过还有一个简单的识别技巧:
一般药名里有「霉素」「菌素」「沙星」的,大多是抗生素(少数是化疗药)。
阿莫西林这类名字里有「西林」的当然也不例外了,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苄卡西林、羧苄西林等,都属于经典的「青霉素类」抗生素。
这类药物只对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有效,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失了。
你可能会问,这不还是「消炎」么?
但你还要明白的是,炎症并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具有的共同表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外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表现,可以把这些现象简单理解为炎症。
抗生素只能对抗一部分细菌,对病毒、真菌、过敏、外伤等引发的炎症无能为力。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效果。
即便是所谓的「消炎效果」,也是抗生素与敏感菌战斗并取胜后得来的,抗生素并没有直接去对抗炎症。
什么才是真正的消炎药?
在医学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
一类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它们都是直接去对抗炎症的,也就是说能直接减轻你的红、肿、热、痛等表现。
激素这个名词可能大家不陌生,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身体自行分泌的,所以,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嗓子发炎,即使不用任何药,好好休息几天也会自愈,因为人体会自己生产「消炎药」。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调侃「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吃不吃药,感冒的病程其实差不多。
对于免疫系统异常的人而言,有时为了控制炎症症状会选用消炎药,但也会区分不同的炎症部位来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比如过敏性鼻炎,常常选用激素类的鼻喷雾剂;而关节炎,则会选择止痛类的布洛芬等口服药。
感冒药怎么选?
遵守医嘱用药
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滥用抗生素的最严重后果是产生「超级细菌」,在面对这些细菌的感染时,无药可用。
什么是「超级细菌」?
形象点说,就是一些细菌获得了防御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盾牌,变得刀枪不入,它所对应的医学词汇是「多重耐药细菌」。
这类细菌已经有了,只是普通人还没有切身经历而已。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属于这类「超级细菌」,它的出现是伴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而来的。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在 1940 年代初首次投入临床使用,被称为人类医药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 20 年后的 1961 年,在英国出现了一种不怕青霉素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目前它已经成为各国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许你会说,我身体很好,我又不住院。可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发生意外呢?
就说几天前吧,我们接诊了一个以往身体特别好的病人。他是旅游爱好者,凌晨四点爬上长城去看日出,一不留神脚下一空,滚下来摔成了重伤,做大手术就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试想一下,如果住院期间他感染上了超级细菌,手术就没法做,可能命都会丢掉。
如果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不能彻底改观,可能未来超级耐药细菌就不止在医院泛滥了。一旦日常环境中大规模出现超级细菌,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更重要的是超级细菌不受地域限制,随着人员往来,世界上每个角落上的人都可能受到牵连,那时人类将面临一场不亚于大地震、大海啸之类的灾难。但是,大地震、海啸之类是天灾,我们没法做太多,而超级细菌泛滥则是人祸,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避免。
因此,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医生的义务
医生的一句「有炎症」不是对疾病给出的诊断,只是描述一个症状。指出具体病因以及受损部位的陈述才是明确的诊断。
比如「细菌性肺炎」这样的陈述,明确了病因是「细菌性的」,给出了受损害部位是「肺」,而不是其他的部位。
除了诊断,我们还能做得更细致,通过生化检验查明是感染了哪种菌,根据细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比如链球菌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是青霉素,而支原体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就是红霉素等。
不同的感染部位也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感染发生在肺部、或者脑内,抗生素对应的选择也会不同,需要考虑具体抗生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作用特点。比如有的抗生素能穿透血脑屏障,在脑内感染部位富集达到治疗效果,而有的抗生素则完全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对脑内感染无能为力。
简单总结一句,抗生素是治疗敏感菌感染的、不同的抗生素治疗不同的敏感菌感染、不同的感染部位需要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做相应调整。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如何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该吃哪种抗生素?」等问题,是没办法一下子回答的,也不是简单一篇科普文章能说清的,因为这需要复杂繁多的医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科学细致的诊疗过程。
咱们老百姓可干不了这活儿,还是交给专业医生来处理吧。
既然医生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使命,那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到「不需要开抗生素时不开」「必须开抗生素时要解释清楚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这是消炎药」误导了民众。
想要从源头上纠正「滥用抗生素」,应从为抗生素正名开始,在此呼吁所有人:
请别再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啦!
你还在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
我感冒了,吃什么药啊?
快吃点感冒药,再吃点阿莫西林,消炎好得快。
在我国,这种对话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大家都习惯了「消炎」,阿莫西林也几乎成了家庭小药箱的标配。
孰不知这就叫「滥用抗生素」。
乱吃阿莫西林的话,感冒是治不了,损害健康倒是有一份功劳。
而这一切,正是大家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引起的。
消炎药?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
说起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但却很少能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不能乱吃。
我读过的所有专业类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处会把阿莫西林这类抗生素称为「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
解释抗生素药理作用的英文单词是「anti-infection」,将它翻译成中文就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
哪些常见药属于「抗生素」呢?看说明书肯定是最准确的方法,不过还有一个简单的识别技巧:
一般药名里有「霉素」「菌素」「沙星」的,大多是抗生素(少数是化疗药)。
阿莫西林这类名字里有「西林」的当然也不例外了,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苄卡西林、羧苄西林等,都属于经典的「青霉素类」抗生素。
这类药物只对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有效,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失了。
你可能会问,这不还是「消炎」么?
