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尿隐血的检查结果有很多个原因:如果是女性,可能是在生理期会出现。如果是非生理期或者是男性,比如在尿道感染也会出现;或者是尿路的结石,也可能导致尿隐血。主要原因还是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超声之类的,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有没有尿痛,再来看看是感染引起的,还是结石引起的,或者是其他肿瘤性质的疾病引起的,要做深一步的检查,然后最好是去挂泌尿系的号,去找泌尿系的专业的医生去诊断。
尿潜血要看看有没有红细胞阳性,如果有叫血尿。血尿血尿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科病,也就是肾炎,另外一个是外科病,就是炎症结石肿瘤。通过形态学分析知道是肾炎,因为肾炎的红细胞是畸形红细胞为主,然后在显微镜下看发现都是畸形红细胞。用尿路感染来解释是不可以的,因为尿路感染一天就好了,两天就好了,三天肯定好了,但是肾炎可以1年2年3年,10年20年甚至60年,如果没有蛋白尿是不需要治疗的,而且也不可能治好,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哪个药物能够肯定地影响到血尿。
尿潜血主要还是看一下有没有肿瘤、结石、尿路感染等。潜血并不可怕,就是要找原因,要做一个尿红细胞位相,看一下有没有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查原因为主。而如果单纯的潜血,但是查不到原因,那就观察,一般没有太大问题。
治“泌”病,解“男”题 — 您身边的泌尿生殖专家
尿潜血 是指肉眼或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红细胞的存在,但用试纸检测时有阳性反应,是因为当红细胞破坏时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用检测血红蛋白的试纸可以检测到。
尿常规检测中的尿隐血无论试验前红细胞是否破坏,只要红细胞达到一定浓度,试剂检测均可出现隐血阳性。
尿液中含有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或菌尿,可使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 假阳性 结果;尿液中大量维生素C的存在,可竞争性抑制反应,产生假阴性结果。
尿隐血检测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如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感染等。
还有助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如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如果发现尿潜血请不要过度紧张,请咨询医生。
隐血(+)通常是指取尿液以及大便检查。如果是尿液中隐血为(+),尤其是尿潜血(+)者,考虑是血尿,需要警惕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或者肾功能损伤以及泌尿系肿瘤等疾病诱发导致。
如果是取大便检查,做大便隐血试验结果为(+),考虑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一般还会合并有黑粪,与消化道溃疡或者有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出现明显的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时止血以及补血处理,以免导致失血性休克。
消化道、胃、小肠或结肠出血大于 5ml 时,经大便潜血检查可显示阳性。但并非大便隐血阳性一定为消化道出血,应视情况而定。大便隐血检测分为化学法检测及免疫法检测。若为化学法检测阳性,表明大便中含血红蛋白,但血红蛋白可能来源于摄入的肉类,动物血红蛋白亦可导致化学法检测阳性。若通过免疫法检测显示阳性,则表明消化道出现隐形出血,需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如胃镜、肠镜等。
大便潜血试验(又称便隐血),大便潜血是指粪便中是否有血红蛋白,一般见于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肿瘤;出血性肠炎,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引起大便潜血阳性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如胃溃疡伴有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糜烂出血性胃炎,或贲门黏膜撕裂症等,下消化道疾病当中的肠黏膜溃疡、肠道炎症,也会引起大便潜血阳性。但由于检验科室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也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需要其他检查方式结合血常规、胃镜检查,结合判断,并复查大便常规,到消化内科就诊。
当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医生一般会让患者做一个尿常规,当病人按照医生嘱托规范留取尿常规之后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尿潜血 3+,然后病人就会焦急地去找医生看报告单,那我们的结果到底严重吗?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
1.尿潜血 3+
首先考虑泌尿系统损伤。当患者存在肾结石,肾炎等疾病时,往往会导致泌尿系统损伤。当泌尿系统损伤时,血液就会混入尿液里面,所以当我们做尿常规时就会发现,尿潜血竟然 3+。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尽早到医院泌尿外科进一步完善泌尿系彩超等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明确下一步诊疗方案。
