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案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要根据病情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a.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属于轻度到中度。如果你是这类患者之一,那么你可能会使用一种叫做 5-氨基水杨酸(5-ASA)的抗炎药物开始你的治疗之旅。这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法,也是最常见的起点。
根据途径的不同,你可以选择口腔或直肠途径。如果你选择直肠疗法,其中可能包括 5-氨基水杨酸栓剂,这类药物的优势是其会直接作用于结肠黏膜表面的炎症处,无需等待药物从口腔通过消化系统的其他部分再到达结肠炎症部位,以发挥作用。
然而,这只能解决直肠炎症。如果疾病已经扩散到直肠以外,可能就需要灌肠或口服美沙拉嗪。
b.溃疡性结肠炎的另一种治疗药物是皮质类固醇,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抗炎药物。类固醇通常用于即刻缓解症状。不过,医生们往往建议不要长期依赖它们,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并且由于它们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使你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
c.其他药物包括:
• 免疫调节剂或免疫系统抑制剂,用于调整免疫系统的活性;
• 生物制剂;
• 其他治疗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抗腹泻药物、止痛药和解痉药等。
d.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可能不足以有效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此时,你或许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能缓解你的症状,而且可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但是并不严重。除此以外,还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反应等罕见的不良反应。
-
激素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股骨头坏死。
-
免疫抑制剂作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胰腺炎以及胃肠道反应。
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咨询医生,考虑更换其他药物治疗,万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症状的反复。
如何尽量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一般因人而异,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轻,有的重。
因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或者换药,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损伤。
另外,在应用单抗治疗时应密切注意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需不需要定期复查
多长时间间隔比较合适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容易反复,需要定期随诊病情变化,间隔时间根据病情程度决定,起病8~10年的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应行1次结肠镜检查,以监测确定当前病变的范围。如为全结肠炎症型,则此后隔年结肠镜复查,20年后每年行结肠镜复查;如为左半结肠型,则从起病15年开始隔年行结肠镜复査;如为直肠型,无需结肠镜监测。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从该诊断确立开始每年都要行结肠镜复查。
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吗
一般来讲,溃结的患者结直肠发生癌变的几率要高于正常人,癌变的几率和患者的年龄,发病的早晚以及病变的长度,严重程度有很大关系,当病变程度较重,累计范围较广的情况下,癌变几率会更高,有结肠癌家族病史,结肠癌的风险也会升高。
特别感谢
该科普文章医学专业性内容部分由孙锋医生集团袁吉林 医生 提供/审核
这个争议很大,但我个人认为,两者各有优势:
- 对于一般患者,配合西药服用,能够提高疗效。
- 对于激素、免疫抑制剂不敏感或失效的患者,中医诊治具有个体差异性,则独立发挥作用,达到尽量减轻发作期病情、延长缓解期,达到不影响生活质量的目的。
- 西医则比较规范、稳定,不足的是药物副作用大,有些患者对西药无应答或疗效不佳。
在我们医院,对于轻中度型病人,考虑到病人的症状较轻和西药的副作用,我们能用中药治疗的就用中医中药,如果能够控制,就可以长期采用中药治疗了。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病人是在吃西药了,考虑到西药的副作用又来看中医的:我们暂时不会停西药,因为突然停西药会使症状反弹,复发,之前做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我们会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中药治疗,目的是减少西药用量或者慢慢停掉西药。
第三种情况,对于重度病人,在我们则会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控制病情。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以肠道反复性发炎为主要特征,目前病因并不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肠道菌失调,环境、饮食、压力等等因素有关,好发于 20-40 岁左右的中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顽固性肠病,治疗过程中,自我管理尤为重要,严格的自我管理可以减轻痛苦,减少疾病复发。自我管理包括三个关键点:
- 坚持中西结合治疗。
目前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的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慢性复发型患者,中医治疗针对溃疡性结肠炎虚实错杂的特点,健脾益气治本,祛邪外出治标,及时控制和缓解病情。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持续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停药、减药、换药。
- 情绪调理:保持心情愉快、适度休息,减轻工作、避免生活中的压力过大。
- 注意饮食,食物选择以易消化、低脂肪、无刺激性、低纤维、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为原则,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忌食肉类、乳制品、避免喝酒、冷饮、过热、含碳酸饮料、水果及多纤维的蔬菜,另外,产气性食物也尽量要少吃。
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亲属间的发病率大约是 5-15%,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普通的人群。如果亲属中有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自己又出现经常腹痛、拉肚子、去厕所次数多、或是伴有粘液便、血便等,就应该通过做肠镜检查,明确是否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整体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它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因作用的疾病,除了遗传因素,还是感染免疫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还与药物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有关。虽然溃疡性结肠炎是有一定家族聚集性,但是也仅仅是有一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基因病,而且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
