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因为摔伤而导致了面瘫临床症状的出现,是否能够恢复还是要分情况的,比如说做了面部肌电图检查以后如果面神经损伤比较轻微,那还是可以慢慢恢复的,如果面神经损伤比较严重,那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要有心理准备。
出现了面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抽血做血常规,头部 CT 或者磁共振,面部肌电图,详细的了解一下面神经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药物,药物治疗是基础,要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了就需要配合做面部方面的康复治疗,比如说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等治疗,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摔伤以后出现的面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或者是针灸科治疗,早发现早处理这样预后要更好一点。
在临床中,出现了创伤性脸瘫方面的临床症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治疗:
- 药物对症处理:
- 做头部 ct 或者磁共振,面部肌电图,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详细了解一下面神经方面的情况。
- 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药物。
- 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 面部康复治疗:
- 面部针灸,穴位注射的治疗。
- 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
- 定时对于面部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面部出现感染化脓方面的问题。
- 注意身体的防风保暖:
- 不要直接吹空调吹风扇。
- 坐车的时候最好把窗户关闭了。
- 暂时不要冷水洗漱。
- 出门的时候最好带一个厚口罩。
出现了创伤性脸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或者针灸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以 BELL 氏麻痹为例:
发病前 1 周可能有轻微感冒病史,发病前 3-4 内可能有耳后疼痛感。
起病突然,面瘫症状 24 小时内逐渐加重,通常在 1 周后症状稍有缓解,但此时面神经管内,面神经水肿正加速发展,神经变性发生。
到第 14 天左右神经肿胀达到高峰,受损神经纤维崩解变性。
发病 14 天后,面神经水肿逐渐减轻,神经再生出现,向好的方向转变。
70-80%以上的患者病变较轻,积极规范治疗后可以在 4-6 周内完全恢复正常,且不遗留任何症状。
另有 15%左右患者病情较重,可在保守治疗 2-3 月后得到部分或全部面部表情的恢复。
最后约 10 左右%的患者恢复极差,且遗有较严重的并发症。
只要发病后积极的规范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在一个月内痊愈,这部分病人很快就可以治好,但一小部分病人,和原本能治愈但发病初期没有及时得到规范治疗的病人,一旦发展为后遗症,相对就治疗困难,拖的时间越久,后遗症根治难度越大。
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
中枢性面瘫常见病因有卒中。卒中患者早期给予抗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给予康复治疗。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属于周围性面瘫,多是面神经受损引起的,治疗早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临床常用泼尼松,可以给予抗病毒、针灸治疗,但目前没有强有力证据证明有效,在我国针灸应用比较多,建议待病情稳定后行针灸治疗,同时给与保温热疗效果也是可以的,所以主要以保暖为主。
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在临床上称为 Ramsay-hunt 综合症,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因为病毒侵犯面神经,所以会引起面瘫、外耳道疱疹和耳聋、听力下降、头晕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由于这种面瘫影响美观并且有严重的并发症,在发病早期应该积极的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常用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者伐昔洛韦口服,外用干扰素凝胶或喷阿昔洛韦软膏。在抗病毒 7-10 天后再针对性的治疗面瘫,比如可以用一些中成药,以及针灸、理疗的方法来纠正面瘫症状。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之前)。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定位诊断标准:
面部表情肌麻痹:表现为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或蹙眉;眼轮匝肌麻痹,眼裂变大,闭合不全或不能,令其闭眼时眼裂不能闭合,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由于口轮匝肌和面颊肌麻痹,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漱口漏水,吹口哨不能,咀嚼时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
岩浅大神经受累:病侧泪腺分泌减少,角膜干燥。是因膝状神经节以上受累所致。
镫骨肌神经受累:病侧听觉过敏或(和)耳鸣,听反射异常。是因镫骨肌分支以上受累所致。
鼓索神经受累: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减少。是因乳突孔以上受累所致。
(四)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足三里、膈俞。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恢复期。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波形为连续波,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地仓、颊车、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必要者施以督灸、脐灸以改善体质。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后背督脉、膀胱经。
5. 点刺放血
适用于耳后疼痛及眼睑久不闭合的患者,选取1-2个点,隔日一次或一周一次。
6.推拿疗法
适用于各型。
7.穴位注射
用甲钴胺注射液,每次选取以上1-2个穴位,每穴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
8.肌肉注射
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u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
9. 星状神经节注射
适用于任何患者,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8ml注射星状神经节,每日一次。
10. 偏正光照射
适用于任何患者,用偏振光治疗仪照射穴位,每次取穴1-2个穴位,照射20min,每日一次。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各、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三) 中药针剂
1、舒血宁注射液:20ml以5%葡萄糖250ml稀释后使用,1次/日。
2、川芎嗪注射液:160mg以5%葡萄糖250ml稀释后使用,1次/日, 适应气滞血瘀、心血瘀阻证。
3、 注射用葛根素:0.5g以0.9%盐水250ml稀释后使用,1次/日。
(四)西医基础疗法
1、予脱水药物:
甘露醇 125ml,日一次 静点
2、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2片 日四次 口服
3、营养神经治疗
甲钴胺 1片 日三次 口服;维生素B1 1片 日三次 口服
4. 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8-10mg(根据体重计算)静推3天,然后减量至4mg静推3天。
(五)中医理疗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亦可采用微波等疗法。