但你还要明白的是,炎症并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具有的共同表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外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表现,可以把这些现象简单理解为炎症。
抗生素只能对抗一部分细菌,对病毒、真菌、过敏、外伤等引发的炎症无能为力。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效果。
即便是所谓的「消炎效果」,也是抗生素与敏感菌战斗并取胜后得来的,抗生素并没有直接去对抗炎症。
什么才是真正的消炎药?
在医学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
一类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它们都是直接去对抗炎症的,也就是说能直接减轻你的红、肿、热、痛等表现。
激素这个名词可能大家不陌生,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身体自行分泌的,所以,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嗓子发炎,即使不用任何药,好好休息几天也会自愈,因为人体会自己生产「消炎药」。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调侃「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吃不吃药,感冒的病程其实差不多。
对于免疫系统异常的人而言,有时为了控制炎症症状会选用消炎药,但也会区分不同的炎症部位来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比如过敏性鼻炎,常常选用激素类的鼻喷雾剂;而关节炎,则会选择止痛类的布洛芬等口服药。
感冒药怎么选?
遵守医嘱用药
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滥用抗生素的最严重后果是产生「超级细菌」,在面对这些细菌的感染时,无药可用。
什么是「超级细菌」?
形象点说,就是一些细菌获得了防御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盾牌,变得刀枪不入,它所对应的医学词汇是「多重耐药细菌」。
这类细菌已经有了,只是普通人还没有切身经历而已。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属于这类「超级细菌」,它的出现是伴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而来的。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在 1940 年代初首次投入临床使用,被称为人类医药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 20 年后的 1961 年,在英国出现了一种不怕青霉素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目前它已经成为各国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许你会说,我身体很好,我又不住院。可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发生意外呢?
就说几天前吧,我们接诊了一个以往身体特别好的病人。他是旅游爱好者,凌晨四点爬上长城去看日出,一不留神脚下一空,滚下来摔成了重伤,做大手术就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试想一下,如果住院期间他感染上了超级细菌,手术就没法做,可能命都会丢掉。
如果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不能彻底改观,可能未来超级耐药细菌就不止在医院泛滥了。一旦日常环境中大规模出现超级细菌,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更重要的是超级细菌不受地域限制,随着人员往来,世界上每个角落上的人都可能受到牵连,那时人类将面临一场不亚于大地震、大海啸之类的灾难。但是,大地震、海啸之类是天灾,我们没法做太多,而超级细菌泛滥则是人祸,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避免。
因此,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医生的义务
医生的一句「有炎症」不是对疾病给出的诊断,只是描述一个症状。指出具体病因以及受损部位的陈述才是明确的诊断。
比如「细菌性肺炎」这样的陈述,明确了病因是「细菌性的」,给出了受损害部位是「肺」,而不是其他的部位。
除了诊断,我们还能做得更细致,通过生化检验查明是感染了哪种菌,根据细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比如链球菌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是青霉素,而支原体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就是红霉素等。
不同的感染部位也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感染发生在肺部、或者脑内,抗生素对应的选择也会不同,需要考虑具体抗生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作用特点。比如有的抗生素能穿透血脑屏障,在脑内感染部位富集达到治疗效果,而有的抗生素则完全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对脑内感染无能为力。
简单总结一句,抗生素是治疗敏感菌感染的、不同的抗生素治疗不同的敏感菌感染、不同的感染部位需要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做相应调整。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如何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该吃哪种抗生素?」等问题,是没办法一下子回答的,也不是简单一篇科普文章能说清的,因为这需要复杂繁多的医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科学细致的诊疗过程。
咱们老百姓可干不了这活儿,还是交给专业医生来处理吧。
既然医生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使命,那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到「不需要开抗生素时不开」「必须开抗生素时要解释清楚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这是消炎药」误导了民众。
想要从源头上纠正「滥用抗生素」,应从为抗生素正名开始,在此呼吁所有人:
请别再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啦!
1、名字中带【霉素】 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 2、名字中带【西林】。 青霉素类药物名字里一般会带【西林】两字。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3、名字中带【头孢】。 头孢菌素类药物常以【头孢】开头。例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4、名字中带【磺胺】。 磺胺类抗菌药经常以【磺胺】开头。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 5、名字中带【环素】 四环素类药物名字中通常带有【环素】两字。如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6、名字中带【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名字里有【沙星】两字。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7 、名字中带【培南】。 碳青霉烯类药物名字中常带【培南】。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
轻松掌握全身运动技巧
同款左旋60000
手腕不痛秘诀,体验过就知道
快速瘦身挑战,一个月减重秘诀来了!
挑战极限!标枪运动员的日常力量训练秘密
一转眼就是2024了,买铁棍山药就来找彩妹
胶原蛋白是不是垃圾蛋白?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