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编号:SC-CN-11563;有效期:4/17/2026
本资料非广告,不作为产品推荐依据,仅供公众科普教育使用;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内容过期视同作废。
当发现糖耐量受损时,患者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调整作息、定期体检等。
1.调整饮食: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糖分、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饮食应定时、定量、定餐,避免高热量、高淀粉、高糖类的食物摄入,如甜饮料、糖果等。应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鱼等天然食物。
2.适当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跑步等可以消耗能量,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另外,坚持做有氧运动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3.调整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应保持心情愉悦,减少压力和焦虑,这有助于控制血糖。
4.定期体检: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糖耐量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糖耐量异常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应尽早就医接受治疗。
如果日常干预效果不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近有糖友在群里转发一个视频,大致意思是糖尿病的新的诊断标准按年龄分类,当时看完视频才知道此人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控制目标混为一谈,并不是什么最新的指南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专业的医生有可能分辨不清这两个概念,所以有必要在这里讲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什么是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它们对我们的糖尿病的影响是什么?
根据最新2020年颁布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注:只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糖化血红蛋白才能作为诊断标准
只有符合上述标准才能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而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除外),也不论年龄大小、男女、高矮胖瘦,均按此标准诊断,它的意义就告诉你存在糖尿病,并且终身需要治疗,需要我们的“五驾马车”(1.教育2.饮食3.运动4.监测5.药物)干预,才能有效控制好我们的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更健康的生活。
我们除了需要重视已经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还要关注高于正常血糖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
这部分人群非常多,都是糖尿病“预备军”,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我们经常跟大家说,你的血糖没有控制好。那么,我们得知道什么叫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的人群,控制目标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下控制目标也不一样。我们参考2017 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联合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发布的《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关于血糖控制目标,如下: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糖友除了要关注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建议HbA1c的控制标准在既往要求要遵循个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将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分为不可变和可变等因素。
*注:图中右侧“更为宽松”一般指8.5%以下。左侧“更为严格”指6%以下。
我们的用药原则就是根据以上的控制目标制定的,当然,我们不单纯要关注高血糖带给我们的危害,对于综合管理而言,还需要制定体重,血脂,血压管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
1.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年版)
糖尿病我们都知道是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且多次测量仍然高于诊断标准,而还有一种情况是糖耐量受损,也称之为“糖耐量异常”,这类人群是非常庞大的,尤其在我国中老年人群数量非常多,经研究发现大约占有 50%的比率,而糖耐量受损能恢复吗?这应该是很多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糖耐量受损是否能够恢复?
糖耐量受损指的是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这时称之为“糖耐量受损”,同时这种情况也属于糖尿病前期,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否能够恢复?应该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具体人的体质而具体分析,换句话说是因人而异的,一部分糖耐量受损的患者是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而也有一部分患者是不可逆的,甚至发展为糖尿病,比如一部分人患有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以及有糖尿病的家族史,这类人群糖耐量受损一般不容易恢复,而没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患者糖耐量受损会较容易恢复。
而对于无论处在哪种情况,糖耐量受损的患者都应该积极治疗,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配合良好的饮食运动,多吃绿叶蔬菜和粗粮,少吃油炸类的食物,通过坚持一大部分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会恢复到正常的,积极的预防糖耐量受损不发展为糖尿病,对以后的预防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记住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三个月30斤,变化真的很大
39岁的邢丕侠于2024年10月6日入职冠捷科技有限公司,10月16日上午在工作中身体不适请假回宿舍休息,当天下午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经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冠捷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是委托中介公司招的人,员工是与中介公司签的合同,邢丕侠的情况,属于劳务派遣形式。 报道发出后,数千位网友参与该事件的评论,重点关注邢丕侠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争议,以及邢丕侠的权益该如何获得保障等。
30岁出头的小韩怀了二胎,怀孕初期经当地医院检查后考虑“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此后,生过一娃的小韩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竟然没做一次产检。眼看怀孕8个月,肚子还没大,小韩前往医院检查后,显示小韩没有怀孕,还有宫腔病变。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吕雯主任仔细询问了小韩情况后,又结合检查结果,告诉小韩这叫“稽留流产”,即胚胎或胎儿死亡而滞留在宫腔没有及时自然排出。而小韩胎停后遗留时间太长,需要做宫腔镜手术清除妊娠物和粘连。顺利进行手术后,吕雯主任提醒小韩,如再怀孕,一定要做好定期产检。
近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全国初婚人数为1193.98万人,比2022年增加了142.22万人,这也是2014年以来,初婚人数首次实现增长,引发网友对婚恋话题的热议。此前,《瑞私拜》采访心理学教授迟毓凯,他表示:现在年轻人谈恋爱想的太多,要行动起来。18岁到25岁之间,它叫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特别容易产生爱情。当你过了这个阶段,想找到合你心意的会越来越难。
【健康科普】怎么判断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观察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能力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在语言能力上相较于同龄孩子通常会显得低下。他们可能表现为说话较晚、表达能力差、词汇量有限、语法错误频繁等。此外,他们可能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较弱,难以听懂复杂的指令或故事。
二、运动能力这类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通常弱于同龄孩子,动作可能比较笨拙。例如,他们在抬头、翻身、坐起、走路等运动发育里程碑上的表现可能会落后于同龄孩子。此外,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也可能较差,如抓握物品、写字等。
三、行为表现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例如,他们可能会流口水、磨牙、无征兆大哭等。此外,他们可能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在社交方面,他们可能难以与同龄孩子建立友谊,缺乏互动和沟通能力。
四、注意力与记忆力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可能较差。他们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或走神。在记忆方面,他们可能难以记住新学的知识或技能,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掌握。
五、医学检查与评估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可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查和评估。这些检查可能包括头围测量、神经心理评估、脑电图检查、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并确定其程度和原因。
六、综合判断在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智力发育迟缓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个方面的表现。同时,也要注意到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特点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仅凭一两个方面的表现就轻易下结论。
【健康科普】怎么判断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智力发育迟缓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健康科普】小孩抽多动症吃什么药好?抽多动症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通常会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来开具药物。常见的药物类型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中枢兴奋剂等。
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等,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但使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以防出现副作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也可能被用于缓解抽动症状,尤其是当抽动症状与情绪问题相关联时。而中枢兴奋剂,如可乐定等,则可能用于改善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唯一治疗方法,且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关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所选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药物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明显的效果。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在服用药物后1个月左右就能看到一定的疗效。然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显著的改善。这是因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其治疗过程往往较为漫长,需要患者和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唯一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和家属还应关注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抽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科普】小孩抽多动症吃什么药好?药物治疗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