(六)康复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以拇指指腹点按双侧风池穴,用泻法,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宜;点按合谷穴2分钟,用补法;点按太冲穴,用泻法。点揉患者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各一分钟,用补法;点按牵正穴2分钟,用泻法;点揉翳风穴2分钟,用补法;将拇指尖端按在地仓穴上,食指尖端按在颊车穴上,两指同时对捏1-2分钟。面肌功能训练方法:(1) 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2) 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3) 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4) 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形,两颊内陷;(5) 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
(七)护理
1、情志护理
大多数患者起病突然,因外貌的改变、语言障碍、进餐困难、社会能力下降、担心疾病预后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情轻重有针对性地耐心向患者解释本病的病因、病程、疾病的预后,同情、关心病人,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眼部护理
患者因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使角膜长期外露,易感染、损害角膜,因此应加强眼部护理,减少用眼。急性期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外出,必要时戴太阳镜,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滴眼液,睡觉时涂抗生素眼膏,盖无菌纱块。
3、面部护理
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患侧作环行按摩,按压人中、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听会等穴。教会患者自行对镜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日2~3次,每次4~8min。
4、饮食调护
患者因咀嚼不便,进食量减少,可造成潜在的营养失调,故应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食多餐,根据患者的体质合理调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为主,多食粗粮、新鲜水果、蔬菜、动物内脏、瘦肉、骨头汤、鱼类、豆类等。避免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餐后加强口腔护理,将残留于口腔中的食物全部清出并清洗口腔。
5、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2)忌用冷水洗脸、避风寒,注意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身体。
(3)外出时轻柔面部、耳后、颈部,增强御寒能力。
(4)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调整饮食,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告知患者本病的常见诱因(掏耳朵、剔牙、饮酒、生气、劳累、受凉等),并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家庭护理常识,以达到更好地配合治疗的目的。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
面瘫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 应及早采取措施,基础治疗包括保暖、茎乳突孔附近给予热敷,配合短波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除,缓解面神经受压情况,同时注意保护病侧暴露角膜,避免角膜感染。面神经炎后期注意防止瘫痪肌被健侧面肌过度牵引,注意局部肌肉的康复,练习各面肌的随意运动,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早期治疗对于面神经炎的恢复极为重要,早期根据辨证情况以去邪为主,宜去风、散寒、通络、涤痰等法。后期注意培补正气,补气养血,气血旺盛,肌肉得以营养,抗邪有力,促进康复。
现代研究对于面神经炎的研究越来越倾向病毒感染,因此明确由病毒感染病史的面神经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可以根据中药药理选择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大青叶、板蓝根、黄连等药物提高疗效。
发病时耳后压痛明显,夜不能寐者,采用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刺方法上阻止耳后疼痛治疗的主要目的。可采用循经取穴法。如取外关穴,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总之,常见病中的难治点,在于临床认证,主要是把握住个体的差异,及早入手,注重个体化的治疗,就会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
当出现了面瘫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病情比较轻微的话是有自愈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通过正规的治疗才能够恢复健康,一旦出现了面瘫这种情况,为了避免病情严重,最好是能够得到正规的检查与治疗,不要存在能够治愈的侥幸心理,因为这种疾病如果发展严重的话,后期通过药物也很难治疗,只能够进行手术。
患有面瘫以后会使患者的面部神经受到麻痹,不仅会出现口外眼斜,甚至还不能够正常的说话,吃饭,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治疗的时候以药物为主,常用药为糖皮质激素、B 族维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利用针灸刺激面部的神经,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面部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起到完全治疗的作用。
面瘫,俗称为“吊线风”,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上没有太好的办法,患者一般都会找中医来调理。咱们中医可以用中药调理,也可以配合针灸来治疗,效果更好。
从中医角度讲,面瘫主要可以分为风寒外袭型、肝阳上亢型与肝肾不足型三种证型。下面咱们就简单的来分别说一下吧。
- 风寒外袭型:咱们中药调理以祛风散寒为治疗大法,方子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中药包括:白附子,荆芥,蝉蜕,防风,炙麻黄,炮附子,蜈蚣,细辛,全蝎,炙甘草,生姜等药一块应用。
- 肝阳上亢型:咱们中药调理以平肝潜阳为治疗法则,方子可以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中药包括:白芍,天麻,牡丹皮,石决明,钩藤,杜仲,生姜,牛膝,大枣,桑寄生,炒栀子,赤芍,香附,郁金,柴胡,黄芩等药一块应用。
- 肝肾不足型:咱们中药调理以滋补肝肾之阴为治疗原则,方子可以用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中药包括:生地黄,白附子,炒山药,防风,酒萸肉,沙参,生姜,麦冬,枸杞子,大枣等药一块应用。
针灸治疗,主要可以选用合谷穴,地仓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注意一定要找专门的针灸医生进行针灸治疗。
面瘫患者一定要尽量减少生冷刺激油腻性食物的摄入,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说弥猴桃、火龙果等。这些食物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食用之后能够起到营养面部神经的作用,对面瘫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
面瘫患者定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熬夜劳累。面瘫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同时尽量不要吹空调和风扇,特别是不要对着风吹,这样比较容易加重密探的症状。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主要区别主要在眼部以上。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上眼睑难以闭合,会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额纹不对称。中枢性面瘫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上眼睑闭合困难,大多数中枢性面瘫患者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颅脑损伤等原因所造成的。
面瘫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面单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同时应当尽量减少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尽量不要吹风扇和空调,也不要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