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泗水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近几年来,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跨越式发展成为以业务技术精湛、仪器设备先进、专业设置齐全享誉县内外,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职工622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中级职称293人;配备有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肠胃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直线加速器等各种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始终坚持“服务为本、技术兴院”理念,科学管理,大力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呈现出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学科竞相发展新局面。近几年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及“四好两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形象好、政府满意、患者满意)活动,科学管理,锐意进取,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1年门诊量达到23万人次,入院病人32000人次,全年共发表论文100余编,获专利30余项,先后荣获"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医院大力改善群众就诊就医环境,继2010年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于2012年5月1日投入使用,医院环境的改善让群众就诊就医更方便、舒心。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要,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就诊就医,使泗水县的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合理,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基础上,决定在泗水生态新城建设泗水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新院区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由门诊医技楼、120急救指挥中心、后勤服务楼、感染楼、病房楼等组成。新院区建设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建设门诊医技楼、120急救指挥中心,并于2014年4月26日开始施工。第二期建设病房楼、感染病房楼、后勤服务楼。经过各方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泗水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顺利开展,2014年10月26日门诊医技楼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同时二期工程中感染楼和后勤服务楼提前招标开工,各项工程建设均实现了提前完成。目前,泗水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已成为泗水生态新城区建设的标杆工程和示范工程。同时标志着泗水县委县政府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医院不断推出利民惠民新举措,相继进行了免费接送产妇、复明工程建设、关爱残疾儿童、卫生下乡、先看病后付费等惠民活动。年免费接送孕产妇4000余人次,为1300人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为62名贫困儿童进行了免费康复训练。年卫生下乡100余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自开展“先看病后付费”惠民活动以来已惠及患者1万2千余人。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经常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和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化脓性眼内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玻璃体后引起的炎症和形成脓肿。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眼内化脓性炎症,病情凶险,发展迅猛,对眼组织和视功能破坏极大。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以向巩膜、眼外筋膜和眼眶组织发展。因此是眼科需要急诊救治的主要病种之一。另有一种眼内炎系晶状体皮质过敏或铜铁锈症等所致。,化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和真菌,以细菌更为常见。以往眼内炎以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普及以及实验室检查技术的提高,眼内炎致病菌的种类变得繁多。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逐渐增多,真菌感染也日益增多。,眼,化脓性眼内炎能迅速而严重地破坏眼组织、损害视功能,如不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将会造成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的严重后果;若能及早控制,可望保留部分视功能。因此,一旦怀疑为眼内炎,即应积极治疗。眼内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除了局部应用扩瞳剂如1%阿托品外,主要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没有确定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情况下,可先选择广谱强力抗生素治疗。 2.手术治疗 (1)玻璃体腔穿刺注药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 (2)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去除致病微生物,改变其生存环境,同时能取玻璃体进行检测。常配合填充硅油治疗。,其他类型眼内炎,无,房水和玻璃体采集后应立即分别滴在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培养皿上,待干后放在培养箱中。怀疑真菌感染时应将标本接种于萨布罗琼脂。在怀疑厌氧菌时,应选择适合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如含牛肉汤培养基)进行培养。 如果对患者行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术,在切除之前所得标本可按上述方法直接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