2.生理性因素导致尿潜血 3+
当女性在月经期检查尿常规时,子宫内膜脱落导致的月经血会有一部分混入尿液里面,如果混入的量比较少时肉眼几乎看不到。此时,我们做尿常规检查时,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尿潜血 3+.而这样的病人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所以,当遇到尿潜血 3+时,我们要综合分析患者症状,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及泌尿系彩超等其他结果,避免漏诊或者误诊。
在做常规体检时,阿华发现尿中有潜血,紧张地跑去看医生,但做了尿路检查没有发现结石,又做了肾超声也没有发现肾病变,医生说可以再看一次,让他回去看看自己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尽管隔了几天都不疼也没有别的不适,但他还是有点不安,不知道那血到底从哪儿来的。
血尿,肉眼可见。
许多人都听过“粪便潜血”检查,代表可能有大肠息肉或大肠肿瘤,所以让大家听说检查结果是阳性的时候很紧张。而且实际上尿液中可能还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这一检查被称为“尿潜血”。
血尿会痛,通常肉眼就可以看到尿液中有一些鲜红,大部分是因为尿路结石,其他原因还可能是因为尿道急性细菌感染,尿道外伤,泌尿道畸形等引起炎症,血前段集中在尿道,所以容易看到。假如是结石后端比较发炎或发炎,如肾结石,或膀胱炎,肾炎,不一定肉眼就能看到鲜红色的血滴,但血丝也可能出现。
有一种或暗或红的尿,是溶血性的,即血液在流过尿液时,红血球破裂,释放出血色素,或血红蛋白,呈暗色;这种叫做“血红素尿”,最常见的是横纹肌溶解症,恶性疟疾,败血症,或重金属中毒,维生素D中毒等,但蚕豆病、镰刀型贫血等先天性溶血性疾病,也可发生溶血性尿。
关于尿潜血的警讯。
但是尿中见血大多是经过良好处理的结石,而见肉见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癌”,因为看不见,说明出血量不多,是慢慢地出血,通常是肿瘤缓慢的摩擦血管引起的出血,所以也就不觉得痛,叫做“无痛性血尿”。最为常见的是膀胱癌,再次出现的是肾盂癌,如果年龄超过40岁,并且有无痛性血尿,要小心自己是否患有癌症。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可能是丝球肾炎,因为丝球就像是净水的“大分子过滤器”,会过滤掉蛋白质、红血球、水分这样的大分子,所以会导致蛋白尿跟血尿,通常会成为免疫疾病的先兆,比如红斑性狼疮、B型或丙型肝炎、紫斑症等,而慢性丝球肾炎则是台湾人肾衰的首要诱因。
而且儿童血尿的常见病因,很可能是2种遗传疾病所致,一种是“遗传性肾炎”,另一种是再发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血尿可引起反复血尿,持续肾功能恶化,甚至引起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良性再发血尿也是无痛性血尿,但肾功能并未恶化,只需持续追踪。
但是出现血尿的原因有百种之多,如果检查出血尿,而没有结石,肾超声也没有异常,建议让尿液送到显微镜下,并抽血验生化、免疫等反应,甚至可以考虑做膀胱镜,以免错过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机会。
1.什么是血尿?
简单来说,血尿就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排泄超出了正常范围。
2.怎么辨别真假血尿?
需要来医院做个尿沉渣,尿沉渣就像照妖镜,它能区分真假血尿。
3.血尿的分类?
- 肉眼血尿:就是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尿色异常,可见淡红色、洗肉水样、云雾状等不同程度混浊的尿液。一般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 1 毫升就可以肉眼观察到颜色变化。
- 镜下血尿:就是肉眼观察尿液颜色正常,但是尿沉渣提示尿中红细胞超出正常范围。
4.尿潜血(隐血)阳性是怎么一回事?
简单地说,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特殊的可以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变色反应的试剂来检测尿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颜色变化越深,潜血的“+”就越多。那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尿中出现一些类似物可与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呈现出隐血试验阳性,但是并没有红细胞;相反如果尿液中出现一些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 C 就可出现假阴性。所以尿隐血(潜血)阳性不一定是血尿。
5.导致尿隐血(潜血)的常见因素?
- 某些食物(如火龙果、甜菜)或药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酚噻嗪等);
- 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和肌细胞损伤造成的肌红蛋白尿;
- 尿中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者尿路感染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
- 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要求 2 小时内完成检测)、高温存放、尿 PH 值过高使红细胞破坏等都可使尿隐血阳性;
上述情况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均为阴性。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