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东海县中医院创建于l984年8月1日,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中医药文化宣传为一体的中医特色明显、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国家二级中医医院,全县中医药工作龙头单位、中医药技术指导中心,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全院设有功能科室22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5个,职工367人,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80人,初级职称213,全院卫生技术人员318人,占全院人数之比87%。现有床位数496张(含老区床位),重症监护床位数3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335张。科室设置齐全,拥有西门子高速螺旋CT、碎石机、彩超、牙科综合治疗机、多功能牵引床、中药薰蒸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CR等大型医疗设备。东海县中医院始终秉承“民在心中、医在德上、为人类健康”的服务宗旨,大力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针灸理疗科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属本院重点发展科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及各种骨关节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尤以中药内服、外敷、熏蒸等中医特色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突出;肛肠科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市卫生局中医重点专科,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对肛肠病如:混合痔、肛瘘、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脱垂、肛乳头瘤、直肠阴道瘘等均有独到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外科是我院的骨干业务科室之一,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能开展甲状腺、乳腺、腹部(肝、胆、脾、胃等)、下肢静脉曲张等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技术精湛。在运用手术、手法配合中医药应用治疗骨伤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临床疗效,提高了外伤、骨折不同阶段的愈合率;内科是我院基础科室,该科拥有二十多名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务人员,对肠胃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胆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免疫性皮肤病、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病具有丰富经验,疗效显著,独树一帜。医院还与省、市三甲医院保持良好的业务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坐诊、医疗指导,方便患者就诊。东海县中医院现有固定资产5300余万元,年门急诊量近18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000余人次,业务收入近8000万元。2008年8月在东海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区东海县中医院开工建设,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4000多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日门诊量1000人次,设病床400张,集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为一体,预计2013年初新区中医院将投入使用,届时,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机遇与困难并存,面对新的医改形势,我们决心以新区中医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突出中医特色,提升医疗质量,打响专科品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两种矛盾的表现在DIC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并构成特有临床表现。在DIC已被启动的患者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将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尚无发病率的报道。DIC病死率高达31%~80%。,DIC的病因来自于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约占2/3,产科灾难和外伤也是DIC的主要病因。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包括:①全身感染/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②外伤,包括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的灼伤、脂肪栓塞等。③器官损害,见重症胰腺炎等。④恶性肿瘤,包括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⑤产科灾难,包括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综合征等。⑥其他,如严重肝衰竭、严重中毒或蛇咬伤、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等。,骨髓,血液血管,1.基础疾病治疗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是消减DIC促发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应用 应用血液制品实际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包括浓缩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新鲜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等。 3.肝素应用 肝素治疗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应用时需审慎。 4.纤溶抑制剂 应用时需慎重。,1、重症肝病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原发性纤溶亢进,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1.常用的快速简易的实验室筛选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 2.DIC特殊的检查适用于筛选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