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系保定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医疗机构,院址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四后方医院。1953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军区联合命名为“河北省第二康复医院”,隶属河北省卫生厅康复医院管理局领导,主要任务是接受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结核病患者(休养员)。1965年5月,医院移交保定专区领导。随工作任务变化,医院不断完善专业科室设置,在保留治疗结核病专科特色基础上,增加了诊疗项目,扩大了服务功能和范围。1970年1月,医院更名为“保定地区第四医院”,实现了由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的全面过渡。1981年2月17日,院名改为“保定地区结核病院”(仍保留保定地区第四医院名称)。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省级爱婴医院。1995年3月20日,医院更名为“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隶属保定市卫生局(今为保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1年成功被河北省卫生厅纳入三级综合医院管理并增加编制床位;2015年11月,医院成功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等级评审。2016年5月,河北省卫计委发文批准,医院正式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8年,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了党委的领导作用,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2018年底,经保定市卫生健康委审核验收,批准成为“保定市北部区域医疗中心”。承担着保定北部区域人民群众医疗救治、健康指导等工作任务。标志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迈向新的高度。建院69年来,医院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代二中心人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艰苦创业、传承创新。积极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医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诊急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114.76亩,其中业务用地63.41亩,设有门诊楼,住院北楼,住院西楼A座、B座,住院部南楼(租赁)、急诊楼、医技楼、综合楼、培训楼、职工活动中心。根据工作职责和工作需要,医院内设21个行政后勤科室,3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医院核定床位870张,实际开放床位969张;现有员工16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35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52人,高级职称270人,中级职称659人。近年来,医院不断强化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现有呼吸内科、肿瘤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5个“保定市级医学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胸外科、骨科、皮肤与性病科、新生儿科、妇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麻醉科、营养科、超声医学科14个“保定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现为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着本科临床理论教学任务;同时是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教学医院。医院现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保定市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中心。同时构建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综合服务模式,建立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中心、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在全院范围内推广VTE防控体系建设等。医院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现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技术合作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协作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骨干单位;京津冀创伤骨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河北省呼吸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河北省耳鼻咽喉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发生,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道梗阻(最常见为胆石梗阻)使胆汁淤滞、胆管内压力迅速增高所致胆道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后,急性炎症得到控制,但胆管内的原发病因(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或奥狄括约肌狭窄等)并未解决,胆管内炎症病变转为慢性,使胆管壁增厚。,胆囊,1.慢性胆管炎 用手术方式,去除梗阻因素,保证胆道引流畅通。在急性发作,先控制感染,等病情稳定后再施手术。切开胆管取除结石或蛔虫,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奥狄括约肌狭窄,可作括约肌成形术,如有胆总管下端梗阻可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等胆肠内引流术。为解除感染病灶,应切除胆囊。肝内胆管狭窄者,须彻底了解其病理变化,解除其梗阻原因。如作肝内胆管狭窄段切开,并清除肝内结石,然后作Roux-y式胆管空肠吻合。奥狄括约肌成形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容易发生逆流性胆管炎。 2.急性胆管炎 手术解除胆管梗阻,使胆管压力减低,引流通畅。但在疾病早期,急性单纯性胆管炎,病情不太严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并由单纯性胆管炎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镇痛和利胆药物的应用,其中50%硫酸镁溶液常有较好的效果,用量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胃肠减压也常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很重要,虽在胆管梗阻时胆汁中的抗生素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所需浓度,但它能有效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和氨卞青霉素等。应根据血或胆汁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调整合适的抗生素。如有休克存在,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非手术治疗后12~24小时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即进行手术。即使休克不易纠正,也应争取手术引流。对病情一开始就较严重,特别是黄疸较深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5~30%。手术方法应力求简单有效,主要是胆管切开探查和引流术。应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须放在胆管梗阻的近侧,在梗阻远侧的引流是无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缓解。如病情条件允许,还可切除。,胰腺炎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胰腺炎通常在饱餐及饮酒后发作,表现为全腹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通过CT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胆道蛔虫症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表现。 不同点:胆道蛔虫症常为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可吐出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一般无明显发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鉴别。,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生物化学检查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可判断是否伴发胰腺炎。测定总胆红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值均升高,在缓解期都恢复正常。久病者则有肝细胞损害。 2.B型超声显像在胆道梗阻扩张时,能准确地查出液性内容的所在和范围,胆管扩张的程度和长度,其诊断正确率高。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肝胆管扩张病人,可显示肝内胆管及其流向,明确有无胆管扩张和扩张的范围。对于黄疸病例可鉴别病因或梗阻部位,并可观察到胆管壁和其内部的病理改变,依其影像的特征以鉴别阻塞的原因。 4.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十二指肠镜可经乳头开口插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明确胆管扩张的范围和梗阻部位,并能显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和异常情况。 5.胃肠钡餐检查其诊断价值已被超声检查所替代。囊状扩张较大者可显示十二指肠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孤形压迹。 6.术中胆道造影在术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总管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和胰管的全部影像,了解肝内胆管扩张的范围、胰管胆管的反流情况,有助于选择术式和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