我在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常用治法包括: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等。从而达到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防止并发症的效果,很多患者的脓血便减少或消失,复发也明显减少,间隔时间延长。
结肠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 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同时配合内服中药。
2. 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辩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3. 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泻、发热,容易有脱水,水盐代谢紊乱和低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疗时,尿钾排出增加,更容易导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因此,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要注意用药后反应。门诊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要及时住院治疗,以便及时静脉补充水,纠正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结肠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1. 轻信偏方、盲目治疗: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不去正规肛肠医院进行治疗,轻信偏方,盲目服用药物,其结果只能是越治越重,还经常掩盖真实病情的发展。
2. 患者麻痹大意:许多结肠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充分认识结肠炎的危害,以为结肠炎可不治而愈,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病情逐渐加重,病情复杂大大增加,造成病情治疗难度随之增加。
3. 治疗浅尝辄止:部分患者虽然接受了正规治疗,但是却不能坚持下来,病情稍一缓解就擅自停止用药,结果造成病情反复发作,以至于越来越重,还导致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性增强,治疗难度加大。
4. 误诊、误治: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寄生虫性结肠炎、细菌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许多种类,在一般小诊所由于检查设备的缺乏极易造成误诊,当然也就不能对症治疗,结果错误的治疗不仅耽误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肛肠疾病。
很多患者自认为结肠炎就是多拉几次肚子,多排几次“毒”而已。只要平时注意一下,还是可以接受自身状况的。正是由于很多患者对结肠炎的认识不够,患者麻痹大意、不积极治疗、盲目轻信所谓偏方等都是造成结肠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因此患者要引以为戒,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结肠炎的发病原因
- 1. 遗传。据国外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2. 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因此怀疑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 3. 神经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
结肠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 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同时配合内服中药。
2. 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辩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3. 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泻、发热,容易有脱水,水盐代谢紊乱和低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疗时,尿钾排出增加,更容易导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因此,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要注意用药后反应。门诊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要及时住院治疗,以便及时静脉补充水,纠正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结肠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1. 轻信偏方、盲目治疗: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不去正规肛肠医院进行治疗,轻信偏方,盲目服用药物,其结果只能是越治越重,还经常掩盖真实病情的发展。
2. 患者麻痹大意:许多结肠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充分认识结肠炎的危害,以为结肠炎可不治而愈,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病情逐渐加重,病情复杂大大增加,造成病情治疗难度随之增加。
3. 治疗浅尝辄止:部分患者虽然接受了正规治疗,但是却不能坚持下来,病情稍一缓解就擅自停止用药,结果造成病情反复发作,以至于越来越重,还导致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性增强,治疗难度加大。
4. 误诊、误治: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寄生虫性结肠炎、细菌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许多种类,在一般小诊所由于检查设备的缺乏极易造成误诊,当然也就不能对症治疗,结果错误的治疗不仅耽误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肛肠疾病。
很多患者自认为结肠炎就是多拉几次肚子,多排几次“毒”而已。只要平时注意一下,还是可以接受自身状况的。正是由于很多患者对结肠炎的认识不够,患者麻痹大意、不积极治疗、盲目轻信所谓偏方等都是造成结肠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因此患者要引以为戒,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结肠炎的发病原因
- 遗传。据国外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因此怀疑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 神经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